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摘 要:芦笙长鼓舞流传于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地域以东地区,是在平地瑶漫长的社会变动中,通过历代瑶族人民创造出来的民族文化艺术,它与平地瑶民间宗教信仰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民族崇拜意识和浓厚的宗教色彩。
关键词:芦笙长鼓舞;平地瑶;宗教文化
瑶族芦笙长鼓舞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地域以东地区,至今仍然保留着独具特色的民族风貌。芦笙长鼓舞共有“头拜上四拜”“堂堂上”“美女双双”“东北鼓”“三人鼓”“坐堂齐”“竹鸡扒泥”“东北起鼓西北刹”等十二套舞蹈。舞蹈中的舞者吹奏芦笙、拍打长鼓、敲击小罗、吟唱号子,相互配合边奏边舞。音乐高亢热烈,节奏鲜明,民族色彩浓郁。该舞蹈一般在“盘王节”或族姓庙会的祭祀活动中跳。它是一种祭神乐舞,有瑶族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
1 芦笙长鼓舞的起源
广西富川县平地瑶的芦笙长鼓舞为祭祀性的民间舞,又叫吹笙击鼓舞。当地平地瑶人民在还盘王愿或举行盘王出游的祭祀仪式中都会跳此舞。民间对芦笙长鼓舞的起源来自一个传说:“相传,评王和高王打仗,评王眼见江山难保,便张榜谁能取得高王首级,予以重赏,并许配二公主为妻。有个来自南京会稽山的年轻后生叫盘瓠,揭榜出征智取高王首级。评王把二公主许配给盘瓠并封为盘王。盘王与二公主生下六男六女,传下瑶家十二姓。后有一天盘王上山打猎入夜未归,家人四处寻找,三天后发现在一处悬崖峭壁的泡桐树上悬挂着盘王的尸体,子孙们放下尸体查看得知是羚羊撞落山崖殒命。盘王子孙非常悲痛,为报父仇,伐下泡桐树,将树干断成数节,每节皆挖空,猎来羚羊剥皮蒙在两头做成大长鼓,小的树干做成小长鼓,采来芦苇竹制成芦笙,买来铜铃和小云锣以配乐,全族子孙一起吹笙击鼓隆重安葬盘王。”后来,瑶族人民为了缅怀自己的始祖盘王,择每年农历的十月十六日吹笙击鼓祭祀盘王。这种祭祀舞蹈随着时代的变迁,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发展创新,形成现今的芦笙长鼓舞。
2 宗教仪式中的芦笙长鼓舞
瑶族的宗教信仰主要以道教为主,崇奉的神祇非常多,如盘古圣帝、密洛陀、伏羲王、盘瓠王、梅山王、风伯、山神、刘仙娘等。因此,在瑶族民间宗教信仰节日也特别多。其中农历十月十六日的“朝踏筵笙歌答愿”、六月六日的“还牛愿”等宗教祭祀活动,由师公授予长鼓,带领芦笙长鼓舞队抬着系有特大稻谷、牛角、裝满贡品的花轿,巡游表演到庙宇,焚纸烧香请神接福,保佑瑶族子孙世代平安。
2.1 “朝踏筵笙歌答愿”中的芦笙长鼓舞
在平地瑶人民的心中,盘瓠王的地位最高。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祭祀盘王的节日,又称“盘王愿”“太平愿”或“朝踏筵笙歌答愿”。这是平地瑶人民最隆重的节庆,有进行三天三夜,也有四天三夜、七天七夜的。
“朝踏筵笙歌答愿”以祭祀盘王为目的集体歌舞娱神活动。活动安排:
第一天“置楼”。上午,师公发功曹,带领芦笙长鼓舞队在祖宗堂门前对天念语,意在请神受祭。芦笙长鼓舞队跟随师公起舞跳“头拜上四拜”。下午,师公做启事,念流移书。期间芦笙长鼓舞队交替穿插跳“头拜上四拜”,与祭祀活动相互进行。
第二天“安楼”,跳九州。庙宇中用竹篾扎成四五米高的花楼,悬吊两个大长鼓,师公带领“芦笙长鼓舞”队围绕庙中九根柱子依次向东、北、西、南、中方位跳舞,为跳“九州”。仪式后,师公吹三声哨子,击打大长鼓三下,芦笙、竹笛吹起。四个盛装打扮的纯真少女走到神位前唱跳祭拜,意在将她们献给盘王。芦笙长鼓舞队在庙宇中间围着点满灯火的火圈跳起“美女双双”“坐堂齐”“坐边齐”“五足尖”“竹鸡扒泥”等舞蹈。
第三天“出游上香闹楼”。上午,芦笙长鼓舞队随师公、龙船,打着彩旗、吹着唢呐一路歌舞周游各村,每到一处十字路口都摆上贡品烧香祭拜,舞蹈一轮。下午,回到庙宇举行十二巡请延酒仪式,芦笙长鼓舞队依然与师公交替舞蹈。晚上,举行祭祀孤幽、抢凤凰鸡仪式。仪式完备后,芦笙长鼓舞队又依次向东、北、西、南、中方位舞蹈,直至天亮。
第四天“安龙、勾愿”。当天芦笙长鼓舞队只跳“三人鼓”“东北起鼓西北刹”。芦笙长鼓舞与调“大屁股姑婆”面具舞同时进行,相互配合围圈舞蹈。下午申时烧掉花楼升起天旗送祖宗回千家洞。“朝踏筵笙歌答愿”活动结束。
2.2 “还牛愿”中的芦笙长鼓舞
第一天,瑶民抬起红、白、黑脸三位将军的雕像到邻村游行,芦笙长鼓舞队一同出游,每到一个村都要跳舞。第二天,芦笙长鼓舞队随师公到神长家牵牛,舞队边走边跳舞,一路跳到庙宇中,直至进行砍仪式前跳舞结束。第三天,参与砍牛的各家来一名男性聚餐,跳完芦笙长鼓舞后整个仪式结束。
从以上两项宗教仪式可见,芦笙长鼓舞与师公的法事程序同时进行,与瑶族祭祀仪式的重要内容密不可分,并且占有重要地位,可谓“有祭必舞”。
3 芦笙长鼓舞蕴涵的宗教文化
平地瑶民间流传,芦笙长鼓舞由十二套舞蹈组成,代表瑶族的十二姓。舞队可以六人、十二人或四十八人组成。可以分配为芦笙四人、小长鼓四人、小锣四人,两个大长鼓吊旁边由四男四女边舞边用沙包击打。音乐、号子与舞蹈动作相互配合,融为一体。舞蹈动作稳重,有“蹲踏揣步”“揣吸步”“跳踢步”等步伐,透露出古朴的风格特点,体现了平地瑶人民敦厚、豪放的民族性格。在富川平地瑶中,芦笙长鼓舞主要是以祭祀自然神灵和祖先为目的的一种祭神乐舞,祭祀活动必有芦笙长鼓舞。舞蹈中的道具芦笙为高辛氏帝赏给盘瓠的“宫号”;长鼓由泡桐树和羊皮做成视为仇记;小锣的响声为追捕羚羊显示神威。平地瑶后人将这些“舞器”视为神灵的化身,用来舞蹈祭祀盘王先祖,祈求化解凶灾赐予福气。可见,芦笙长鼓舞鲜明的民族崇拜意识和浓厚的宗教色彩,是宗教文化的历史遗迹,是经久不衰、源远流长的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2.
作者简介:陈东云(1983—),男,广西梧州人,贺州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瑶族舞蹈,舞蹈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