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高校工笔人物画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4-05-17

牛颖

摘 要: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项目,它作为中国画中成熟得最早的一个画种,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直到今天仍然在当代国画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工笔人物画的教学尤为重要,本文就高校工笔人物画的教学进行思考及探究。

关键词:“工”;教学;传承;不平庸

近年来工笔画的发展势头日渐高涨,与水墨画相比较,发展空间更大,因为工笔画有色彩语言,它虽然是一个“工”的东西,但它“工”的程度可细可宽,所以工笔画能更好地跟当代相结合,它发展的路子会更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对于高校美术的教学来说更是如此。如今我们生活在21世纪,我们要创作的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但是无论怎样的创作,都不能脱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对于工笔画来说传承很重要,这种传承并不是简单的形象和技法,而是一种精神气质。并且在传承的基础上,也应该跟现代相结合,在创作中无论深浅,都要有中国传统文化得存在。吸收一切可以吸收的东西,在吸收之后一定要和中国传统文化连接起来。如今工笔画发展得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创作单一化。在面对传统继承的问题上,笔者认为一个时期只有一种传承是不对的。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文化自觉的角度上寻找中国工笔画的发展空间,那么我们就应该回归到对传统的研究中。

1 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历史

工笔人物画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原始的洞窟壁画,画的就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祭祀、舞蹈、狩猎的场景,这些原始的东西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线描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形式特征,成为工笔人物画最初的一个原始的积淀。

先秦时期,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人物画。魏晋南北朝時期是工笔人物画的风格初步形成时期,该时期的画家有“三国曹不兴、西晋卫协、东晋顾恺之、南宋陆探微、萧梁的张僧繇、北朝的杨子华、曹仲达等”。东晋顾恺之,用线如“春蚕吐丝”,被称为“高古游丝描”。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是工笔人物画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物画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技法也明显丰富,趋于成熟和完备。“阎立本”擅长肖像画和历史人物画。他的《步辇图》,画的是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联姻事件,线条刚劲有力,设色古典沉着。“吴道子”擅画宗教题材的壁画,注重以线造型,线条富有运动感,笔法特征像“莼菜条”。“张萱”擅长仕女画。他着意描写宫廷仕女被遗弃的冷落寂寞之情。另一个画家周昉继承发展了张萱的绘画风格。和张萱的不同是,张萱更多表现了当时比较悠闲欢快的生活,但是到了周昉生活的时代,已经失去了开元时的盛世,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周昉又出身贵族,对上层社会比较了解,所以他开始转向挖掘这个时期人们精神上的苦闷和空虚,更多地去反映贵族奢侈生活背后所面临的危机。

五代时期,社会动荡,宫廷腐败,所以这个时期的人物画,以描绘贵族奢华享乐生活的题材为主。工笔人物画仍然可以看出受唐代的影响,但人物形象已不再肥胖,而是显出清秀的风格。顾闳中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画的是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画中把不同时间的场景放在同一个画面中,这是中国卷轴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方式。

宋元时期是工笔人物画由唐代古典风格,向明清以后的近世风格转变的过渡期。宋代文人画逐渐兴起,“以墨代色”的方式成为当时绘画用色的主流,文人强调画家的自我表现和个性发挥,使工笔画进入衰落时期。

明清时期画风基本上传承了宋代的以墨为主,略施粉黛的风格。明、清是人物画步入低谷的时期,但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也涌现出了一批卓越的画家及作品。

2 工笔人物画的传承

工笔人物画具有一些传统的用材和方法,也应该被传承下去。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胶矾

工笔画一定离不开的胶矾,胶矾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胶矾相加,也就是通常说的胶矾水,所起到的作用是,制作板面材料,起封堵作用,一般胶大矾小,比例是7∶3或6∶4,并且矾要少,矾的作用是又要发色,又要固色,还有防腐、防掉色的作用,胶要多,尤其夏天胶容易坏,胶要多放点。第二,单纯使用胶,作用是调和颜料粉,并且不能用胶矾水来调。胶矾在使用的时候应该三矾九染,上粘合层,为了承接,颜色掉时再刷胶矾。

2.2 版面材料

材料方面,工笔重彩画中用到很多颗粒较粗的颜料,并且要反复去做,所以要求版面材料有较好的承载能力。选择板面材料,要根据所画的题材和内容而定。传统的宣纸显得太过单薄,所以拓展为用以下种类的材料:第一,温州皮纸。纸质有柔韧性,亦生亦熟,有较强承载力。第二,云龙纸。纸上有明显的纤维质肌理,纸质较厚,通常为半生纸,需要做熟,上色后变化丰富。第三,亚麻布。以麻为原料的织物,多为油画的画底材料,有织物肌理,韧性好,可以承载颗粒粗的颜色,并能绷在画板上反复涂刷。第四,定做画板,刷底料。定做所需尺寸的画板,刷上白色底料,或将纸全部裱在画板上。

2.3 中国传统颜料

古代绘画作品,如展子虔的《游春图》《捣练图》《韩熙载夜宴图》,这些作品距今最远的已有两千年左右,而画上的颜色还保持着一定的艳丽,其所使用的都是很传统的中国画颜料。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叙述了当时绘画颜色产地、使用情况。

颜料有磨成粉末的,如石青、石绿、朱砂,需要加胶使用,也有已经兑好胶的颜色叫“膏”,如花青膏、赭石膏、胭脂膏。中国传统颜色有植物色和矿物色之分,之后增加了仿矿物质的高温结晶色和金属色,水彩色、丙烯色也被运用于现代工笔画中。

第一,水色颜料:透明,覆盖力弱,容易与水融合,也叫透明色。原料多取自天然的植物,无颗粒感,可运用于大面积的罩染和晕染,也可运用于画底的制作,如藤黄、花青、胭脂、大红。有些矿物质色质地极细,加胶后也可制成水色,如朱膘膏、赭石膏。第二,石色颜料:由天然矿石研磨而成,粉末状,不透明,厚重,具有覆盖力,稳定性好,不变色。石青、石绿、朱砂、雄黄、雌黄、土红、蛤粉都属于石色。

笔者认为,在工笔人物画的教育方面,应该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就是一种生态。作为导师,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的特征以及发展的可能性,并且给予鼓励。不应该主张学生急功近利,在院校学习的学生去参加校外举办的展览,可能很容易就拿到了一个奖项,但是这样的奖项并不应该被鼓励,而应该追求一种不平庸,应该鼓励学生尽全力把作品做好,让这个作品可以与时间对抗,好的作品自然会有好的收藏家用心帮你保存下来。虽然学生的技法还不够成熟,但我们应该给予鼓励并加以引导,使他们在这条道路上正确前行。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