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际科学期刊封面图文关系“陌生化”研究

时间:2024-05-17

袁竞雄 崔之进

摘 要:“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学者转向以图像学方法对国际科学期刊封面的图文关系进行研究。将“中国元素”进行“陌生化”处理,以期刊封面作为载体,传递中国前沿科研成果和文化。鉴于我国科学期刊封面设计的欠缺,从国际科学期刊的封面图文关系获得启示尤为重要。

关键词:科学期刊封面;中国元素;图像学;图文关系;启示

0 引言

置身于图像文化主导的时代,“读图”逐步取代阅读文字成为大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戴安娜·克兰曾指出,当代文化主要依存于三种文化组织,期刊即为其中一种。在“读图时代”,“封面是科技期刊展示科研成果的阵地,也是体现期刊品质的首要视觉传播途径”。[1]图文关系指图像和文学的关系,在不同时代呈现不同局面。在“读图时代”,这一关系表现为图像占据主导地位,文学边缘化。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科学家的前沿成果多次作为“亮点论文”登上顶级国际科学期刊封面,“中国元素”在封面上的出现频率提高,也代表中国逐步提升的科学文化形象。期刊封面独立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也吸引读者与学者对科学与艺术的关注,同时代表科学期刊的品质。

对国际科学期刊封面上的中国元素进行图像学研究,是对“读图文化”盛行现象的回应和反思。目前,中国科学期刊封面图像缺乏趣味性、艺术性,且与论文内容联系微弱,抑或完全没有关联,导致读者阅读兴趣降低,无法提高国际知名度。另外,国内学者对于期刊封面的图文关系与“中国元素”这一载体的研究极少。因此,以前沿国际科学期刊封面为对象,研究“中国元素”的视觉呈现方式,探究封面图片和“亮点论文”之间的图文关系,有助于提升中国科学期刊封面的艺术性,有效传递中国前沿科研成果并弘扬优秀中国艺术文化。

第一,科学期刊封面的图文关系。图像和文学的关系历史悠久,进入20世纪,电子媒介的出现和广泛运用使信息普及和公众参与程度大大提升,正如居伊·德波所言:“景象以它特有的形式,诸如信息或宣传资料,广告或直接的娱乐消费,成为主导的社会生活的现存模式。”[2]置身于“景象社会”,消费图像是我们的日常行为,这也促使我们对图像的审美性、所指的深度,所指和能指的结合程度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科学期刊的内容指向性和学术性强,受众大多数是专业人士,因而封面图片需和科学成果有紧密关系,能体现当期“亮点论文”的核心思想。对其他受众而言,科学期刊内容艰涩,本就不易接受,语言“能指”的局限性使阅读和理解艰深的科研成果难上加难。“能指”概念来自索绪尔的语言学结构主义,索绪尔将语言称为记号(sign),所指(signified)和能指(significance)构成语言。“记号”即词语呈现的整体,“所指”即词语指涉的对象本质的观念,“能指”即为表示词语的“音响形象”。这一理论也适用于认识非语言“记号”,如图像。科学期刊封面由图像和文字构成,研究封面图文关系即研究图与文的所指及二者的关系。

第二,图文关系的“陌生化”效应。“陌生化”理论由俄国形式主义学者什克洛夫斯基率先提出,他认为“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手法”,[3]这一理论洞察受众逐新趋异的心理,适用于了解并满足期刊读者的心理需求。在期刊封面设计方面体现为改编常规图像,转而代入陌生文本,从而打破受众的思维定式,使受众获得陌生化的审美体验,产生心理快感和进一步了解期刊论文的欲望。

1 “中国元素”图文关系“陌生化”范例

图像的直观性能够弱化文字的抽象性而产生的理解障碍,为阅读增添乐趣;而文字的联想性和多义性又能赋予图像深层的所指,引领受众思考。研究科学期刊封面上的“中国元素”,探讨其作为图像和封面文本、指涉文本之间的关系,目的是揭示“中国元素”在封面上的图像学意义,即“除了展现中国科研水平之外,也向世界科研圈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展示这是中国人的研究成果”。[4]综上所述,中国元素在封面上的呈现有两层指涉:第一,指涉中国的国家形象;第二,指涉科学论文的内容。以图1为例根据图文关系的所指意义以及审美嬗变进行研究。

1.1 虚实相生的“陌生化”

2014年6月21日出版的Chem Commun封面呈现苏州园林一景,古意盎然,是“中国元素”在封面上具有图文关系嬗变的典型范例。这期封面介绍苏州大学的纪顺俊课题组对异腈化学的研究成果:由于6-烷基菲啶的建构形成,两个新碳-碳键能在无金属条件下,通过(SP3)–H/C(SP2)–H键功能化形成。

在这一期封面图像中,设计者将现实的再现和改编统一:漏窗和假山的组合再现苏州园林一景,而对景物的改编使图像和文本产生了联系,具体表现:第一,封面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呈现文本。在封面图像左上方的小鸟口中衔着枝条,上面是字母TBPB,为封面介绍的反应中的介导物质;封面左侧书法表现的“苏州”蕴含作者纪顺俊教授课题组来自苏州大学这一寓意;封面论文中涉及的苯环结构式在造型上与苏州园林中常见的漏窗相似,封面正中央的漏窗图像和结构式一实一虚,间接指涉了论文的内容。第二,改编后的现实存在使读者产生陌生感,从而引发读者对于图像所指的思考。

1.2 意识构造的“陌生化”

2016年8月16日出版的Cell Reports将中国传统艺术皮影戲呈现于封面,描绘两个皮影戏角色互动的场景:左侧人物向右侧人物伸手递交手帕。这一期封面旨在介绍东南大学陆巍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长期增强(LTP)是神经元连接的加强,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胡塞尔意识构造理论,读者认识图像的行为是一种表象的客体化行为,是由直观行为(感知和想象)到非直观行为(图像意识)的过程。在此具体表现为读者先感知皮影图像,后想象图像主题——实在的皮影戏,继而借助图像进行“想像”,构造关于事物的图像,即为PKCι/λ和PKMζ在LTP中交替出现作用的画面。在这个问题中,陆巍教授课题组描述基本蛋白激酶PKCι/λ和PKMζ的作用,即在LTP早期和晚期阶段的激活模式中交替出现。设计者用皮影人物分别指代PKCι/λ和PKMζ,传递手帕的动作则象征PKCι/λ和PKMζ在LTP中交替出现这一作用。表象的客体化行为过程最终导向封面背后的科研成果。

1.3 图像与信息之间的“陌生化”

罗兰·巴特曾尝试阐明摄影和语言自相矛盾的关系,其中一个方法是“把摄影‘信息划分为‘外延和‘内涵,前者与照片‘在类比的完成与充分表现中‘虚构的非文字状态相关,后者则与照片的可读性与文本性相关”。[5]理解这一范例中摄影“信息”,更多的是对其“内涵”进行探究。另外,这组图片作为文本插图出现,根据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此时图片不在文本之前,而作为对文本的“注释”出现,文字的位置跃升,文本可视化效果加强,图文关系得到最大限度的显现。

清华大学张四纯教授课题组于2010年6月14日的Angew.Chem.Int.Ed.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题为《用低温等离子体探针成像质谱法对艺术品进行分析》,分析对象为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的一幅书法作品。张四纯教授课题组采用质谱技术与低温等离子体探针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水墨画和书法上印章图像的质谱分析。插图A和B为实验的关键环节——用于质谱成像的LTP探针对书法作品上的印章进行检测,插图C为印章质谱成像图。印章是鉴定中国书画的重要考据。课题组的实验将现代科技应用于艺术领域,在创新的科技成果中呈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研究成果和插图结合,“中国元素”在科学期刊上以不同于封面图像的形式呈现。这组图片是未经过艺术处理的摄影图片和科学图片的组合,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图文关系具体表现为摄影和摄影“信息”的关系。

2 启示

2017年自然指数排行榜(Nature Index)国家(地区)榜单显示,中国以WFC7449.71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在机构排行榜中,中国科学院位列第一。数据表明,中国的科研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但是,中国科学期刊封面的水平不能与之匹配。目前,国内科学期刊仍倾向于在封面上呈现摄影图片和未经艺术处理的科学图片,或只呈现期刊名称和相关信息,一般读者难以从封面上了解期刊内容,且没有进一步阅读期刊内容的欲望。究其根本,是科学期刊的管理者和封面设计者不了解、不重视对期刊封面图文关系的加强。为改进国内科学期刊封面,研究国际科学期刊封面上的图文关系,可得出以下启示:

2.1 加强封面图像知识可视化

“当代文化中的图像转向不仅改变了生产和消费视觉文化的方式,而且就视觉性在语言中的位置提出了新问题……”[5]1994年,学者米歇尔提出“图像转向”概念。由于语言本身的遮蔽和局限、图像的井喷,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接受直观的、平面的图像。在“读图时代”,无论是阅读文本的行为还是传播文本的手段都被挤压至边缘地带,探讨“图像社会”中文字的生存策略是一个重要课题。在科学期刊封面上,文本依托图像呈现的态势要求实现和加强封面图像知识可视化。知识可视化指用图像建构和传播知识的方式,“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一般来讲,知识可视化领域研究的是视觉表征在提高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的知识传播和创新中的作用”。[6]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双重编码理论认为,人有两个认知子系统,一个用于处理语言,另一个用于处理非语言对象。人类认知的特别在于两个系统能同时处理语言和非语言对象。联系双重编码理论和知识可视化的概念可得,知识可视化的实现是一个双向过程。一方面,其能将知识以图像方式传递给受众;另一方面,其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受众降低语言认知的难度,帮助受众获取知识。能吸引读者从而提升科研成果传播效率的期刊封面,其形成大多基于此原理。

研究运用“中国元素”的期刊封面发现:封面设计者将不同质图像有机结合,赋予“中国元素”图像展示中国科研水平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职能。“让中国元素发挥其自身的包容性、开阔性,而不再是单纯的一个符号,一种形式存在。”[6]知识可视化原理在这类期刊封面上得以深度应用,使科学美和艺术美得到更高程度的统一。

2.2 建构图文关系的“双重攀附”

在国际科学期刊封面上,传达文本信息是封面图片的首要职能,中国科研成果就是中国元素承载的文本信息。确立文本信息在封面中的位置,即确认“图”和“文”的地位高低。

在图文关系的嬗变过程中,“图”与“文”难分轩轾。学者高建平认为,中国“书画同源”一说是考证中国图文关系嬗变过程的一个重要依据,对研究现代图文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书”与“画”的关系仍存在于现代图文关系中,即不同质元素的关系,这也为运用图文关系带去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高建平特别提出“双重攀附”概念,认为绘画和文字之间存在这一关系:“一是论证绘画也像文字一样,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之功,从而通过肯定绘画的伦理和认识的功能而强调绘画及画家的社会地位,二是论证绘画须接受书法的笔法,从而规定绘画的本质不等于物象的再现,而是人的活动的痕迹。”[7]理解“双重攀附”有助于我们对新型图文关系进行解读:第一,科学期刊封面图片的阅读侧重点不是其能指表达,而是其所指或内含文本;第二,封面图片的亮点在于它并非物象的再现,而是融入设计者的创造思维。图片具有可读性,引发读者的理性思考,从而实现图片与文本的新型“双重攀附”。

2.3 树立“文化自信”的强国之路

将“中国元素”图像与科研成果结合既符合“读图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当下中国倡导的一项社会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只有坚持從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8]选择将中国元素图像呈现于国际科学期刊封面上,是因为“中国元素”能被大多数中国人认同,并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体现中国民族精神和民族尊严,是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中国“文化强国”形象的有力途径。

树立“文化自信”要求我们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因此,国际科学期刊将“中国元素”概念植入封面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3 结语

研究国际科学期刊封面图文关系,是为鼓励国内科学期刊运营者和封面设计者应用这一原理。同时,也对相关学者提出要求,即对“图像转向”的利弊进行思考。“当代的审美文化,在文化媒介转型的基础上已完成了从文字主导向图像主导,从语言艺术向图像文化转向的后现代转型。”[9]相关从业人士是否应因时制宜,转向依靠图像手段进行表达?

今天,人们置身于一个由图像呈现的世界,重图轻文是当下审美文化的特点。如果阅读图像就能获取知识和信息,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阅读文本就变得“不值得”。但对于速度和效率的过分追求也会产生问题。学者吴昊提出,“我们在沉溺于‘读图的感官刺激和便利的同时也在接受‘图像成为我们唯一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方式,懒惰、被动、丧失思考、缺失精神的培养是人类在‘图像时代所面临的最大危机”。[10]依赖图像阅读背后确实存在隐患。

对国际科学期刊封面“中国元素”图文关系嬗变进行研究,是从更本质的层面探讨封面图片上“中国元素”的运用方式,为中国科研成果和優秀文化找到合适的结合方式和输出渠道。同时,这为研究科学期刊封面开辟新的视角,为图文关系研究增添例证,帮助人们正确“读图”,更好地理解文本,使人们的认知取向在图文关系“陌生化”的天平上找到平衡点。

参考文献:

[1] 崔之进.世界顶级科技期刊封面艺术学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2):136-141.

[2] Guy Debord . Society of Spectacle[M]. New York:Zone,1994.

[3] 冯毓云.艺术即陌生化——论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的审美价值[J].北方论丛,2004(1):21-26.

[4] 秦逸人.大圣,你怎么在Cell封面上?[EB/OL]. http: // www. guoker. com/ article/ 441276/,2016-03-18.

[5] W . J . T .米歇尔.图像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7,96.

[6]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11(1):23-27.

[7] 高建平.文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J].文学评论,2005(6):126-135.

[8] 慎海雄.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EB/OL].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10/09/nw.D110000gmrb_20141009_3-11.htm?div=-1,2014-10-09.

[9] 张邦卫.图像增殖:语言的式微与图像的狂欢[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5(2).

[10] 吴昊.图像与文学关系的历史考察——兼谈文学在图像时代的生存策略[J].文艺评论,2007(3):18-23.

作者简介:袁竞雄(1995—),女,江苏南通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崔之进(1980—),女,江苏南京人,维也纳大学博士后,东南大学博士后,南开大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教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学学会会员、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会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员等,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