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姚健琛
摘要:文章基于青岛东部新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以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为例,总结其景观发展的变化及现存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空间形态、功能、边界角度提出景观提升策略。
关键词:青岛东部新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发展特征;景观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0-0169-05
1992年,依托老城的贴城拓张的东部开发战略,青岛成功地将东部新区打造为城市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效地缓解了老城區的压力。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特点集中展现的空间场所,不仅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水准,也是居民自身高品质生活的基础保障,更承载着生态保护、文化传递、休闲活动等多重功能。青岛东部新区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变迁也反映了新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对其进行阶段性的梳理和总结,可以更好地理清发展脉络和思路,有助于为今后该区域及同类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
1 青岛东部新区城市景观发展特征
青岛在德国占领期间,形成了青岛老城区“南北带状”的城市格局[1],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青岛老城区原有的城市格局已无法承担高密度人口带来的负荷,亟待扩张。在1992年“南巡讲话”后,准备良久的东部开发正式实施。依靠优越的自然资源及其潜在价值,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绿地、商业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先后建立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形象塑造、特色营造、文化延续的重要标志。
青岛东部新区从无到有再到繁荣发展历时近30年,其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新区骨架初创期、国际形象建构期、人居品质提升期。三个阶段景观发展各有侧重。
1.1 新区骨架初创期——注重现代化快速建设(1992—2001)
1989年,青岛对之前的城市规划进行了调补,并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政策,旨在加快城市开发战略的实施。“南巡讲话”后,得益于政策战略部署的前期准备以及之前土地出让的资金支持,青岛东部开发战略正式实施。而城市公共空间则作为新区的骨架锚点和城市标志性空间建立的基础,迅速投入建设,在这段从无到有的时期,新区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特点也很明确。
一是快速构建,讲求效益。东部开发的思路就是争取在3~5年内建成一个多功能、现代化的市级政治、经贸、文化中心[2]。1992年,青岛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东部开发建设的决定》,随之展开以行政东迁为标志的东部快速开发建设。短短数年,城市的行政景观、广场景观、商务景观,包括住宅景观都迅速成型,构建起区别于老城区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二是现代化的建设与老城互补。由于贴城开发,新区能够便捷地为老城提供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用地,完善城市功能[2]。随着行政东迁的实施,新区很快形成了新的城市行政中心区;以当时山东第一高楼中银大厦等项目为主体的金融商贸区也应规划而生;在现代化的建设下打破老城区“红瓦绿树”的住宅形式,兴建起了现代化城市住宅;景观方面则以五四广场、音乐广场以及东海路的滨海风貌为依托打造出新区的风景旅游区。经过初期建设,初步形成了一个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实现了新老城区的互补[2]。
1.2 国际形象建构期——强调国际化内容融入(2001—2008)
在新区建设发展10年之际,申奥成功又为新区的建设带来了新机遇。有赖于新区原本的场地基本是未开发的田野乡村,所以新区的建设可以从一个高起点出发。经过第一阶段的快速现代化基础构建后,有了足够的保障和支持对生态、人文、科技等现代城市的新思潮、新理念进行适应性的尝试,青岛借此机会开阔了国际化的视野,与外界有了更多的合作。所以这一阶段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发展也顺应形势注重与国际接轨。
一是基础设施的改造以及塑造国际化的形象。这期间青岛加强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浮山湾及周边的清淤清污工程、迁移北海船厂、建设奥运基地、改造公园和广场等公共设施[3]。奥帆基地及相关配套服务的建设,让青岛本身山、海、城的风貌特色和奥运文化有了碰撞和交融,并以国际化的标准继续丰盈青岛及新区的建设。
二是在城市生态保护方面有了国际化视角。在绿色奥运的主题倡导下,城市多处广场、主要道路、滨海步行道以及滨海环境绿化都得到了改造和提升。同时青岛市政府将生态城市的规划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中,全面整治城市环境问题,在城市的净化、绿化与美化,以及在标志性建筑及空间场所的亮化等方面下了大功夫[3]。
1.3 人居品质提升期——注重景观质量与内涵(2008—2021)
经历快速化构建和国际化提升后,青岛东部新区的格局已基本确定,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资源、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基础以及规划政策的支持,原先1.5 km的建设规模在持续的发展下已经扩张到2.2 km,并且在快速构建时期就超前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2],所以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城市景观的发展特征也有所转变。
一是在之前成果的基础上,注重景观的品质提升。在奥运基建设计规划阶段,青岛就具有前瞻性地规划了奥运之后场地的改造和可持续性优化方案,使新区在奥运之后顺利过渡。该阶段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特征不再围绕快速的建设,而是转向对景观质量品质的提升及景观内涵的挖掘,从滨海风貌区的串联以及滨海公园、滨海栈道的升级都可以看出青岛开始重新审视地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二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开始呈现多元融合的态势。青岛2018年承办上合峰会,会议场地的建设、周边环境的规划、夜景亮化的处理都将东部新区的城市景观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自此青岛城市公共空间有了更多的功能。顺应时代发展的特点及社会需求的转变,城市公共空间也开始呈现多元融合的特点,开始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及社会责任,而非单一的功能特点。
2 青岛奥帆中心的景观发展概况
2.1 青岛奥帆中心在三个阶段的历史演变概况
2.1.1 初创期场地历史景观的树立保护
基地背靠燕儿岛风景区,著名景点“燕岛秋潮”因燕儿岛岬角端处每逢秋季潮水拍打礁石而产生数丈高巨浪的壮丽奇观而得名,该景被评选为“青岛十景”之一。1968年,基地开始建设青岛北海船厂,并在船厂建设之初就树立景点标志石保护景观。船厂防波堤坝的建立也有效地解决了海水倒灌的问题。在新区初建期间北海船厂并未迁移,新区的快速兴建也加速了船厂周边的现代化建设,但由于船厂的重工业性质,其工业环境和污染问题让这里罕有人至。
2.1.2 建构期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的建设
北京申奥成功后,青岛成为奥运合作城市,负责帆船赛事的举办。为顺利承办奥运赛事,同时加快东部新区建设发展,青岛决定将城市南海岸唯一的重工业项目北海船厂及周边海产养殖等对环境造成污染且与新区城市功能发展不符的产业进行迁移,对浮山湾的生态环境进行重新整治。船厂自2003年开始向黄岛西海岸搬迁,并在北海船厂的原址规划建设奥帆中心,2006年正式建成并承办国际赛事。奥帆中心主要分为陆域和水域两部分,陆域工程占地面积约45 hm,其中场馆区30 hm,赛后开发区15 hm[4]。
2.1.3 提升期奥运后发展及峰会对区域的提升
在奥运会后,奥帆基地进行了适应性的改造,其中临时场馆区域建起了百丽广场,与周边的海信广场一起构成高档消费的商业区域。运动员村、行政管理中心、场馆媒体中心相继改造为青岛首家超五星级的商业酒店、国家体育总局青岛帆船训练学校和国际游艇俱乐部,主防波堤开发为“情人坝”和酒吧街[5],并新建了奥帆博物馆用于记载奥运文化。经过功能转换后的青岛奥帆中心,除了继续作为帆船运动场地外,还形成了集文化宣传、商业消费、休闲娱乐等多元一体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此举办,为青岛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会议主场馆选址奥帆广场核心区域,海上宴会厅的改造、浮山湾的灯光秀等让奥帆中心这一城市级的公共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其景观发展也得到了更多文化元素的助力。
2.2 青岛奥帆中心景观现状调研分析
2.2.1 场地区位与城市关系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位于青岛浮山湾畔,是城市纵向主干道与新区横向主轴的端点区域,占地面积约45 hm,是全国唯一的“国家滨海旅游休闲示范区”。
场地西侧连通滨海的澳门路,面向浮山湾而望是五四广场、音乐广场以及其后方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背景;北侧是城市高端商业区,衔接城市纵向主干道;西侧环绕高层住宅与国际公寓,南侧则直接面海,燕岛秋潮景观位于燕儿岛的岬角端处(见图1)。
奥帆中心是城市直接与海洋产生互动的界面,是城市滨海风貌、现代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域,也是周边居民及消费者休闲活动的城市滨海公共空间,不仅承担举办国际帆船赛事以及帆船教育、国际会议等特殊性功能,作为新区发展中期建设起来的城市级公共活动空间,还具有聚集活动人群、提高人居品质、打造城市名片等城市文化发展载体的功能。
2.2.2 形态布局与文化内涵
奥帆中心现状延续初建期的规划形态,在顺应地理形态和船厂遗存的基础上,将场地规划为3条南北向轴线(海洋文化轴、欢庆文化轴、自然文化轴),三条轴线组成了意向为“川”字形的结构,内涵即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5]。目前基地共设有5个出入口,场地形态简洁,流线也较为明确(见图2)。
场地保留着火炬标志物、奥运帆船竞赛场地及五环标志等奥运文化遗存,一些临时性的功能场馆、码头被改造为帆船教育基地、游艇俱乐部、奥帆博物馆等与海洋、帆船文化息息相关的产业,情人坝、酒吧街和灯塔也改造为娱乐休闲的重要区域,而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举办又为场地注入了包括国际会议中心、海上烟火观景舞台等新的文化内涵,近年篮球、足球这些普及度较高的运动也被安插在基地中继续宣扬运动文化引领健康生活。
2.2.3 场地活动与城市需求
对场地内各个区域的景观可视性、通达度、活动的特殊性、聚集人群的景观承载力以及视景体验性进行强度比较,并从人群活动分析(见图3)。“川”字形景观结构虽顺应了老船厂的结构组织并最大限度地展现了观景界面,但分隔的架构削弱了轴线间的人行可达性,较远的人行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远端灯塔与燕岛秋潮景观的通达度。
在城市需求层面,奥帆中心是青岛奥运文化的纪念地、峰会文化的纪念地、帆船文化输出地、海洋文化宣传节点、城市标志性公共活动空间、滨海风貌区东部新区的中心节点。因需求的多元性,其景观活动在部分节点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特定性,如帆船码头及国际会议中心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其景观可用性有限,但不能因此忽略其纪念性与观赏性的价值。奥帆中心从整体来看依旧是多元文化传递的媒介,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2.3 青岛奥帆中心景观发展的问题总结
2.3.1 景观节点各自为政
基地历经不同阶段的发展,多元的文化和业态的叠加让场地中的內容十分丰富,但各个区域之间生硬的衔接和拼凑,让节点间缺少联系。燕岛秋潮作为青岛的十景之一在场地中存在感极低,观赏角度有限,连接路径几乎是封闭的;国际会议中心的巍峨彰显大国气魄,但与周围的环境对比强烈;奥运会后各功能区域的重新定位改造,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场地显得割裂而缺少联系。
2.3.2 景观组织缺少层次
奥帆中心作为城市界面到海洋界面的重要公共空间,需要利用资源优势让景观特色最大化的同时消解两个界面的相互影响,是重要的过渡空间与休闲活动空间。而现在的场地中,多为大尺度的纪念性、标志性的构筑物以及重要的大型城市建筑,景观缺少层次变化,缺少亲人尺度的衔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城市国际化建设之初对于标志性公共空间景观片面地追求宏伟气魄,忽略了人在空间体验过程中的行为感受,大尺度的硬质界面过多,让空间显得冰冷,缺少现代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应有的烟火气息。
2.3.3 业态定位缺乏独特性
业态是城市景观中活力的有力支持,因奥帆中心的特殊性,奥运会之后构建起的城市高端消费区域是基地重要的商业板块,商业广场与奥帆中心相互影响、引流,曾带来繁荣的盛况,但随着时代发展,红极一时的百丽广场受到新崛起的同类型高端商业的冲击,并因无法改善招商运营现状而日渐没落,奥帆中心内的业态包括纪念品售卖、骑行游览车租赁、游船游艇租赁等很难匹配该公共空间于城市中的高品质定位,业态在场地中缺少活力。
2.3.4 区域边界阻隔周边环境联系
奥帆中心内部区域禁止车行,所以奥帆中心的各个出入口都设置有闸机等明确的区域边界。这样虽然在交通流线上保证了人行活动,但也框定了明显的范围,存在边界感,特别是限制了场地与周边包括商业空间在内的功能性空间的联系。而这样的流线组织让奥帆中心仅成为滨海景观风貌区的一个特殊区域,而非整体的一部分,对于沿海游览的游客及市民而言缺少连续性的体验,特别是燕岛秋潮景观与区域的分隔加强了场地与环境的割裂感。对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而言,缺少空间延展以及与环境的过渡。
3 青岛奥帆中心的景观提升策略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作为历经各个发展阶段的城市公共空间,是新区发展历史记忆的物质载体,对于其景觀的提升更应注重景观发展特征的总结和联系,将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文化进行融合,使优越的沿海自然风貌、现代化城市形象、海洋文化、奥运帆船文化、上合峰会文化等内涵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3.1 空间形态:化零为整强化景观节点之间的联系
软化硬质界面,串联场地文化元素形成整体的联系性。基地虽然有多重内涵的融入,但基本都是以标志性、纪念性的构筑物或建筑物为主体的景观,相互之间联系较少且硬质化界面过多,缺少层次过渡。因此软化硬质界面是必要的手段,不仅要利用植被的栽种与围合去消解空间之间的影响形成的过渡性区域,还需要软质的界面打破生硬冰冷的临海界面。如此,在丰富景观层次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在视觉界面上串联各个区域,形成呼应的关系。
场地在形态上有着很好的多维度观景视角以及看与被看的景观视角,但“川”字形结构也降低了人行的可达度,中间可选取部分架高连接增加次级道路和游赏流线维度,激活端头景观的活力。另外适当增设观景平台为人们提供游憩过程中驻足停留的空间,提升其观景体验,也可以很好地衔接滨海栈道观景的大环境,形成有机的整体。
3.2 空间功能:营造可持续的、多元化的活动运营
利用景观界面挖掘商业价值提升空间整体活力。一方面要打破目前商业广场与场地的阻隔,可提供外摆空间让商业广场渗透于场所中;另一方面需要活动运营的维系,不仅限于国际帆船赛事等对场地的需求,也应注重城市对于公共空间活动的需求。奥帆中心拥有与五四广场隔海相望的城市景观,也拥有海上宴会厅、舞台基础设施,可结合商业活动、自发性活动对于场地的需要,让公共空间成为人居活动的热门地点。目前八角广场建设了下沉式的篮球公园,增加了体育运动的业态,为广场注入了活力。处于最远端的灯塔虽视景效果绝佳但互动性、可玩性欠缺,应有效利用其仪式感组织活动,吸引人流并传播海洋自然文化。
景观的塑造离不开业态功能的组织,基地有足够的景观承载力去满足纪念性活动、商业活动、休闲娱乐活动、政治活动、赛事合作活动等多样的需求,而当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正需要这样多元业态的融合以满足城市的需求。
3.3 空间边界:延伸场地边缘,模糊场地边界
与周边景观连接,弱化区域的闭合性,扩大空间辐射范围,延长观景路径。首先是东西两侧需要打破临海空间的界限,延伸场地的边缘地带让滨海景观风貌区有自然的节奏变化,不会被生硬地隔绝。基地北侧是由东部新区的高楼大厦和高端商业综合体组成的城市界面,需要丰富景观层次以减少影响。火炬大道至火炬码头是中轴对称的景观形式,保留了奥运的仪式感,但火炬大道两侧的商业空间相对封闭,没有形成好的底层商业空间增强建筑与景观的连接性,作为奥帆中心的纵向主轴入口,火炬大道的景观氛围仍旧是对称式、仪式性的传统硬质空间,而忽视了奥运文化的全民性的热烈氛围,缺少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应有的活力。
模糊场地边界是让空间形成让人良性互动的柔性边缘,植被掩映、下沉空间、抬升空间、戏水空间等空间变化在空间边缘的应用都可以形成具有疏导性、过渡性的边缘空间,能够更好地丰富景观空间的形态,激发空间活力,满足人的日常活动和心理需求,是现代景观人性化以及场所文化延伸的体现。
4 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水平的直观展示和集中体现。文章在青岛城市东部新区近30年的发展背景下,对其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发展阶段性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基于新区形态转变、文化注入、资源利用、品质升级等方面的建设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思考,并以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历史景观发展带来的资源和文化优势及场地的现状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以期为城市新区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升级提供更多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李东泉,徐飞鹏.青岛城市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兼论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J].城市规划汇刊,2003(1):37-44,95.
[2]孙梦元.城市发展战略选择:青岛东部开发实例[J].城市规划,2000(1):52-54.
[3]刘涛,周君华.奥运会的社会效益透视:对青岛市迎备奥帆赛的调查与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3):26-28,34.
[4]解钧,徐浩,唐佳,等.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J].建筑学报,2008(7):72-77.
[5]李兴玲,尚春雷,徐强.浅析奥运场馆的规划、设计与赛后利用:以青岛奥运帆船中心为例[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2,33(2):47-5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