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独树一帜的戏剧文化

时间:2024-05-17

张思敏

摘 要:海震,195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先后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曾任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主任,现为中国戏曲学院图书馆馆长,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创新拔尖人才。他所著的《戏曲音乐史》讲述的是戏曲音乐自12世纪至今的历史发展。主要通过讲述宋元、明代及清代前期、清代及民国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戏曲音乐形式对戏曲音乐史做了梳理,本文主要梳理了关于戏曲音乐的起源、南戏北曲还有高腔的形式,以及一些社会现状的存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问题。

关键词:戏曲音乐;高腔;帮腔;戏曲起源

0 前言

“独树一帜的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其实是20世纪80年代的戏曲理论家张庚在《中国戏曲、曲艺》中提出的,而《戏曲音乐史》一书中说到,张庚在把戏曲看作是“独树一帜的戏剧文化”的前提下,认为“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因为“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虚拟”是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而“程序”则是戏曲表现生活的主要形式。[1]再深入的研究会发现,戏曲是音乐性很强的戏剧,因此戏曲音乐是传统戏剧艺术的基本要素和重要表现手段,是戏曲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戏曲音乐史》不仅对戏曲音乐的起源做了多方面分析,更主要是对戏曲声腔形成及演变进行具体分析,努力对当代戏曲音乐的历史进行客观阐释,注意介绍已有的戏曲音乐史成果。

1 戏曲的起源

关于戏曲的起源,书中用了大量的文字去叙述“起源”,因为这个概念其实是很抽象的,它并不等同“开始”,所以关于戏曲的“起源”,学术界是有争议的,到底是带有戏曲的某些特点就可以称之为“起源”,还是所有特征都符合了才算为“起源”?后来由于“起源”一词实在抽象,海震转为“形成”来叙述,其实初读这一部分了感觉有些凌乱,不太好理解,梳理之后,大致可以这样去理解:

第一,最初并沒有戏曲,更别说戏曲音乐。学术界持有三个观点,一是王国维的“俳优”歌舞说,但是其实王国维说的是戏剧的起源,而不是戏曲;二是许地山、郑振峰的印度影响说,认为中国的戏曲应该是源于印度梵剧,是从温州宋代港口产生的南戏有关,但这只是猜测,并没证据;三是孙楷第的傀儡说,其实这一说法也没有确切证据。

第二,王国维虽说的是戏剧的起源,但是如果说俳优歌舞是戏曲的渊源,就是一种颇有见解的想法了。因为放在今天来看,戏曲的源头应该不是单纯的一种形式,毕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所以研究起来颇有难度。

第三,唐歌舞戏、宋杂剧和金院本—戏曲的雏形。南曲戏文和北曲杂剧的形成也不是一两天就出现的,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的,而这个过程就是歌舞戏、宋杂剧和金院本。为何称之为雏形呢?一是歌舞戏主要是舞蹈,或者对一些生活片段做一些戏剧性的艺术处理;二是杂剧主要是诙谐搞笑为主的;三是院本,要么只演不唱,要么只唱不演。所以综上所述,这三个形式只能称为戏曲的雏形。其实张庚在其《中国戏曲、曲艺》一书中总结得特别好“从艺术因素的组成看,戏曲的发展来源主要有3个:歌舞、滑稽戏和说唱。而且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有把各种各样不同的表演艺术集中在一个场所中进行演出的传统,这也就促进了各种艺术文化的交流和结合”。[2]

光说到戏曲的起源自然是不够的,音乐史家黄翔鹏曾将中国音乐的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3]一般认为,戏曲在宋元的形成,与都市、商品经济有关,或者是与瓦子勾栏有关,虽然这确实是戏曲形成的先决条件,但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戏剧和音乐的结合才是戏曲产生的关键。例如前面说到了歌舞戏、宋杂剧和金院本,它们虽不算完整的戏曲,但是已经有了与音乐结合的概念,而后产生的南戏,显然已经是一种有唱、念、戏剧表演以及乐器伴奏的戏曲艺术了,在南曲戏文中,音乐(主要是唱腔)不仅是表现人物和发展情节的重要手段,而是在每“出”戏中都居于重要地位。北曲杂剧的形式也差不多,也是在音乐(主要是歌唱)的底子上发展起来的戏曲形式,不再赘述,总之,音乐的戏剧化和戏剧的音乐化实际才是戏曲艺术形成的关键。

2 南曲戏文、北曲杂剧

“南曲戏文”是《戏曲音乐史》对形成并流星于宋元时期、主要唱南曲的戏曲形式的称呼。在宋元时期,它曾被称作“戏文”“南戏文”和“南戏”。在明代,则一般将其称为“南戏”。[1]南戏最开始是起源于我国南方的民间,主要是当地的民间歌谣,又吸收宋人的词调来演唱故事。可是它没有宫调,又少节拍,演唱过于灵活通俗,却并不受文人学士重视,觉得不够“雅”。但是由于这样的方式易唱,于是很快就流传到了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并深受群众喜爱,后又受到了专业作家的影响,在唱腔、创作方面都大有提高;另一方面也依然在沿海的乡村流行,保留着原始的民间色彩。

南戏的表演形式刚开始并没有我们现在所谓的分场,只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依次上场、下场,如此连续不断的从头演到尾。在唱腔上一般是用单曲连用、“换头”及“南北合套”这样的戏文唱腔的结构形式,关于南曲戏文的演唱形式,登台表演的各个角色都是可以开口演唱的,而演唱形式方面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唱”有“合”。这里所说的“唱”是指戏文中各行角色在剧中的唱,主要是指独唱及二人对唱。而所谓“合”,则一般是指同在场上的多个角色的“合唱”,而最能体现南曲戏文演唱形式特点及灵活性就要属南曲戏文中随处可见的“合唱”,南曲戏文中的“合唱”,这一演唱形式后来被形成于明代的弋阳腔及高腔所继承,形成至今仍然流星于南方各地的高腔中的“帮腔”。[1]这也可以说是高腔中“帮腔”的起源了。

“北曲杂剧”是《戏曲音乐史》从音乐角度对流行于元代的主要唱“北曲”的“杂剧”的称谓。在一般的戏曲史书中,称为“元杂剧”,[4]亦被称为“北杂剧”。[5]北曲杂剧的剧本一般分为“四折一楔子”,极有可能与金元散曲的结构有关,特别是“套数”的结构有关,而这也是其独特的演唱形式。与南曲戏文中各种角色皆可开口唱,而且常有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不同,元代的北曲杂剧一个剧本只有一个唱者,并且北曲杂剧的唱腔结构还能复杂的,有很多“套数”和“宫调”,并且这些曲牌的来源大多都来自北方少数民族,根据对中国古代的“词乐”“曲唱”有深入研究的洛地认为“我国的唱,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文词语音的平仄声调化为乐音的进行从而构成旋律;另一类是以一个稳定或基本稳定的唱调套唱各种平仄声调不同的唱词”。前者就是古人所说的“曲唱”,后者一般称为“依字行腔”,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依字行腔”的“曲唱”也许正是北曲杂剧演唱的主要特色了。

3 究竟何为高腔

由于南曲戏文的民间特点以及自由灵活这些特点,在明代时期南方出现了诸腔,而伴随着南方诸腔的流行,在元代曾十分流行的北曲杂剧则逐渐衰落了。而明代主要有四大声腔: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和昆山腔,其中弋阳腔和昆山腔史料记载较多,“有一人启口、众人接腔者,名为一人实出众口”。一唱众和的帮腔,确是弋阳腔在演唱形式上的一大特点,而这一大特点,现在几乎被川剧高腔继承了下来。书上说到,一般认为,明代诸腔除了昆山腔和海盐腔,多属高腔一类,那么究竟何为高腔呢?

“高腔”一词,最早见于记载是在乾隆年间,原本是一种俗称,其得名的原因可能只是因为演唱强调比昆腔高。而很多人分不清高腔和弋阳腔的区别,认为二者为一物,实则不然。“弋阳腔”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从当时的记载来看,其实一种出自江西弋阳,或者说是有弋阳的戏曲演员唱出的声音。关于高腔和弋阳腔,通过史料的记载其实不难发现,是“高腔先于弋阳腔”[6]的,弋阳腔只是高腔的一支。

包含了弋阳腔在内的高腔,可以說是集南北之大成。俗话有说,高腔“所唱皆南曲”,确实演唱的剧目都是南戏的著名作品,如《琵琶记》《荆钗记》等,也继承了南曲里“一唱众帮”的特点,而这也是高腔演唱的一大特点,所以说高腔主要由宋元南曲发展而来是可以肯定的,但其实高腔与北曲也有联系,之前说过北曲的一大特点是“依字行腔”,高腔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但多数加入了地方语调,形成了所谓的“易腔”,也称为“改调换腔”。经过学者们的长期研究,得出所谓“高腔”,实际应该是对那些“徒歌加众和以各地土腔俗调颇自由之南北曲”[7]的戏曲声腔的统称,而“弋阳腔”只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支。

高腔还有个很特别的唱腔结构,“帮腔”,通过对“唱”之“帮”来点明或者渲染戏剧环境氛围、揭示或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等功能,而“帮腔”主要是由后场负责打击乐的成员在幕后演唱,甚至有时候是靠“帮腔”来定调的,所以对“帮腔”演员的专业素质的需求也是极高的,这也是其他戏曲声腔中所没有的形式。

4 思考及问题

通过对《戏曲音乐史》一书的部分梳理,其实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深入研究,例如目前仍有十几种高腔存留于南方各地,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祁剧高腔等,这十几种高腔又有什么联系呢?高腔现今还有多少曲牌得以保留?南曲戏文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是否与地域、语言、当地人民性格等有关呢?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学习、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呢?目前,多数传统文化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就是因为之前我们不够重视传统文化,导致了现在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慢慢失传,笔者写该文章也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并细细去品味我们国家的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它能够发展并流传至今一定是有其独特的韵味在其中的,这需要我们静下心去感悟。

参考文献:

[1] 海震.戏曲音乐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36,51.

[2] 张庚.中国戏曲、曲艺[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3] 黄翔鹏.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A].传统是一条河[C].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116.

[4]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12.

[5]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6] 刘正维.弋阳腔的若干质疑[J].中国音乐学,1989(4).

[7] 路应昆.高腔与川剧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