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常人方法学视角下旅游业发展路径探析

时间:2024-05-17

摘要: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独特文化资源的村寨极具优势,成为旅游发展的热点。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村民、游客三者形成了微妙的互动空间,并在互动中不断形塑空间形式,共同推动着旅游的发展。本文以有着独特瑶族文化的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瑶山古寨为案例地,借助常人方法学的局部性、权宜性、索引性和反身性等概念分析该古寨的资源现状、社会空间、发展路径,以期探索适宜于当地政府、村民、游客三者之间的互动模式,推动瑶山古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瑶山古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常人方法学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3-00-02

随着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迅速崛起,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异文化旅游资源备受游客青睐,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的重要载体。在旅游发展的热潮下,旅游目的地的政府、东道主(村民)、游客之间不断发生着互动,其中政府作为政策实施者,在互动中动态地调整旅游区的发展策略。与此同时,村民也在与外界的文化碰撞中对本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感知,游客也不断调适自己的出行期待。立足于这一视角,乡村旅游可以从当地政府、村民、游客三者如何实现有效互动入手,探索发展路径,实现正向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借助社会学家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理论去透视这一研究,研究旅游主体交往的规则和方法。由此,本文借助常人方法学的理论阐释,结合案例地的实际情况,透视旅游过程中的局部性、权宜性、索引性和反身性,探索行动主体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旅游发展路径,推动旅游业维持和谐正向发展。

1 “局部性”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常人方法学认为任何社会行动都包含一个确定的情景,这一情景是互动主体在行动中建构的。本文选取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瑶山古寨作为案例,就是因其资源现状、行动主体的互动模式和社会空间具有特定的场景性和局部性。

瑶山古寨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族乡的拉片村,地处贵州和广西接壤地带,古寨东临翁昂乡,南至广西南丹里湖乡,西至王蒙乡,横跨樟江。瑶山古寨紧靠大小七孔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离大小七孔景区仅6公里,古寨距荔波县城32公里,区域面积为3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2亩(田322亩,土地390亩),天然草地14173亩,林地28327亩,森林覆盖率为54%。瑶山古寨辖12个村民小组,432户,共1674人,其中白裤瑶人口156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3.3%,是瑶山古寨的主要民族[1]。从2005年开始,当地政府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瑶山,意在打造一个瑶族景区。7年之后,瑶山拉片村片区已发展为贵州省的一个3A级风景区,景区也初具规模,成了千户瑶民的大本营。与此同时,瑶山古寨也渐渐成了许多旅游者的目的地,同年古寨旅游人次超30000人,旅游总收入突破500万元。在2013年“五一”假期期间,瑶山古寨的旅游收入破40万元大关,给当地很多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到了2015年,瑶山村600多人吃上了旅游饭,村民们开农家乐,出售自己的瑶族手工艺品,参加一些风情演出等。在贵州大旅游的背景下,瑶山古寨景区因其独特的文化如瑶族建筑、歌舞、工艺、信仰文化等,其知名度不断扩大。

2 “权宜性”与旅游業的可持续发展

加芬克尔认为行为主体在日常生活中所开展的行动并不是参照固定模板开展的。行动的“权宜性”就是指行动主体间的交往并不是按僵硬呆板的条条框框进行的,而是对当时场景的判断以及依赖个人条件所作出的选择。这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行动主体要根据变化的情景以一种灵活的方式开展当时情景下的行动。我们可以看到,在瑶山古寨旅游区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作为旅游政策的实施者,在与村民、游客互动的过程中扮演着落实权宜性规则的关键角色。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当地的文化特色、村民的生活信仰以及游客的实际需求,不能刻板化、同一化地采取普适的旅游发展策略,只有充分把握了村民文化的本真性和游客的实际需求,才能营造出适宜瑶山古寨的发展情境,才能更好地推动旅游过程中行动主体之间的互动,形成良性发展的态势。为此,政府可以采取积极措施。

首先,了解市场需求并引导市场需求。这是一个文化产品时代,面对旅游市场层出不穷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多的游客追求原真的旅游体验,在此基础上,以消费者需求制造产品是一条出路,以产品引导消费者,激发市场需求是另一种方式。以旅游产品开发为例,瑶山古寨文化底蕴深厚,相关部门应更为深入地挖掘古寨原始的可能被当地村民习以为常的文化,用更贴近他们原本生活的文化设计产品,和品牌联系起来,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文旅产业。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如鼓励相关机构通过各种形式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有效运用各种媒介做更广泛的宣传,让更多没听过瑶族、不知道瑶族的游客对瑶族文化感兴趣,提升瑶族文化的知名度。此外,还要组织专家学者整理瑶族的文化遗产并大力鼓励瑶族民间文艺创作,加强各级民族文化硬软件设施建设,如恢复保护古民居,推进瑶族文艺人才的培养以及瑶族艺术教育的推广等,以优秀的旅游产品打造瑶族文化品牌,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特性,继而增强瑶族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游客的旅游需求。

其次,从村民出发,完善村寨内部建设。考虑村民的实际需要,加强村民作为文化承载体认知文化的能力,提高村民的辨识能力,更好地将生活文化变成村民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物质,形成一种村民主动维护文化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建立村民系统管理体系,更好地管理村民的行为。

最后,必须关注村庄原生文化情境的营造。在瑶山古寨,像瑶歌、瑶语,民间手艺等非物质文化都保存得较为完好,不过大多都是老一辈人在维系这种民族文化的继承,而后辈的很多年轻人很难明白传统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对此政府的保护措施主要是通过同时使用“样品式”和“活态式”的方式保存濒临灭绝的民间工艺品。也就是说,这一方式的第一步是保护工具,通过展览工具的方法真实还原当时手工艺品的制作历史,接着再用现代的数字化手段,运用技术真实再现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流程,如设计瑶衣等;最后对于像瑶族猴鼓舞这样快要失传的文化,应授予称号认可传承人并吸引新的传承人,每月给予一定的津贴,同时鼓励当地的民族文化展览馆,如瑶山古寨入口的画室,集中展览非物质文化,给传承人提供一些展示特色文化的契机。

当然,对于政府来说,所有的措施政策都是永无止境的,都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中做出权宜性选择,这种必然的、必要的权宜性在某些程度上给予了旅游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更有序的发展条件。

3 “索引性”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加芬克尔对“索引性”这一词汇的描述下,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一概念是指行为主体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所拥有的“共享知识库”,这一“共享知识库”源于主体之间的交往文化圈以及共同的不用言明的生活习惯。我们要理解瑶山古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索引性,就得透视当地村民们的生活期待和那些被他们看作是理所应当的做与不做的事物,如他们共同的生活信仰。

在瑶山古寨,宗教信仰是瑶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瑶山古寨村民有着很多传承下来的崇拜,如对门神、祖先、动物、生灵的崇拜等。当地村民共同拥有的“万物有灵”的观念赋予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在他们的崇拜体系中,比较有意思的是祖先崇拜,它特指崇拜先祖(瑶王),瑶王是当地瑶民的天,他不仅组织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更成了瑶民精神世界的引路人。瑶王从最初仅代表着在世的瑶族首领的角色,历经时代发展中各种故事的加工不断被神化,成了统一引领着在世或过世的村民的“神”,使得在世的村民都将他尊崇为当地瑶民共同的先祖,大家也都坚信所有的瑶山村民都是瑶王的后代,是瑶王的子女,都会被瑶王照顾保护[2]。在先祖瑶王逐渐被神化的过程中,他的权威与象征被无限放大,与此同时当地瑶民对他的情感也发生了更深层次的转向,由一开始单纯的敬仰演变为敬畏,由此衍生了瑶族村寨许多相关的规则和不可触碰的禁忌。除此之外,在瑶山古寨最常见的崇拜还有动物崇拜,瑶民认为动物是人间的神灵,它们会飞会跑会叫会跳并不是平常的生活现象,而是在某些方面提醒着瑶族人,因此在瑶族村寨有很多石牌中都会以动物的形态表现族约的相关规定,如村头的牛头碑上会刻一些村规民约以及村寨建制等。与此同时,瑶族人民还有崇拜铜鼓的传统。瑶族铜鼓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瑶族人认为每一个铜鼓里都有一个铜鼓神,铜鼓神会庇佑各个村落。因此,在瑶族人的心中,铜鼓的存在带有深厚的文化根基,铜鼓不单单只是一种敲击的乐器,它们还是有生命的,每一面铜鼓都是独有的,并有性别之分。

瑶山村民的生活信仰展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索引性,也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共享知识库”的基础图式。同时,他们生活中的索引性也提醒我们,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行动主体间要想实现良好有效的互动,必须先建立一个“共享知识库”,否则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或者游客自下而上的反馈将无法实现最初的意义,这也暗示着旅游区要想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构建共享知识库的。首先,它有利于让游客更好地投身于了解真实的旅游目的地,更加理解部分旅游目的地村民的行为,同时规避参与当地村民的禁忌体系。其次,帮助政策制定者做出更适宜的选择,以旅游开发为例,当地政府会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信仰文化、禁忌文化,心怀敬畏,保留其民族个性。最后,這样的“共享知识库”拓宽了行动主体互动空间的边界,增添了互动的完整性和本真性。

4 “反身性”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加芬克尔看来,“反身性”这一概念是指行动主体在环境条件变化时,拥有一种反过来针对自身并思考自身行动的能力,行动者不是僵硬的只会按照规则办事的木偶,而是一个会根据实时的情景变化,能动地做出反应的主体,但这一情景下的行动是在维护原有的信仰和知识体系之下进行的[3]。在瑶山古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外来者(游客)就是一个能引发村民反身性的刺激因素。从反身性这一概念来看,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的一言一行或多或少影响着村民重构理解本民族文化符号意义的行动。在旅游者的凝视下,村民们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构建场景,同时也依赖场景进行自己的实践活动。这种场景与行动间的反身性关系是无穷无尽的,场景不断地被创造出来,旅游者和当地村民的关系也不断呈现新的面貌。这种鲜明生动的反身性赋予了互动空间的活力,使东道主与游客之间的关系不这么僵硬,但这种反身性也是会有负面影响的,如以前村里一年只有在特定节日才会表演的猴鼓舞和“瑶王做法”等,最近两年由于旅游宣传需要,这些表演也频频出现,成了日常表演节目,这种场景下的反身性行动是否具有意义,或是否真的重构了游客想要参与的真实场景,这同样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5 结语

本文以瑶山古寨为案例地,相较于贵州其他多以苗侗族文化为核心吸引力的少数民族旅游区如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等,瑶山古寨具有独特的瑶族文化特色以及不那么商业化的发展模式,为我们讨论这类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空白的空间。在常人方法学的视角下,通过局部性、权宜性、索引性、反身性等相关概念的运用,使我们对瑶山古寨有了更加日常、更贴近生活的思考。在古寨发展旅游过程中的政府、村民、游客三者的互动空间里,哪些是政府需要考虑到的,哪些是游客需要注意的,哪些是村民本身需要调适的,都在这个互动空间中演化出答案。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找到不一样的视角,借助其生活圈无限的索引性,探索贵州民族村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文浩.白裤瑶生活方式变迁研究——以贵州省拉片村为例[D].贵阳:贵州大学,2016.

[2] 王璟.白裤瑶服饰文化研究——以瑶山拉片村为例[D].贵阳:贵州大学,2019.

[3] 张超,宋兴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常人方法学思考[J].高教论坛,2020(08):27.

作者简介:陈锦(1998—),女,贵州贵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