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儿童公园互动化设计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及改进设计研究

时间:2024-05-17

王志远 李娜

摘要:儿童公园是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和文体活动的场所,由儿童游戏场所发展而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公园服务功能的更新与扩展,也使传统的儿童公园空间设计方式受到了挑战。一方面,受科技手段和设计师理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儿童特殊需求的限制。因此,应努力在儿童公园的体验上取得突破,创造出一个有趣、互动性强的空间。

文章以儿童公园景观为研究对象,从环境对儿童成长心理造成的各种影响探讨如何对其进行规划设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和观察法,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总结有关此方面的研究现状,探究儿童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根据对交互式发展的理解,通过增强儿童公园的互动性来引导儿童公园的规划和设计,进而设计出更加适合儿童的儿童公园。总体而言,互动化设计可以充分提升儿童的多种感知能力,从而推动儿童全面发展,最终为儿童创造出一个欢乐的活动园地。最后总结归纳儿童公园改造策略,以期推动我国城市儿童公园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儿童成长;互动化;景观设计;儿童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0-0-03

0 引言

互动性儿童公园为儿童营造了一个集新颖、创新、趣味于一体的新型儿童公园,对儿童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互动化儿童公园能够让儿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亲密接触,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同时结合教育性的引导,将人文内涵和历史文化融入公园设计中,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儿童在玩耍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寓教于乐。

1 儿童公园设计及互动性儿童公园概述

1.1 儿童公园设计

儿童公园是指由儿童游戏场地演变形成的主要服务于少年儿童的开放性户外娱乐空间。建设儿童公园,旨在为儿童创造良好多样的户外活动条件。一个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户外运动场所,有利于儿童协调合作,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时,有助于儿童了解大自然,开发他们的智力,强健他们的体魄,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儿童公园不应该只是一个儿童游戏的场所,更应该以安全与健康为基础,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好奇心,提升他们的体验[1]80。

1.2 互动性儿童公园

互动性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儿童公园中,互动性是不可或缺的,是影响儿童公园设计成败的重要因素。传统儿童公园体验模式较为单一,而且布局趋于扁平化、单一化。互动性儿童公园则借助景观、娱乐设施、场景等,营造空间氛围。用令人感到轻松愉悦的设施、氛围来激发儿童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并加强互动,通过感知事物,潜移默化地提升文化认知,让儿童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接触大自然、熟悉大自然,接觸科学、热爱科学[2]。儿童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也可以强健体魄,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其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推动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互动性儿童公园是为祖国、为社会、为民族培育人才的摇篮。

2 儿童公园互动化建设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是社会中最脆弱和最需要保护的群体,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环境的培养和熏陶[3]。近些年来,国家逐步将儿童公园建设列为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其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儿童公园建设应该从实际出发,朝着儿童未来发展的方向努力。不断深入探索儿童的体验、兴趣和互动等,通过趣味空间、色彩变化、自然互动、赋予内涵等方面的设计规划,营造出具有创意性和趣味性的空间,从而提升儿童的综合素质。

互动性儿童公园将公园与科普教育相结合,将儿童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促进空间纵向发展,从而丰富儿童公园的互动性展示。互动性公园还分为亲子互动、儿童与周围环境设施互动。

一方面,家长可以在互动性公园加强与儿童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借此培养儿童的社会感知能力,增进儿童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使儿童形成完整的社会品格。

另一方面,儿童与公园互动,使儿童获得体验感[1]82,不仅是娱乐设施所带来的身体上的感觉,而且注重对儿童的行为心理在潜移默化中造成影响。对公园的互动化设计,可以让儿童对周边环境产生一探究竟的兴趣,让儿童不再被单一的游戏设施所束缚,而是可以通过互动来感受趣味性,激发他们探索、学习和创新的精神[1]82。

3 儿童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城市公园日益完善,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因此儿童公园的发展受到了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城市的建设完善,儿童公园也快速发展起来。但城市公园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

3.1 设计场地缺乏人文内涵

在一个地区的发展中,人文内涵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城市如果缺失区域文化,就相当于丢失了整个城市的基础载体。目前,我国儿童公园的设计并没有重视区域性文化内涵的引导,仅停留在注重外部的形式美方面,从而忽略了场地本身独有的人文内涵和历史价值[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如果儿童在缺乏文化内涵的环境中成长,就不能对本土人文内涵和历史发展产生清晰的认识,同时可能影响未来的区域性甚至国家性的文化自信。因此,场地设计应该加入区域性的人文内涵,彰显本土文化底蕴,将设计与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紧随时代潮流的设计方式。

3.2 设计过度模式化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景观设计不断进步,但也使一些公园景观设计只追求发展,而没有顺应时代需求,城市中出现了一系列模式化的公园。模式化的特点是功能千篇一律,忽略了儿童的具体使用需求,形成了呆板无趣的活动场所。

3.3 场地缺乏教育性引导

根据大量文献及实地勘察研究了解到,目前儿童公园缺乏教育引导功能,大部分儿童公园的游戏空间过于传统与老旧,以铺装和娱乐设施为主[5],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没有让儿童亲近大自然。同时,大部分儿童公园缺乏以儿童为本,潜移默化地引导儿童的认知发展的措施,局限于完善娱乐功能,与周围环境缺少互动,娱乐设施缺乏创意,没有考虑到开发儿童智力和综合能力[5]。

4 结合需求设计互动化儿童公园的策略

儿童公园是儿童互动娱乐、交流的特定场所。互动化儿童公园更应该注重协调儿童与公园景观设施之间的关系,注重满足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儿童处在一個持续成长的阶段,生理因素不断发生变化,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生理特点也存在差异。设计师应该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并与儿童沟通交流,理解儿童的想法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教育引导儿童,促使儿童在知识的海洋里健康快乐地畅游,激发儿童对世界的感知和探索欲。

4.1 因地制宜地增强场地的趣味性

每个儿童公园的位置各不相同,地形地势也有所不同。丰富的地形变化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视觉感受,还可以增强场地的趣味性,因此地形在场地设计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设计师在设计时,不应过分注重地形的落差,适当保留地形变化有利于丰富场地类型,创造多样化的环境,因地制宜地打造出一些具有探索性、神秘性的灵活空间。千篇一律的平坦设计不仅不能激发儿童的探索和冒险精神,还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徒增乏味感。在设计场地时,应尊重原场地和周围环境的特征,这样既可以降低施工造价,又可以丰富空间的纵向视野,增强场地的韵律美感,凸显场地的娱乐性和互动性。

4.2 丰富公园的地域文化

丰富公园的地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儿童公园建设自然离不开地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这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和了解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同时很好地阐释中国文化,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

在建设儿童公园时,应该充分挖掘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并将其引入公园的建设中。将本土文化运用到儿童公园建设中,可以让儿童在玩乐中受到文化熏陶,产生一种归属感[6],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意识,从而推动儿童健康高质量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

4.3 适应儿童发展和时代要求

儿童公园设计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但目前一些儿童公园在建设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在设计儿童公园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当代儿童的成长需求,体现趣味性、教育性和时代性。当下互联网高速发展,儿童的知识需求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需要更多地结合科学实践。

在儿童公园建设上,应将多样化和趣味性相结合,让孩子在游戏中体味文化,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可以通过一些娱乐设施以及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传递知识,让儿童在玩中学,赋予儿童公园教育意义,将儿童公园打造成一个丰富儿童文化知识储备的欢乐课堂。在建设儿童公园时,可以运用光、线、声等现代科技手段来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要刺激儿童的动手能力,提高儿童的参与度,将儿童作为公园的参与者,创造更多的互动环节,增强公园的趣味性,让儿童在体验中学习,将科学原理融入游戏中,拓展儿童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公园的互动性。

4.4 增加儿童对公园环境的感官认知需求

儿童对外界的感知最直接的来源就是感官接受的刺激[1]83。儿童公园建设应该注重儿童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嗅觉需求,在设计中综合运用水体、沙石、光照,有利于锻炼儿童的观察、探索、思考以及动手能力,从而满足儿童的感官需求。儿童与公园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儿童会因为不同的公园环境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每个感官都会给儿童带来不一样的冲击感。只有充分、深入地了解每个感官的不同感受,才能打造出儿童乐于接受、流连忘返的公园。

当周围环境与儿童的感官认知达到某种平衡时,儿童互动性发展才能达到最佳状态[7]。因此,要设计有针对性的知识深度、展示方式。例如,设计师设置一排不同软硬程度的物品,儿童可以通过触摸这些物品感受什么是柔软、什么是坚硬,或者通过不同的图案、色彩刺激儿童的视觉感受,增强趣味性,使其积极探索世界的奥秘。设计师在设计公园时,应该巧妙地结合物体带来不一样的感官冲击,使儿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环境的变化,从而培养儿童的感官能力。

5 结语

互动性儿童公园将儿童作为设计中最大的考虑因素,设计师要重视儿童的需求,将儿童的需求放到重要的位置,以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为主要依据,避免千篇一律的设计。还应该了解当地的人文内涵及场地的具体结构,增强儿童的文化自信,构建一个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寓教于乐的儿童公园。

参考文献:

[1] 丁润怡,吴冬蕾.体验性儿童公园景观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3):80-83.

[2] 刘竺鑫.基于AHP的长春市儿童公园景观评价研究及完善建议[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9.

[3] 刘溪.浅析城市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方法[J].建材与装饰,2020(6):108-109.

[4] 杜嘉诚,谢亮.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公园景观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22(18):193-195.

[5] 尹天杨.基于儿童行为心理学的儿童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松原市儿童公园改造为例[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7.

[6] 朱祎珍.城市儿童公园设计探析:以厦门海沧湖儿童乐园为例[J].福建建筑,2020(11):52-56.

[7] 姚婷婷.儿童公园的互动性体验设计:以广州儿童公园为例[J].艺术科技,2019,32(7):221.

作者简介:王志远(1977—),男,山东东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艺术设计。

李娜(1998—),女,山东聊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艺术设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