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刘一鸣 徐文生
摘要:中国画的核心是意境,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同时,意境营造让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有了本质区别,是中国画创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画表现的意境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深入观察和理解,以及对自然规律和美学规律的把握,然后根据自己的情感和审美取舍、概括、变化和提炼物象,使之符合艺术需要,体现出自然之神。意境来源于生活,融合了情与景、形与神。中国画意境不仅是对景物外在形态的表现,更是对景物所蕴含的内在意义和精神实质的表现。在描绘景物时,要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意境也不是单纯的情感或情绪,而是情中有理,理中有情。中国画家在表达情感时,往往使用托物抒情的方法,使之与景物相得益彰,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意境体现了虚与实,有限与无限,中国画意境不拘泥于物象的视觉真实,而是追求物象的意象真实。因此,中国画家在构图时讲究画面虚实相生,留白适度,使画面产生幽深淡远的效果。在用色时,注意明暗相辅,层次分明,使画面产生丰富的色彩效果;在用笔时,变化无穷,神韵无限,增强画面的灵动活泼之感。中国画意境是中国画创作中最难以捉摸也最具魅力的部分。它既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体现,又是中国画家个性风格的展示。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画意境的特点和表现方法,才能创作出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关键词:中国画;意境;特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8-0-03
0 引言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以笔墨为基础,以意境营造为宗旨,倾注画家的思想和才情,进而寓情于画、以画言志、以画抒情。意境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也是观者通过欣赏画面产生的联想和感受。中国山水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以心写景等理念。通过探讨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特点、表现方法和审美价值,分析中国山水画中意境所包含的空灵美、灵境美、妙境美等多种审美表现形式,说明不同历史时期和流派代表性画家如何运用立意构思、构图章法、笔墨运用等手段来营造和传达山水意境,对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画山水意境之思想起源
“意境”这一美学范畴源于唐代王昌龄的《诗格》,其作为绘画领域的美学理论被提出的时间要晚于文学领域。绘画领域的意境以北宋《林泉高致》中郭熙明确提出“境界”一词为开端。在“意境”作为绘画理论被提出之前,更多偏向技法创作方面的理论。比如,东晋顾恺之追求“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唐末五代时期荆浩所提出的“忘笔墨而有真景”等,这些观点都强调,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情感及个人感受,虽然并未提及“意境”二字,但是都表现出对意境的追求。
中国画中意境是指作品在具有审美性的基础上通过立意、构图及笔墨运用达到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意境超越了具体客观存在的事物,包含主观对自然万物的感触及人生体悟。另外,禅宗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审美的发展,画家的创作思维和艺术审美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禅的精神观念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意境不再局限于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创作,山水画创作也逐渐走上了艺术自觉的道路,诗、书、乐成为可表现意境的艺术形式,并与绘画作品结合。
“意境”和“禅境”在本质上趋同。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教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與艺术境界。”山林萧然,星月疏朗,花开花落,云烟聚散,皆有禅意。“天人合一”是禅宗追求的崇高境界。“禅宗画则以画面的简略来呈现自心的生命体悟”[1],对天人合一的追求激发了古代画家直觉性思考方式与艺术创作的主观能动性,对“意境”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中国画追求的意境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基本哲学,而天人合一是中国山水画的基本哲学观。其强调主观认识自然与客观自然界精神和谐统一,形成人与自然相通的意识形态。
中国画家借助世间万物来表达内心情感,借笔墨飞舞写胸中逸气,他们往往表现的是主观生命情调与客观自然界事物的交融,二者交相辉映且富有生命力,最终达到意境营造效果。
山水画中意境的表现,因人地及其他因素的差异,即便是在同一时间地点,也能营造不同的意境。明代画家沈周的《写怀寄僧》云,“明河有影微云外,清露无声万木中”。月影星迹隐没在九霄薄云之中,夜露滋润的花草树木宁静无声,写出星天月夜迥绝世尘的清幽境界。又如沈周的画作《庐山高图》中,庐山层峦叠嶂,半山红树奇峰,一红瀑布倾泻而下,山下淙淙流水,画面柔中带刚,传达了画家对庐山的感受,同时借山川景色表现出了画家的博大胸怀。画面的意境实则就是创造出虚幻的境象来表现人生的真际,所体现的哲学则诞生于充沛的自我内心。
3 中国山水画意境之营造传达
山水画意境的营造与传达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意境的营造传达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再现与反映,这个过程需要深入自然、观察体验,结合自身的文化修养感悟真谛。因此,不断学习并提升艺术修养与文化修养是营造传达山水画意境的重要前提。
山水画意境的营造传达重在立意构思。一幅山水画是否具有意境,立意构思是关键。在作品创作中,立意构思起到明确思路与目标的作用,同时要实现对作品细节和整体的把握,在落笔之前就要明确立意。而作品立意构思的深度取决于其对大自然真善美的崇尚与感知及当下心境,也反映出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追求。所以,营造山水意境不仅要加强艺术修养及文化修养,还要运用绘画理论、技法、审美等因素,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感悟、提炼、升华,最终明确主题与表现形式,将主观情感、思想融入作品中,做到画面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形神兼备,从而营造传达作品意境。
山水画意境营造传达重在构图章法。山水画构图暗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阴阳辩证思维。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一书具体描述了阴阳辩证关系,如有无、大小等关系,认为万物都具有阴与阳这样一对既互为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矛盾关系。所以,山水画构图并不是无规律的,它是有章法且暗含结构原理的。第一,注重取舍,分清主次。巧妙运用次要部分烘托主体,但又不能过于单调,画中要有主“点”,用于点明主题。比如,五代南唐董源的《潇湘图》以潇湘游乐与江南渔乐的情境作为画作主体,刻画虽小,但点明主题,作为背景的高山是作品意境营造传达的关键。第二,呼应与开合关系。一方面,画面中的事物彼此呼应。山峰之间要有主次朝揖之意,树木之间要有彼此斜倚之姿,云烟流动之间要有起伏辗转之势,人物与其他景物之间有交流之感。总之,画面应疏密聚散呼应,事物之间要相辅相成。另一方面,山水画要有开合关系。开合关系是一幅画的整体脉络,贯穿画面全局,开与合是对立关系,但它们之间并不矛盾,有开有合画面才完整。对山水画创作而言,画面整体构成大开合,分段间也应有小开合,强调整体画面的节奏变化,而小开合要统一于画面大的开合起伏关系之中,不能破坏画面的整体关系。第三,虚实关系。在这里也可看作是画面的黑白关系,过疏的画面则空旷寂寥,过密的画面则密不透风,所以在构图方面把握好疏密关系对画面效果至关重要。
山水画意境营造传达重在笔墨的运用。在山水画创作中,笔墨的运用同构图章法一样重要,“构图可以构架起一幅画的骨骼,笔墨则作为血肉来对画面进行填充”[2]。笔锋与墨的变换形成多种笔法,有重、平、圆等变化,用墨的干湿浓淡也会形成焦、重、淡等墨色区别。在画中不断变换笔法与墨色,能产生不同的自然山水景色与主观情感表达。一方面,中国画的用笔基础在于点线面,中国画是以线条为基础构成的,讲究“笔简形具”。从美学范畴来讲,用笔是对生活认识的表达,同时包含主观情感与意识。一幅山水画作的线条粗细、曲直等都是由当下的心境与情感决定的,所以用笔具有写心的功能,即表现内心情感的作用。通过画面展现出大自然的奇妙景致及其内心世界与情感,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境。另一方面,山水画中的用墨与用笔紧密相连,都是山水意境营造传达的重要因素。墨色五分,虽无色彩,但可千变万化,已然胜于色彩。山水画多用水底,后用墨染,用墨的节奏韵律直接影响作品的意境表达。比如,山水画家黄宾虹通过简单点画层层叠加,形成浑厚的艺术效果,可以将平常的场景表现得气韵生动。而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因为他把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内心情感注入了笔墨中,每一笔都饱含他对儒释道的理解和追求及对自我内心的表达。
4 中国山水画意境之审美表现
4.1 山水意境之空灵美
山水意境所体现的空灵美是山水画艺术的首要审美表现形式。正如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所言,“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空和灵是对立统一关系,“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灵为灵气、为实、为有”[3]。运用构图章法与笔墨语言,表现山水画中浓淡、虚实、聚散等变化,营造出山水间空灵之美。
宗白华先生也曾表示:“中国山水画趋向简淡,然而简淡中包具无穷境界。”[4]32回看前人所作山水,寥寥数笔,却意趣盎然,如倪瓒以“草草”之笔墨,却表现出无限意境,宋代马远亦是如此,超脱的“一角”意境,画面大片留白,但并不虚无。比如《寒江独钓图》除着重表现渔翁的身姿神态外,画面其他地方皆不着愚色,只在船周措上寥寥几笔的微波,给人空旷孤寂之感,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效果。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4]27。可见,空灵美是体现山水意境的重要条件。
4.2 山水意境之诗意美
中国山水画与诗歌渊源颇深,古人有“书画同源”之说,认为山水画是有形的诗,诗是无形的画。山水画的意境美离不开诗意的表达,画中有诗,是中国山水画家一直以来追求表现的最高境界。
画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诗意美。一种方式是通过对诗句的感悟来表现山水意境,如山水画家屈金对柳宗元《江雪》中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有所感悟而创作的《独钓寒江雪》,表现了一种寂寥、萧条、豪迈而孤寂的情感。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题诗、题跋来表现山水意境,如蘇东坡论王维《蓝田烟雨图》中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立意构思、构图章法、笔墨语言的诗意化来表现山水意境,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者,天地之心;画者,自然之心”。
无论哪种方式,山水画家都要以诗心、诗境与画景的境象相融合,达到“情与景会,意与象通”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诗情画意。
4.3 山水意境之画外美
所谓画外美,可理解为“画外有画”。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画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空间浑然融化,体合为一。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则体现在山水画意境的无限性与其表现出的哲理性上,山水画是自然物象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追求表现出摆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从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再到清四僧石涛、朱耷、髡残、弘仁,他们无一例外,都十分注重自我内心的表达与内在精神的追求。如弘仁爱画松树梅花,在欣赏其画作时首先感知到的并不是画作的美感,而是在凝重的落笔与磅礴的气势间感受到弘仁高标独立的精神,这也正是弘仁人格的真实写照。
山水画家所表现的、心灵深处所追求的,正是这种深沉静默地与无限的自然和太空体合为一、浑然融化、静观自得的画外美。这种美不仅体现了画家对自然万物的感受和体悟,还展示了画家对真与美、情感和内心的表达。这种表达是绝对的,是超脱于客观世界之外的一种存在,是中国画独有的诗意和韵味。
5 结语
山水画的灵魂在于意境美,意境美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是情与景、思与境、意与境的高度融合和统一,是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山水画的意境美不仅体现了画家对自然万物的感受和体悟,还展示了画家对真与美的追求以及对内心情感的表达。
要想创作出具有意境美的画作,就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深刻理解意境内涵并学习古代画家们创作山水画所体现的空灵美、诗意美、画外美的艺术境界。正如明代李日华在《墨君题语》中曰:“绘事必多读书。读书多,则古今事变多,不狃于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秀,透入性也,时一洒落,何患不臻妙境?”山水画意境高下取决于修养和文化底蕴是否深厚,只有外师造化,方可中得心源。这是学习和创作山水画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赖贤宗.意境美学与诠释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3-57.
[2] 智显雯.中国山水画意境美学鉴赏探析[J].大观(论坛),2022(3):162-164.
[3] 何雪波,胡国玉.浅谈山水画意境美之表现[J].科教文汇,2007(31):204.
[4]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26-33.
作者简介:刘一鸣(1999—),女,河南焦作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画。
徐文生(1966—),男,山东青岛人,学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中国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