时间:2024-05-17
陈博君
《红楼梦》中的怡红院不仅是大观园中最令人艳羡的温柔乡,居住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绛洞花主”贾宝玉,而且是一座美不胜收的园林式大花园,汇聚了天下诸多名花异卉。每逢暮春时节,那满园的玫瑰和满篱的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藤(也叫金银花)就会如火如荼地盛放,沁人的馥郁香气溢满整座院落。因此,在《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中,作者曹雪芹借李纨之口,用戏谑的口吻这样感叹:“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还有一带篱笆上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藤,单这没要紧的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几个钱。”
玫瑰、蔷薇、月季、金银藤……对于这些花卉,人们都耳熟能详;而对于被曹雪芹拿来与上述传统名花排列在一起描述的“宝相”,却让许多读者摸不着头脑。
宝相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
宝相之名的出现最初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佛教信徒心目中,佛的形象神圣而又庄严,因此,他们常常把佛像尊称为“宝相”。如南朝梁文学家王屮所著的《头陀寺碑文》中,有“金姿宝相,永藉闲安”之句;明朝诗人杨珽的《龙膏记·成隟》中,也有“贝阙珠宫,金姿宝相”的诗句;清代学者梁章钜的《浪迹续谈·五百罗汉堂》中,更有“杭州城内外梵宇以百数,为西湖之净慈、灵隐两寺有五百罗汉堂。金姿宝相, 奕奕欲生” 之描述;晚清医学家陆以湉还撰写过“沁雪贮寒泉,一片清虚,照彻大千世界;开山成宝相,十分圆满,想见丈六金身”的《冷庐杂识·大佛寺联》,都是借用“宝相”来尊称形象庄严的大佛。
单从字面意思看,“宝相”一词的含义显而易见,即尊贵的外貌形象。因此,除了用于尊称佛像之外,宝相亦被引申于描述帝王的形象。如北齐文学家邢邵在《文襄皇帝金像铭》中,将北齐王朝奠基人之一的文襄皇帝高澄描述为“神仪内莹,宝相外宣”。
与此同时,受佛教装饰艺术的影响,自魏晋南北朝起,一种名为“宝相花”的纹饰也伴随着佛教的盛行开始流行。这种直接取材于植物的纹饰,经过代代演变,不断融合自然界多种花卉的轮廓造型和细节特征,经过艺术加工后成为一类雍容华贵、端庄典雅的吉祥图案,被广泛使用于织锦、瓷器、珐琅、铜镜、石窟等器皿和建筑装饰中。
这种带有装饰性质的“宝相花”,究竟融合了哪些花卉的特征呢?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莲花的倩影。在佛教中,莲花被视为圣洁、吉祥的象征,因此,佛与菩萨或坐或站于莲台之上和手执莲花的形象深入人心。事实上,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不仅与纯净、圣洁的佛法境界高度契合,其形象也甚是华贵端庄,堪称宝相。在北朝时期的石窟装饰艺术中,已经出现许多以写实造型为主的莲花图案。这些图案多选取正面的俯瞰视角,中心为圆盘状莲蓬,四周围着均勻排列的放射状花瓣。这便是宝相花最早的雏形。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我国佛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宝相花的造型开始趋于丰富,在莲花的基础上逐渐融入了其他一些花卉的特征。当时的社会繁荣富足,鲜花在人们的生活中大行其道,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皆爱种花、赏花、吟花、斗花,就连名媛闺秀也皆以头簪鲜花为美,而且所簪鲜花的品种极为丰富。这种风尚自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宝相花的形态,使之不断变幻出更多新的、更趋完美的造型,其中对宝相花造型影响最大的当属牡丹、芍药、菊花、蔷薇等形态饱满、花色丰富的重瓣类花卉。因此,在之后的宝相花造型中,除了莲花,也经常能看到这几种花卉的影子。
作为花样纹饰的宝相花,其造型虽然并不固定,但有着明显的基本规律。这种纹饰通常以莲花、牡丹等某种花卉为主体,并且巧妙地嵌入其他花卉形状大小各异的花瓣、花苞或叶片,组合出更加丰满、更加富丽的花朵形态,同时还会在花心、花瓣的基部或轮廓线上缀满排列整齐的宝珠,并加以多层次的退晕色,使整朵宝相花显得更加珠光宝气、富丽华贵。因而,宝相花在民间极受欢迎,不仅被赋予了“宝”“仙”和吉祥的寓意,又得名“宝仙花”;还与摇钱树、聚宝盆一道,被广大百姓视为“吉祥三宝”,成为一种重要的吉祥符号。我国著名的跌打损伤中成药“云南白药”,就专门选用了宝相花作为商标标识。
综上所述,宝相花最初是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吉祥纹饰图案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因此,宝相花是一种虚拟出来的理想之花,而非存在于现实中的自然之花。
然而,在《红楼梦》中,不仅第五十六回里李纨在与探春的对话中提及了怡红院的宝相,称这种花卉与蔷薇、月季和金银藤一道爬满了篱笆,而且在第十七回中,也写到了贾珍引着贾宝玉的父亲贾政等人在怡红院中“又转了两层纱橱锦槅,果得一门出去,院中满架蔷薇、宝相”。显然,怡红院中被两度提及的宝相花并不是那种虚拟的花纹图案,而是大自然中真实存在的一种花草。
植物分类学明确告诉我们,大自然中并没有一种植物的学名叫“宝相”。那么,曹雪芹笔下的“宝相”对应的究竟是现实中的哪种花卉呢?
有人说,既然纹饰中的宝相花最早是由佛教中地位十分特殊的莲花演变而来的,那么宝相在现实中对应的花卉应该就是莲花了。不过,莲花是水生花卉,怎能与陆生的蔷薇、月季、金银藤等种植在一起,营造出怡红院里那种满架植物交织的动人景象呢?如此看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到的宝相绝不可能是莲花。
也有人说,在历代宝相花的纹饰中,牡丹的特征非常明显,而且在辞典中,牡丹也确有“宝相”的别名。因而,所谓宝相花,应该指的就是牡丹花。但问题是,尽管牡丹和蔷薇、金银藤一样属于多年生灌木,可这种号称“国色天香”的灌木只能成丛生长,并不能像蔷薇、金银藤那样攀缘生长,因此,也不可能和蔷薇、金银藤一起爬上篱笆。所以,在怡红院里大展丰姿的宝相并不是牡丹花。
同样的道理,菊花、芍药、兰花等与宝相花纹饰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疑似花卉品种也可以被排除,最后只剩下一种经常在宝相花纹饰图案中出现的花卉,它便是蔷薇。
在植物分类学中,蔷薇是对蔷薇科蔷薇属中部分原产于中国的落叶灌木的通称。这类植物包含了蔓藤蔷薇的诸多变种及园艺品种,具有枝条柔韧、茎刺带钩的特点,多呈藤状攀爬篱笆生长,且花朵成簇密生,可于春末夏初时节开出成片的花海。因此,从植株的形态特征看,蔷薇确实跟曹雪芹笔下的宝相花几乎完全一致。
这个判断在宋代多位诗人的作品中似乎也得到了印证。如范成大的诗作《宝相花》中有这样的描述:“谁把柔条夹砌栽,压枝万朵一时开。为君也著诗收拾,题作西楼锦被堆。”这里的“柔条”即指藤本花卉,“夹砌栽”则是编成篱笆状的栽植方式,都与蔷薇高度吻合;还有“压枝万朵一时开”,也是蔷薇盛开时所呈现出来的经典景象;该诗的最后一句更是明确点出了蔷薇的别名—“锦被堆”。
又如,梅尧臣有诗《宋次道家摘宝相花归清平里》:“主人为我特殷勤,架底深深掇孤秀。密枝阴蔓不争开,薄红细叶尖相斗。”诗中所描绘的宝相花枝条繁密,叶片尖细,花色淡红,与我们常见的蔷薇无殊。舒岳祥的《宝相花》中有“莫讶绿繁伤手刺,幽贞难犯可吁嗟”的诗句,则描绘了其茎叶带刺、容易伤到手的特征,也与蔷薇的特征极为相似。
梅尧臣还有一首《依韵和中道宝相花》,诗中有“开荣同此春,淡艳自生光”之句,这与董嗣杲诗作《宝相花》中的“纵矜百媚留春色,难压群花殿晚名”可谓不谋而合,都说明了宝相的花期跟蔷薇一样,也在春季。
既然有这么多文人以诗文加持,人们一度认定蔷薇便是传说中宝相花的真身了。如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辑整理的《全宋诗》注解中,“宝相”被直接注释为“蔷薇花”。当然,也有更多比较稳妥的观点,认为宝相必定是蔷薇科的植物,但是否就是蔷薇则难下定论。如《红楼梦》的多个校注版本中,写的都是“宝相—花名,属蔷薇科”。
尽管有人认为宝相就是蔷薇花,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显然不是这么看的。假如他认为两者是同一种花卉,就没必要在第十七回和第五十六回反复将蔷薇、宝相相提并论。相信即便是普通人,也不会如此啰唆,更何况是曹雪芹这样的著名作家呢。曹雪芹特意将“宝相”与“蔷薇”并列,分明是在告诉我们,他笔下的这两种花卉尽管形态极为相似,亲缘可能也非常近,但并不是同一种植物。
对此,我们还可以从《红楼梦》之外的其他地方找到支持这一观点的相关证据。比如,五代十国时期曾先后在吴国和南唐为官的西安人张翊,就曾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花经》。他将近百种花卉进行品级分类,共分为九品九命九个等级,其中,宝相为六品四命,蔷薇则为七品三命。很明显,宝相和蔷薇不仅是两种不同品級的花卉,而且宝相的品级要比蔷薇高一等。
张翊的说法在明代文献学家、藏书家王圻、王思义父子联袂撰写的《三才图会》中也得到了印证。《三才图会》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图录作品,全书共106卷,涉及天文地理、历法术数、衣冠制度、琴棋书画、草木鱼虫、刀法剑谱等方方面面,其中的草木卷中便有一张宝相花的手绘图。图中的宝相花枝干纤细,姿态婀娜,花开五瓣,花形优美,与藤本植物蔷薇确实十分相似;而在图的上方,则有文字注明:“宝相花较蔷薇朵大而千瓣塞心,有大红、粉色两种。”同样的语句,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也有记载。
鲁迅的杂文集《热风》中有一篇《儿歌的“反动”》,文末的注释中亦称“宝相花,蔷薇科,花似蔷薇,朵大色丽”。
可见,宝相虽然长得很像蔷薇,但应该是比蔷薇更具观赏价值的另一种植物。因此,在曹雪芹笔下的怡红院中,宝相被单独点名,也就顺理成章了。
既然宝相并不是蔷薇,那它究竟是什么植物呢?从历代的典籍记载和诗文描述中,我们可以概括出这种植物的几大特征:枝条柔韧带刺,具有攀缘性,花朵分为单瓣和重瓣两种,花色鲜艳而丰富,且气味芬芳,应该是与蔷薇近缘的某种蔷薇科蔷薇属植物。
除了上述信息,宋代有两位诗人还为我们提供了宝相花的原产地线索。北宋初年的名相李昉曾在诗中写道:“宝相为嘉号,移根自蜀都。远来还可重,他处更应无。”另一位北宋大臣李至在诗中亦称宝相是“万里移来种,成都到上者。贵人犹乍有,贫舍固然无”。这些都说明宝相是从四川成都不远万里被移栽到中原的。
对照以上的植物形态、花期和产地等信息特征,宝相的真容最终浮出水面,原来它就是蔷薇科蔷薇属的另一种重要观赏花卉—木香花。
木香花(Rosa banksiae Ait.)是一种很容易与蔷薇混淆的攀缘小灌木,原产中国四川、云南,多生于海拔500~1300米的溪边、路旁或山坡灌丛中,如今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其株高可达6米;小枝圆柱形,无毛,有短小皮刺;小叶3~5枚,叶片椭圆状卵形或长圆披针形,花朵簇生成伞形花序,萼片卵形,花瓣有单瓣、重瓣至半重瓣等不同种类,花色有白、红、黄、粉等,花期在四五月份。
木香花与蔷薇花虽然极为相似,但细致观察还是不难区分的。首先,从株型看,尽管两者都是爬藤植物,但攀爬能力存在差别,蔷薇通常只能长到两三米高,而木香花长到五六米不在话下。其次,看小叶。木香花的小叶通常是3~5片,罕见7片;蔷薇的小叶则相对较多,有5~9片。最后,看花期。木香花的花期在暮春和初夏之间,即四五月份;而蔷薇则可以从暮春一直陆续开放到初秋。
在我国许多地方,木香花的俗名叫“木蔷花”或“木匠花”,常与蔷薇一道作为篱笆种在房前屋后。对我国许多民间习俗都非常熟悉的曹雪芹,将这种经典的场景写进《红楼梦》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