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河南日报》(1949—1956年)连环画题材内容研究

时间:2024-05-17

魏华 高雅萍

摘 要:建国初期,在报刊上刊登连环画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以《河南日报》连环画(1949—1956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7年间众多具有代表性的连环画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对这些连环画题材内容进行归类,将1949—1956年《河南日报》刊登的连环画题材分为5类。

关键词:《河南日报》;1949—1956年;连环画;题材内容

新中国成立之后,除了大量发行连环画单行本外,报刊也是连环画面向大众的一种媒介方式。与连环画单行本相比,报刊中的连环画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在国内学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在新闻美术的种类中,有学者将报纸中刊登的连环画称为“新闻连环画”,并且认为与“新闻漫画”的功能性质是相同的。[1]建国初,《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山西日报》《河南日报》等日刊报纸所刊登连环画的题材基本都是围绕国内真实的时事政策、社会政治运动中的事件、人物而创作,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能够表达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以说是用连环画的形式来展示当时的新闻事件。所以,将其称为“新闻连环画”也不无道理。

学者宛少军将报刊中的连环画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门的连环画报刊,即《连环画报》等,一种是一般的期刊,即《人民日报》形式的日刊。[2]《河南日报》作为中共河南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6月,一直作为政府的耳目喉舌传递着政策命令。1949—1956年所刊登的连环画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能够较好地反映新闻事件的过程,加上简洁易懂的文字及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在当时文化水平低下的社会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普及、教育的功能。

1 《河南日报》连环画题材内容(1949—1956)

1949—1956年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新中国的诞生意味着和旧时代的彻底决裂。这一时期也是连环画在对旧连环画的整顿和改造中发展起来的,是连环画事业的第一繁荣期。在题材内容上,以现实题材居多,大多是以政治运动题材为主,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爱国增产、“三反五反”、农业合作互助、识字运动、婚姻法,以及涌现出的新人新事等都成为连环画创作的题材。[3]这一时期,日刊中刊登连环画也是普遍现象,如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刊登的《党和人民的好女儿》《消灭匪患——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民除害》《蒙汉灾民互助渡荒》等;《中国青年报》刊登的《向贪污行为作斗争》《坚决和官僚主义斗争的陈廷松》《大贪污犯的下场》等,还有《山西日报》刊登的《一贯道罪行录》《一贯道是害人道》等。可以看出,这些连环画作品的主题非常鲜明,它们紧紧围绕这一时期开展的社会政治运动、时事政策、新人新事等内容创作,刊登的这些连环画一般篇幅不长,文字通俗易懂,画面言简意赅,所描绘的画面让当时具有高小文化水平的人们能看懂,并为他们喜爱。将《河南日报》中连环画分为以下5种。

1.1 革命战争题材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拉开序幕。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抗美援朝运动开始。直到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运动共历时3年。伴随着抗美援朝运动的展开,对于抗美援朝运动的宣传也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一主题的连环画主要取材于抗美援朝、解放战争等,基本都是表现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的辉煌革命战斗景象。例如,西野的《凯旋忆当年》、张景豪的《美帝侵朝,泥足愈陷愈深》《三个英勇的通讯兵》等。这类题材连环画的画面表现多运用连环漫画的手法,刻意将敌方形象丑化、变形,有妖魔化的特点,面目狰狞,表现出对敌人的仇视、憎恨。例如,《看!美帝侵华百年血史》画面中将敌方人物置于画面中心,将其面貌变形、夸张,同时粗线条和堅毅的笔法展现了其面目狰狞的个人特性。

1.2 土改、农业互助题材

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所有农民分得了土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为了避免两极分化,在农村又开展了建立互助组、合作化的合作化运动。[4]这类题材数量最多,反映土改的有章景豪的《老王和治淮》和《赵巧儿》、河南省文工团美工组的《淮河岸上桃花开》等。反映农业互助的有张景豪的《苏殿选和他领导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织》、吴懋祥的《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为国家增产更多的财富》、山思发的《劳资团结·发展生产》等。这类题材的连环画基本都是由河南画家创作,根据河南这一时期出现的真实事件创作,画面场景多是表现农村劳作的风土面貌,形象地描绘了河南紧密配合国家的时事运动,画面极力渲染了人们的集体意识和生产意识。

1.3 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题材

镇压反革命运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的三大运动之一,简称镇反运动。运动打击的重点是土匪、特务、恶霸、反动会道头子和反动党团骨干分子。1951年底,党中央在党内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它是继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1952年初,又在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展了“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这类题材连环画有抓特务、检举贪污犯等。反映这类题材的连环画有王威的《七位小英雄智擒特务》、章建勋的《李仁、尚志机智捉匪特》、沙清泉的《贪污分子只有一条路》《制造假药的大奸商薛子猗》等。这类题材的连环画在情节故事上跌宕起伏,刺激有趣,目的是提高群众的警惕性。

1.4 识字运动、婚姻法题材

识字运动、婚姻法题材的连环画以传播知识、法律为主要目的。1952—1953年,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全国上下开展了热火朝天的识字运动。建国初期,扫盲识字运动的初步发展主要表现在“速成识字法”的创立、完善和推广。这类题材的连环画有马基光的《练字模范张继英》、沙清泉的《马金周学文化》、邱引的《马壮农民热爱速成认字法》等,用连环画的方式进行宣传识字运动,让枯燥的知识生动起来,便于读者学习接受。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为了推行这一法律知识,向从来没有法律约束的中国婚姻领域传达信息,《河南日报》中刊登的关于婚姻法的连环画宣传了新中国婚姻的政策,带有很浓的反封建、学新知的意味。例如,章建勋的《杜华争取到婚姻自由》、张心意的《张心意争取婚姻自由》、徐燕荪的《程双玉翻身记》等,描述了女性争取婚姻自由的过程,最终获得幸福生活的故事。

1.5 劳模题材

劳模题材是对各种先进人物的赞扬,国家在各行各业树立先进典型,目的在于通过这些标杆式的人物来影响其他人,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这一时期,表现劳模的美术作品,国画、版画、雕塑、宣传画等都有所涉及。其中《河南日报》中这类题材的连环画主要有张德玉的《青年团员的榜样》、章建勋的《优属模范王福》、武力征的《女青年团员李採》等。这类题材的连环画在画面上多树立个人典范的场景,如《优属模范王福》中描绘的是王福帮助他人的农民形象画面,背景中写上“一等功臣”“生产模范”等字样,从细节上更多地呼应画面的主题。

2 结语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出,1949—1956年《河南日报》刊登的连环画,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政策、政局的演变而不停地改变所要表现的主题和题材,国家的政治运动、时事政策以及河南地区涌现的真实事件、新人新事等都在连环画中得到了全面生动的反映。河南许多画家创作了一幅幅表现时事政治、宣传农业互助等既有思想内容又富有画面美感的连环画作品,同时也推进了河南地区连环画的艺术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锡.论报纸美术及新闻性[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57.

[2] 宛少军. 20世纪中国连环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61.

[3] 魏华.新中国连环画题材与内容演变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81.

[4] 朱丽雯,龚小凡. 1949-1966新中国现实题材连环画创作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12):121.

[5] 魏华.新中国连环画艺术简史[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6] 赵大军.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1949-1956)政治宣傳画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