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合唱训练中的运用

时间:2024-05-17

张浩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各国流传甚广。将这些理念引入到合唱中,可以有效地解决训练时的一些难点、重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人的音乐素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最终更加完美地呈现合唱艺术。

关键词:合唱;奥尔夫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理念的精髓是原本性的音樂存在方式。从行为层面上讲,原本的音乐是指动作、舞蹈、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鼓励人们自己参与音乐。从意识层上来讲,音乐是人内心情感的联想、体验和表现。如今合唱的演唱和形式更加多元化,将奥尔夫的教育理念引入到合唱训练中,作品排练的效率及效果会有明显的改善,音乐中的节奏、音高、音色、旋律及曲式、调式调性、表情记号、音程和弦等元素会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合唱团员的眼前。

1 音准和节奏训练

旋律是音乐作品中的灵魂,因而音准就是重中之重。在合唱训练时适当运用简单的手势和肢体动作当作教学辅助手段,带领学生唱歌谱,让他们借助手势唱准音高,而非依赖乐器。训练时可采用手势搭梯子的方式演唱音阶,手势的高低起伏代表音高起伏的变化,手势的力度大小代表着音乐的强弱。

还可将合唱团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可由3人、4人或6人构成),给出他们若干和弦,由他们自己安排声部上台进行示范演唱。同时,其他组别现场听出他们和弦性质及每个人所演唱的音符,挑选同学或者组别进行回答。

奥尔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学,主要通过语言的节奏和动作的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节奏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基础,也是进行其他音乐教学内容的奠基石。

1.1 结合语言的节奏训练

把语言引进音乐教学中的确是奥尔夫体系的巨大贡献,也是奥尔夫教学法中独具特色的部分。被采用的训练内容可以是生活中较为熟悉的童谣、儿歌、成语或谚语等,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这些节奏朗读又可以发展为肢体(如拍手、跺脚)和节奏乐器的多声节奏活动。同一个节奏不断变换花样,但又万变不离其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节奏感得到训练。

1.2 结合动作的节奏训练

奥尔夫指出:“音乐和动作是人类表达的基本因素,每个文明的历史和个人文化都表明音乐和舞蹈是生命中的必要因素。”在动作教学中,奥尔夫创造的用身体动作发出响声的练习——“声势”是对世界音乐教学的一大贡献。所谓声势,即包括拍手、拍腿、捻指、跺脚等,通过身体这件打击乐器发出声响,组织节奏进行教学,同时又从短小的节奏卡农开始,不断重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准确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 互动式训练

西方合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非常科学严谨的训练方法,20世纪初新型音乐教学体系的建立,在合唱声音和谐的训练上开始采用互动式训练模式。

声音和谐的互动式训练方法:

合唱的本质是声音和谐,声音和谐的要素包含了音色、音准、节奏及表现。传统合唱训练过多地注重在这些方面的纯专业技能训练,受合唱团成员音乐素质参差不齐等影响,常常使合唱训练过程显得枯燥乏味,互动式训练模式能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

第一,音色的互动式训练。发声训练是解决音色的重要途径,音色对一个合唱团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与其通过传统式的方法一直反复不停地练习,不如利用现有的互动式训练模式来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一个简单的五度音阶,要求团员用唱名演唱,速度由中板到快板,让团员们在所在的范围内走动发声。训练过程中,团员之间将mi加上鼓掌的方式;而其余的音程继续保留只用唱的方式进行,通过音色的控制来把握旋律所体现的情绪。

也可由两人首先演唱标准音,然后四个人、八个人,以此类推,寻找共同的音色,感受音色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同时,可用母音的变化来训练腔体的稳定性。

第二,音准节奏的互动式训练。音准和节奏在合唱音乐当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可利用各种不同的互动式训练模式来帮助团员们。在音准的互动式训练中,我们可以在音阶的训练上加上手势来帮助团员们掌握对音阶的高低意识。这手势当然也是其需要注重的环节。在音阶基础上,通常对初学者来说都会以六声音阶为起步练习。那就是do-re-mi-so-la-do。基础打好后,才会再加上fa和ti。音阶训练是加强团员们内耳听力的最佳方法。除此之外,识谱能力、音准、记谱能力与听写能力等也能获得相应改善。

节奏的互动式训练上,可玩的游戏种类更是繁多,运用游戏的方式来训练节奏对任何一个人都是极有趣味性的。我们可以让团员们3~4人分为一组并选取一首儿歌,一起讨论节奏后用拍打四肢的方式演奏;也可以利用任何一种小巧的敲击乐器,如响板、三角铁来奏出歌曲该有的节奏。将节奏分为强拍组和弱拍组,一部分的人敲打每个小节的强拍,其余的敲打弱拍;还可以让团员们在导师指定的拍号上用唱的方式即兴创造出各式各样的节奏,在进行过程中不能发生中断。以上的训练能帮助团员对节奏有更敏锐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即兴创作。不论是在音乐上还是节奏上,每个拍号里都一定会有强拍和弱拍。

3 即兴创作训练

即兴创作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课堂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很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因此,即兴创作是合唱教学与训练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3.1 对节奏朗诵的运用

合唱作品是多声部的音乐作品,每个声部的节奏又是不同的,节奏乱则音乱,无节奏便无音乐。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把节奏单独取出来进行训练,同时还要在教学与训练中重视多声思维的建立。

还可将合唱团分为若干组,给出一个基础的节奏型(可用字念出来)由其中一个组别完成,其他组别自行商量确定出节奏型,然后依次展示,或两两组合。最后所有组别同时完成,感受过程中不同节奏相互交织带来的音响,从而达到创作的目的,同时也锻炼了团员对节奏的把控能力。

3.2 模仿自然界声音的嗓音声响

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运用,同时也是对想象力的培养。通过对某些合唱曲名或表达情感的需要,创造性地加入一些模仿自然界声音的声响,进一步烘托音乐作品的内涵,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即兴性、创造性,也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作品的内涵。在训练声音时可以将一些具有特殊表现的模拟音色进行训练,诸如风声、雨声、小鸟的叫声等;也可以借助一些器具将作品中的音色表现出来,如《倾盆大雨》中用铁皮和大鼓来模仿雷声,响指来表现雨滴等,使得作品更加形象化,音响效果更加有层次。

参考文献:

[1] 姬红兵.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在高师合唱课中的运用实践[J].黄河之声,2013(15).

[2] 武敏,郑妙云.以“互动式训练”促进合唱声音和谐教学方法探析[J].大舞台,2016(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