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摘要:本文以我国新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将影响人才培养体系的人才框架因子作为主要研究途径,具体从学生主体因子、基础保障因子、育人途径因子、人才输出因子的角度,对该领域的人才需求情况、师资环境现状、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人才输出现状进行分析,并归纳现有问题及其成因,以应用型本科院校VR/AR/MR/XR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代表性教学实践研究对象,探究并提出具备地域特征、院校特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媒体艺术复合型人才定向培养创新路径。
关键词:人才框架因子;新媒体艺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0-02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新媒体艺术已发展成为包括电影电视、舞台美术、移动多媒体、VR虚拟交互、数字出版、游戏动漫等具有连接性与互动性的新艺术表现形式,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促使我国信息化生活的新模式出现。2020年3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通过“5G+VR”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面对日益增长的信息化产业需求,新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缺口逐渐显现。截止到2020年,我国已有超过8所本科院校开设了新媒体艺术专业,数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已将新媒体艺术列入新增专业计划,与之培养目标相似的数字媒体艺术、多媒体设计等专业一同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设计学专业转型的发展目标。新媒体艺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更新[1]。
VR/AR/MR/XR作为新媒体艺术专业专项能力的核心内容,具备新媒体艺术专业中艺术科技相融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知识特征,其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在新媒体艺术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中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将其作为实践教学研究对象,从能够影响人才培养体系框架的人才框架因子角度,科学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新的、可行的人才培养路径,对新媒体艺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框架因子
根据人才培养体系框架的先行研究成果可知,能够影响人才培养目标、导向、过程及效果的因素称之为人才框架因子[2]。在企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培训机构等不同的人才培养机构和体系中,人才框架因素有不同的组成与分类。本科院校可根据其培养主体、培养基础、培养过程、培养成果将人才框架因子设定为主体因子、保障因子、途径因子、输出因子这四大因子。主体因子是指被培养的主体,即学生自身条件及特质;保障因子是指培养的基础条件,即师资与教学环境;途径因子是指培养过程、方法及育人模式;输出因子是指教学成果与人才就业创业成果。四大因子构成了当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体系,是人才培养路径中重要的科学理论框架和依据[3]。
3 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人才培养现状
3.1 学生自身专业素养及认识(主体因子)
我国大部分高校新媒体艺术专业所招生源大多为具备美术、设计等艺术技能的艺术类考生,其对VR行业涵盖的计算机工程与技术、网络技术等科学领域了解不够,知识范畴与逻辑的改变是学生们需要突破的一大难点。此外,相较于单一学科,新媒体艺术专业涉猎的知识范围较广、发展方向多样,极易导致学生出现“因难而惧”的学习心理,陷入“广而不精”的迷茫处境。
3.2 师资与教学环境(保障因子)
为符合新媒体艺术多学科融合的专业特性,我国现有的新媒体艺术专业师资团队基本通过多学科合作、外聘、现有师资进修培训的形式,根据院校自身情况组建而成。单从VR设计与制作方向的教学来看,现有教师自身知识框架相对独立、专业实践经验匮乏、观念老旧,该现象导致教育陷入了知识融合度不佳、重理论轻实践、重传统弱創新的困境[4]。从新媒体艺术教学环境与基础设施现状来看,我国近年在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线上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中投入了大量教育成本,但目前依旧存在使用率低、教学成效不佳、维护成本高等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时效。
3.3 教学育人模式(途径因子)
对于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高校而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学术理论与实践技能完美融合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5]。多数院校的项目化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如出一辙,而具备自身地域特色与院校特征优势的教育模式还有待开发和升级。
3.4 教学成果与人才输送(输出因子)
《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传统绘画、音乐表演专业为就业红牌专业,而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则为数字媒体艺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可见融合了新技术的新媒体艺术复合型人才已成为热门人才。融媒体建设发展的不足、高校对相关人才培养经验的匮乏、大众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认识的不足等因素,皆为目前新媒体艺术人才缺口形成的要因[6]。调研可知,现阶段各高校新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成果主要以创新创业项目、作品参赛获奖、专利软著等学院派的形式输出,成果的商业性转化与人才的岗位对接仍存在一定间隙,且教学阶段性成果并未得到良好的应用。
4 应用型高校新媒体艺术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4.1 确立人才定向培养理论(主体因子)
首先,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深化课程思政。从学生自身思想教育出发,围绕国防VR/AR/MR/XR案例、革命与党建主题作品创作、思政与专业评价机制等方面将德育内容与专业认识相融合,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从根源上提升学生对发展我国新兴领域的认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投身于我国未来发展建设。
其次,确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征定位。应用型本科院校区别于学术型本科院校及应用技术型高职高专院校,其目标为培养“学术+技术”型高层次复合人才。良好的艺术理论修养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新媒体艺术人才培养中缺一不可。同时,高校应精准把握地域特征和院校特征优势,在新媒体艺术庞大的专业方向中选定自身具备优势的领域着重发展,打造特色高校下的重点特色学科[7]。
最后,构建人才定向培养理论模型。以我国各地域VR/AR/MR/XR产业发展方向、主流工作流程、生源地、人才输出地、人才需求情况、所在院校特色等为模型因子,按比例建立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育人重点和理论模型框架。
4.2 实行师生共建机制(保障因子)
首先,应提升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通过教育部“1+X”职教工作等形式提高在职教师与在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其虚拟现实交互、交互体验设计、三维数字建模的实践能力与资质[8]。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专业技能院校的交流合作,在师资力量升级的过程中,可采用多学科、多院校相互聘用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基础实验基地的建设,实行师生共建制。将“VR+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建设”“VR思政教育线上体验馆建设”等作为教学实践内容,在强化学生技能实训效果的同时,节约各类学科实验室建设成本与学校思政教育场馆建设成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共同进步。
4.3 实践创新培养机制(途径因子)
首先,全面启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科技的进步,虚拟现实设备的不断升级,制作引擎与设计软件的不断更新,以及艺术设计与计算机语言逻辑存在的差异等因素,都为VR/AR/MR/XR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了难度。高校根据教学特色与育人目标,选择相应的企业建立联合育人机制,不仅能对高校教师与行业专家的教学优势进行有效的分配运用,而且能采用学分置换的形式使学术与技术有效结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战经验,为教师提供技能提升的机会,为企业人才孵化与人才引进提供一定的保障[9]。
其次,按照人才定向培养框架实行工作室分流教学制。VR/AR/MR/XR作为能够解决现实高难问题的新媒体媒介,在医学、材料学、军事装备学等众多领域得到了良好的运用。学生可与导师成立工作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真实科研项目、商业项目、模拟创新项目,借此提升自身的理论基础、脚本策划、交互构架、美术制作、用户体验、合成调试等水平,达到人才定向培养的育人目的。
最后,以赛促学。提升师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积极性,通过比赛的形式将课程成果展现出来,不断与同领域院校和相关企业进行成果交流,在了解新媒体艺术行业发展动态的同时,触发多元化项目合作,增强学生自身的荣誉感与成就感,加快VR/AR/MR/XR产业的创新发展。
4.4 精准拓宽人才输出途径(输出因子)
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的输出可分为价值输出与人才输出,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价值输出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教职工、学生、企业等相关主体产出的研究设计成果。这部分成果具备一定的社會价值、商业价值、学术价值,巧妙灵活地将这部分价值成果转化并使其为社会服务,能为国家、学校学科建设、推动人才就业等提供相应的助力。例如,将在VR/AR/MR/XR教学过程中产出的各类VR虚拟展馆、实验平台系统、技术专利、软件著作、商业游戏模块等成果,以公益或商业的形式投放市场,既检验了教学质量,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基础保障与个人才能展现机遇。
毕业生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就业是检验培养成效的重要指标。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定向输出、定向服务的特质。在人才输送过程中,可融入按地域产业特征划分人才流动方向的新思维,结合高校自身专业优势,为毕业生提供定向就业推荐,鼓励毕业生挑战自我,利用新媒体艺术专业优势,运用所学新知识与新技能自主创新创业。在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下,校企协同育人、商业项目化教学等环节均能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途径。在商业人才输出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科的学术发展,提升新媒体艺术人才的学历层次,为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学术+技术”型教育人才保障。
5 结语
当前,新媒体已成为影响国际艺术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推动着商业艺术综合性的复兴。为提高新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及认识,相关院校应坚持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确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征定位,构建合理的定向人才培养理论模型框架。在提高师资能力及优化教学环境的同时,融入师生共建共发展的创新思维。结合地方特色,加强与企业、高职高专院校的合作交流,构建项目化教学体系,实行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育人成果的价值输出和人才输出方面,可融入定向输出的新思维,将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区域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合理地输出到相应岗位和地区,运用创新思维为我国新媒体艺术产业培养并输送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乔延菊.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个体呈现与人才集聚分析——评《新媒体装置:公共艺术中的科技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8):后插6.
[2] 焦小英.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理念与框架设计[J].大学教育,2016(5):10-12.
[3] 张亚丽.新媒体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装饰,2009(7):129-130.
[4] 汤正华,周泽民,张兵.要素融合:高质量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关键之策[J].江苏高教,2020(5):77-81.
[5] 夏梦娇.新时期高校传媒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艺术科技,2020,33(6):113-117.
[6] 孙海燕.提升本科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基于《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7-2018》的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20(12):34-39.
[7] 乐传永,许日华.地方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缘由、方向与进路[J].中国高教研究,2020(2):56-62.
[8] 赵志群,孙钰林,罗喜娜.“1+X”证书制度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评价的挑战——世界技能大赛试题的启发[J].中国电化教育,2020(2):8-14.
[9] 张俊竹.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8):88-91.
作者简介:李舒(1987—),女,辽宁沈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