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王正崎 李雪艳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艺术也逐渐朝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室内空间之间产生了精神层面的内在关联。现代陶瓷艺术在继承传统陶瓷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艺术的设计思维,因独有的材料肌理、表达形式以及人们对陶瓷的高认知度,在室内空间装饰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文章从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角度出发,探究现代陶瓷艺术在营造室内空间氛围时用到的装饰方法与呈现方式,深挖其在室内空间中的装饰特点,并基于其艺术形式与创作手法呈现人们内心切实的情感、审美、意愿等。通过探究现代陶瓷艺术与室内空间的结合应用,以实际作品案例为研究对象,旨在从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角度出发,更好地营造室内空间的艺术氛围。
关键词:现代陶瓷艺术;室内空间;装饰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38.2;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4-0-03
0 引言
现代陶瓷艺术与室内空间结合是良好的艺术呈现方式。现代陶瓷艺术具备的艺术特点以及丰富的呈现方式迎合了人们对现代空间环境的精神寄托。随着传统艺术与现代社会的不断融合,对如今的陶瓷艺术来讲,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场所相结合,一方面为现代陶瓷艺术未来的创新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扩大了该艺术门类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强化了室内空间的艺术氛围。
1 现代陶瓷艺术概述
现代陶瓷艺术指传统的陶瓷艺术经过不断发展,融入了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可理解为“现代”的陶瓷艺术,是现代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代陶艺区别于传统陶艺,它摆脱了过去传统陶艺受到的实用性与功能性的束缚,注重内心观念的构建,追求思维理念上的呈现,以艺术表现力为主,工艺技巧为次。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现代陶艺既有传统陶瓷语言特征的原始性,又融入了现代人的情感观念,如同装置艺术、装饰绘画等现代艺术形式一般。
2 现代陶瓷艺术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要素
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性较强,在供人们欣赏的同时,也十分讲究与环境的整体协调性[1]。在室内空间中,现代陶瓷艺术通过物质手段与设计美学的原理,营造出舒适优美的环境氛围,以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
现代陶瓷艺术在室内空间中的装饰方法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素。一是空间要素。使空间的构成合理化与展示美感是现代陶瓷艺术在室内空间装饰的基本原则。二是色彩要素。现代陶瓷艺术在室内空间中的颜色搭配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视觉感知,而且会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心灵感受,结合设计学中的色彩构成知识进行搭配,有利于取得良好的身心体验效果。在现代陶瓷艺术与室内空间环境结合的设计阶段,可以采用色彩概括的方法进行视觉感受实验,即以色块来代替空间中的部件,在视觉上形成直观的感受,以便随时调整(见图1)。除了对现代陶瓷艺术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要素进行研究以外,还要研究材料学,通过对交叉学科的学习,推动科学技术与陶瓷材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同时也促进陶瓷艺术的进步,为现代陶瓷艺术摆脱传统工艺的束缚提供助力,从而使其朝多形式与重思想的方向发展[2]。
3 现代陶瓷艺术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价值
对装饰语言的组织,除了要协调不同符号形式与所依附对象的整体形态,还要契合空间主题。现代陶瓷艺术装饰的整体性要考虑物、人和环境的统一,应与地域环境契合,其整体思维指向为细节服务于整体[3]。室内空间设计讲究营造空间的氛围与意境。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室内环境的追求,注重艺术设计与生活空间的双重结合。
艺术设计主要表现在室内空间意境的营造上,现代陶瓷艺术在室内空间的装饰能够丰富室内空间的视觉体验,其体现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代陶瓷艺术的外部特征,例如拥有形式美的造型以及多变的釉料;另一方面是现代陶瓷艺术的内涵,即打造其所在整体室内空间的艺术氛围。在室内空间装饰中融入陶瓷艺术是艺术创作者常用的方法,通常表现为陶艺壁画、陶艺雕塑、陶艺器皿与陶艺摆挂件等。以陶艺壁画为例,它能起到保护墙体、营造氛围与美化周边环境的作用[4]。陶瓷艺术发展至今,制作方法不断完善,人们对陶瓷材料的应用,以及围绕陶瓷艺术开展的相关活动,早已突破了传统陶瓷的局限,特别是在艺术创作领域,现代艺术家们逐渐把陶瓷材料应用在现代艺术创作中,为该艺术门类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
例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朱乐耕的作品突破了以往陶瓷作为室内中小型陈设品的局限,多以大體量的壁画、装置、雕塑等公共艺术形式出现,其作品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又不失地域特色。以其在韩国首尔麦粒音乐厅的陶艺装置壁画为例,该作品以几何抽象的方式呈现,由数千块大小、颜色、厚度不一的陶艺立方体布满墙面空间,变化丰富且极具视觉冲击力(见图2)。
4 现代陶瓷艺术在室内空间中的装饰方法
4.1 材料结合的呈现
材料的运用在现代艺术中至关重要,是艺术创作者表达自身观念的重要工具[6]。现代陶瓷艺术的造型效果是其重要特征之一,与其他材料相结合,可以优化室内空间的视觉效果,也有利于发展更全面的陶瓷艺术品种。综合材料的介入可以使现代陶瓷艺术的造型语言产生了新的形式,展现出陶瓷的语言多样性[7]。以陶瓷与木材的组合为例,在家居陈设方面能进一步体现艺术特色,丰富现代陶瓷艺术的呈现载体。陶瓷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与熔点,将其与木头结合,能够形成多样化的艺术形态,提升艺术品的表现力,也为材料的设计结合提供了可能性[8]。除了木材,金属、树脂之类的材料也能与陶瓷结合,进而带动周边材料制造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收益与艺术审美的共同提升。
另外,现代陶瓷艺术与不同材质的结合运用也能触发人们不同的感受,材质的不同意味着触碰的感觉也不尽相同。当人触碰到木材与陶瓷材料相结合的作品时,木材部分带来的粗糙感与陶瓷材料带来的柔顺感在人体的神经反馈之中会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满足人们在触感方面的艺术审美需求[9]。
4.2 现代陶瓷艺术在室内空间的视觉效果营造
视觉效果在艺术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不断影响如今的艺术创作与大众审美。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色彩装饰继承了传统的色彩观与现代西方的审美风格。人们在室内装饰方面不仅会注重陶瓷艺术的材料品质,还关注室内视觉方面的色彩氛围效果[10]。上海镛舍酒店将以“绿竹”为主题的陶瓷绿釉砖作为墙面装饰(见图3),为酒店赋予了文人韵味,其设计理念为“中庸之道”。“绿竹”使用的釉色為绿釉,其制作工艺采用了模具成型、人工吹釉和多层施釉法。
4.3 现代陶瓷艺术在室内商业空间中的陈设运用
以商业空间为例,现代陶瓷艺术的介入能对空间、商品、艺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循环影响,现代陶瓷艺术对商业空间内的整体规划构建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11]。陶瓷陈设对室内装饰来说是个传统而又新颖的选择,既体现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体现了人们对艺术文化的渴望与追求[12]。将体量较大的陶瓷艺术作品放置在室内空间台面是比较常见的方式,这是因为大型的陶瓷艺术作品在整体空间氛围中能够增加空间的纵深层次感,布置在室内空间流量核心区域能成为人们的视觉中心。
此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角落、墙边或出入口旁、走廊尽头等位置都是陈设点的可选项,还可在陶瓷艺术作品中加入实用功能性的设计,比如指引牌和内容宣传等,起到视觉上的引导作用。通常来说,室内商业空间里的各种台面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将现代陶瓷艺术作品陈设在台面上,可以增添室内整体环境的艺术气息,表现出该空间的审美水平层次与艺术氛围认知程度。
5 结语
现代陶瓷艺术作为一种现代艺术,立足于陶艺材料本身与传统的本土文化,从产生发展到今天,经过现代陶瓷艺术家们孜孜不倦的探索、思考以及实践,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日用品和工艺品概念,使陶艺家无论是对自己的内心,还是对外界,都有了更开阔、自由的表达空间。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现代陶瓷艺术品的应用方法与展现形式多种多样,无论是室内家居空间的台面陈设还是墙面装饰,或是室内商业空间的商业艺术展览主题宣传,甚至是建筑构造方面,现代陶瓷艺术都能起到良好的装饰作用。好的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体验感为重点要素,在现代社会中探索室内空间与现代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提升人文审美精神境界的必经之路,现代陶艺如何准确表达所处社会现状与存在的意义,需要设计家、美学家以及大众共同展开深刻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张风玲,章运,田鸿喜.陶瓷艺术在现代软装中应用的创新思考[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2):86-87.
[2] 杜易轩.探究当代欧洲陶艺发展及其教育启示[J].美术,2022(5):141-143.
[3] 方晓风.再论装饰[J].装饰,2020(12):12-17.
[4] 谢葵萍.手工陶艺在室内空间中的意境表达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12):140-142.
[5] 吕金泉.从创作实践角度论造型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的意义[J].装饰,2015(11):130-131.
[6] 孙月.陶瓷设计创新中的当代艺术观念:以迈森艺术园地(ART CAMPUS)项目为例[J].艺术评论,2019(2):186-192.
[7] 李志宏.展览视域中的当代陶艺发展现状及创作取向[J].艺术评论,2019(7):183-189.
[8] 熊青珍,罗志强,李宏.客家文化融入粤东陶瓷产品中的创新设计与发展策略研究:“陶瓷饰品”教学中挖掘文化元素开发设计产品的示范案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29(3):66-70.
[9] 宁绍强,李羿达.基于感性工学的坭兴陶触觉记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20(6):151-156.
[10] 李明,张玲.论乡村民宿与城市民居室内色彩装饰的差异性[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10):18-22.
[11] 殷勤.当代艺术观下的商业空间体验设计策略探析[J].装饰,2013(7):143-144.
[12] 李玉洁.陈设陶瓷艺术在室内软装设计中的应用[J].佛山陶瓷,2022,32(11):140-142.
作者简介:王正崎(1998—),男,山东菏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与手工艺设计。
李雪艳(1973—),女,江苏连云港人,博士,教授,系本文指导老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工艺文化、公共艺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