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中国画看传统美学与当代美术的关系

时间:2024-05-17

摘 要:当代美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曾有人说当代的美术是后现代的美术,当代美术更倾向于对个性的诠释。中国的传统美学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中有“道法自然”之语,在老庄那里,“自然”一词还表露出“自然”从抽象的哲学概念到具体的艺术形象演变的趋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之美便是这看不见、摸不着的道的最好的表征,在这里昭示着“自然”从抽象概念到艺术形象的演变。中国人以“道”的意识、方式看待自然,反映的是中国文化自我意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天人合一”。传统美学与当代美学之间有着深厚的联系,当代美术的发展依托于传统美学。

关键词:多元化;后现代;天人合一

1 中国画中的传统美学

南朝画家宗炳最喜欢游览山水,欣赏风光,他曾在晚年说:“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睹,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澄怀观道正是禅的一种最高境界,世人用自己平凡的眼睛静心感觉禅境的微妙。“澄怀观道”在中国艺术中是指文人用自己空灵清澈的心境来看待世间中各种俗事,纯净创作并获得心灵的自由,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的真实写照,它是对古代文人的审美心态极其生动的描绘。这种充满玄学的意味,和中国的儒释道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中国的文人艺术影响至深至今。

1.1 真山真水蕴真意

在汉语中“自然”指的是自然界、自然物。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它创造了人类,同时它也创造了自然的美感。《老子》中有“道法自然”之语,在老庄那里,“自然”一词还表露出“自然”从抽象的哲学概念到具体的艺术形象演变的趋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之美便是这看不见、摸不着的道的最好的表征,在这里昭示着“自然”从抽象概念到艺术形象的演变。中国人以“道”的意识、方式等看待自然,反映的是中国文化自我意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天人合一”。

魏晋时期文人由于不满时政,他们不愿当朝做官宁愿避隐山林,这和当时的审美倾向有关,这种倾向提高了对大自然美的鉴赏能力。寻奇览胜成为文人们追逐的目标和最终的目的,他们追求的是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便是在诗歌、琴弦、山水与饮酒、服食、养生中获得自身价值,实现人生的理想。

1.2 琴乐宁静得平和之妙

古琴乃七弦琴,它的余音悠远,音色很沉着,音域宽广,极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它的音乐不但让听者会有一种神圣而高雅精神享受,而且会使人产生荡气飘逸的感觉。古人用古琴来抒发他们内心中的情感,寄托自己的理想,古琴远远超越了音乐自身的含义,而是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古琴的琴体的各部位都有着象征意义,古琴的面圆象征天、琴底比较方象征地、琴底龙池一孔象征八风、另一孔凤沼象征四气等,这些部位体现着自然美。古琴的音色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之分,分别象征天、地、人。古琴,讲求的是天人合一、中正平和、宁静致远、道法自然,重弦外之音。

2 后现代艺术价值观

2.1 融合艺术各门类

人们现在把美术称之为“视觉传达艺术”,在当代西方,所谓视觉艺术已经与其他门类艺术难分难解。当代艺术不局限于视觉形式,而是把语言文字、音乐戏剧、大众传媒、数码影像、声光电化结合在一起。只要能传达特定信息,就无所不用,绘画超越平面限制,雕塑结台风景和建筑,展出场地也不局限于画廊和博物馆。

2.2 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当代艺术家并不反对传统的文化和精华,人类过去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完全抛弃是非常可惜和遗憾的,所以往往会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以往的传统文化和技术来实现更高的艺术目标,使旧符号产生新的火花。

2.3 非个人化

在艺术之上,后现代艺术强调的是社会功能,使艺术走出象牙塔,贴近大众生活,艺术家也不再蒙头创作,不关心实事,而是以天下任为己任,关心社会上发生的问题,并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不再是特立独行的另类人物。

2.4 多种标准

后现代主义绘画思潮不断从外国涌入到中国,对中国艺术思潮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当代绘画呈现出多元并存的现象,它与中国当代的绘画艺术慢慢融合到了一起。“多元”是当代艺术的核心理念,当代艺术的评判标准不再以“主流”来评判,而是多样化。比如承认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艺术价值等。现代艺术涌入并表现到绘画上,主要是从20世纪20年代林风眠等前辈开始的,之后中国社会上热衷现代主义的现象如同不停流动的河流绵延至今。

2008年开始,中国被卷入到全球经济危机,使艺术家和批评家体会到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他们开始明白中国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文化和艺术。民族化的建设受到全球化的挤压,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系统化的发展。当西方人不给中国民族艺术发展的机会时,艺术家们感到自己失去了在国际上的价值,而当西方人给中国民族艺术发展的机会时,艺术家们会感到难免有“文化殖民”的嫌疑。因此,中国现代艺術的发展需要自觉探索融合东西方的艺术,同时对各种不同艺术体系的价值的进行认可,以当代文化观点作为底座关照所有艺术的存在,认可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3 传统美学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3.1 用平等的对话方式分析“中西美学”

关键在于清除“以西方文化艺术为中心”的影响,对中西文化各自的优越性、局限性和生命活力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分析出中西美学各自的特点,特别要求研究者对中西文化都必须有基本的了解、体验,对自己研究的范围深入了解。中国的艺术家们在引进西方的文化艺术的同时,要参考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创作出有“根基”的艺术作品。

3.2 中西美学融合出新

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的基础上,不能割断历史失去本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否则便会失去生长发展的根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应该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并消化之,同时又必须扎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土壤,有本民族的特点和自己的独创性。不能“全盘否定”全部细化,也不能“抱残守缺。只有这样,中国的艺术才能在世界的艺术之林站稳脚跟,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4 结语

从世界范围看,当代艺术变得越来越有趣。90年代后期,新绘画出现了复杂而迅速的衍生趋势,与西方后现代绘画的情形一样,中国艺术家不再简单地将自己的兴趣与注意力限制在“个体手工”的范围内。而是同意在观念与出发点的指引下,让身体与类似工业生产和技术的方式结合起来,艺术家的作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他们对绘画产生的态度都发生了改变。过去,表现主义手工笔触本身是绘画的中心,因为观众正是通过这个来自身体的书写性去体会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欣赏绘画性带来的趣味。现在,呈现心理学意义上的内心世界任务不再需要了,观念与方法成为绘画文明的要义。

当代艺术的特点,既有对现实问题的揭示,也有着全球化的普适态度。当代艺术因为西方美术的大量传播,带来了很多并置之后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应该有自己本民族的根基,保留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当代中国艺术应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传统美学为基石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把中国的当代美术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 陈明霞.文心后素[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 李公明.书画与自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 吕澎.中国当代美术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孙玮,苏州大学艺术学院2013MFA研究生,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教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