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肌理解析语境下的舶来街区保护策略

时间:2024-05-17

刘伟 李海芮 邢程

摘要:本文归纳鼓浪屿舶来街区肌理背后的组织因素,梳理街区发展历史沿革,从城市肌理角度出发,分析城市地块分隔形态、城市文化意识形态表现、城市美学、街道美学、街区文化、城市信仰等多重因素影响表现,总结舶来街巷美学评价意识体系,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舶来街区保护与修缮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舶来街区;城市肌理;街道美学;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8-00-02

中国舶来街区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特殊城市街区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受西方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不仅是城市地块的特殊形态,背后更是城市文化意识形态、城市美學、街道美学、街区文化、城市信仰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表现。本文基于历史文脉的评判意识,梳理鼓浪屿舶来街区形成背后的组织因素和街区发展历史沿革,探析舶来街区的成长历史与发展背景。过去,城市的生长方式多是自下而上的生长方式,这种方式符合自然生长规律,契合城市地形的基本特征,而在多层维度城市扩张的背景下,不同城市肌理脉络呈现多样性和当地性,这是城市肌理底图的唯一性造成的。

1 舶来街巷的历史沿革与肌理现象

城市肌理是调研分析地块特征常用的手段。随着城市更新,新旧地块交融,地块之间也会出现依附关系,一方面,地块边缘地带衔接生硬,但另一方面,边缘地带也会出现更多的可能性。肌理的图底关系不仅是视觉上的不同,其背后更是有多种不同层面的决策因素在推动,形成了我们最终看到的形态面貌。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舶来街区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多个城市,而这些舶来街区之所以能在中国的土地上萌芽与发展,与当时的历史有关。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国列强在我国建立起自己的租界,这些城市地块和建筑样式完全按照当时西方的规划设计理念,呈现了和当时传统中国不一样的街区形态,也为这些城市留下了宝贵的建筑艺术和城市文脉,厦门鼓浪屿就是其中重要的舶来街区之一。

2 鼓浪屿舶来街区的城市肌理的图底关系

2.1 街区建筑院落体块布局历史沿革

舶来街区最初的划分源自租界,租界边界性的背后体现了种族的冲突和政治的不稳定,租界内相对的封闭带来了短暂的安定,不平等的地域则代表了不平等的人权关系。鼓浪屿的建造时间共分为5个阶段。

公共地界成立前(1841—1909),早期洋人行政建筑租借民宅靠近原住民居住区[1]。洋人的住宅通常选取地势较高、风景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聚集地在沿海码头处。最初,洋人与当地居民的居住区相对分离,有着明确的界线。

公共地界成立初期(1903—1914),出现了大量洋人建筑,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洋人成为鼓浪屿建设的管理与控制力量,聚居区不断扩张,通过与原住民进行土地交易,洋人管辖的土地在岛上的比重逐渐扩大。

公共地界成立中期(1915—1938),大量海外华侨回到鼓浪屿投入资金建设工厂,城市肌理出现较大的细胞板块,他们大量购置房产,住宅建设显著提高,所建住宅往往在洋人和华人住区之间,形成了大片中外住区混合发展区域。

公共地界成立后期(1939—1945),由于战争的影响,鼓浪屿肌理变化缓慢。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1949—至今),我国在原有道路骨架的基础上陆续建设了联系不同片区的道路网,图底关系中,细胞最小化,这与舶来街区出现的年代有关,民居建筑基本呈现私人化和违和感强烈的特征。

2.2 渗透性路网模式

鼓浪屿的发展和不同阶段的历史背景有关,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网格面貌特征。鼓浪屿道路系统最初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规划,呈现出自发生长的平面特征[2]。中期洋人入住后,其在原有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外部沿海靠山的道路以及东侧多条连接码头的交通道路,出现了方格网道路布局结构。后期内部道路网格变得更加复杂,新修大量支路,原有未连接的道路逐步连接。

从基本的路网结构来看,现有路网结构是在早期的环线路网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之后的建设支路可以被归纳到有效的路网结构中,形成了较成熟的路网体系。另外,鼓浪屿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地势,高效使用街区空间,当土地从二维延展到三维时,高差的存在使排水和视线关系呈现最朴实的一面,“聚落”的出现又使城市呈现出一种叠加美,带有自由生长的特征。

2.3 临街面的处理与街区连贯性

舶来街区的围合界面从来不是实线,而是虚实结合,这种富有活力的边界线,使小尺度的街巷中产生了更多的临街面商铺及公共空间。而具有连续感的街区院落界面中,建筑和围墙相互连接,院墙与院墙连接。城市肌理的解读能够帮助我们反推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指导新一轮的城市建设[3]。即使舶来街区的建筑色彩有很大区别,但院墙颜色与周围院墙颜色的呼应以及院墙与建筑相同的材质,使整个街区显得并不突兀。鼓浪屿还有个别建筑采用了转角临街面的处理,如船屋的设计形式就是根据地形设计的。自下而上生长的街区最大的特征是街区具有连续性,整体细胞生长方式具有极强的联系性与接壤性,街区与街区呈现显著的接壤和互补效用,使得街区功能性的扎堆效应集聚得以互相支撑与弥补。

2.4 土地划分与界限

城市街区划分要做到对土地最大化的开发和管理,政府可以利用土地获得大量的财政收入,在商业拍卖土地的过程中,相对清晰的街区划分界限具有交易和后期管理的便利性优势。城市的发展并不是无限扩张,在城市效应没有显现时,工业时代商业运作机制下,明确的土地划分的幕后推手便是商业运作。舶来街区的块面划分并不是当下城市网格化规划方式,具有一种带有人文情怀的视觉美。物理的界限直接分割了人们生存领地,体现了不同的权利和等级关系;精神界限则将人拉回了奴隶时代,暗示着人的高低贵贱以及自打出生以来就不同的命运。城市地块肌理的演绎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自我规律,更是有效把控地块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3 舶来街区元素提取及素材网络构建

3.1 街巷的色彩提取

鼓浪屿的街巷色彩以白色、米黄色、砖红色为主基调,糅合了冷灰色系和暖灰色系,颜色饱和度较高。窗户的窗扇多为木材制成,搭配以玻璃窗和百叶格栅,运用了鲜明的高饱和度的亮色,对建筑有点缀作用。壁柱主要以带有灰度的白色为主,浮雕和线脚也多以素色和白色为主,白色系和墙面大面积的主色调交相辉映,体现了该街区舶来建筑的异域情怀。窗间墙多以灰色、白色、米色为主,女儿墙及檐口多以白色调为主,与整个建筑、植物、街巷协调,在蓝天大海的映衬下散发出特有的文艺、浪漫气息。岛上植物以绿色调为主,在不同季节颜色搭配略有不同,与灰色调的街巷一起构成了鼓浪屿的基本色系。

3.2 街巷的材质肌理

鼓浪屿上有不同风格的建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闽南当地建筑材料为其带来了较深的影响。剖析材质肌理可以将其分为屋顶材质肌理、立面材质肌理、门窗材质肌理三部分。鼓浪屿建筑中屋顶大多采用红瓦作为主要材质;立面材质则比较多样,有涂料漆(颗粒涂料漆、质感涂料漆、白色抹灰)、红砖贴面、花岗岩贴面、白色洗石子与清水红砖相结合等几种形式;门窗材质木质居多,外部以砖、花岗岩和白色洗石子等镶边[4]。

3.3 街巷的装饰元素提取

当街区满足不了居民的使用功能时,城市地块就要扩张更新,在传统建筑被保护的同时,舶来街巷也留存了大量宝贵的建筑艺术,这些充满艺术装饰图案的符号、元素作为历史文脉线索应当被保护起来。随着对舶来建筑的深入挖掘和研究,街巷装饰元素也一步步被提取,内容更加细致。本研究主要从建筑门窗中提取装饰元素,并将这些元素图案进行汇总整理,运用当代空间理论及图像理论,形成一套对舶来街区修复有参考作用的研究成果。

4 鼓浪屿舶来街区肌理的保护策略与建议

4.1 维护舶来街区肌理的多义性

在进行城市地块研究中,通常会将其简单地理解为视觉化的二维平面,然而,被符号化的图底关系下面往往是城市历史、文化脉络、时代变迁、经济改革、触感观感等多种影响因子的综合编织,因此,剖析舶来街巷的“多义性”,保护并延续这种多思维感受尤为重要。舶来街巷空间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参与,当人被置于空间中,就会产生由街巷的细节与人情决定的空间温度,保护好故事产生的背景与环境,故事就会带来不一样的情境,而这种情境正是人们过去的记忆。保存文化记忆是保证老街区文脉延续的有效途径,通过文化记忆储存和重建老街区历史积累的文化和经验,可以使传统得到延续,文脉得到传承[5]。

4.2 维护区域地块的性别与性格

相比历史纪念物,城市肌理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具有一种“自我意识”,它是人们在城市中活动的“容器”,保存了最完整的文化和城市内涵[6]。原始的城市肌理特征是具有性别特征倾向的,拥有不同的面容和差异性格,不同城市产业的功能属性是它的职业特征,而街巷肌理就是它最明显的身体面貌。我们最应担心的不是城市老去,而是大量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体系下的城市扩张正在一点点蚕食古老城市的边界线,边界线的边缘日益变得“生硬”,接壤的衔接性也非常不理想。舶来街区的生长也是循序渐进的,某種意义上来看,舶来街巷是它的出身时代特征,现在的有序更新以及建设已经是建立在其现在语言体系之上的了,但这种新老接替要以街区的历史文脉连续性为前提,这样舶来街区的韵味才可以长存。如果短时间内出现大面积的替代式的更新模式,那么和“拆”也没有什么区别了,这样极易带来繁荣的假象。

4.3 营造舒适的心理空间感受,防止城市肌理断裂

有效的空间释放流量能够起到保护舶来街巷原始肌理的作用。现有的交通体系正在不断扩张交通脉络,以汽车为主的城市交通也在不断破坏原有街巷的尺度,很容易使舶来街区沦为“汽车的城市”。在城市大面积扩张之前,城市的生长是非常缓慢的,城市街区的衔接是连续性的,功能分区是相对集中的。而在土地快速交易的今天,大量街区正在遭到毁灭性破坏,拥有城市记忆的街巷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大体量的商业建筑以及街区边界线封闭的居住小区及机关大院。这导致了城市街区肌理的断裂,断裂带两边的功能业态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增多。

街区修复的衔接性发挥着区块链的效应,老城区是城市的文脉根源,是城市的专属名片。不同时代阶段城市有不一样的面貌,交通是改变城市的最大影响因素,交通脉络的不断扩张不断加剧了城市缝隙的扩大,基本的城市地块细胞也在不断膨胀,导致城市已不再是以人为适宜尺度的居住体[7]。总结城市地块发展规律,防止原有舶来街区肌理的碎片化,保持原有舶来街区人文气息和框架结构,才能更好地保护舶来街区。

5 结语

城市肌理在舶来街区中的体现不仅在于城市构筑形态,也在于城市背后的历史发展轨迹、人文脉络等综合因素造就的城市现象。我们要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待城市生长,自下而上的更新方式是人工干预最少的扩张模式。舶来街区中的历史文脉,不仅是城市构筑形态及历史的见证,也是城市最宝贵的遗产。舶来街巷不仅有大量的旅游资源,也具有高度的学术研究价值,只有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城市的历史遗产,才是对这些城市最大的保护,才能让城市舶来街区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祁航.基于历史信息整合的近代鼓浪屿中外住区空间布局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17.

[2] 陈贤斐.权力视角下鼓浪屿旅游空间生产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17.

[3] 吴运法,陈姗姗.城市肌理断裂缝合研究——以合肥市女人街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01):168-170.

[4] 钱毅,魏青.近代化与本土化——鼓浪屿建筑的发展[J].建筑史,2017(01):151-161.

[5] 李正军,王清智.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历史街区文脉传承探索[J].设计,2015(17):76-77.

[6] 刘鹏.中国历史城市的地块肌理保护研究:内涵、演变和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20(05):92-99.

[7] 陈秉钊.城市风貌与特色——从街道美学说起[J].规划师,2009,25(12):8-11.

作者简介:刘伟(1988—),男,山东青岛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基础理论。

李海芮(1998—),女,四川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更新与设计。

邢程(1996—),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室内模块化设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