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透过审美文化视角看楚舞的艺术特色

时间:2024-05-17

肖洒

摘 要:作为中国古代遗留的重要文化遗产,楚舞艺术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对后世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楚舞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艺术美感突出,包含丰富的想象力,确保其巫风色彩的浓郁性。结合楚舞艺术的发展史,可知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在表现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为其历史地位的突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透过审美文化视角,加强对楚舞艺术丰姿神韵的深入理解,促进我国古代舞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这种视角的感染下,有利于更好地看待楚舞的艺术特色,并结合楚舞浓厚的历史底蕴及独特的美感,不断丰富我国的古代舞蹈研究内容,实现现代相关舞蹈表演中楚舞舞风、舞姿的有效融合,提升我国古代舞蹈整体研究水平的同时实现楚舞艺术的有效宣传。基于此,本文将对透过审美文化视角看楚舞艺术特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审美文化;古代舞蹈;楚舞;艺术特色;历史底蕴

楚舞艺术发展;历史悠久,在先秦文化研究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楚舞文化内容丰富,其舞风、情感表达、舞姿等,对于后世舞蹈相关内容的表达具有较大的价值。所谓的楚舞,是指楚地之舞,融合了土著蛮夷文化及中原史官文化,在保持南国巫风状态的同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浪漫舞蹈文化,表现过程中具体激越古朴的巫风色彩。同时,楚舞艺术在历史长河沉淀的过程中形成了兼容性与良好性的机制,打破了传统僵化礼制的束缚,是我国古代舞蹈史上的奇迹,推动了后世舞蹈的快速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楚舞文化内涵及艺术特色,需要从审美文化视角进行必要地探讨。

1 楚舞的舞蹈形式分析

楚舞在我国音乐舞蹈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南方巫风及史官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由于这种舞蹈的表现形式具体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楚舞也可称为楚越舞。楚舞的艺术气息浓厚,表现形式多样,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需要对楚舞的舞蹈形式有着必要的了解。同时,结合楚舞的发展史,可知其表现形式多样,能够通过不同的舞蹈队地方文化进行有效的表达,促进舞者情感交流的同时也体现了楚舞浓厚的历史底蕴。楚舞的舞蹈形式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鲜明地方特色的巫舞。通过对楚舞艺术的深入分析,发现其中的巫舞表现过程中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巫舞本质上是一种原始性的舞蹈,反映了当时某些区域人们的生活状态,是他们情感的有效表达。结合巫舞的表演性质,可知其可分为:民间巫舞与宫廷巫舞。其中,民间巫舞主要的作用是为了祭祀鬼神,在楚辞的《九歌》中具有一定的描述;宫廷巫舞主要是为了取悦宫廷中的上层阶级。像《招魂》中所描绘的场景,便为宫廷巫舞。第二,长袖舞蹈。这种舞蹈是指表演者身穿长袖舞服,通过手袖舞蹈的方式进行表演。像《大招》中描绘的“小腰秀颈,长袖拂面”的舞蹈,即为長袖舞蹈。结合古代楚地文化的相关研究资料,可知细腰宽袖的舞服在楚地甚为流行,为长袖舞蹈的诞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三,建鼓舞。在对这种楚舞形式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出土的相关文物进行研究的。这种舞蹈作为一种宫廷舞蹈,表演过程中需要舞者与打手鼓的人共同配合,从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汉代对于建鼓舞有了一定的继承,对后世音乐舞蹈学有一定的影响。第四,七盘舞。这种舞蹈主要是指舞者表演过程中通过六个盘子形状的乐器及一个足鼓的共同配合,以跳跃打击盘鼓的方式进行表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2 楚舞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特征

结合楚舞的发展流程及楚舞艺术内涵,可知这种舞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第一,歌舞相互融合,相合为歌。楚舞融合了南方蛮夷文化及华夏文化,是对原始舞蹈的继承。从屈原的《九歌》、宋代朱熹的《楚辞集注》等史料中可以了解到楚舞具体歌舞相合融合的特点。同时,由于楚舞对古代楚地民间祭祀文化及宫廷文化有着深刻地体现,客观地反映了其具有相合为歌的特点;第二,八音和鸣、体制恢宏。通过对不同乐器的选取及配合使用,增强了楚舞的美感。结合相关的古籍史料,可知楚舞的表现形式与钟、鼓、瑟、笙、筝等乐器有关,从而使后人能够通过楚舞感受到一种气势宏大的舞蹈场景;第三,舞风纯朴,轻盈飘逸。楚舞在不同形式的表现过程中对于巫术及祭祀文化有着良好的反映。各种史料记载了古代楚地巫风昌炽的相关内容,结合已出土的文物,可知楚舞作为一种巫师与神灵交流的重要形式,其舞风纯朴,各种动作轻盈飘逸,美学价值高。

3 基于审美文化视角的楚舞艺术特色

由于楚舞结合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因此,这种舞蹈本质上是一种多文化相互融合的舞蹈。通过对出土文物、古籍史料及民间遗存艺术的了解与分析,可知楚舞具有明显的美学价值,其艺术特色突出。因此,需要加强对基于审美文化视角的楚舞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的研究。

3.1 古拙质朴舞风的艺术性

古代楚地文化是在原商周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逐渐地融合了南方的蛮夷文化。而作为古代楚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舞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各种舞蹈形式,逐渐形成了古拙质朴的舞风,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冲各种史料来看,楚民族对各种外来文化持包容性的态度,促使楚舞形成过程中具有兼容性的特点。这种标新立异、兼容创新的方式,为楚舞形成过程中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使楚舞的影响范围不断地扩大。注重楚舞古拙质朴舞风的艺术性研究,应结合审美视角下楚文化的发展流程,深入理解古楚地江汉土著文化内容。所谓的江汉土著文化是指两周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江汉楚蛮之地的各种文化,与我们的祖先最原始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像“搏拊琴瑟以咏”、“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舞”等,都体现了原始性的舞蹈艺术,具有较大的美学价值。为后期楚舞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始社会的人们集中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并在身上佩戴象征族文化的图腾配饰,在空旷的大地上响彻着鼓声,并伴随有陶哨、骨笛等乐器的声音,形成了一种韵律感突出的原始舞蹈。同时,原始社会的人们通过敲打乐器、无拘无束跳动的方式,传达着自身的情感信息,毫无掩饰地表达着自己的真性情,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楚舞文化,增强了楚舞发展过程中的艺术效果。除此之外,原始舞蹈的表现方式情感色彩突出,是舞者精神的寄托,在不同形式的表现过程中具体古朴飘逸的艺术美感,对楚舞艺术特性的突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像《诗经》的某些篇章中描绘的舞蹈场景,体现了一种原始性的生命情调,其表现形式具体强烈的感情色彩。而楚舞正是在这些原始舞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其古拙质朴的舞风突出。加上古楚地注重吸纳外来文化,促进了南方蛮夷文化与华夏文化交流,实现了中原文化与江汉文化的相互融合,在保持自身良好文化习俗的同时突出了楚舞的创新性。因此,楚舞继承了各种先进的文化,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自身古拙质朴的舞风,突出了地方特色。

3.2 轻盈飘逸舞姿中散发的美学气息

楚辞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但主要是以“长袖”及“细腰”进行表现的。这种具体美学特性的审美方式与楚人浪漫的情怀及艺术灵感有关,在楚舞形成的过程中表达着自身追求自由的愿望。古楚地文化发展中虽然受到了中原文化的一定影响,但楚人以包容的态度吸纳了这些文化,在保持自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了其他文化,最终形成了楚地特有的文化气息。同时,由于楚人对于独立自由的追求甚为强烈,便通过轻盈飘逸的舞姿进行着自身的舞蹈艺术传承与创新,并通过对服饰的改造,形成了具有一定美感的长袖,丰富了楚舞的表达方式,也为楚舞轻盈飘逸的舞姿带来了浓厚的美学气息。楚舞中涉及的长袖不仅体现的是楚人对服饰的重视,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肢体的延伸,增强了楚舞的感染力,促使其舞姿中散发着美学气息。像《楚辞》及《汉赋》中提及的“从眇宜修”“丰肉微骨”等,都体现着人体美学,并通过“华采衣兮若英”“娉容修态”等,对舞者的形象美进行了必要地说明。在描绘舞者动作美的过程中,《西京赋》中的“奋长袖之飒丽”及;傅毅《舞赋》中的“袖如素霓”等,都有着细致的描绘。通过对这些与楚舞相关内容的深入理解,可知楚舞轻盈飘逸舞姿中散发着美学气息。

3.3 热烈狂迷的情感表达

楚舞审美的过程中应注重其中舞者及楚人情感的有效表达。楚人对巫文化非常崇拜,这与楚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有关。楚国是在原始部落氏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精神世界中充满了神秘的气息。而楚人自身对于世界万物有着一定的理解:他们认为世界万物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像人与动物、人与神灵之间等,都是通过一种无形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国语·楚语》中描绘的“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场景,可知楚人对于巫舞有着的重视。这种楚舞形式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祭拜鬼神,从而通过巫舞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敬畏之情。通过对《汉书·地理志》相关内容的理解,可知楚舞的发展与民间祭祀密切相关,在最初用于祭祀到后来的娱乐,都反映了楚舞中包含了楚人热烈狂迷的情感。像恒谭《新论·言体篇》中记载的“吴人来攻其国,而灵王鼓舞自若”,可知楚王对于巫舞的喜好之情。即使自己的国家受到外来威胁,楚灵王依然对巫舞保留着一种狂迷之情。其他有关楚舞的史料业记载了各种楚人对于不同舞蹈形式的热烈狂迷。这种原始性情感的自然流露,反映了楚人对于世界万物的敬畏之情。因此,楚舞中也包含了楚人热烈狂迷的情感宣泄方式,体现了最原始的人性美。同时,由于荆楚之地舞风,其舞蹈艺术发展史悠久,并体现着鲜明的地域性,因此,通过对楚舞中美学理念的理解,也能对古代楚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更多的了解。

4 结语

作为多民族、多地域的舞蹈文化综合体,楚舞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特色,对我国后世舞蹈发展影响深远。因此,为了拓宽楚舞艺术的研究领域,在对各种史料查阅、民间艺术遗存搜集、相关文物研究的基础上,更需要从基于审美文化视角客观地看待楚舞的艺术特色,实现对这种古代舞蹈艺术内涵的深入挖掘。楚舞表现形式独特,艺术气息浓郁,为我国南方蛮夷文化及华夏文化相互融合的舞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为了实现对中国古代舞蹈之美的不断探索,需要注重审美文化视角下楚舞艺术特色的研究,确保这种舞蹈艺术的延续,扩大楚舞艺术的影响范围,不断提升我国古代舞蹈艺术的整体研究水平,构建完善的楚舞艺术研究创新机制。

參考文献:

[1] 张冬琦.试论楚舞的演变及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2] 张玉玲.楚舞研究及其当代创作述评[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2(03).

[3] 张玉玲.从《楚腰》看楚舞遗存及其当代复现[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5).

[4] 梁思思.从舞蹈《激楚》探寻楚舞的古典形态特征[D].北京舞蹈学院,2014.

[5] 王晓晖,邹曼璐.浅谈楚舞的美学价值[J].戏剧之家(上),2014(06).

[6] 杜鹏.论楚舞历史文化成因及其艺术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1).

[7] 查贝.基于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楚舞研究[J].大众文艺,2016(18).

[8] 扎西江措.审美文化视角下的楚乐舞[J].作家,2015(2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