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美式多媒体作品与多模态语言学的经济价值

时间:2024-05-17

林琳

摘 要:近年来,美国在全球接连上映了多部票房大片,其中包括《森林战士》和《星际穿越》,这些影片为近年来传播科学发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给大众传媒产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更令观众受益匪浅,这就是一种多模态语篇原则。中国近期也相继上映了一些传播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影视剧作品。多模态语篇模式不仅为科学文化传播作出了贡献,更带来了巨大的产业经济价值,但是其更多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在通识教育方面的经济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关键词:价值;美国电影;森林战士;星际穿越;多模态语篇;通识教育

2013年上映的动画片《森林战士》在当年相继夺得德国、墨西哥等8个地区的票房冠军,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是一部科学信息含量巨大的作品。这部动画片提到了以下多项科学结论:第一,在女主角与父亲的对话中,女主角说她已经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了,并且已经自己适应哀悼故人的五个阶段了。第二,森林战士的队长在前去寻找自我放逐的小男主时,小男主正处于绝对个人主义阶段,但是他过得并不好,队长说服他回归集体。第三,关于神奇种子的孕育问题:一颗种子的孕育,环境是关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四,小女主父亲对小人国与大人国的行动速度频率差异的精准分析:在小人国的眼中,大人国的速度相对显得笨重。

下面是笔者通过查阅多方资料梳理出来的美国科学论文及科研报告所发表的科研结论:第一,美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在她1969年出版的《论死亡与临终》一书中提出了“哀伤的五个阶段”:一是否认,二是愤怒,三是讨价还价,四是消沉,五是接受。“哀悼的五个阶段”确实有根有据。第二,篇中关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成功融合的观点,也可以找到相关的科研根据。美国著名学者爱德华·霍尔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跨文化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超越文化》一书中,已充分结合其在美国精神病病例研究和旅日的亲身经历,郑重指出美式个人主义的末路与出路,书名“超越文化”,便是直指个人主义者必须超越个人主义文化,从而寻求对“垮掉一代”的精神治疗指导大方向。第三,关于神奇种子的孕育问题,美国外语教育专著《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已经得出结论:所出即所输,所用即所得。第四,至于关于速率与重量的问题,那早已是众所皆知。

辩证地看待事物,是每一个文科生都学习过的思维模式。由于一些限制因素,笔者无从探究小人国是否真的存在。但是,影片中所编织嫁接的几大科学结论,却是在笔者观影多年之后,在持续不断的文献资料搜索过程中一一翻查到的。很明显的一点就是这些理论都先于动画影片发表:1969年的“哀伤的五个阶段”,1976年的《超越文化》,1982年的《PNPSLA》以及物理体积与普遍速率问题。

近几年来,诸如此类的美式多媒体艺术作品层出不穷,《星际穿越》向大众传播了在穿越“黑洞和虫洞”会出现时空折叠的一种想象,而这一理论在《时间简史》一书中就出现过。2013年,风靡世界的迪斯尼大作《冰雪奇缘》,在影片的第一幕就放出一个大招,石魔人在谈拯救魔法时说了一句话:The heart is not so easily changed, but the head can be persuaded.而这句话与大量的人类大脑发展科学发现有关。由美国出品的此类影视剧作品不胜枚举,其主题已远远超出了“影视剧作品仅供娱乐”的范畴。

其实,诸如此类的影视剧作品并不鲜见,也不是美国的专属出品。中国于2015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虎妈猫爸》,就出现了一个“必胜诀”。只是,以前更多作品主要与励志、历史政治、社会道德伦理、逻辑推理、哲学、科幻有关。而当热门的科学原理在通过电影屏幕向公众进行传播推广时,不采用多数受众不喜欢的科学纪录片形式,而是将其编织融入各种童话、科幻故事中去,进而缩短科学发现与观众的距离,这样的影视剧作品,就属于大众传媒。有些影视剧作品见证了历史和文化,而有些影视剧作品则见证了科学发现。文化和科学本身并不一定对立,只要采用恰当的输出渗透方式,科学就会成为文化的一部分。美国媒体的这一做法,不仅保证了与美国社区学院的通识教育并行[3],也超越了学校的围墙,将通识教育通过大众传媒多模态语言模式输入到家庭教育寓教于乐的新天地中。

这的确就是一种多模态语言模式[4],如果参照“意识即意思”这一语言学理论的推理: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之一,交流的信息本质并不是语言或任何一种交流工具本身,而是人类的意识本身,即人类对所面对和遭遇的一切事物境况的认知。那么,人类所使用的沟通工具本身就是多模态的。但是,这些外在的载体,无论是图像、肢体语言、声音影像,还是口语语篇和文字语篇,并不会改变它们所承载的信息元素。这就是说人类科学研究探索得到的真理,无论是通过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还是被大众认证之后,通过纪录片的手法进行传播,不论是通过电影、电视剧、戏剧、动画片等多媒体手段,还是通过画作、雕塑、音乐等形式进行传递都是可以的。因为,承载工具未必会改变信息本身,但是,可以强化沟通的有效性。

但是,从经济学价值的成本投入与产出角度来分析多模态语言模式,使用者则不得不关注成本投入的问题。如果说交流沟通本身就是多模态的,那么,单一模态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比如,科学结论通过论文发表的成本远远低于制作一部电影的成本;简单的对话交流的经济成本肯定远远低于排练一个话剧的成本;发一条手机短信的经济成本远低于发表一则图文并茂的公众号文章的成本;外贸交易中,使用电报、传真、电邮和越洋电话的成本肯定低于远涉重洋的面对面交流,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由此看来,在发布科学研究发现结论这个方面,完全可以应用多模态语言学手法,也就是说,一篇论文、一幅画作、一部多媒體作品、一场演讲、一个讲座、一部话剧、一部小说、一部动画片、一幅画作都可以起到传播的作用。当然,相比之下,论文的发表是比较经得起考验且经济可行的科研传播手段。但是,从产出角度来看,一部成功的影视剧作品的大众传媒影响力更大,除此之外,新媒体平台的多媒体数据,也能产生巨大的价值。

因此,总而言之,多模态形式的信息载体模式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

参考文献:

[1] Edward T.Hall . Beyond Culture[M] . Anchor Books,1977:1.

[2] Steven Pinker . The Language Instinct[M] .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2007:9.

[3] 蔡文敏,马凤岐.美国社区学院的通识教育[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2(3).

[4] 杨信彰.多模态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J].外语教学,2009: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