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纪念性景观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纪念性景观是人将自己内心抽象的情感通过具体的空间设置传达给外界的一种手段,相较于一般性景观更加重视空间环境与人心理产生的情感共鸣,因此设计心理学的运用便成了纪念性景观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文章从空间序列和景观元素方面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分析,探析设计心理学在纪念性景观设计实践与发展中的作用意义。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纪念性景观设计;江东门纪念馆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3-0-03
0 前言
纪念性景观是当代城市人文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纪念行为服务的空间,通过景观空间的营造以达到纪念的目的。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公园休闲娱乐的功能,纪念性景观承载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内涵,更多的是将情感体验融入景观体验中,利用心理暗示的手法,使参观者在景观空间中通过人工构筑物、水景、植物等景观元素,折射出过去的人和事件,从而引发人们对纪念对象的群体记忆。纵观历史上已有的纪念性景观,其综合反映了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和思想意识。我国著名建筑师齐康先生曾说:“纪念性的本质是纪念过去和表现历史,并期望这种表现得以延续。”[1]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对纪念性景观不够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景观领域展开研究。特别是近些年来,陵园、纪念馆等纪念性景观与城市发展的美化要求相冲突,人们逐渐摒弃了一些过时的传统观念,大力发展纪念性景观。但由于发展相对较晚,研究内容依旧不够全面深入,主要围绕纪念性景观在美观和人文等方面的探索,设计心理学在纪念性景观中的应用研究则少之又少[2]。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江东门纪念馆”)作为一座具有超群的社会影响力的纪念性博物馆,具有纪念、哀悼、沉思和教育的社会功能。在江东门纪念馆的设计中,通过各种表达情感氛围的要素,运用设计心理学从多种感知觉上给人以强烈的精神体验。文章通过分析整个纪念馆的空间序列和景观元素,研究设计心理学在纪念性景观设计实践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1 设计心理学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人的身心发展与周遭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塑造了环境,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影响,这就促使在景观设计时,特别是纪念性景观这种需要营造特定氛围的场所,除了要关心景观绿地所需要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外,更应该关心参观者的心理感受。当代大众往往更注重景观在接纳不同的年龄、性别、阶层、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感受,这就需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大到园内建筑,小到场所的导视标识,通过多种感知觉,从人的公共性、私密性、安全性、实用性、宜人性等方面,考虑空间的形态、色彩、用材对人们心理方面产生的影响[3],以此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因此,景观环境同样可以利用设计心理学来深入分析参观者内心情感的变化,最终用以指导景观的设计。参观者对景观的主观感受往往集中在视觉效果方面,继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同。景观设计中的空间排列、色彩组合和材质选择等都会对參观者的视觉产生影响,并投射到心理层面。因此,在不同的空间进行不同的组合搭配,比如黄金分割理论、韵律与节奏、对称等,以调整和引导人的视觉,这是景观设计中把控参观者心理感受的主要手段。空间主要是由点、线、面组成的,空间内的布局能够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参观者会因为景观空间的设计产生愉悦放松或焦虑压抑的感受。在景观空间结构的设计中运用设计心理学,可以帮助设计者增强参观者的游览感受,激发人们的心理情感,并起到一定的弥补其不足之处的作用。
2 环境设计心理学理论的框架体系
2.1 环境设计心理学的概念
设计心理学是一门复杂的综合领域学科,通过分析人们的心理需求,最终将其融入设计当中。设计心理学不仅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干预,甚至能对社会反应产生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设计心理学能够展示一定的社会心理。自1969年环境心理学在美国兴起后几十年间,已经从起初研究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转变为人的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交叉学科,吸引了各界学者和设计规划人员的共同参与[4]。这里的环境主要指的是心理环境,包含了污染、噪声、空气质量、构筑物设计等能够对人的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空间环境。随着人对环境需求的提高和环境功能分类的日益完善,环境设计心理学也随之不断发展,文章在此基础上探究设计心理学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2.2 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心理学效应
人类具有群居性,随着人们的基本需求由生存向生活变迁,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存在个体共性和差异,因此功能性、多元化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不同的景观环境会对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纪念性景观中就需要考虑人在场所内接受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心境变化的尺度,打破人们对传统纪念场所庄严肃穆的印象,真正融入城市绿地系统。
在公共场所,人的行为特征大致可分为聚集和分离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景观绿地大致可分为互动性场所和非互动性场所。由于纪念性景观的特殊性,可同时设置两种场所供人集体凭吊和独自纪念,为了满足人们对个人空间领域的尺度需求,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这两种行为特征,方便人们在场所内做出纪念行为。例如,在景观围墙旁种植爬墙植物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或者在场所内进行不同的围合设计来营造出一个私密空间等。通过适当地组合场所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可以满足纪念性景观设计中微小的心理差距,从而满足参观者在此停留的需求。
3 设计心理学在纪念性景观中的实践
江东门纪念馆作为纪念性博物馆,纪念形式主要体现在建筑主体和周边景观中,这两个内容结合在同一个基于历史的叙事系统中。其中在景观方面,空间序列体现了空间上的叙事,景观元素体现了时间上的叙事,共同构成了一个以真实历史为背景,以纪念场所为平台,以“战争—屠杀—抗争—和平”为轴线的精神场域。一般的烈士纪念馆纪念的是被杀害的革命烈士,是一种英勇的、崇高的革命烈士形象,是时代性、历史性的纪念,反映了一定的世界观。与之不同,江东门纪念馆所纪念的是几十万无辜的平民百姓和被俘士兵,两者在主题上既有共性,也有许多差别。后者更突出表现的是一种国破家亡、民族危亡的悲愤场面,在总体景观设计中所要表现的就是这个凄惨的历史事件,以此来警醒世人。
3.1 空间序列
整个纪念馆分为战争、杀戮、和平三大部分,分别对应东侧的建筑主体和集会广场、中部的遗骨陈列室、万人坑遗址和西侧的纪念公园,从东侧的压抑、封闭到西侧的开敞、豁亮,在游览路线上给人层层递进的精神感受[5]。空间序列上将多空间进行了有机组合,用纪念广场将两个纪念馆进行有机连接,在流线设计上将所有节点整体串联起来,根据不同参观者设置不同的流线,保证参观者在空间游览中的可选择性,这也使得整个纪念馆内容更加丰富。庭院景观的开合、围敞、明暗不断切换,给予参观者情绪的沉淀和冥想的暗示,在灾难之庭设置大面积的庭院、鹅卵石铺地与枯树,以灰色、白色为主色调,整体营造死亡的意境,参观者身处其中会产生自身与所处空间的强烈对比,从而使人感到无助,产生敬畏感。走出万人坑遗址旁残破的围合墙体后就进入一个小小的碑林庭院,院內树立着墓碑群一般的混凝土柱列,予人默哀的空间[6]。与前面的大空间对比,其感情上使人有紧张、压抑的感受,直白的表达使参观者的悲痛情绪达到了高潮。在最后的和平公园以大面积的静水和生机勃勃的大片植被塑造一个美好的氛围,平复参观者的心情。
3.2 景观元素
第一,人工构筑物。纪念馆在人工构筑物上以雕塑设计为主,主入口的雕塑广场上排列的“逃难”群雕由10组共21个人物的雕塑组成,每一组都用坚实有力的刻画体现出对生的渴望,在空间上由大到小呈直线排列,雕塑的动态与参观者的流线相反,表现家破人亡的景象,轻而易举地奠定了悲怆的参观氛围。《冤魂呐喊》雕塑利用几何三角形态的视觉冲击感,形成了狭窄压抑的通道,使参观者穿过门道后直接面对灾难之庭,心中更添几分伤感。灾难之庭上的《古城灾难》雕塑由城墙、军刀、桥梁和遇难者的头颅以及手臂组成,恰当地处理了所要表述的内容,这一系列构成了入口广场处规模巨大的景观群,使参观者在进馆前内心就已经受得冲击和净化,引发无限的悲情,而后由222位南京大屠杀亲历者的脚印组合而成的“历史证人的脚印”,舒缓了先前游览路线的长时间压抑所造成的参观者心理上的不适。整座纪念馆在人工构筑物的布局方面,通过构筑物的主题和材质肌理的变化等手段,营造了各个功能区所需要的氛围,并利用不同的景观秩序使参观者沉浸在场所精神中,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南京大屠杀的残酷事实,具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吾辈自强以慰国殇的教育性意义。
第二,水景。江东门纪念馆内共有4处使用到了水景,它承载了哀思和悼念,丰富了参观者的视觉感受。在雕塑广场上水池与建筑平行,群雕被放置在狭长的水池中,实体的雕塑投影在水中,犹如历史的痕迹时刻警示着人们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切实发生过,赋予悲凉的气氛。集会广场的西侧设计了一片镜面水池,水面反射着天空、大理石墙和雕塑,成为这场无情杀戮的见证,告诫人们要铭记当年的苦难。遗骨陈列室出口处安置的祭灵泉是纪念馆景观设计中唯一运用动水的地方,涌泉的设计形式让人在走出陈列室时内心可以得到一丝安慰,象征着生命的涌动不止。和平广场处设置了全馆内最大面积的水景,波光粼粼的水面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与此前的景观形成对比,和平女神塑像的倒影掩映在水中,触发参观者对和平的向往,从而对战争有更深刻的思考。
第三,植物配置。纪念馆充分运用高矮灌木,营造出了肃穆的氛围。纪念雕塑墙后密植杉树,其树形高大、枝干笔直,标志性的形象引导着人们前行[7]。在万人坑遗址,利用枯树增强了悲怆荒凉的氛围。和平广场上种植着紫金草、银杏、白玉兰等,南侧种植着翠碧的雪松、白皮松、水杉等松柏类植物,两侧绿地的植被由繁密到稀疏,使参观者能够整理压抑的情绪,平复悲伤的心情,选用大片草坪、花径与乔灌木相结合的方式,与传统的纪念性场所内以单一的松柏类植物为主不同,不仅让阳光照射到和平广场的每个角落,增加了光照面积,丰富的植被景观也更好地营造了纪念馆的环境和氛围,使参观者有种黑暗之后终将迎来光明的感受。种植的花灌木、落叶乔木在特定季节还会散发出植物特有的气味,能够给参观者带来良好的嗅觉体验,并起到净化环境和缓解游客疲劳的作用。
3.3 材质
江东门纪念馆主要使用不同材质的碰撞对比来塑造特定的场景。在带状入口处黑色花岗岩饰面的长三棱锥体块,配合“逃难”群雕,营造了参观者进入纪念馆前肃静的环境氛围。入口广场铺设的大面积鹅卵石与周边的草坪、墙后冒出的翠绿植物形成生与死的鲜明对比。新馆的集会广场地面运用了深灰色级配碎石渣,参观者行走过程中会吱吱作响[8],在出口处则设置了两道片墙,一面是倾斜的粗糙石质墙体,另一面是垂直光滑的黑色镜面花岗岩墙体,也形成了历史与当下的鲜明对比。
4 结语
设计心理学与纪念性景观设计紧密相关。文章通过对设计心理学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探究符合人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纪念性景观设计,科学地组合把握景观场所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设计出符合参观者需求的景观环境,达到设计者与参观者相互认可的感官平衡点,实现设计心理学与景观设计之间的良好互通,打造出符合自然生态的空间环境和适应现代城市未来发展的景观,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齐康.纪念的凝思[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92.
[2] 李蕙,黄鑫慧.环境心理学在现代陵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16):89-91.
[3] 张少霞.设计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明日风尚,2018(6):97.
[4] 刘建新,高岚.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J].学术研究,2005(11):9-12.
[5] 张卓然.悲愤与伤痕的凝固交响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场所精神营造手法分析[J].中外建筑,2018(1):34-36.
[6] 何镜堂,倪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创作构思[J].建筑学报,2005(9):27-30.
[7] 孟东生,贺城,王静静.探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景观设计元素[J].现代装饰(理论),2016(10):176.
[8] 陈瑾,韩润成.环境心理学在纪念馆设计中的应用浅析: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计为例[J].城市建筑,2020,17(10):145-148.
作者简介:卢斯婕(2001—),女,福建泉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