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校园文化特色的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时间:2024-05-17

胡浩远,黄滢,姜萱,梁起源

摘要:文章以江宁海事学院的植物改造为例,在分析植物物理与精神功能的基础上挖掘植物的象征意义,探索植物与校园空间氛围的呼应关系,力图在保证植物功能的基础上使植物自身文化内涵与校园精神相得益彰。从分析植物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作用入手,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索植物与校园精神的关系,寻找二者的共通点与结合点。在保证植物生态性与美观性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与校园文化相适应的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与策略,并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之中,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使植物设计更具合理性与针对性。结果表明,基于校园文化的植物景观设计,增强了校园植物精神的适宜性与特异性,对校园植物景观的文化性进行深入思考也将成为未来进行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一大趋势。

关键词:植物文化;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景观设计;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3-0-03

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我国掀起院校建设热潮,但由于资金与时间的限制,许多高校在校园精神、文化表达等方面考虑不足,大多数高校建设一味模仿他者,追求新潮,缺乏对自身文化特色的思考,这种行为造成了现在校园景观的单一化,这种单一化消除了校园景观文化特异性,影响了公众审美多样性。目前国内研究者更加关注植物的具体功能,忽视了植物文化对空间及景观氛围的影响。文章以江宁海事学院校园植物景观改造为例,探讨校园文化与绿化设计融合的可能性,在保证植物自身审美及艺术功能的同时,使植物文化与校园精神相得益彰,从而营造出具有特异性的校园植物景观,增强校内师生对校园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 校园植物景观设计概述

1.1 植物景观设计原理

植物作为景观内容中唯一有生命的构成要素,由于其形态与生长习性不同,精神特征往往也不同[1]。植物景观设计以植物为主题,利用植物个体、群落或植被进行艺术布局或组合,融合不同植物的精神特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途径影响设计对象,使其产生实在的、美的景观感受及联想。

1.2 植物景观设计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相比其他景观元素,植物具有多层次、多方位的功能属性。从设计对象的角度来看,植物具有遮蔽视线、观赏的功能;从场地的角度来看,植物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空间营造等功能[2]。在校园植物景观设计中,设计者除了要考虑以上要点之外,还须进一步思考植物的色彩造型以及精神内涵,提取植物内涵呼应校园文化,利用植物文化传达精神信息,营造具有特异性的校园文化景观。除此之外,植物设计还会对整个校园景观的基调和意境产生影响,设计者应根据校园景观空间属性的特殊性,选择最佳的植物进行造景,使植物意境与校园氛围相适应。

1.3 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现状及不足

从植物种植层面来看,如今许多高校更加关注硬件设施,忽视了植物景观设计的特异性,植物设计存在特色不足、内容单一的缺点。从植物空间来看,高校内无论是教学区还是生活区,多为清一色的开敞空间,植物空间形态单一,缺乏变化;从文化表现层面来看,现在某些高校的绿化设计缺乏艺术变化,许多场地都只是随意地摆放景观小品,缺乏景观意境美及文化内涵,再加上许多高校植物景观在设计后并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修缮管理,以上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2 基于校园文化的植物景观设计要义

2.1 凸显地域性特色,彰显校园精神

植物具有很強的地域性,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土壤成分、气温气候、水文条件各有差异,因此植物景观设计应在深入提取各院校校园精神与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3],具体植物景观改造方法可从保留、移植及修复三方面考虑。选取校园内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保留,使其成为储存校园文化及校园回忆的工具;植物的修复与移植应建立在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在优化环境的同时,对校园内杂乱的植物空间进行梳理与调整,使其具有与景观空间相呼应的起承转折关系,使植物文化与空间精神相得益彰。

2.2 注重植物的象征及寓意功能,达到“植物育人”效果

在校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可从文学、艺术等方面结合植物寓意综合考虑植物种植,利用植物品质影响学生德行,让师生在生态环境中获得启示与思考,达到“以植物育人”的效果[4]。例如,南京理工大学的校园植物景观设计,将植物景观的观赏性、艺术性和文化性融为一体,打造了“谊园”“和平园”“思园”等校园景观,分别在园内种植象征积极向上的紫叶李、寓意谦逊质朴的二月兰、象征洁净高雅的广玉兰等植物,在为师生提供读书治学的生态环境的同时,暗示学生要坦荡自然、奋发图强。

2.3 增强植物与空间氛围的适应性,使植物文化与空间氛围相呼应

设计者应认识到,相同的植物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内所呈现出的景观效果不尽相同[5]。在校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的空间选择不同的植物类型,注意植物种类、色彩、形态以及季相变化对空间氛围的影响,让植物为空间服务。春季应是“玉兰白如玉,杨柳醉春烟”,秋季应是“芙蓉似锦帐,枫叶如红霞”,私密空间应表现为“曲径通幽,禅房花木”,休闲区域则是“风起帘动,满架蔷薇”。

2.4 营造叙事性植物空间

设计者应注重空间或时间差异带来的空间意境与节奏变化,配合景观空间序列传递空间信息,营造电影式的、动态的、延续性的线状空间,借助空间变化传递校园文化信息,让游览者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受到植物空间所传达出的起承转合的叙事感。

3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植物景观提升设计

3.1 区位背景

江宁海事学院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占地约1 400亩,南京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常年降雨时间平均为117天,常年降雨量平均为1 106.5毫米,相对湿度76%,设计时须考虑到背阴面植物。此次校园绿化改造内容以校园三根轴线及中心环路为主,注意选用具有文化内涵和寓意的植物,呼应海事学院的校园精神。

3.2 文化背景

江宁海事学院以培养海事类技术人才著称,是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策源地,学校以“海涵地负、德诚志远”为校训,暗喻学院师生应具有海纳百川的航海气势,胸怀万物的天下情怀,应恪守诚信、志存高远。因而海事学院的植物设计也应当呼应校园精神,表达出包容、诚恳、坚韧、拼搏的精神品质。

3.3 场地改造策略与方案

本方案在现有海事学院的大地基底上融入海洋文化相关元素,从生态效益、视线控制、植物层次、文化表现几个方面入手,在保持原有场地植物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优化植物配置,减少耗能材料的使用,使学院成为融文化、科技、绿色于一体的文化高校。

3.3.1 轴线一:“校园形象”轴

“校园形象”轴是海事学院的中心景观轴线,以学校南门为起点,以校园图书馆为中心,图书馆后道路逐渐平缓,构成完整的景观序列贯通校园,是校园内最主要的干道之一,也是海事学院内最具象征意义的一条重要轴线。本方案将“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融入其中,结合海事学院的航海文化,希望能够通过植物设计呼应坚韧、共生、互惠、包容、诚信的“海上丝绸之路”精神内涵。

海事学院南入口是校园的主入口,也是整个学校中心主轴景观绿化的起点,入口处花境原有植物搭配为杜鹃、红叶石楠、南天竹与五针松,植物搭配合理,植物精神也与海事学院所倡导的航海精神相呼应。

入口处的主干道行道树以广玉兰为主,草本层植物大多已经枯萎,土壤裸露严重,灌木为列植的红叶石楠,植物层次过于简单生硬,颜色搭配也缺乏美观。因此可在保留原有种植的基础上,增加草本或灌木,增强竖向植物层次,丰富色彩搭配。草本植物可选用麦冬、万寿菊、鸢尾、月季等;灌木植物可选用红花檵木或端庄大气、雍容华贵的海棠;乔木类可在原有广玉兰的基础上补种寓意蟾宫折桂、登科吉祥的桂花,也可再点种几棵棕榈植物,与海事学院的校园氛围相适应。春季时杜鹃与海棠花期互相衔接,使春天的观花时间大大延长,秋季时乔木的落叶与满园飘香的桂花交相呼应,营造了金秋祥瑞的景观意境。

3.3.2 轴线二:“越港至知”轴

“越港至知”轴是校园内第二大轴线,从学校西侧的学生宿舍区,经中心图书馆串联起东侧教学行政区,也是景观最为丰富、风景最为迷人的一条轴线。海事学院是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策源地,学校也在图书馆楼前设立了包括郑和在内的多个著名航海家的雕像,因此本设计遵循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脉络,以学校图书馆为中心,选取与航海精神、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相呼应的特定的植物,配合场地内景观设施营造纪念性空间,将其打造为一个纪念性的、动态的,能够讲述航海故事、传递航海精神的叙事性轴线。

“越港至知”轴东西向道路部分植物搭配比较类似,道路两侧行道树以香樟为主,植物搭配包括白玉兰、红叶石楠球、垂柳、女贞、紫薇、杜鹃、红花檵木等,种植丰富合理,无须过多改造设计。

东西向道路后方的图书馆是轴线中心,又是校园形象与博古通今两条轴线的相交点,是极其重要的中心景观节点,图书馆前广场植物以石楠、黄杨等灌木类种植为主,为保证良好的视线,场地内并未种植大型乔木,因此也存在植物色彩单调、层次单一的缺点。可将前层灌木退让露出草地,在中上层补种一些色叶灌木,拉开植物层次,丰富植物色彩。同时提取郑和下西洋最后一次起锚地南京市的市花梅花作为代表性植物散植在灌木之上,既可借“梅花香自苦寒来”之寓意教育学生学习应不辞辛劳、饮冰食檗,又可借梅花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勇敢精神,呼应校园精神。

黄杨、女贞与梅花的搭配种植保证了不同季节植物景观的观赏性,对称规则的绿篱种植增强了入馆的仪式感。冬季是馆前植物种植最具特色的时节,梅花开时朵朵冷艳,散发缕缕幽芳,不同高度的黄杨与红叶女贞保证了竖向视线层次与丰富的色彩搭配,呈现出“粉黛嫣红舞琼蕊,熙熙攘攘嗅梅香”的景观意境。

3.3.3 轴线三:“博古通今”轴

“博古通今”轴起于校园北侧,贯通学生宿舍,直至校园东侧的代管用地,大部分路段行道树以香樟为主,灌木与草本层缺失。为表现校园发展历史以及展望未来,可在轴线两侧设置刻有校园历史的石碑以记述校园历史信息,传递校园精神,将本轴线打造为真正的博古通今的校园轴线。可以坚毅、希望、未来为主题,将轴线分为三段。第一段增種代表坚韧与勇敢的雏菊、毛竹、金刚竹、松柏等植物,营造竖向林下空间,象征着学院永不言弃的校园精神,达到植物育人的效果;第二段列植代表希望和永恒的银杏、凤尾兰、绣球、兰花草等植物,彰显学院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第三段在原有植物的基础上列植代表未来与梦想的樱花、迎春花、绣球、蔷薇,隐喻海事学院拼搏进取的校园精神。

初入轴线时周边翠竹掩映,曲径通幽,竹子清高简朴,不为世俗感染的气节融于竹影摇曳的种植景观之中。远景以苍劲古朴的松柏作为点缀,暗喻师生清新高雅的气节。再行深处,两侧则是高大挺拔的银杏林,秋季时银杏叶由绿转黄,呈现一片绝美的深秋景象。轴线结尾处是一片樱花大道,三四月时大片樱花漫天飞舞,美不胜收。春季赏樱,秋季看叶,冬季时竹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无论是哪个季节,轴线内都有各具风情的特色风景带可供观赏,尽显生机与活力。

3.3.4 中心环路

校园内的中心环路是除景观轴线之外最重要的道路系统,是校园景观道路的枢纽中心,它就像漂泊在海上的一条丝带,联系起散落在校园各处的“海上明珠”。环路两侧行道树以无患子、香樟、广玉兰等为主,草被与灌木层缺失,土壤裸露严重。可补种象征坚毅顽强的草本植物万寿菊,以及象征繁荣兴盛的杜鹃花,同时在中层种植小叶黄杨丰富竖向层次,在乔木下增加色叶绿篱,再在绿篱后面增加一些观花小乔木,如二乔玉兰、紫薇、紫叶李、碧桃等,在丰富植物层次与色彩的同时,呼应海事学院坚韧不拔、包容互惠的航海精神。

4 结语

以校园文化为导向进行植物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增强校园植物景观的特异性,增强校园景观与植物设计的适应性。校园精神是高校立校之本,是高校传承之根,植物作为主要景观元素之一,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性更应与校园文化相呼应。校园植物景观设计应该在充分尊重植物生长习性与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植物,尽可能多地寻找校园文化与植物精神的共同点与融合点,利用植物设计表现校园特色、传承校园精神。

参考文献:

[1] 邱昆.论高校校园植物景观文化建设[J].怀化学院学报,2009(8):125-128.

[2] 赵乃莉.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J].山西建筑,2010,36(6):338-340.

[3] 叶鹏飞.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大学校园景观中的应用[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3.

[4] 赵乃莉.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J].山西建筑,2010,36(6):338-340.

[5] 王千意,黄滢.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设计:以常州梅林村为例[J].设计,2018(23):67-69.

作者简介:胡浩远(1997—),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黄滢(1978—),女,安徽济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姜萱(1998—),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梁起源(1996—),男,河南商丘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