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胡星童
摘 要:一直以农业为重的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学领域上都离不开“乡村”,“乡村”根深于每个人的心中。所以在文学领域,“乡村”对于作家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可想而知关于“乡村”的文学作品的数量也非常之大。这些作品对于“乡村”的描写,都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情感,寄托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受,从大多数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可见大多数作家都有“乡村情结”。本文叙述乡村情结在现当代多元素影响下的内容变化,以及文学中的乡村与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乡村内容差距和相似之处。
关键词:乡村;城市;文学
1 “文学中的乡村”的由来
地理学、经济学或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乡村与文学中的乡村存在着什么不一样的差异?乡村是相对于城市存在的,其他学科意义上的乡村是一个客观存在体。而文学中的乡村则是由不同的作家通过自己心底深处对于乡村的记忆来书写成文,每一个不同的乡村意象都包含了某种文化结构和某种社会关系,并且随之转换成一套生活经验。这种转换是重要的也是令人深思的。客观存在的乡村,为什么会成为书作当中的一个文学意象?而且这些作品中的“乡村”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在现当代文学中,大多数描述乡村生活的作品,其作家都生活在北京、上海等这些大城市,例如江浙的王鲁彦、湖南的黎锦明、贵州的蹇先艾等。他们的作品描写的“乡村”都是他们自幼生活的家乡。所以在这里看来,“乡村”和“家乡”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每每提到“家乡”,脑海中都会呈现出小河、矮房子、稻田等自然景象,这就是人们所认知的客观存在的“乡村”。那么为什么他们这么热衷于写自己家乡的人与事呢?或许正是因为在异乡,心底对于家乡的思念迸发,所以才将家乡的人与事书写下来,告诉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一起到作者的家乡去看看。文学中的乡村自古以来都是存在于文本当中的。中国古典文学中,很多的古诗词都有描写乡村生活,又或是怀才不遇的官员们,在官场上遇到很多不顺,于是在诗歌中写自己的家乡来表达心中的思念,想要回到家乡过上平淡的生活。还有很多诗歌文言是寄希望于一个理想世界,即桃花源般脱离尘世的无忧无虑的和平世界,也是以乡村作为环境来刻画这样的意境。
可见,乡村从古至今,都是文本中经常出现的环境刻画。纵观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以小农经济为主,重农抑商的政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农业文明一直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之一。而农业的发展都是在乡村进行的,“城市”这个概念出现得比较晚,几乎所有国家的经营模式都是围绕着“乡村”。客观存在的“乡村”,或者说地理意义上的“乡村”,一直在土地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诗人、词人也绝大部分来自农民家庭,故乡都是处在乡村的,所以心中的最深处都有着对乡村浓浓的情意。人们在抒发感情的时候,写作文字让其他人能感知其心中的想法,多喜欢将客观存在的“乡村”转换为各种意象再转为文字。在现当代文学中,人们也一样不能忘却心中最深处对于“乡村”的情感,所以这样的“文化结构”就随之形成。“文学上的乡村”才能诞生。
2 现当代文学中的“乡村”
自鲁迅开始,文学开始介入“现代性”,乡土文学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在此之前,“乡村”在人们的创作中和多个元素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鸦片战争后,我国的国门被迫打开,国外那种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的模式被传入中国这片一直以乡村和农业为主的土地上。城市与乡村一直以来都是不同的文化空间,在主要的经济来源、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文学语言上,人们可能更多地欣赏“乡村文学”中质朴的语言,这对于在城市生活的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在20世纪到来之前,中国大部分的文学作品对于两者的态度仍以“乡村文学”为主导。城市在文学领域的地位还是被乡村压制着。比如《红楼梦》,刘姥姥在大观园闹出的笑话证明了城市与乡村的差别。以这种对比形成的喜剧效果来映衬出文学中“乡村”覆盖了“城市”。细看《红楼梦》等作品,可以看出中国之前的经济模式是存在问题的,即使“乡村”在文学中的地位盖过了“城市”,但是文学作品中“城市”一再被写入,也证明了“城市”的力量在不断壮大。由于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都是来自乡村的商人到城里经商,并且发家致富,他们的权力也得到了膨胀。这样一来就撼动了皇帝在国土上的威信,所以“城市”所带来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城市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冲突也在中国迅速膨胀的经济中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20世纪初,“城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当中。但是在文学作品中,“城市”和“乡村”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比如这两种文学中所描述的意象群体不一样,乡村文学擅长刻画自然风景,并且将自然风景与作者的个人感情相结合化作纸上的艺术。而城市所构成的意象都是充满现代科技的物品,如汽车、飞机、工厂等。这么一看,两者在文化领域格格不入,没有人能够将这两种意象群体写作一片。并且从美学角度来看,“城市”总是缺少了许多自然的美感,多出的都是人造的、生硬的、没有生命的意象。作者很难将自己的个人情感加入“城市”这些意象当中。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城市”给“现代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其实,大多数‘乡土文学作品都笼罩着一种沉重感,优雅的意境早已被现实的苦难冲破了。”“感受最深的是乡村悲凉的生活,愚昧的乡风乡俗,被扰乱了的乡村家庭状态,被金钱侵害和腐蚀的人心。”这是一位学者在论及20世纪20年代中期乡土小说所写的文字。可以看出,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人们对于“现代性”开始抱有追求的态度,对于“乡土文学”则是一种认为其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20,世纪乡村小说呈现出3种基本传统:从鲁迅到韩少功是以知识分子立场、文化批判形成的启蒙传统;从废名、沈从文、孙犁到汪曾祺、贾平凹是以知识分子立场、人性审美形成的诗化传统;从赵树理、柳青到高晓声、路遥是以农民立场、现实视角形成的“史诗”传统。这3种传统在90年代出现的乡村小说《白鹿原》中实现了全面的整合和超越。
20世纪80年代,面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学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因此,“寻根文学”开始出现。传统文化被指为文学的“根”。“根”的意识不是狭隘的,不是某一个民族独有的,而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文化情结,它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延续下去的必要条件。中国“寻根文学”的作品里,几乎都是在写乡村,作品里的人物性格和城市里的迥然不同。而且这些作品都展现出很多不一样的地域特征。比如賈平凹的商州文化、乌热尔图的草原文化、扎西达娃的青藏雪域文化、郑义的太行山村文化。这说明了作家们从这些区域文化中寻找的是理论文本中所期盼的文学的“根”,而不是地域文化是否能传达传统文化的精髓。非常多的作品是指向深山老林、美化乡村生活、沉浸于田园牧歌当中的,这些对于人个性的解放,可以看出城市所带来的压力,比如功利、算计等。人们在这样的压抑中,都有对儿时故乡的回忆,希望有一天能重返故乡,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所以在人物性格刻画上都是以朴素、单纯为主。
在当代的许多作品中,人们或许更喜欢看城市中为了金钱或者是职业利益打拼的作品。正是由于“现代性”所带来的影响,人们在城市中为了更好地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针对这些问题,很多作家将精力放在了如何在官场上攀升或是在商业上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些对于读者来说,可能不是精神上的放松,而是对其生活和工作有更好的启发作用。可见,两种文学在各个方面都是格格不入的,很难同时出现在一部作品当中。
3 “文学中的乡村”的未来发展
当今世界,城市的发展可以说已经十分成熟,基本上每座城市的体系都建立起来了。现代化和工业化带给城市诸多问题,乡村的大自然又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成为许多人向往的地方。文学中的“乡村”开始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的“乡村”,也不仅仅是作家们心底的深处。乡村的生态、绿色文学开始成为“文学的乡村”的重要语义。现代化带给城市多重的问题,比如污水废气的排放、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海平面上升等。文学研究开始涉及对于环境尤其是乡村环境的生态分析。生态文化也开始被人们所知。生态文化包括广义上的生态文化,即物质文明的生态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生态文化;狭义的生态文化主要谈的是精神文明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知,其中对于乡村生态的重视也出现在很多文学作品当中,所以文学中的“乡村”开始在人们心中得到了转移。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尖锐化,为了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发展,人们面多诸多环境问题,必须调整自己的文化观念来修复旧文化所造成的環境退化。文学作为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范围不仅涉及社会问题,还涉及自然生态系统。其实文学的绿色之路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只是这些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乡村又接连遭到城市化带来的破坏。所以绿色生态文学的重点都放在乡村环境的分析上。
先秦文学中,《庄子》《荀子》《诗经》等文学作品就注意到了很多环境问题。汉代的辞赋中,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都写出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以看出古人对大自然的尊崇和向往。希腊神话则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以这种非凡的想象力来创造奥林匹斯神系,这反映了远古人类和自然的斗争。狄更斯的《荒凉山庄》和《艰难时世》描写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工业和自然环境的污染,这体现了作家对于人类未来的担忧,也说明了他们希望改善环境。西方很多作品都描写了人类与自然的较量,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人与鲨鱼的较量,但最终被自然报复。这里可以看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描写人与自然的作品还有列昂诺夫的《俄罗斯森林》、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拉斯普京的《告别马焦拉》等等,都是在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指出了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遭到践踏,之后人性将会扭曲。从外国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人们很早就开始意识到自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态意识。
因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到来,环境问题引起人们重视的事件相对于外国而言较晚。但是在环境问题上,很多作家十分重视。中国作家在描写环境问题上和国外存在区别。中国的作家擅长书写乡村的自然问题,从而突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描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西方文学则是将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与自然斗争的问题作为重点。近20年来,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生态文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比如汪曾祺、王蒙、张贤亮、陈建功、余华等,他们擅长将乡村作为事情发生的背景,并且将环境生态主题作为终生创作的目标和追求。同时,环境描写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还突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出作品中描写的事物。比如,沈从文在许多作品中就将人和自然的亲缘关系表现得恰如其分,表现了他强烈的环境意识。中国很多作家都很注重对环境的刻画,所以在反映生态问题上选择了“乡村”,并且塑造出各种各样的乡村人来体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强调了人不能离开大自然。
对生态文学的描写离不开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传统的文学理论把环境描写定格为刻画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手段。所以,“乡村”作为环境描写,人物性格也自然被定格到农村人身上。描写环境有助于突出人的性格特点。所以在绿色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乡村的细致刻画加之人物塑造,对于人应该尊崇自然的问题,许多作家把“文学中的乡村”写成一个大的自然生态系统,以这个为背景来书写人与环境的问题。这也可以看出“文学中的乡村”在文学领域中的发展趋势。
4 结语
“乡村”似乎越来越远离人们,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乡村”。每个人对于“乡村”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这取决于他们和“乡村”有着怎样的接触。在现代化的今天,科技和工业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文学中的“乡村”可能只是人们的心中所想,或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精神寄托,但是“乡村”是一种归宿,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上的。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享受着方便快捷的服务,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乡村面积越来越少,但是文学中的“乡村”所占的位置永远不会动摇。在不同学术领域,“乡村”可能成为很大的问题,但是在文学领域,“乡村”可能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倒影。
参考文献:
[1] 南帆.启蒙与大地崇拜:文学的乡村[J].文学评论,2005(1).
[2] 邢植朝,詹贤武.文学的绿色之路——论文学创作的生态环境意识[J].新东方,2002(4).
[3] 周鸿.生态文化与乡村生态旅游[C].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200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