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白欣蔓
【摘 要】随着历史记忆的不断消逝,对记忆的有效采集和真实呈现具有更高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口述史学专著《胡同里的姑奶奶》通过收集多位满族旗人妇女真实、丰富且具有代表性的记忆材料,旨在以女性视角,以小见大地展现老北京内城百年来的兴衰更迭。本文将从记忆理论出发,探讨该书如何利用记忆进行“心灵考古”,实现老北京文化和场景的重现,展现满族旗人妇女群体共同的文化和集体记忆。并分析口述者的记忆在促进群体文化传承和社会认同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尝试对口述史的社会价值略窥一二。
【关键词】口述史 记忆 社会认同
《胡同中的姑奶奶》选取不同背景、不同特点的十位满族旗人妇女作为主要访谈对象,将女性纳入研究范围,丰富和壮大口述者的群体,有效地提高了代表性和覆盖面。既可真实展现满族旗人妇女的个人生活、命运和生活状态,又旨在追溯老北京人的生活变迁。
本文以《胡同里的姑奶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记忆理论,从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入手,分析该书在收集、分析和呈现历史记忆材料中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在展现历史面貌、促进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中的作用,从而加深对于口述者历史记忆的社会价值的认知。
一、打捞渐逝的记忆
著名口述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提出:“那些能够被提取和保存的记忆是口述历史的核心。”然而,当前口述史资料收集和研究正面临着历史记忆消失的严峻挑战。留住正在消逝的历史记忆,真实地呈现历史面貌成为口述历史必须完成的挑战。
1.记忆的探寻。清朝以来,满族人、旗人一直占据着老北京内城的最中心位置,其活动范围狭窄固定,是北京城中最稳定的群体,在几百年的生活中形成了迥然不同于他处的京城文化。然而,随着传统老北京人聚集地——胡同,消失得越来越快,以及外来人口猛增,区区百万的老北京人正在消失,京城文化,也随之湮没于无形之中。随着老一辈历史亲历者的离去,残存在这些老人记忆中的珍贵历史素材也将永久消失,抓紧记录祖辈们真实的生活经历,为老北京留存一分自己的真实记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胡同里的姑奶奶》以老年人为访谈对象,选取十位饱经沧桑的旗人妇女为主要口述者,关注其在从清朝灭亡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这百年的历史中,对老北京历史变迁的感受与看法,探寻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作者对吴效兰女士的访谈极具代表性。由于吴效兰女士父祖辈都是前清时就在故宫服役的旗人,她的父亲和公公都是1925年被推荐入“善后委员会”工作的年轻人,吴女士的讲述对于我们了解故宫昔日的情况有所助益,同时也有益于再现20世纪30-40年代故宫所特有的文化氛围、人际关系。
另外,通过对隐瞒自己原本民族的口述者的访谈,不仅是要再现当时的场景,和他们所经受的苦难,更重要的是从这些口述资料中获得对未来的借鉴,有益于他人。正如法国学者皮埃尔·诺拉所说:“我们正在经历这么一个过渡时刻,在这个时刻,伴随着记忆被撕裂的感觉而出现了一种与过去的断裂意识,同时还有一个时刻,在这个时刻,这种撕裂又释放出了许多的记忆,以至于要考寻其承载的东西。”
通过对满族旗人生活变迁,透视清朝俸饷制度的本质,认识它是如何限制旗人的出路,直接导致京师八旗子弟的生活在清朝覆灭后陷入绝境的。并且通过观察他们是如何应对和看待社会的各种变化和自己身份的转变,也可以对社会发展与人体命运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知。
2.记忆的合谋。口述史是特定年龄、特定身份的个体间交流互动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是一项需要采访人与受访人密切合作的心理工程。作为口述历史的主导者,访谈者必须对记忆的特点和处理记忆的技巧十分熟悉,不断启发和引导受访人,让其回忆逐渐系统化,通过有目的且有效的沟通,开发出受访者记忆中的宝藏。
《胡同里的姑奶奶》每一篇访谈开头都设置一篇“访谈者按”,写明本次访谈的基本信息、宗旨、特点、主要成果,对被访者身份进行以及选择访谈对象的原因进行必要的介绍。必要时会添加访談者个人的感受和解读,或对本次访谈的切入点、谈话路径等问题进行阐述。
作者在《犹记当初未嫁时——张国庄口述》一篇的访谈者按中提到,张国庄谈话充满对旧日的眷恋。作者认为这使她对记忆中的许多人与物都有美化之嫌。既保留了口述者叙述原貌,又附上了访谈者的个人观点,体现了其作为访谈的主导者对“记忆”这一主观性历史素材的专业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保持所获历史材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有所助益。在双方的互动中完成了记忆的合谋。
3.记忆的佐证。口述材料依托于个体记忆,具有流动性。不同个体对某件事情的回忆可能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景、不同时空条件下对具体事件的表述也可能存在差异,故口述材料的真实性常常受到诟病。对此《胡同里的姑奶奶》佐证记忆材料所运用的多种方法值得借鉴。
首先,作者采访时,常以其亲友或相关人士的访谈为补充或佐证。如《筒子河畔西连房——吴效兰口述》一篇后以其丈夫和小姑的口述材料为附录,与吴效兰的口述材料互为印证。其次,作者做了大量的文献工作,与记忆材料之间相互补充印证,以尽可能多的呈现口述记忆背后的故事。前期,作者将对现有文献的细致梳理作为确定口述主体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访谈及资料整理的过程中,以文献为参考,与记忆材料进行比照,以纠正被访者的记忆失误。也有助于引起研究者对于被访者有意虚构出来的内容本身的关注,从而透视其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心态。
二、完善现存的记忆
清朝的“乾嘉学派”研究提出“无征不信”“恢复历史原貌”的历史真实观,形成了后来史学界“无一事无出处,无一事无来历”的研究准绳。使得官方、特权阶层和男性长期掌握着话语权,无益于反映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而 “总体性的历史”观则提出应开放历史主体的范畴,拓展历史材料的来源。口述历史的价值正是在于其是“围绕着人民而建构起来的历史”,将目光投向普通的下层群众,重新认识被边缘化的一些人物和日常事件,使得历史研究的内容更丰富完整和全面,现存记忆不断得到完善和补充。
1.突破性别及权利禁锢。在很多有关北京的历史研究中,常将数量庞大的汉族人及其生活的地區作为传统北京文化的代表,如前门天桥民间艺术和宣武门外的会馆文化,对居住于内城长达数百年的满族文化、旗人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而在有关满族八旗文化的历史研究中,研究者也往往更聚焦于满族八旗贵族或作为历史主体的男性。而对于生活和活动范围更为集中、规模庞大的满族八旗女性的关注往往比较缺失。这对于研究满族文化来说,显然是不全面的。
《胡同里的姑奶奶》将有关旗人女性的访谈独立成书,而且多以普通旗人妇女为访谈对象。不仅将京城旗人女性直爽、能干、豁达等气质鲜明地呈现出来,也聚焦和再现了这一群体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还与八旗男性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展现人生百态,重现历史全貌。陈墨认为“追究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及其真实信息固然重要,而通过口述历史,了解个人对社会事实的记忆建构,同样重要”,口述史通过众多个体的不同记忆,使得人们可以从多视角观察和理解当时社会,补足传统历史研究宏大叙事中所缺失的板块。
《胡同里的姑奶奶》以普通的、下层社会的满族旗人妇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将旗人中的汉人、蒙古族人纳入关注范围。访谈内容遍及家庭婚姻生活、邻里关系、风俗习惯、职业、社会风貌、个人嗜好等多个方面,内容充实丰富。既反映个体间的不同命运和社会记忆,还通过横向对比体现其经历和命运的共性特征。如封建背景下的迷信、繁文缛节对女性的折磨、包办婚姻的不幸、孩子早夭等。不仅立体化地呈现了北京的百年社会变迁和城市生活史,也提出了值得后续研究继续深入的重要线索。
3.探寻固有模式之外的历史真相。传统的历史研究存在声音长期一元化的问题,对研究者和受众来说,都极易形成刻板印象和固化思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的研究领域的开辟。另外,记忆的流动性和主观性存在真伪之辨,决定了口述史后续的研究和核实尤为重要。
第一版《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中,由于作者忽视了北京居住格局与人群特点之间的直接联系,在选择访谈对象时存在畸轻畸重的问题,对于居住于边缘地区的庞大普通旗人群体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旗人群体中占据很大比重的汉人、蒙古人及回族人群体。因此,在再版中,作者访谈对象、访谈内容都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努力对被访者进行多次回访,补充和修订了初次访谈时未曾顾及的细节,使得访谈能够进入较深层次的主题,对被访者所讲述内容的真正意义有了更高层次理解。
三、挖掘认同的记忆
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集体记忆是人们立足于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累积性建构,具有历史的连续性,是某一群体认同的前提和群体情感凝聚的纽带。记忆不是简单的个人主观行为,而是不可避免地建立在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之中,体现个人与社会结构间的关系。
自辛亥革命爆发开始,北京旗人生活濒临绝境,被迫隐藏自己的民族成分。在《胡同里的姑奶奶》一书中选取的十位访谈者中,除了文毓秋老人是从外省逃来北京的之外,只有吴效兰女士一人报了满族,汉军旗人蒋亚男、蒋亚娴认为自己本来就是汉族人,蒙古八旗后人鄂凌英回归自己蒙古族人的身份。其余的6名“姑奶奶”,虽然保留了鲜明的满族特征、旗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记忆,却都报了汉族。这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可以体现出他们对自己满族身份的认同感在下降。
而通过口述历史,对京城满族旗人这一群体生活经历、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探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大社会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理解和形成正确认知,从而为该群体明确自己的民族身份,提升认同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小结
口述史是在凝固的史料之外的一种“活的历史”,使现有的记忆版图得以充实和完善。但更重要的是口述史以“人的逻辑”关照事件背后的诸多要素。英国历史学家约翰·托什认为:“口述史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它是不是真实的历史或作为社会群体政治意图的表达手段,而在于它证明了人们的历史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在《胡同里的姑奶奶》中,多位受访者对村庄村民自焚事件的记忆与男性旗人,或汉人相比,存在诸多差异,正是这些差异给了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分析的空间:历史事实的背后人们是怎样想的,是如何看待他们的过去,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关照和定义自身,寻找集体记忆,增强身份认同。
(作者学校:中国传媒大学)
【参考文献】
[1][英]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唐纳德·里奇著,王芝芝、姚力译.大家来做口述历史[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3]定宜庄等.口述史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陈墨.口述史学研究:多学科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