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张晓刚政治波普化肖像作品探析

时间:2024-05-17

黄凤仪 吴卫

摘 要:本文研究张晓刚政治波普化肖像作品的特色,同时更全面地解读其作品中所揭示的深刻内涵,推动和发展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实践。从张晓刚的求学经历和艺术成长背景入手,运用符号学的方法研究其脸谱化肖像能指背后的思想内涵所指。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将本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政治波普手法相结合,切入中国“文革”历史的精神内核,创作出具有个人特征的脸谱化肖像作品。其个人的艺术创作实践和经历对中国当代艺术思想解放、创造全新的艺术风格有着先锋般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张晓刚;政治波普;同质倾向;减法处理;伤痕光斑

1 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步入改革开放的发展轨道,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市场经济逐渐开始活跃,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與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艺术家的创作环境更加宽松自由。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下,各种西方的哲学和文艺思想的涌入激发了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蓬勃发展,此时的中国美术界在学习和模仿西方艺术观念和形式的同时,也发展出了诸如乡土现实主义、85美术新潮、后89美术运动和政治波普等新的艺术思潮。这些艺术思潮促进了艺术观念的变革和更新,使得艺术家的个人意识开始觉醒,关注平民的现实生活并从中寻求自己的艺术语言。而其中的政治波普大概是继85美术新潮之后对中国当代艺术影响最深的艺术潮流之一。因此,一些平凡“革命群众”的政治形象被作为视觉符号开始应用在艺术创作中,作品多呈现玩笑、幽默或调侃,带有政治色彩的波普艺术开始在中国流行,正如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栗宪庭所言:政治形象就是把握中国文化的切入点。[1]

作为当代艺术领军人物之一,张晓刚见证了中国当代美术近30年来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其作品以当代艺术的视角重新解读了过去那个特殊时代的图像历史,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符号——政治波普化人物肖像。符号具有能指和所指两层含义,艺术中的符号即是将原有的观念提炼和简化,再处理后形成一个可被识别的并能表达创作者思想和意图的视觉符号。[2]艺术家通过艺术符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结构,从而实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念的目的,因此符号成了艺术家表达个人艺术情感和观念的关键元素。因此,从符号学的视角来探析张晓刚的艺术作品,通过对其作品中艺术符号的能指形式的剖析,能够更加全方位、多角度地探析张晓刚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所指内涵。

2 张晓刚简介

张晓刚(1958—),1958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82年(24岁)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在在北京生活和工作。他作为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3]曾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知名艺术展览,如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当代艺术文献资料展、九十年代中国美术(油画)双年展、第二十二届圣保罗双年展等等,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画廊以及私人收藏,是2007年“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得主,2009年其作品拍卖价格曾创下在世的亚洲画家最高拍卖纪录,其作品是当代艺术中蕴含中国情境和文化的最佳体现。[4]

张晓刚在昆明出生,但其童年却是在四川成都度过的。张晓刚的外公是秀才出身,后继承祖业行医,其母亲自小便接受写字作画的传统教育,因此受母亲影响,张晓刚从小就喜欢画画。17岁(1975年)时受到水彩画家林聆①老师的启蒙,开始学习素描和水彩。1978年(20岁)“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之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由此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在川美学习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艺术书籍,看了不少画册,通过借鉴他人的艺术作品,不断探索自己的绘画风格,这对他以后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张晓刚毕业时分配的工作并不理想,分配到了一个玻璃厂,并没有从事绘画工作,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艺术理想,期间还创作了《黑白之间的幽灵——住院日记》等作品。1985年(27岁)与朋友自费筹办了南京、上海的“新具象画展”,随后又和友人在昆明创立了“西南艺术群体”,同年开始在四川美院代课,至第二年10月(1986年,28岁)张晓刚正式调回四川美院师范系执教。1992年(34岁)张晓刚去欧洲学习,参观了很多美术馆,在那里接触到了他所崇拜的西方大师的原作,其中,德国波普艺术家里希特(Gerhard Richter,1932—)②用照片绘画的创作方式对他的影响最深,回国以后他开始创作大量的以家庭、亲情为题材的政治波普化肖像作品。

3 张晓刚政治波普肖像作品分析

张晓刚将“文革”时期的老照片(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作为素材创作了《大家庭》系列,通过人物肖像的同质化来表现一个大众化、符号化的肖像,使人易于辨认且印象深刻,对画面进行减法处理,以此体现旧照片的时间性,并加入光斑进行修饰,与原本灰色调的画面形成对比,进一步彰显了人物之间自然遗传的连接关系,以及对特定意识形态所留下的伤痕的反思。张晓刚的这些脸谱化面孔是对那个特殊时代社会、集体以及家庭的二次呈现,传达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集体记忆,从而激发观者的某种共鸣。

3.1 人物肖像的同质倾向

“同质异构”是美国著名格式塔心理学家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1994)的审美心理学理论。[5]通常讲的“同质异构”,是指在艺术作品中,用相同的“材质”或“共用形”迎合不同的“形状”,从而产生有趣的画面。[6]其本质是通过大众所熟知的事物来传达一个新的形象及其特征、意义。运用这样反复复制的表现手法,往往可以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达到新奇夸张的效果,使作品具有大众性、通俗性等多重审美特征。而张晓刚的“家庭式的老照片”系列作品均是用同样的手法不断复制同一张脸谱,但用不同性别和装束的形象呈现,然后重构出类似上彩后的黑白照片形式的绘画作品,反映的是中国缺乏个性的整个群体,再现了政治对家庭亲情的侵权,是对那个集体主义意识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的真实写照。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人们有着同样的血缘、同样的相貌、同样的妆容、同样的生活习惯,通过这种近乎不断复制、重构的手法,使家庭成员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烙印在观赏者的脑海里。

张晓刚在《大家庭》系列作品中,要画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肖像画,而是一个时代的公共模式的反映,既是“文革”时期的集体面孔,也是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孤独的人”的写照。可以看出张晓刚运用同质倾向的方法表现人物面孔,这种既委婉又强迫的表现方式,不仅准确、生动、别致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意图,同时突出了画面中人物的主体性,让人印象深刻,通过这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孔,不同时代的人和不同经历的人都会体会到不一样的感受。

3.2 画面细节的减法处理

一直以来,在油画的技法中,人们强调的是做加法,不停地在画面中增加颜料,强调笔触来达到色彩、空间、光影的对比效果。而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作品仍然使用的是油画材料,但已不是传统的油画绘画语言。他是在做一种减法,在绘画风格上具有极少主义倾向,以黑白灰为主要色调,運用了单色和平面化的手段,这也是其欧洲之旅受到德国波普艺术家里希特的模糊表现手法影响造成的。张晓刚的作品给人以一种平面、柔和、迷蒙的感觉,因为他的作品总是以一种减弱对比的方式出现。人物衣着简单,除了五官塑造外,其余面部结构和特征甚至人物性别都加以减法和弱化,在他的《大家庭》系列绘画作品中,全都是同一个符号化了的人物肖像,达到一种同质的效果。少即是多,减法的运用是为了容纳更多的精神上的东西,这些都是张晓刚采用减法的表现手法后的补偿,他把画面中的所有元素都进行弱化处理,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简洁但不简单,似乎给观赏者留了更多的空间去置身其中想象或回忆过去。

张晓刚将融入了中国传统的炭精画法转化成自己个人的油画语言,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人物的表现技法,从构图、色调、人物形象的塑造到表现技法的减法处理,营造了一种回忆过去的灰暗和模糊不清,简洁纯净的画面使作品本身具有了更大的包容性和抒情性。在张晓刚《大家庭》系列作品中,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几乎都是同一个脸谱的不同应用,这些都是他对减法应用的探索,使画面更能表达他内心的想法,同时能够容纳更多人的回忆。

3.3 伤痕光斑的艺术修饰

“红线是从卡洛③作品里来的,但是她表达了跟生命有关的含义。我把这个变成一种血缘关系、社会关系。人生活在一个千丝万缕的关系当中。”[7]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作品都是以血缘为线索,题材囊括了几乎所有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亲友间的人际关系,以逆向的眼光去看世界,画面中会在不确定的位置出现红线和几处光斑,对原本平静如水的画面进行了一定的修饰。这些穿梭游走的红线穿过人物身体,把画面中所有的人、所有的物件都联系在一起,暗示了彼此之间的紧密关系,既是血管、血脉、生命的象征,也可以是“文革”时期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代表。不管张晓刚《大家庭》系列作品是对过去的诠释还是对现在的怀旧,这些伤痕、光斑的修饰是张晓刚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打破了写实传统,突破了时间限制,亦突破了照片的形式,从而打破了整个画面的平静。

张晓刚从川美毕业后正是“伤痕美术”在全国流行的时期,这期间的作品都是以表现“文革”时期留下伤痕的反思为主,抛弃了“文革”的“红光亮”的程式化模式,将视角切换到普通民众的平凡生活。从张晓刚的《大家庭》肖像画中可以看出人物脸上的伤痕、光斑正是在“伤痕美术”背景下留下的认识反射,同时也是时代在人们心上所烙下的印记,与整幅画面的柔和感形成对比,显得突兀、刺眼,赋予了画面更多的内在含义。

4 结语

张晓刚作为当代艺术家的标志性代表人物,他借用波普艺术倚重大众文化这个基本语言法则,在其创作作品中运用了许多符号化的平民肖像和图示语言,其中很多图像符号都来自“文革”时期的老照片,比如不断重复出现的中性化面孔、红线、霓虹般的光斑等,都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张晓刚的政治波普作品中,成为一种文化烙印深深地刻在了观者的心中,并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张晓刚学习并借鉴德国波普艺术家里希特对照片的借用和人像模糊法,结合中国的波普艺术手法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表现那个时代几乎每个革命家庭都有的脸谱肖像画,从而产生了另外一种效果,创造了一种自己的艺术语言。而他个人的实践和创作经历也对中国当代艺术思想解放、破除陈规方面有着先锋般的推进作用。

不同于方力钧的“泼皮”与岳敏君的“笑脸”,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作品虽然是以个人肖像的形式表达的,但表现出来的却是人们的普遍情感,是一种集体记忆的写照。这些肖像作品既是张晓刚个人的回忆,也是一个时代的回忆,既具有过往历史的真实性,又具有当代艺术所推崇的符号性质。

注释:①林聆,广西贵县人,1918年生,1936年开始木刻创作,1938年加入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1943年参加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步同学组织的阳光画社。

②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1932年生于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德国著名的波普艺术家,其基于照片的写实作品以及具有极少主义倾向的绘画与雕塑风格令世人瞩目。

③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1907年7月6日—1954年7月13日)是一位知名的墨西哥女画家,她崇拜女性,自称为是一名女权主义画家。其作品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其中有一半的内容都是支离破碎(如器官分离、开刀、心脏等)的自画像。

参考文献:

[1] 栗宪庭.政治波普——中国式幽默[J].艺术世界,2013(4):44.

[2] 张旭孜.油画中视觉符号的发现与运用[D].青岛大学,2011:2.

[3] 成婷.论张晓刚“大家庭”系列绘画的后现代倾向[J].艺苑,2007(11):57.

[4] 张洁.艺术美的探寻——以张晓刚作品《大家庭》为例[J].现代妇女(理论版),2013(02):169.

[5] 杜雨梅.论艺术语言中“意象”的同构关系[J].杭州商学院学报(原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5):95.

[6] 吴卫.平面构成(图说本)[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78.

[7] 李升伟.张晓刚“中国式家庭”绘画的创作及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23.

作者简介:黄凤仪(1993—),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