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教学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4-05-17

刘蕊 雷搏

摘 要:在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中,独立学院必须充分考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改革所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教学主体通过采用一定的有效方法,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各个评价对象所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并判断其形成原因,从而研究适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改革的设计中,独立学院要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案和评价反馈机制。科学全面的评价考量,不仅能估计学生的学业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还能解释学生设计创新能力欠缺的原因,使得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交流和辅导,提高学生的整体设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能够起到激励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作用,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评价对教师能起到督促作用,使环境艺术设计教师能够较好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指导。学生也由此总结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了学习的效果。这样使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成为了一个能随时得到反馈调节的可控系统,教学效果也就越来越接近我们预期的目标。

1 重视学科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

专业设置是衡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对于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评估,其核心主要是对培养单位的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等发展规划问题进行评估。独立学院这类办学实体,在起步阶段一般是借鉴其依托院校的专业建设,选择发展势头良好、迎合社会需求的成熟专业、新兴专业和特色专业作为其专业设置的基本指南。例如,交通类高校所下属的独立学院,应当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交通运输类专业为自身品牌。这种专业建设思路,为独立学院提高市场竞争力、开拓生源、增加就业等打造了富有特色的品牌效应和发展优势,也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但一味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专业建设模式,不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实际条件,不考虑自身未来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思路,就会陷入盲目被动的专业设置倾向之中。独立学院必须要在专业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和必要性的科学论证,淡化学科界限,突出专业特色,拓宽专业设置口径,弹性设置学科方向,合理配置调整一、二、三级学科和方向之间的关系,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受教育者在今后就业过程中就业面的拓宽和职业方向的灵活转移。

2 科学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完善课程体系

科学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完善课程体系是实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以笔者所在的独立学院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为例,教学计划中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课程课内学时基本控制在合理区间,约占本科培养计划总学时的70%,专业课程学分值约占培养计划总学分的70%。压缩课内学时、增加实践课时,使学生有更多时间从事实践活動和综合素质拓展。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公选课五个模块,体现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把专业理论、通识基础和综合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密切了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之间的联系,开设涉及多学科、多元化、多样性的人文课程,使人文教育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3 强化实践环节,重视创新素质培养

应用型人才语境下关于实践育人的价值目标,充分符合现代教育学中关于素质教育客观规律的论述,有利于弥补传统的功利化色彩极为浓重的应试教育对学生兴趣天赋和个性发展的抹杀。通过保证足额实践教学课时,加强实践教学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与专业实验室建设,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在环境艺术设计日常教学,特别是实验操作教学内容上,增加那些侧重强调软件技术与美学设计功底相融合的兼具综合性与创新性的实验教学。在专业社会实践方面,要广泛地建立专业实习基地。教学培养单位应当走出校门,与设计行业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签订专业教学实习协议,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广泛地开辟参与专业实践、了解行业现状的实习、实训平台,使得学生对设计类公司企业的现代化设计程序、公司运转流程、业务洽谈规则、施工现场运作等,形成全方位的了解和体味。在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特别是教学过程中,把课内教学与课外认知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联动、有形设计元素和无形设计理念相融合,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课题研究、项目研发和创意孵化。

4 研究学生特点,改进教学和评价方法

应用型独立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实现理论教学内容由内化到外化的转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师,应当善于充分结合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中的成功设计案例,把握时机,适时适度地渗透专业教育,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效性。在课程准备和教学实施中,要善于开发课程教材中所包含的设计元素,并将其列为教研活动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教师在课程准备和教学讲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教材的内容设计,学生的认知规律、接受程度等,综合考虑并设计专业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仅要有教与学之间的知识层面的交流,也要有思想情感的沟通与互动,切实提高教学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实效性和导引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探索教学方式、手段、途径等方面的改革,在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和思考兴趣上进一步下功夫。

5 建设与应用型高校办学特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目前,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为数不少的问题,形势严峻。由于特殊的办学机制,大多数独立学院专任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偏重,其势必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应当鼓励教师走入企业,参加设计企业与科研单位的研发项目,从而锻炼教师的科研与实践能力。对于重点学科、特色学科,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争创优势学科。在独立学院教师的绩效考核方面,要建立一整套系统完善的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考评机制,从培养单位管理制度层面上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事实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建设的效果、课程体系的设置、教材建设的质量,最终都要通过专业教师的教学来体现,尤其是课程教学效果,它可以说是直接通过教学工作者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把握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 孟夏,任戬.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6(1).

[2] 王惠.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6(6).

[3] 肖宇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J]. 南方论刊,2016(3).

[4] 赵琳.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教学研究,2005(5).

作者简介:刘蕊(1984—),女,河北沧州人,艺术学硕士,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教学。

雷搏(1984—),男,河南周口人,哲学硕士,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