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宣城出土的明代银锭

时间:2024-04-24

黄胜桥

[摘 要]本文介绍了安徽省宣城市出土的13件银锭基本情况,并对其型制和铭文进行分析,推断其主要为明代地方政府运送给朝廷的赋税折银及军费支出,对研究明代银锭铸造流通、赋税制度和经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宣城;出土;明代;银锭

银锭在我国货币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明代中期后,政府田赋税收、俸禄军饷均指定用银,银锭作为货币进入流通。目前,考古发现的明代银锭也很多,安徽宣城就出土过13件明代银锭,现藏于宣城市博物馆。

一、出土银锭基本情况

1984年7月,原宣城地区政法楼工地施工取土时发现一件红陶罐,内盛有银锭13件。这批银锭均为船形,俗称“银元宝”,按重量可分为五十两锭和十两锭两类。现将银锭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一)五十两银锭9件,根据其整体形态分为三型

A型1件,体呈船形,中间束腰,两端弧形上翘,外壁四角可见直线棱边,近底处弧收,底微凸。锭面为椭圆形,中间微凹,有螺旋纹,錾刻手书体阴文铭文。底部和四壁均可见蜂窝状孔隙。

1、黄杰制五十两银锭,长10.7厘米,宽5.5厘米,高6.8厘米,重1861克。铭文:“肇庆黄江厂解充饷银伍拾两匠黄杰”十五字,竖行、两排。

B型2件,体呈船形,中间束腰,两端弧形上翘比A型高,近底处弧收,平底微凸。锭面为椭圆形,中间微凹,有螺旋纹,錾刻手书体阴文铭文。底部和四壁下半部均可见蜂窝状孔隙。

2、乔可教制五十两银锭,长12.0厘米,宽6.2厘米,高6.3厘米,重1562克。铭文:“定远县四十六年边粮五十两银匠乔可教”17字。“定远县”一排横行,其余字竖行、三排。

3、杨仪制五十两银锭,长12.5厘米,宽5.5厘米,高8.7厘米,重1907克。铭文:“代州徵完四十六年秋粮银五十两银匠杨仪”十八字,竖行、三排。

C型6件,体呈船形,中间束腰,两端弧形上翘比A型高,近底处弧收,圆底外凸。锭面为椭圆形,中间内凹,有螺旋纹,錾刻手书体阴文铭文。

4、贺登科制五十两银锭。长13.2厘米,宽6.1厘米,高8.3厘米,重1880克。铭文:“临汾县四十六年秋粮银五十两银匠贺登科”十八字,竖行、四排。

5、贺登科制五十两银锭。长12.5厘米,宽7.1厘米,高7.8厘米,重1882克。铭文:“临汾县□□□□□□五十两银匠贺登科”等字,很多字迹已模糊不清,竖行、四排。

6、王宸制五十两银锭。长13.2厘米,宽6.9厘米,高7.3厘米,重1893克。铭文:“太□县征完四十六年天成军银伍拾两知县□□□吏□银匠王宸”二十七字,竖行、四排。

7、王宸制五十两银锭。长13.1厘米,宽7.3厘米,高8.1厘米,重1887克。铭文:“太□县完四十六年天成军银伍拾两□知县□□□□银匠王宸”二十六字,竖行、四排。县名、知县姓名的字迹与6号银锭相似,不易辨认。

8、赵海制五十两银锭。长3.1厘米,宽7.5厘米,高8.9厘米,重1882克。铭文:“□□四十六年秋粮五十两署印官□□□吏□银匠赵海”等字,竖行、四排。

9、赵海制五十两银锭,长13.2厘米,宽7.4厘米,高8.7厘米,重1887克。铭文:“□□四十六年秋粮五十两署印官□□□□银匠赵海”等字,竖行、四排。

(二)十两银锭4件

体呈船形,中间束腰,两端弧形上翘,近底处弧收,平底微凸。锭面为椭圆形,中间内凹,有螺旋纹,无铭文。底部和四壁壁下半部均可见密集的蜂窝状孔隙。

1、船形银锭,长7.7厘米,宽4.4厘米,高3.8厘米,重373克。

2、船形银锭,长7.5厘米,宽3.4厘米,高3.4厘米,重374克。

3、船形银锭,长7.8厘米,宽3.5厘米,高4.2厘米,重374克。

4、船形银锭。长7.9厘米,宽4.4厘米,高4.8厘米,重374克。

二、银锭型制特征

中国以银做货币的历史悠久,银锭型制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早在战国时期,楚国就开始使用银布币,铸成铲状[1]。汉代出现银饼,呈圆饼状。唐代有银饼,并出现长方形条状银铤,如宣城郡铸杨国忠进奉银铤[2]。宋代银铤弧首束腰,呈砝码状。元代银锭与宋型制相似,周缘微翘,中间微凹。明代银锭呈船形,中间束腰,两端弧形上翘。清代至民国时期,银锭总类比较复杂,有船形锭、砝码锭、方锭、镜面锭、圆碗锭等多种,型制不一。

宣城出土这批银锭在造型方面以两端翘起的船形为主,表面因银氧化呈黑褐色。五十两的银锭,敦厚稳重,均有铭文。A型两端翘起的双翼不高,底部稍平,中间束腰较宽,B型两端弧形上翘较高,底部稍平,C型圆底外凸,锭面内凹更明显。十两的银锭两端翘起,平底微凸,锭面螺旋纹分布细密,但均无铭文。这批银锭与四川洪雅九胜山明墓出土的银锭[3]、嘉靖十四年袁州府万载县禄米银五十两银锭[4]、明定陵发掘出的万历纪年银锭[5]、彭山县江口镇岷江河道出土明代银锭[6]等相比较,型制基本相似,可确定为明代银锭。

五十两、十两银锭锭面均有像螺旋状的丝纹,由外及里、排列有序,清晰可见,中间部分微凹。这种螺旋状丝纹的产生,是因为铸造银锭时银水由高温急剧冷却而收缩,由外向内形成螺旋状涟漪纹和锭面微凹的现象。有专家研究认为:“凡黄金白银成色在九成以上者,其纹必清晰圆润。九成以下者,则螺纹几乎消失。”[7]由此可见,宣城出土的这批银锭成色较高。

三、银锭铭文分析

银锭铭文是指铸造银锭时錾刻或铸造在银锭上的文字,历代银锭铭文不尽相同。宣城出土的五十两银锭铭文,主要包括银锭铸造的地点、时间、用途、重量、督官及银匠姓名等,从铭文内容上我们可以推断其为明代地方府、州、县运送朝廷的税银及军费支出。

(一)铸造地点:1号银锭铭文中“肇庆黄江厂”为地名,应指明代开始设立的肇庆黄江税厂。明神宗万历四年(1576年),两广总督凌云翼“于肇庆城南门外设黄江税厂检验并交纳税金,随撤销泷水口税卡”[8]。3号铭文中的“代州”、4号、5号铭文中的“临汾”为山西州、县,2号铭文中的“定远”指明代安徽凤阳府定远县,其余4件银锭铭文中铸地字迹难以辨认。

(二)铸造时间:2、3、4、6、7、8、9号银锭铭文中“四十六年”表明年代。因明代仅神宗朱翊钧在位超过46年,万历年号长48年,故“四十六年”即指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与1号银锭铭文中肇庆黄江税厂设立于明万历年间相符。

(三)用途:“秋粮银”指田赋折银。明初,田赋以征收实物粮食为主,后用银折纳田赋开始推广,百姓直接将税银送交地方官府,再由地方官府统一上解中央。银锭铭文中“(征)完”、“秋粮银”反映明代地方政府以银两征收田赋的现象。“饷银”、“边银”、“天成军银”指军队的饷银。万历年间,明朝先后在明王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军费消耗甚大。军队军饷,除军屯外,还从地方存留中支取。“司、府、州、县、将部分税收留于当地,用于支付军费……主要源于夏税、秋粮、小部分的盐课存留、商税及绝大部分的卫所屯田子粒”[9]。

(四)银匠:铭文錾刻银匠及督官的姓名是为了保证银锭的质量,用签字画押的方法,表示对经手的银锭负责。嘉靖八年(1529年),户部尚书李瓒给皇帝上书建议在银锭上刻时间、地点、官员、银匠等以备查考,指出“各处解到库银率多细碎,易起盗端,乞行各府州县,今后务将成锭起解,并记年月及官吏、银匠姓名”。[10]宣城出土的银锭铭文中“乔可教”、“杨仪”、“贺登科”、“王宸”、“赵海”为银匠姓名,“知县”、“署印官”为铸银督官。因银匠为手工业出身,文化水平一般不高,铭文书写有些不够规范,如“逺”简写为“袁”、“银”简写为“艮”、“粮”简写为“良”,字迹有少笔现象。其中,8号银锭还在束腰出印刻五条横线和一个“十”字,意为五十两银锭。

四、宣城出土银锭的研究意义

在明代,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银锭逐渐成为当时的主要货币,进入社会流通,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宣城出土的这批明代银锭铸地源于安徽、广东、山西等地,是地方府、州、县解送朝廷的税银及军费支出,为研究明代银锭铸造流通、赋税制度和经济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省扶沟县博物馆.河南扶沟古城村出土的楚金银币[J].文物,1980,(10).

[2]李问渠.弥足珍贵的天宝遗物——西安市郊发现杨国忠进贡银铤[J].文物参考资料,1957,(4).

[3]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洪雅九胜山明墓出土的银锭[J].考古通讯,1956,(3).

[4]李小萍.“嘉靖十四年袁州府万载县禄米银五十两银锭”分析[J].东方收藏,2010,(9).

[5]长陵发掘委员会工作队.定陵试掘简报(续)[J].考古,1959,(7).

[6]冷志均.彭山县江口镇岷江河道出土明代银锭[J].考古,2006,(1).

[7]汤国彦.中国历史银锭[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72.

[8]刘伟铿,吴咏平.肇庆历史风貌[M].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128-129.

[9]张松梅.明代军队饷银供给演变探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5:16.

[10]徐学聚.国朝典汇[M],卷110,转引自黄阿明.明代赋税征银中的负面问题[J].史林,2007,(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