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献礼祖国70华诞 让爱与信念长存

时间:2024-05-17

摘 要: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第一届长三角专业舞蹈展演”云集了沪苏浙皖四省市多家院团和多所院校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展演中,涌现出多个兼具时代“红色文化”精神内核和当代价值的舞蹈作品,如群舞《红船》《不息》,双人舞《与妻书》《一线之间》。编导们不忘时代命题,从不同角度解读“红色文化”。4个风格各异的当代舞作品,皆获得了本次展演的最高奖“优秀作品奖”,其基本代表着当前舞蹈创作对红色题材的创意革新、切入方法、审美范式和技术套路,也体现出新时代文艺作品的格调。笔者结合这4部作品,探讨当下革命历史题材舞蹈创作所呈现出的特点与问题。

关键词:红色题材;舞蹈创作;“长三角”专业舞蹈展演;小型作品

我国红色主旋律题材的舞蹈艺术,指的是以我党及其领导的人民群众,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历为创作对象,而编创的舞蹈艺术形式。[1]选自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作品《红船》和南京艺术学院的《不息》,都是选自院校的群舞作品。双人舞作品《一线之间》《与妻书》则分别选自杭州歌剧舞剧院和扬州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对比歌舞剧院的作品,院校的作品趋向群舞创作,笔者想这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青年学子有机会参与舞蹈的创作排练,学习“红色文化”;一方面在展现革命气势、场面时,群舞更具气场和优势,可以通过不同角色的塑造,呈现出群众的力量,突出特定时代的气质。对于大舞台的展演而言,群舞可谓一种一举多得的形式。

1 群舞作品《红船》与《不息》

1.1 道具红绸的极致性运用——《红船》

首先,从群舞《紅船》谈起。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选送的《红船》是一个具有浪漫气质的作品。这份浪漫一是源于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二是对道具红绸的极致运用。舞蹈一改标签式革命舞蹈的战斗画面,通过虚化的人物形象,诗化地勾勒出一个时代中革命先烈们为伟大中国革命精神奋斗的群像。在开头的水声伴奏中,演员们通过左右摇摆的简单动机,营造“船”的意向,奠定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嘉兴南湖的红船。随后舞蹈没有落入俗套,没有去呈现水或船的舞蹈,而是始终把重点聚焦在了“人”的情感与形象上。从充满憧憬与美好愿景的抒情段落,到颤抖挣扎的身躯屹立不倒,到最后对“红船精神”的追忆与传承。舞蹈《红船》在创作中,编导抓中“单臂握拳”的动机,一次次地传递着坚定的革命信念。虽然只是一个非常朴实、简单甚至标签化的动作,却在演员们真挚的情感表达中有了灵魂。当一声声警报响起,演员们在横向、纵向的列队中,同进退;在你拉我扯的慌乱战局中,共患难。握紧的拳头变成了魔鬼的“爪牙”。“弯曲的五指”通过身体内在原始力量的运用言说真实而不卑不亢的力量。笔者想演员们准确的情绪拿捏背后不仅是编导对形象的把握与启发,也是稚嫩的学生们数以万计的刻苦训练、动作之外对“红色文化”精神的学习补充,才能理解并表达到这样传神的境地。一个如此简单的动作,因为丰富的内在精神,被赋予了“言说”的能力,从内在气质层面诠释出了代代相传的“红船精神”。

其次,在道具的运用上,编导从一根红绸切入。编导李毅源曾表示,红绸灵感来源于舞剧《卡门》,红绸在《卡门》中象征着生命。笔者认为红绸在《红船》中被赋予了更多意象。红绸在舞蹈中也不是什么新颖的材料,早在1950年,由金明编导、由长春市文工团集体编创的经典《红绸舞》以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精湛的舞绸技巧塑造出中国人民新形象。[2]其素材主要来源于古典舞、绸舞、秧歌、旗舞等,在众多国家参赛的联欢节舞蹈大赛中一举夺魁,获得一等奖。它是一代佳话,更是一代人的回忆。而《红船》中的红绸并非《红绸舞》中的红绸,其形态更像飘带。著名百老汇音乐剧《芝加哥》,运用红色飘带的“抽出”表示狱中罪犯们所杀生命所喷涌的鲜血。芭蕾舞剧《关不住的女儿》,运用一根绸带,穿起男女主角的感情线,也层层递进地运用大型的绸带装置展开编织与欢庆的场景。东方的舞蹈对“红色”的象征意味似乎更加含蓄内敛。《红船》中“红色飘带”道具的独创性,不在质量而在数量,从一根红绸到千万根红绸飘落,编导极致性地强调了红绸的意象。舞蹈开始之时,笔者不免担心这根红绸力量的微弱和不易操控。小小的飘带在抑或革命先烈抑或当代学生的手中传递,它代表着希望、信仰、血液……在激烈的快板后,舞蹈的第三段稚嫩的童声吟唱“一朵红的花,静静地开放,深藏在心中,山河也飘香,妈妈告诉我,红在血液里流淌,无论在哪里,你我颜色都一样……”这使观众头皮一阵发麻,在观赏时,忘记了编舞、忘记了技法、忘记了舞台,心中只有对时代的无奈和对革命先烈们前赴后继崇高信仰的敬畏与感动。就在观众的情绪还在被歌声安静的力量触动之时,演员们从舞台后区跑向前方,一根红绸变为人人手里握着的信仰,给了观众又一次振奋;这还不够,编导力图将“红绸”的意象无限放大。最后,天空下起了“红色”的雨,“甘霖”般滋润着当代青年的身心,彻底震撼了观众。漫天红绸飘落,象征着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每一根红绸也代表着国旗的一针一线,而满场的红绸汇聚在一起的时候,代表了革命先辈团结一致的精神品质。

***总书记曾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小小的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红船》抓住了时代脉搏,以意向性的动作语言来表达对未来新社会所产生的憧憬;一根红绸化作《红船》中一种精神力量的凝聚与爆发,传达给观众一种精神信念——“红”是鲜血的颜色,延续着革命崇高的理想、无所畏惧的民族灵魂;“船”是浓缩的中国智慧,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民族希望。

1.2 一切尽在舞蹈语言中——《不息》

作品《不息》描述了抗战年间,一群新四军女战士正在寻求庇护所的场景。然而,横飞的弹片呼啸而下,战士们危急之时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一名孕妇和她尚在腹中的孩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战士舞蹈”因“演战士”和“战士演”而得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人民革命战争加以表现,成为“战士舞蹈”的主要视点。如中央苏区时期的《当兵就要当红军》和解放革命时期的《进军舞》。[3]此后,无论舞剧还是小型舞蹈作品,对“战士舞蹈”的创作喷涌迭出,军旅题材的舞蹈更是当代舞舞种形成的重要因素。这既体现该题材的热门,又加大了编创此类舞蹈的局限性、限定性和难度。

舞蹈《不息》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地用动作完成了战争场景的营造,淡化叙事,在战士训练有素的气魄下突出战士们内在的柔软与温情,展现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我们很难看到刻板、僵化的“冲锋”“匍匐”等动作,却在不断流动的队形中嗅到了血红色的腥味,看到了死寂片刻又喧闹的废墟之上,身临其境地感受着战争的紧张与残酷。

首先,作品结构紧凑。舞蹈主角的前行中展开倒叙与回忆,运用“三段式”的结构,从热血的斗争到温情的传递到最后悄然的牺牲。一波三折中,一朵朵无名之花开放,将革命的精神延续下去。第二部分抒情的段落,在舒缓深情的女声吟唱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动机与画面深入人心。难忘年轻的女战士们,孩子般簇拥着怀有身孕的“妈妈”,将头依偎在她的怀抱中的场景。这一动作既是寻求安全的港湾,又是对新生命的聆听与期待。孕妇张开双臂爱抚、庇护着她们,让笔者想到了鸟妈妈张开双翅,小鸟们自在舒适地躲在妈妈的怀抱中的画面,如此温馨,对比外部战局的残酷,触动观众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此后的动态更使笔者动容:“准妈妈”身旁的女战士们排成两列,手臂依次缠绕、“盘腕”,最后聚焦回腹中的新生命。爱是相互的,不仅是母亲对孩子的呵护,也是大家对新生的守护。编导将简单的古典舞元素转换为抽象的舞蹈语言,好似一棵树开出了美丽的花儿,藤蔓相接,传递的是爱与希望。随后手臂的“连结”“传递”贯穿于流动的动态当中,于对称的两横排构图中完成,孕妇在中心,画面如同一对希望的羽翼。这是一次振翅,也是奋力向上的最后一次挥动。当画面再次回到“准妈妈”怀抱大家的部分,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其次,作品的流动性非常强。编导通过“分散”“聚合”的调度与构图,完成了叙事。其中,不乏圆形的包抄与保护。领舞演员“孕妇”始終在圆心。笔者认为编导张立夫对“圆”的运用具有很深刻的认知和独到的处理。此前,他的舞剧《钟声若響》用圆形的包裹、流动、挤压,来传达孩子友谊中的排外性,用抽象的舞蹈思维揭示出本性中的自私,突出了日本遗孤童年时代的孤独与无助。而作品《不息》对圆的运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规整的圆形,而是将主角置于圆心,在不断的调度中实现群舞演员对主角的一种包围感。萨克斯曾指出在呈圆形的动作形式属“非形象型舞蹈”。圆心的威力可以辐射到圆周上的舞者,当然,圆周上的舞者的威力也可以辐射回圆心。[4]原始舞蹈中,圈舞分向内与向外的,表达不同的意义。同样,群舞演员们面向圈外,是“守”的态势;她们将怀有身孕的母亲围绕圈心,是“护”的阵型。这好像是一种爱的反馈,爱的双向性。此外,构图中多以直线,横向、竖向、斜线为基础,在这些直接的线条中分裂变化。调度也是不息变化的,没有在一个构图上过多停留,都是刚形成画面就剥离开。演员们碎步在圆形上完成了自转与流动的路线,在动作中自然地到达了第二个画面,说明演员严苛的训练和脚下扎实的功力。作品视觉上层次丰富,乱而有序,一个方面通过极强的秩序感体现出军人的素质和气质,一方面通过各种意料之外与不经意的流动变化体现出生活变化无常的哲学本质。

最后,《不息》在没有任何道具、没有刻意的叙事的状态下,全部通过极强的动作性,极高的速率、贯穿三个空间的大幅度动态,最大化地开发了演员的能力,强化了舞蹈思维。所有的跳转翻控制等技术都揉碎后融合在极强的舞蹈动作流动中,为整体气氛、叙事、情感服务。激烈的斗争中,消散的哀鸣和剑影在风中绽开。当画面定格,战士们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卷入舞台后区的黑暗之中。灯光灰暗,笔者才同主角一同顿悟,身边的人早已离去。至此,年轻的生命们挥别了,永别了,留下怀有新生命的年轻母亲。回到开头,她独自前行的场景,亦步亦趋,负重前行。子弹穿透了年轻战士的胸膛,却穿不透她们坚实的战友情,穿不透革命之火,更穿不透中华民族伟大的革命精神。爱与信念永存,生生不息!

通过两个群舞的分析,可以看出院校对当代大学生的教学与培养。通过立足于革命路上的故事,创新性地传达民族的魂魄,以舞育人,以舞动人,激励中国新时代的青年们不忘革命先烈的热血与功德,勇敢无畏,砥砺前行。

2 不同题材的男女双人舞《一线之间》和《与妻书》

选自杭州歌剧舞剧院的《一线之间》和扬州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的《与妻书》是相同“红色”题材下,主题相异的两个男女双人舞作品。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动作语言、不同的技术风格……从某种程度上,展演体现出编导们对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的不断挖掘,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出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形象。

2.1 灯光分割空间表阴阳两界——《与妻书》

双人舞《与妻书》取材于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与妻书》是林觉民的诀别,体现着男人的一往情深。舞蹈《与妻书》并没有突出男主角林觉民的形象,而是通过第三方的视角相对客观地看待这对夫妻深刻的感情和难以抉择的命运。从男女多次将头部“紧紧相贴”后“轻轻摆动”的生活化动态中,感受到两人好似说着只有对方能读懂的甜蜜私语;从一连串流畅别致的双人舞技术动作中,能体会到所塑造形象二人交流的默契与高度的契合。对比“荷花杯”当代舞组获奖作品选自广州的《与妻书》,虽然难度上没有与之相当复杂流畅的双人舞托举,但扬州歌舞团的《与妻书》在空间的处理上更加贴合实际。在舞蹈中,既有同一空间中的“乐”,又有不同空间的“苦”。

在男女双人舞的编创上,笔者认为女演员漂亮了就成功了一半。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妻书》是成功和漂亮的。第一,双人舞技术流畅自然且具有新意,不为技术而技术,所有接触的部分全部为表现夫妻间浓浓的爱意而生发。第二,漂亮在人物的情感表达上,既有相爱的甜蜜,也有分别的痛苦。第三,漂亮在空间的分割和营造。当夫妻二人站在舞台的两端,红与蓝的灯光把舞台切割成阴阳两界,直观地表现出无论双方多么挣扎,想要突破界限都只是徒劳的悲痛,只留下“你在这头,我在那头”般深深的遗憾与无奈。

在《与妻书》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笔者认为,这个双人舞略有遗憾之处在于,男女的形象塑造略显单一。我们能够感受到夫妻相处的愉悦与分别的痛楚,但双方对于国家的危难、国家的情感体现略显单薄。如何运用动作语言将林觉民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态度和崇高的精神体现出来,这是需要不断探索和琢磨的问题。此外,笔者认为,最后画外音的部分应该有同《红船》中最后童声合唱的部分一样触动人心的作用,但在感人且直观的配音下,总感觉情绪上还缺一把火候,使得配音一定程度上大于身体语言,破坏了舞蹈的意境。也许那封“家书”可以通过道具或其他媒介传达,也可以在舞蹈过渡到念白前做更多的铺垫,来避免衔接突兀或依赖音乐的情况。

总的来说,《与妻书》的编导以真实的故事为背景,抓住了很值得“舞”的素材,但如何在舞蹈中升华林觉民感人肺腑的情感,阐述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的深刻道理,还需要在舞蹈的结构与动作设计中琢磨和思考。

2.2 别致的装置道具选用——《一线之间》

比赛中的另一支“红色题材”的双人舞《一线之间》,通过一根“线”,展开“一线之间”变化的人物关系。舞蹈的创意应该源于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讲述的是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潜伏在日本最高情报机构,用高超的间谍手法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故事。舞蹈在若隐若现的电波中,再现了风情万种的上海发生过的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谍战”。以《永不消失的电波》相关谍战内容为题材是近期舞蹈创作上的热门,如总政歌舞团的男子独舞《永不消失的电波》和近期上海歌舞团的新作品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对比前两部相关作品,《一线之间》创新性地以“一根线”为道具,通过双人舞小型作品的形式展现该题材。

男女双人舞从“一根线”展开。这根类似麻绳的装置道具,成为舞蹈重要的线索和形式。这根绳显然有一定的重量,当男女主人公分别在两端抖动“线”时,线如波浪般从一端传递到另一段,展开了电波的意象。在第一段紧张的“监听”并输送秘密情报后,舞蹈画面一转,在“玫瑰玫瑰我爱你”经典的歌声中,一下把观众拉到了老上海百乐门的迷情歌舞中。舞蹈所塑造的男女人物形象也展开了“扮演”,双人舞从开头类似地下工作的状态转为高调的伪装,运用类似交谊舞的动作元素描绘歌舞厅中的场景,背后的“手语”是暗暗的交代,表露二人间谍的身份。最后舞蹈再次恢复到紧张的暗战工作中,不同的是一声声枪响后唯有残酷的牺牲。

笔者认为,虽然编导找到了非常有独创性和可变性的形式,但是装置道具有时反而阻碍了舞蹈的发展。这根线的操作上可以更加讲究,包括线的质感、长度、颜色还需考究,在“缠绕”“解开”的过程中,除了表意,也要考虑审美和语言上的问题。身体不应被束缚去顺应和迁就道具装置,而是应该让道具去丰富身体语言的表达及形式。

3 红色题材小型舞蹈作品的创作趋势与意义

通过对4部作品逐一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对“红色文化”题材的创作中,一反过往创作中军旅舞蹈千篇一律的战斗场景、战士气魄展现。在标签式的“红色文化”4个字中,当前的舞蹈创作者们着眼于无论哪个时代人类共通的情感。无论是红色叙事还是抒情,编导只是选择了那段特定历史时代中的素材,创作最终的目的都回归于人性。

3.1 主题的开掘与创作趋于舞剧化

首先,当前舞蹈创作者在不断尝试与突破,不断深挖和开掘红色主题。尽管还是会有概念化地对题材和素材进行发展,但没有深入题材的精神实质层面的问题。其次,我们发现当代舞的创作趋于舞剧化,重视叙事与情节,以此展现不同人物、不同风貌。除了舞剧的创作在红色题材方面不断开拓,如《永不消逝的电波》《闪闪的红星》《草原英雄小姐妹》《天路》,小型舞蹈作品创作中也力图以角色鲜明、性格突出的人物讲述真实深刻的故事,而不是清一色抛头颅洒热血喊口号式地展现革命先烈的勇敢與牺牲,雷同地表现人民群众的战斗、挣扎、牺牲,表面化地亢奋、呐喊、颤抖,苦难。此外,形式架构中强调主体意象。无论是《红船》中的红绸,还是《与妻书》中的空间分割、《一线之间》的装置道具、《不息》中的庇护场景,都抓住了一个核心的主题意象,以此生发出具有无限想象力的艺术空间。

3.2 红色舞蹈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笔者认为,红色题材的创造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不仅是对创作者、表演者,更是对观众。创作者要学习大量相关资料,找到创作的核心点。表演者要塑造人物,进入角色,必须设身处地地感受那个时代人物真实的情感。观众要对舞蹈作品加以理解,无论观赏前还是观赏后,在对舞蹈的主题内容产生兴趣或疑惑时,会或多或少地对相关史实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红”是一种信念、一份力量、一种永不过时的精神……也是属于中华民族的颜色。***总书记曾强调:“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祖国70华诞之际,新时代的我们期待着更多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舞蹈界的工作者也同样要加强红色主题下现实题材舞蹈艺术创作,以当代人的思维方式,在时间的长河中,时常回望历史,缅怀无数革命先烈,让爱与信念永存!

参考文献:

[1] 张宇.浅析我国红色题材舞蹈的发展[J].艺术科技,2018,31(06):142.

[2] 金明.《红绸舞》五十年[J].舞蹈,2003(01):16-17.

[3] 于平,叶笛.舞蹈评论形态分析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16-17,644.

[4] 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475.

作者简介:陈语(1997—),女,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2019级舞蹈编导方向研究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