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研究国画的表现形式及审美

时间:2024-05-17

全炳生

摘 要:从工具材料的选择,内容题材以及构图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分析国画的表现形式,并指出以形写神的含蓄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以及深邃悠远的气韵美等国画的审美特点。

关键词:国画;表现形式;审美特点

国画也可以被称为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极富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世界美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展现出东方艺术之美。国画中富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哲学思想以及中国民族精神,是展现中华文明的重要方式。加强对国画表现形式及审美的研究,有助于在充分领悟国画表现手法的基础上,更加深切地体会国画之美,从而促进我国国画艺术的持续开展,弘扬中华文化。文章将结合国画的实际表现形式与审美进行分析,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与浅见,希望能够为国画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1 国画的表现形式

纵观我国国画艺术的发展,国画的表现形式,主要可以通过工具材料的选择,内容题材的选择以及构图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1 工具材料的选择

国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色,主要来源于国画所选择的工具材料,国画的工具材料,主要有笔、墨、纸、砚,采用特质的毛笔进行绘画,而“笔、墨”也就成为了中国画中的重要表现技巧之一。[1]其中的“笔”指的是借助毛笔,通过各式各样的技巧,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线条之美,或雄伟壮阔,或温柔如水等等,给予了線条更多的创造性与可能性,彰显出画家的个人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能力。

在国画创作的过程中,不同的笔所展现出来的效果也会有所差异。例如,采用软毫笔上色,便能够达到均匀而不留痕迹的作用;采用硬毫笔则可以实现白描人物勾线;兼毫笔具有软毫笔和硬毫笔的优点,刚柔相济。[2]“墨”具体指的是“墨色”,主要是通过积、泼等,使墨色展现出深浅、浓淡的色彩变化,进而达到国画绘制的要求,“墨色”可以说五彩,或者是六彩,彰显出国画的独特韵味与丰富魅力。

1.2 内容题材的选择

中国画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其中的文化蕴含与主题思想也不断发生着转变。而纵观中国画的内容题材,可以归结为人物画、山水画以及花鸟画。

首先是人物画。人物画要求做到形象逼真,能够传情、传神,突出人物的个人形象特点与人物各项特点。人物画的最大特点在于,将人物个性融入实际的氛围当中,故而在当前中国画研究中,也时常将人物画称为传神。[3]在人物画绘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特点的作品,当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其次为山水画。山水画比较注重山川景色的交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绘画者的情感与山水画相互融合,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最后为花鸟画。花鸟画主要是借助花鸟,展现大自然中的生命力,突出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形象,也是展现人们对美好、安静生活的向往。这三种国画均依照中国画题材划分,展现出不同的国画韵味与国画精神。

1.3 构图方式的选择

中国画在构图方式方面常采用散点透视法,这种方式下的国画构图视野更加清晰,构图方式也更加灵活,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对国画构图的影响。[4]例如,在荆浩的山水名作《匡庐图》中,便是一幅全景式的绢本水墨画,通过完善的沟通方式,将瀑布、小船、庭院以及行人等景物展现得有理有序,在散点透视的绘画方式下,给人以安静、美好的感受。中国画中展现出绘画者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中国画可以将一个画面融入不同时空的事物,为人们带来全新的观察体验。

例如,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便同样采用了散点透视法,在一个画面中,透视出汴河两岸数十里的景象,这种全景式的构图方式,将北宋时期汴河两岸繁荣的商业市场形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展现出多样化的国画绘制特点。

2 国画的审美特点

国画作为民族的瑰宝,具有明确的审美特点,具体表现在以形写神的含蓄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以及深邃悠远的气韵美等方面。

2.1 以形写神的含蓄美

中国画讲究“遗貌取神”,反对刻意描绘人物形象而忽视情感的融入。其中,“遗貌取神”中的“貌”具体指的是事物的外貌,也就是物;而“神”指的是事物的精神,有时候也指的是神奇、神韵的表达等。我国很多著名的国画创造者都比较注重“神似”,注重精神的创作,而不是“形似”。

例如,在阎立本的作品《历代帝王图》中,在其中刻画的13位帝王中,隋文帝杨坚性格寡淡,最后造成误国。阎立本绘画中将隋文帝刻画的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致,通过眼神位置的左顾右盼,展现出隋文帝优柔寡断、攻于心计的性格特点,巧妙传神。

2.2 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在我国传统艺术中,比较突出的审美特点即为意境,国画也是如此。意境是艺术家在自然万物中所产生的情感思想,展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而情境交融的意境美将艺术家的精神与智慧相结合,实现文化意蕴与思想精神的全面融合,将国画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在国画创作的过程中,意境可谓是画家观察自然的重要表现,展现出画家对自然、对生活的理解,蕴含着画家的精神境界以及艺术情调。正所谓“意”由“镜”生,在不同的情境下,画家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故言之“意无尽而画境无尽”。在情境交融中,能够产生思想,产生创作灵感,在浮想联翩中,展现绘画者的创造性,为国画艺术作品增添更多的魅力。基于这种情境交融的意境美,所以在实际的国画作品欣赏中,不但能够感受到外在的景物特色,同时也能够结合景物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在有限的国画作品中,感受无限的自然风光,在静止的空间中,想象动态的自然世界。

2.3 深邃悠远的气韵美

在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指出绘画六法,其中位列第一的则是“气韵生动”,“气韵”一词将国画的内涵表现出来。国画中的“气韵”,“气”主要指的是画面中的元气,这种元气来源于画家所呈现出的自然风貌,也来自于画家自身的气质以及对艺术的看法。“韵”主要指的是声韵、音韵等。国画创作中的“气韵生动”并不是单纯指节奏、韵律,而是一种浑然而成的整体性艺术感受,注重艺术形象蕴含中的一种不言而喻的美感,是艺术家着眼于整体的一种客观表现。

正因为在国画绘画中深邃悠远的气韵美,才使得国画艺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与变化,仍然经久不衰,成为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故而,在欣赏国画作品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循气韵美的原则,深入感受国画中所蕴藏的深层内涵,感受其中的哲学韵味。

3 结语

国画欣赏中的审美特点具体表现在以形写神的含蓄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以及深邃悠远的气韵美等方面。在国画欣赏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原则,细细感受国画中蕴含的美感、蕴含的哲学思想,并通过工具材料的选择,内容题材的选择以及构图方式的选择等国画艺术表现形式的学习,从而不断地推动我国国画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伟铭.近代语境中的“山水”与“风景”——以《国画月刊》“中西山水画思想专号”为中心[J].文艺研究,2011,01(23):107-120+160.

[2] 杨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艺术传播策略研究——以国画微信公众号为例[J].编辑之友,2015,08(24):69-72.

[3] 邢小群.官场生态演变的三部曲——谈王跃文的《国画》、《梅次故事》、《苍黄》[J].文艺争鸣,2010,07(12):150-153.

[4] 郭莉虹.文本与基因——由《芥子园画谱》引发的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国画教育的反思[J].美术研究,2011,03(11):106-1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