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AHP法的屋顶绿化景观综合评价

时间:2024-05-17

张婧文 李桂荣 陈强 阚常蕾 陈莉

摘要:本文以济南市历下区屋顶绿化的实际样地为调研对象,结合现状,根据景观的优劣效果选定6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19个二级指标构建评价模型,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其综合评价的结果提出初步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济南市屋顶绿化的后期建设建设与推广提供切实有用的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AHP法;屋顶绿化;景观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TU985.1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8-000-03

0 引言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环境下,为了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的绿地率水平,屋顶绿化成为当前的热点。近几年,屋顶绿化工程大力推进的同时,在各项政策的激励下,其相关设计、建设施工以及后期养护与景观维持得到了设计师与园林工作者的重视,对已建成的屋顶绿化进行综合评价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1]。本文以济南市历下区内的屋顶绿化实际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整理评价结果并提出初步优化措施,旨在为日后济南市屋顶绿化的后期建设与推广提供切实有用的参考性建议,让屋顶绿化可以在全社会范围推广实施。

1 济南市政策与现状

近年,济南市逐渐增强对屋顶绿化方面的推广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条规:

2011年颁布《济南市2011年度屋顶花园建设管理有关规定》。

2013年颁布《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2013年颁布《济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年-2020年)》。

随着各项政策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济南市为大力提升城市的绿化水平将屋顶绿化作为优选方法,在各项政策的激励下,为了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以提升城市绿地率水平,济南市的屋顶绿化项目建设的数量明显增多,近年来建设呈现出由公共商业建筑向居民住宅发展的趋势。

2 屋顶绿化景观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2.1 屋顶绿化评价模型的建立

2.1.1 评价体系的建立

评价体系的建立参照现有的相关规定及理论研究,对大量典型屋顶绿化案例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出相关的评价因子,并咨询专业人员,经过修正后的评价体系由6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19个二级评价指标构成。

2.1.2 指标权重集的确定

指标权重是整个层次分析方法的关键。由于不同的屋顶绿化综合水平受不同评价因子的影响程度存在差距,不能对所有的项目一概而论。因此对筛选得出的不同评价因子的影响程度大小进行赋值是较为关键的一步[2]。

2.1.3 构建判断矩阵

在构建判断矩阵时,将调查对象按专业程度分为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结合问卷调查,并咨询8位相关领域的专家意见,用1~9标度法对有效反馈信息采用德尔菲法进行有效权衡,给出判断数值,构建济南市历下区屋顶绿化综合评价体系各层的判断矩阵。特征向量值及最大特征根用Excel初步计算,结果带入一致性检验公式进行检验,得出权重系数[3],见表1。

2.2 屋顶绿化评价指标值的获取

在获取评价指标值时,对于可以进行现场测定的指标如安全防护设施、可达性、空间划分等指标因素,可通过现场调研记录获得数据。其他无法在现场进行直观测定记录的评价指标,则可通过问卷调查加评分的形式获取初步数据。在调研现场多角度全方位拍摄样地现场,采用由博斯特和丹尼尔的随机取样法进行照片筛选[4],将选出的照片运用PowerPoint进行初步整理,制作幻灯片进行播放,邀请被测人员观看并评分。在对经济性、安全性、社会性等指标进行评价时,增加对屋顶管理人员以技术施工人员的问卷调查,增加数据的准确性。

2.3 屋顶绿化等级划分表确定

在查阅相关规范条例及建设标准后,根据建筑屋顶绿化的现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5-6],结合大量典型屋顶绿化案例进行分析后,确定了屋顶绿化景观综合评价指标等级标准表,见表2。

3 济南历下区屋顶景观综合评价与优化

3.1 济南屋顶绿化景观综合评价

3.1.1 调研对象选取

调查以济南市历下区为主,屋顶绿化样地选择了恒隆广场、济南时尚创意中心、华强广场、济南龙奥大厦、山东省图书馆、洲际屋顶花园6个样地,通过现场调研进行数据采集记录。

3.1.2 结果分析

从6个因素层进一步对屋顶绿化项目样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见表3及表4。

3.2 结果分析

3.2.1 等级结果分析

没有综合评级等级为Ⅰ级的调查样地,其中处于Ⅱ级的有济南时尚创意中心、济南龙奥大厦、山东省图书馆、洲际屋顶花园,处于Ⅲ级的有恒隆广场和华强广场。评价结果初步表明济南市历下区屋顶绿化水平局部偏低,政府应加强主导性,实施政策鼓励,加大推动力度。

3.2.2 评价分值分析

从综合分值看,得分最高的济南时尚创意中心的艺术性及安全性评价等级处于Ⅰ级标准,综合评价结果也接近Ⅰ级标准。同样洲际屋顶花园由于在功能性及艺术性方面有着较高的评分,即使其在其他因素层的评分分值没有很高,但其综合评价结果也接近Ⅰ级水平。然而华强广场由于其在功能性、社会性、艺术性以及生态性方面的评分较低,而其他因素层的评价分值也处于中间水平,使得华强广场的最终综合评价分值最低。

3.2.3 调研结果分析

(1)推进力度不足致屋顶绿化数量较少;

(2)单一种类的绿色植物以致配置缺乏层次;

(3)蓄排水能力不足以致绿色植物的生长不理想;

(4)屋顶绿化的开放性不足导致公众参与性不高;

(5)管理维护的水平较低以致服务设施不到位。

4 济南历下区屋顶绿化景观优化

4.1 实施政策鼓励,加大推动力度

首先,生态环境的保护应放在第一位,研究是否可以规定其开发建设单位承担相应的生态补偿义务,如缴纳生态补偿金等措施[7]。其次,尽快进行屋顶资源的统计,从而有计划地实施统一规划。再次,在设计时,应结合城市的特色,尽量不破坏城市整体风貌。最后,政府及相关部门可联合社会团体及媒体等进行宣传,让屋顶绿化可以在全社会推广实施。

4.2 结合地方特色,合理选择配置植物

4.2.1 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

在进行屋顶绿化时,如何选择植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但是由于屋顶环境的特殊性——场地小,可用绿化的面积一般不大,这决定了在进行屋顶绿化时可供使用的植被种类的特殊性。

4.2.2 屋顶绿化植物配置

在乔木配置方面,应充分考虑屋顶的荷载,屋顶乔木的数量必须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产生相应的安全问题。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姿态优美的景观树,此外如果选用木瓜属海棠(Chaenomeles)、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inn)之类存在开花结果特色的景观树,进一步提高屋顶绿化的观赏性和档次。

在灌木配置方面,要选取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绿植。在配置时,如组合栽植的棣棠(Kerria japonica (Linn) DC.)、茶梅(Camellia sasanqua Thunb)、金丝桃(Hypericum monogynum Linn)等类似的灌木,其枝叶与花朵可产生较好的视觉景观效果。此外对于密植种植的植物应做好定期修剪,使整体的观赏性得到提高。

在地被植物配置方面,应尽可能地考虑类似于吊竹梅(Zebrina pendula Schnizl)、韭莲(Zephyranthes grandiflora Lindl)、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inn)Pers)、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等可提供丰富色彩且能够有效营造绿化氛围的地被植物,同时还需注意地被植物的耐阴性及生态功能的分析。

4.3 优化设计,加强蓄排水系统功能

雨水降落到地面,通过地表径流流入土壤中,多余的雨水则通过排水层汇入雨水管网或蓄水系统中。收集系统中的雨水经处理可用于屋顶的景观灌溉,当达到饱和后,可将剩余的雨水通过屋顶的排水系统排到地面,用于补充地下水等[8]。

4.4 加大开放力度,增强公众参与感

在城市环境硬质居多的情况下,屋顶绿化作為一种特殊的园林景观,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使用者的感受及需求,合理划分空间,营造景观,在符合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加大开放力度,发挥其大众服务功能。

4.5 加强养护管理,维持景观秩序

首先,需培养专业的养护管理团队,定期进行检查,优化养护管理模式,减少工作量。其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维持植物景观秩序,如在对乔木的养护管理中,为解决园区中树木无序生长、枯死枝与徒长枝并存、树冠体量急剧增长等问题,可采取降高缩冠的技术进行维护管理[9]。

5 结语

屋顶绿化所特有的优势使其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起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工程大力推进的同时,其相关设计、建设施工以及后期养护与景观维持得到了设计师与园林工作者的重视,在园林景观中,如果能将其合理利用并广泛推广,形成局部空间绿化体系,对改善城市生境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现状,构建了济南市屋顶绿化综合评价体系,对济南市历下区6处屋顶绿化行了综合的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在政策管理、植物选择与配置、蓄排水系统优化设计、公众参与感、后期养护管理5方面提出了初步的优化策略。

本文建立的评价模型是以济南市历下区为研究背景,评价时所选择的因素相对有限,因此,其适宜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扬汉,张召平,孙海周.屋顶绿化综合评价与优化研究——以漳州屋顶绿化为例[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7(04):72-77.

[2] 丁山,张嘉欣,黄滢.基于AHP层级分析法的屋顶绿化景观设计[J].建筑与文化,2017(09):14-16.

[3] 刘莹昕,刘飒,王威尧.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计算及其应用[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6(05):372-375.

[4] 范榕.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评价指标[J].中国城市林业,2016,14(01):74-77.

[5] 谭一凡.国内外屋顶绿化公共政策研究[J].中国园林,2015,31(11):5-8.

[6] 许恩珠.上海市立体绿化后评估及建设管理的思考[J].园林,2016(05):80-83.

[7] 王冕.海绵城市理念下建筑屋顶绿化设计策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6):180.

[8] 周伟伟.北京屋顶绿化的机遇与挑战——访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韩丽莉[J].中国花卉园艺,2017(17):34-36.

[9] 陈定川,莫健生.屋顶绿化养护与管理探析——以广西利澳物业服务小区为例[J].南方园艺,2017,28(02):44-47.

作者简介:张婧文(1995—),女,山东淄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植物应用与设计。

李桂荣(1981—),女,山东德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工程图学教学。

陈强(1979—),男,山东泰安人,博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园林植物逆境响应机制、园林植物应用与生态设计、立体绿化与人居生态环境互作调控机制。

阚常蕾(1997—),女,山东日照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陈莉(1996—),女,山东淄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植物应用与设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