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孙翰颖 陈寒博
摘要:中国画不仅是中国人审美情感的可视化呈现,更是中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古代以“仁”为核心理念的创作思想为中国画创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当下“以人为本”的艺术创作观更是为绘画艺术的未来走向提供了重要引导。文章通过分析当下中国绘画发展遭遇的瓶颈,结合中国画创作实践,分析“仁”的初心与“人”的使命在现代中国绘画发展中的重要导向作用。
关键词:“仁”;“人”;中国绘画作品;创作导向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0-0088-03
以“仁”为基础的精神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人历来‘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1]“仁”是一种中国精神,是“人类的精神价值世界,是真善美的艺术理想世界,它蕴含在世界各文明思想观念中”[2]。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3]。
1 “仁”的概念与意义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从四个方面对“仁”进行了阐释。第一,人人都应该持有“仁”的愿望,积极而主动,勇敢地达到“仁”的真正境界。第二,孔子主张的仁爱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三,“泛爱众而亲仁”,爱众人以亲近“仁”之道,最后讲求顾全大局牺牲小我,并落实到行动上。实际上,“仁”字本身具有多种含义,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核中可以食用的部分,如瓜子仁、核桃仁、杏仁等。“仁”在种子的成长过程中隐蔽性地彰显一种使命感和生命感,其本质是“果实”成长之初的种子,在不断的生长过程中承载着自己的使命,努力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体现出了强烈的生命力。罗丹认为“没有生命,艺术就不能存活”[4],艺术的生命力体现具有两种特性,即时代性和创新性。清代石涛认为“笔墨当随时代”,与时俱进才能体现当下中国绘画的风采。绘画艺术还要勇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突破。
中国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创建新时代的创作理念是当代艺术家的重要责任。中国画论讲究不“破”不“立”,欲“立”先“破”,即提倡挣脱传统绘画创作固有思想的束缚,冲破传统技法的禁锢,重新确“立”新的表现技法。只有展现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国画的魅力,创建新的文化符号,以彰显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才能体现民族文化自信。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创作唯有不忘“仁”的初心,才能彰显艺术的生命力,只有坚守“仁”的初心,才能为艺术创作指明方向。正如卡西尔在《人论》中阐述的“照明”的作用一样,优秀的艺术作品传递出的积极向上的信息,能陶冶观者情操、启迪人的心灵,扫除萎靡之风。在中国绘画作品《瞭望图》(见图1)中,作者以轮廓勾填之法创作出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苍鹭,羽毛刻画得精确逼真,苍鹭呼之欲出。背景中的禾雀花,线条沉稳而灵活,将藤蔓类花朵的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苍鹭立于水中,却又不对水作直接的描绘,展现了中国画对虚实相生妙境的追求。线条或藏或露、或疏或密、或曲或直,意境的追求与“造型基础”在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统一,作品色调淡雅而又不失娇媚,让人产生恬静、舒适之感。
2 坚守“仁”“人”观的绘画创作导向
“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3],这些都说明了艺术创作扎根于人民的重要性。艺术创作并不是那些自称为艺术家的人的自嗨游戏,也不是混淆视听的胡涂乱抹。坚守以“仁”“人”观为基础的创作导向,先要创作出人民能够看得懂的艺术作品。精良的绘画作品不仅要有过硬的艺术表现力,还要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信息。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艺术家的创作要为人民服务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马克思认为藝术起源于劳动。艺术生产是以人的手工劳动为主体而进行的特殊劳动,艺术的创造者是人,艺术欣赏的主体也是人。绘画作品应以人为本,进而发挥相应的作用。唐代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与四时并运。”[5]这段话提到了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功能——教化功能。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描绘了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撵以及上层妇女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徐悲鸿的作品《愚公移山》号召大众应具有愚公不断坚持、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些画论或名作都显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
3 当下中国绘画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下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媒体、消费文化等对艺术的反哺使艺术形态不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艺术和非艺术的边界也逐渐模糊。多元化纵然可以丰富艺术内涵,但需要正确的艺术理论作为航标,那些工业化、消费化的艺术产品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精品艺术。艺术家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摒弃以工业化、消费化谋取利润的理念,放弃制造缺少生命力的“感觉的刺激物”,才能提高艺术品的质量及发挥其社会价值。从当下消费市场以及绘画界的情况看,中国绘画界出现了两种不良现象,给中国绘画创作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3.1 借“似像非像”理论歪曲“以形写神”的理念
苏轼在自题画诗《书鄢陵王主簿》中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画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这是苏东坡对绘画独到的个人见解,但这首诗的前半阙就已经将作者的意图充分阐明了,作者不仅强调了绘画作品表现的形式,更注重通过“形”表现形象的神韵。诗中列举的边鸾、赵昌两位古代著名的花鸟画作家的作品就是“以形写神”的最好例证,而并非“丢弃”形象塑造的“似像非像”。神依形而生,精依气盈,形是神之舍,这种歪曲“似像非像”理论的断章取义的解释,容易使现代绘画创作者产生投机取巧的心态,意图通过某种捷径获取成功,其创作的作品也就似是而非,下笔无形,更缺乏神韵。此外,这类作品的创作者不深入生活,脱离群众,所创形象千篇一律,他们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同时盲目迎合市场。这给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对“论画以形式,见于儿童邻”的误读不仅是对“以形写神”理念的歪曲,还会对大众艺术审美和理解造成困惑。
3.2 以简单图片模拟替代深入生活
照相技术自19世纪诞生后,很快在绘画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部分创作者在游历或写生的时候往往依靠相机等设备直接取景,没有深入生活,进而不能仔细观察和品味生活。其抛弃了写生和观察记忆,既脱离生活又脱离人民,最终不可能创作出天人合一、意境深远的绘画作品。
4 以“仁”“人”观为核心理念的实践作品
坚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思想,摒弃画界的不良现象,让中国画得到创新发展,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作品,这是当下中国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仁”指的是道德方面,绘画属于艺术。孔子想把艺术上的尽美和道德上的善(仁)融为一体[6]。艺术之美和道德精神相和是艺术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中国绘画追求的境界。
4.1 以“仁”为核心的写实作品
徐悲鸿等一代大师将西方的绘画理论传入中国,为中国的绘画注入了新鲜血液。直到今天,西方素描体系对当下中国的艺术教育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也涌现出诸多写实主义的艺术家,像罗中立先生,其创作的油画《父亲》就是最典型的写实绘画作品。作品虽然没有布置宏大的背景,也没有用绚丽的色彩,但笔触精微细腻,以超写实的手法刻画了一个典型的农民形象。这位父亲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双粗糙的手中拿着一个破旧的瓷碗,汗水混着泥土夹在汗毛之中,仿佛想向观者倾诉些什么。作品形象刻画准确,让观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个饱经风霜、辛苦劳作的农民就是人民的衣食父母,从而使观者产生共鸣,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4.2 托物言志的写意作品
写意画是中国画的代表,这种形式的绘画与西方绘画存在显著的差别。中国写意画讲究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意在表现作者的内在精神,抒发作者的情感。作品《烛光中盛开的牡丹》(见图2)描绘了朵朵盛开的红牡丹,旁边竖立着一根蜡烛。纵向的蜡烛仿佛挺拔的松柏,其与横向的花朵组合,使画面形象纵横交错,丰富了表现层次。内容上还体现了教师“蜡炬成灰泪始干”般牺牲自我、照亮他人的无私精神。作品以形写神、托物言志,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空间,挣脱了自然界时空的束缚。作者将真实的事物与主观意识相结合,借助牡丹和蜡烛的美好寓意表露出真情实感,成功实现了以形写神。
4.3 寄情于景的“似像非像”作品
齐白石先生曾经说过:“太似媚俗、太不似欺世,艺术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似像非像”的绘畫符号是中国绘画特有的表现形式。齐白石先生的《得食相呼》描绘了两只正在争吃食的鸡雏,而题为《得食相呼》。表面上看,这是文不对题,实际却是艺术家用矛盾的方式展现隐含的内在精神。“得食相呼”出自《韩诗外传》,书中提到鸡有“五德”,其中品德之一就是“得食相呼”。齐白石在观察自然和生活时突然发现,幼时相互争吃食的鸡雏与人一样,经过教化后习“德”。最终创作出这幅引人深思的作品。作品巧妙运用了“似像非像”的表现技法,凭借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诗书画印的完美布局成为经典之作。
4.4 以“人”为本的抽象作品
抽象绘画符号可以分为绝对抽象符号和相对抽象符号。绝对抽象符号是指画面完全由点、线、面组成,且以自由而又有秩序的形式呈现于画面上。相对抽象符号指的是绘画主体存在可识别的,人们能从经验中认知的图像,但却是夸张、变形的或现实中不存在的艺术形象。人对抽象形式的感知主要基于内在的秩序感知能力,艺术通过点、线、面的抽象形式构建出有秩序的节奏,作为信息传递的方式,而观者通过对节奏的感知,理解其意义和内涵。由于个体秩序感知能力的差异,作品便产生了难以言说的魅力,像毕加索表现二战的《格尔尼卡》就以抽象的形式展现出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
5 结语
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使观者与其产生强烈的共鸣,都是艺术家深入自然、生活、人民的结果。创作者通过观察和体悟创造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绝非简单临摹照片或“投机取巧”就可取得的。坚持艺术创作的人民性,要不忘“仁”的初心,充满包容心,弘扬正能量,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让中国绘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与时俱进,在表现思想上有所坚守,进而在世界画坛上展现中国绘画的魅力。
中国艺术的未来定要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既不盲目崇拜,也不故步自封,艺术创作最根本的是要坚守道德底线,只有不忘“仁”的初心,牢记“人”的使命,才能创作出“无愧于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作品”。
参考文献:
[1]同舟共济、扬帆远航,共创中拉关系美好未来:在秘鲁国会的演讲[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eom//world/2016-11/22/c_1119962937.htm,2016-11-02.
[2]张立文.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3.
[3]***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5/1015/c64094-27699249.html,2015-10-15.
[4][法]罗丹.罗丹艺术全集[M].林瑜,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195.
[5]彭莱.古代画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89.
[6]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石涛之一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3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