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城市垃圾填埋场景观重建设计策略探究

时间:2024-05-17

徐媛,钱雨健,张天宇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数量、规模和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垃圾也在急剧增加。目前国内许多垃圾填埋场已提前完成任务,大多数的垃圾填埋场已进入关闭阶段。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巨大,处理好关闭后的垃圾填埋场对城市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和研究垃圾填埋场的特征及国内外垃圾填埋场景观重建设计经典案例,提出垃圾填埋场景观重建设计策略。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景观重建

中图分类号:TU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3-0-03

垃圾填埋场通常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带,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垃圾填埋场逐渐向城市靠拢。目前我国有400多座城市被垃圾包围,“垃圾围城”现象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垃圾填埋场的出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如今垃圾填埋正逐渐被垃圾焚烧取代。由于垃圾填埋场是填埋垃圾的地方,其土地性质与其他场地完全不同。如何高效、安全地利用垃圾填埋场成为人类面临的难题。

1 垃圾填埋场特征

1.1 区位特征

为了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填埋场通常建在城市的边缘地带,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及扩张,目前国内有很多垃圾填埋场已经位于城市近郊或城中地带。

1.2 场地特征

由于垃圾填埋场是填埋垃圾的地方,它的场地特征与自然场地完全不同[1]。大量垃圾的堆积使地形发生改变且垃圾成分较为复杂,大多数为有机物,生活垃圾堆积的时间长了会发生降解,由此产生的大量渗滤液和气体对地貌和地表景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地貌景观,降低了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导致原始生态环境完全消失。从视觉上来看,垃圾填埋场对植被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曾经的青山绿水不复存在。从功能上来看,垃圾降解產生的渗滤液加剧了土壤侵蚀,导致自然环境迅速恶化。

1.3 生态特征

垃圾填埋场的生态系统在各种化学、物理和生物的影响下已严重退化,垃圾填埋场不再适合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其生态恢复能力大大降低,需要人工干预以恢复稳定有序的生态结构。

2 垃圾填埋场景观重建设计经典案例

垃圾填埋场通过景观重建转换成公共绿地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文章选取3个垃圾填埋场景观重建设计经典案例进行分析。

2.1 美国纽约清泉公园

2.1.1 项目背景

清泉公园位于斯塔腾岛西岸,占地面积约8.8公顷。在成为垃圾填埋场之前,这里曾经是一片环境优美的潮汐湿地。2001年纽约市政府决定永久关闭垃圾填埋场并举办了设计竞赛,目的是寻求更出色的改造方案。最终菲尔德设计团队提出的“生命景观”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2.1.2 景观重建设计内容

菲尔德设计团队提出的“生命景观”设计理念是营造一个有活力、有生命力的自然景观。设计团队计划分三个阶段在30年内构造整个场地的生态与景观组织。第一阶段是确定场地的大致框架。第二阶段将重点放在项目设施的完善上。第三阶段基本建成整体公园系统,并增加一些栖息地及活动空间[2]。

在场地景观重建过程中,植被重建是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的关键,设计师考虑到场地的复杂性选择以乡土植物为主,优先选择耐性强和存活能力强的植物,用以重建场地的植物群落[2]。

2.2 韩国兰芝岛世界杯公园

2.2.1 项目背景

兰芝岛垃圾填埋场位于首尔市内,于1978年3月建成启用,10年间堆放的垃圾形成了90米高的垃圾山,在1993年填满后被关闭。场地内垃圾种类复杂且采取了不当的管理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随后的几年里,这片场地被置之不理,直到首尔市政府决定在离垃圾山不远的空旷地块上建造2002年世界杯的主体育场后才得以重新进入公众的视野。为了与会场周边的环境相融合,政府决定对垃圾填埋场进行改造,建成一个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完善的世界杯公园[3]。

2.2.2 景观重建设计内容

长期的垃圾填埋致使兰芝岛土壤严重受损,场地不适合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因此市政府决定结合“新千年新都市”建设目标将其建成一座环境亲和型公园。

由于垃圾填埋场的特殊性质,设计师前期做了充分的调研准备工作,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效地控制了垃圾填埋场对大气、水体以及土壤的污染。兰芝岛世界杯公园还具有教育科普作用,通过在公园内布置展览馆来宣传垃圾填埋场如何演变成公园的历程,并且发动市民在场地内种植纪念树,让市民在感受美好环境的同时自我反思,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维护的。

2.3 北京南海子公园

2.3.1 项目背景

南海子公园位于北京大兴,占地面积约1.2万亩,该地区的生态资源十分丰富。1985年,由于北京水资源的污染和短缺以及居民的非法烧砖挖沙,南海子地区的水体逐渐干涸,导致当地地表植物无法生长和土壤肥力的流失,以前的河流、湖泊、池塘被大量的垃圾填满,同时对水体、土壤、大气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3.2 景观重建设计内容分析

北京南海子公园于2010年开始建造,设计定位为“野趣、特色、创新”的郊野公园。

南海子公园占地面积约1.2万亩,拥有生态休闲公园、农业实践基地、湿地景观公园、皇家文化区、麋鹿保护区五大景观区。该场地的建设共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整理场地,重塑地貌。其次是将原有的皇家园林和自然资源与历史文脉相结合,逐步建成集休闲、娱乐、科普、运动于一体的郊野公园[4]。最后还开发了两个独立的海域,通过联通两个海域让北京南部的水域得到重视。公园的景观重建也呼应了首都的人文,丰富了首都的文化内涵[4]。

设计师们将建筑垃圾和一些固体废料粉碎堆积起来形成山坡,利用生活垃圾中的易腐物质与土壤混合,以提升土壤肥力,促进植被生长;利用污水处理厂的净化水在不同的水体中种植各种水生植物,并放归鱼类和各种小动物以吸引野生动物。净化水通过湿地过滤,可直接用于下游的农田灌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 垃圾填埋场景观重建设计策略

3.1 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结合

垃圾填埋场是一个特殊的场地,对它进行景观重建通常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修复,二是在场地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再进行景观设计,二者也可以叠合进行,叠合的程度可以根据场地的现状分阶段进行规划设计。如美国纽约的清泉公园就是根据不同时期分区设计的。

第一阶段,对已满使用年限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并根据场地现状对垃圾堆体进行修复和重塑,以确保地形的稳定性[5]。整修地形后安装渗滤液处理装置和预防设施,并根据地形改善排水设施,以确保雨水的排放和地表径流。利用现有的道路和设施,根据场地的地形建立初步的道路交通系统和景观设施。通过种植浅根系植被来改善土壤结构,以确保后期的景观重建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由于场地内各填埋场库区的建设时间和关闭时间不同,各库区对景观建设项目的适应程度也不同。因此在以后的规划中应对先关闭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景观建设。

第二阶段,垃圾填埋场内部的景观设施已基本满足活动空间的需求,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场地内初步形成植物群落和生境,对场地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封场时间和相关监测数据有选择性地进行区域开放。在总体规划布局的前提下完善各区域设施,设置一些开放式的活动空间,举办有特色的景观活动,比如杭州天子岭公园的教育课堂。

第三阶段,垃圾填埋场的自身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逐年开展场地内各区域的相关景观建设,场地的景观空间层次也越来越丰富[6]。

3.2 垃圾及场地设备资源化利用

3.2.1 垃圾资源化利用

在垃圾填埋场景观重建项目中,垃圾资源化利用十分普遍。垃圾填埋场的垃圾经过降解后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韩国兰芝岛世界杯公园收集有害气体,通过管道输送给兰芝岛热能供应站,再经过各种设备处理后给世界杯赛场供热,世界杯比赛结束后将其输送到上岩洞地区给附近居民区供热。

由于垃圾填埋场通常是开放无遮挡的,对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修复时,在修复初期无法种植深根系的植物,因此这个场地非常适合用作风能和太阳能的收集基地。例如,纽约的清泉公园有一个占地面积46英亩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可以为2 000个家庭供电。这一大片排列整齐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所形成的独特景观也展现了工业的惊人之美[7]。

3.2.2 场地建筑、设备回收再利用

工业遗址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学研究价值的工业文物,包括废弃的钢铁厂、垃圾填埋场[8]。垃圾填埋场的工业遗迹包括厂房、工业设施以及交通设施。场地内大部分建筑物可利用性高,但拆除成本高,在保留原有厂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节省大量建设成本。创造性利用垃圾填埋场地,将其变废为宝,在场地内形成独特的生态空间,能够改善其生态空间格局。将原有建筑和设施改造成博物馆、展厅、餐厅、办公空间、雕塑艺术作品等可以激活整个场地的生命力。

3.3 延续场所文脉特征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垃圾填埋场承载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指出,场所感是由人和自然之间的长期相互作用产生的场所精神,场所精神也可简单表现为一种环境、地方的具体现象性质的综合体[8]。

垃圾填埋场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堆体,是填埋场的基本结构,也是一种独特的工业遗迹,把工业遗迹改造成景观设施是很常见的。西班牙拉维琼公园保留了一系列装满回收垃圾的石笼,并将其改造成景观墙[9],见证了该场地的旧用途。玻璃海滩公园把大部分的垃圾从海滩上运走,保留一些工业垃圾——玻璃,在经过多年的海水冲刷后,这些碎玻璃都已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小卵石形状,玻璃成了这个遗址中非常吸引人的元素。

3.4 多利益方合作运营

一个土地改造项目的成功取决于文化、生态和美学方面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但它也与该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合理的组织运营方式对垃圾填埋场的景观重建至关重要。

垃圾填埋场的景观重建项目属于城市的公共空间建设,场地在景观重建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资金,政府的财政压力巨大。通常城市公共空间都是服务于城市居民的,因此很多项目在运行阶段都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大多数项目都有一个专门的网站来展示其规划、设计和进展,让居民对项目的进展有更清晰的了解,有助于提高项目的影响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8]。垃圾填埋场景观重建完成后可与当地社区、学校、政府和企业深入合作,不但能解决垃圾填埋场的各种问题,还能寻求更多的资金让场地后期的运营更具活力。

4 结语

国内的垃圾填埋场景观重建设计案例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5年,福州鳌峰公园成为国内第一个垃圾填埋场景观重建项目,并于1997年对公众开放。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垃圾填埋场陆续进入封场阶段,垃圾填埋场的改造项目也越来越多,但大多数还处于生态恢复阶段,场地景观重建案例比较少且方向单一。有些垃圾填埋场被改造成城市公园,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很多项目过于重视景观效果但忽视生态法则,在场地景观重建过程中忽略了场地的历史演变进程,丧失了场所文脉特征,在场地景观重建结束后没有重视与社区、学校、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导致场地建成后产生的社会效益微乎其微。文章对国内外垃圾填埋场景观重建项目所积累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经验进行探索与思考,提出垃圾填埋场景观重建设计策略,希望为我国垃圾填埋场景观重建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雅琳.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景观化改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5.

[2] 倪蓁,郑钦玉,雷均,等.垃圾处置地的生态恢复原理与实践:以清泉垃圾填埋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65-15367.

[3] 康汉起,吴海泳.寻找失落的家园:韩国首尔市兰芝岛世界杯公园生态恢复设计[J].中国园林,2007,23(8):55-61.

[4] 王金益.封场后垃圾填埋场及周边土地的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9.

[5] 向双斌,郑晓笛,闫晶.基于稳定化评估的垃圾填埋场再利用建设适宜性决策机制构建与应用[J].中国园林,2021,37(6):26-31.

[6] 郑馨,邵龙,刘松茯.垃圾填埋场废弃棕地景观修复与再生探究[J].低温建筑技术,2021,43(10):18-21.

[7] 钟誉嘉,吴丹子,林箐.城市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策略探讨[J].工业建筑,2019,49(11):33-37.

[8] 朱李奎,吴玉林,卢伟,等.“城市双修”视角下垃圾填埋场的改造策略研究:以扬州“小茅山”垃圾填埋场改造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21(3):121-127.

[9] 申申.西班牙Vall d'en Joan垃圾填埋場景观再造[J].城市环境设计,2007(3):74-79.

作者简介:徐媛(1996—),女,江苏淮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钱雨健(1997—),男,江苏泰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张天宇(1995—),男,河南濮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