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摘 要:校园雕塑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拉近了建筑、道路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同时使受众的学习环境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有利于形成独特的人文环境,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文化精神的精髓,因此高校人文环境中的雕塑设计也越来越受人们重视。本文通过分析高校雕塑建设的意义,探讨校园雕塑建设的原则。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环境;校园文化;雕塑形式
1 高校雕塑的建设意义
1.1 提升学校品位,美化校园环境
校园雕塑不仅在校园环境中起点缀的作用,而且是校园文化的承载者,更能从深层次上提升学校的形象与品位。优秀的雕塑作品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校园环境中形成视觉焦点,又以其视觉张力作用于校园环境,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出一种愉悦的视觉空间,起到美化校园环境的作用。
1.2 反映历史发展,彰显校园特色
校园雕塑发展也会从侧面反映学校的历史发展,学校的历史文化是雕塑的主要表现题材,雕塑的建造也是那个时代文化、审美、经济的体现。学校的特色根植于深厚的文化积淀,校园雕塑能直观地体现校园的特色,富有特色的校园雕塑,才能体现一个学校的风采和与众不同的面貌。每一座雕塑都能反映校园的历史發展,彰显校园特色。
1.3 承载校园文化,旨在寓教育人
校园景观环境是学校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载体,校园环境雕塑又是整个环境的点睛之笔。教育者们提倡“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因此校园环境雕塑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环境雕塑积淀了校园的历史、传统、文化,蕴含着潜在的教育意义。通过解读校园雕塑,学生不仅能掌握一定的审美知觉,而且能从其作品中体会设计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从而领悟教育意义。
2 校园雕塑的建设原则
2.1 雕塑选题的个性化
在雕塑作品的选题上,应考虑校园的文化、历史、性质以及环境的特殊性,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选题。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塑造优秀品格、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阵地,这就决定了在选材上应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在考虑雕塑教育功能的同时,要十分注意雕塑的美化功能及学生的审美特点、爱好等,只有把以上几个因素综合考虑,才能保证选题的成功。雕塑的个性化还体现在选题形式、造型手法、表现语言等方面的个性化。雕塑手法多样化指雕塑选题形式、造景手法、机理材料、色彩灯光等方面的多样化;表现语言是雕塑家的个性体现,但也要根据题材、环境等合理运用。在考虑个性选题的同时,还要注意与文化环境的协调性。
2.2 空间环境的艺术化
雕塑绝不是随意拿来置于环境中的,而应与周边建筑、空间环境高度融合,在造型、颜色、材质、绿化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设计,营造一个整体的文化氛围,雕塑在这个氛围中应该起到点睛的作用。所以,雕塑必须是环境中的艺术,在雕塑周围环境应有必要的配景。运用创造前景、背景等必要的配景手法,既能增强校园雕塑的艺术感染力,又能协调校园雕塑与校园环境,使之融为一体。
2.3 雕塑设置的合理化
雕塑设置需慎重,在校园中设置一座雕塑要达到理想效果不是很容易的事,因此,对此项工作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调查研究,慎重行事。设置地点要切合校园总体规划,其主题思想要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一般来说,雕塑多置于校园主要道路、交叉路口、学生主要活动区等地,校园规划的主轴线上一般放置主题雕塑,此地的雕塑往往成为学校的标志和象征,造景雕塑则放在副轴线上。
2.4 材料选择的多样化
材料应用的多样化是指在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的基础上,向着多样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校园雕塑的取材突破了传统材料,新的综合性材料不断在雕塑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校园雕塑也可根据学院及专业特色选择合适的材料,材料作为雕塑的重要表现语言,已经向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材料的多样化也给雕塑的创作手法、工艺技术以及表现语言提供了开阔的创作空间。
2.5 雕塑与受众的互动性
雕塑在满足人们对环境需求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受众、环境、雕塑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受众是环境的核心所在,又是环境整体中的一部分,环境给雕塑提供了“归宿”,雕塑因而成为联系受众与环境的纽带;环境借助雕塑语言更为深刻地提升了自身的质量与品位,受众又从环境中获得体验与审美。受众与环境雕塑的互动体验和过程,不仅依靠视觉感受,而且依靠触觉体验,在人与雕塑接触、感应的过程中,引发受众心灵深处本能的情感反应,从而产生互动。
2.6 雕塑尺度的协调性
雕塑尺寸不可随意而为,不可一味地追求高大,或者为了节约成本而缩小,应该根据环境的大小与容积,设置相应规格的雕塑,雕塑的尺寸应合理地考虑环境的大小和观看的最佳视觉距离。可以在三维软件中模拟出场景,以确定雕塑尺寸和安放地点。任何一座雕塑必然存在一个最佳的观赏角度,因此,在确定雕像的具体位置时,应该把最佳的观赏角度安排在人流最大的方向,也可以在雕塑周围做一些必要的建筑和绿化处理,把人流引导到最佳的方向。
3 结语
一个高校的文化品位,很大程度取决于它的环境艺术。高校环境艺术中雕塑的运用可以提升校园自身的育人环境氛围和文化品位,也可以提升校园的景观品质和文化内涵,通过校园环境雕塑,可以培养大学生对大学校园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设计环境雕塑时,不落俗套,自成一格,树立整体意识、特色意识。雕塑紧紧地把校园环境与建设、文化艺术结合在一起,因此整体的规划与设计至关重要。如何做到雕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强调雕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正确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并突出校园特有的文化特色,成为我们每一个校园景观设计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邱玉华,陈幼琳.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02).
[2] 徐培玲.浅谈高校环境雕塑的艺术设计[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作者简介:赵强(1983—),男,陕西洛南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