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付志峰
【摘 要】媒介融合带来了传媒生态的变化,对新闻传播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媒体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新闻专业,在媒介融合的洪流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只有切实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善师资力量,按照市场需求加快改革,才能培养出融媒体需要的合格的媒介融合型人才。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闻传播教学 改革
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媒介融合已经跨越了起步期,进入了快车道。而作为媒体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新闻专业,承担着神圣的使命。在此背景下,高校的新闻传播教学只有按照市场需求加快改革,才能培养出融媒体需要的合格的媒体融合型人才。
一、媒介融合环境下我国传媒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基于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系统实现了重构,傳媒业亦是如此。信息传播明显呈现出去中心化趋势,并且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说,融媒体时代传媒行业的内涵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时期的范围。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于传媒人才的需求也必然随之变化。
1.对传媒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更趋全面。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以单一媒介为平台,媒体的各部门分工明确,界限分明。无论是广播电视台还是报社、出版社,都喜欢招收专业对口的人才。这些新入职者由于新闻传播的学科知识扎实,可以很快进入角色,适应工作岗位。然而媒体融合的发展,打破了媒体间、部门间的壁垒,传媒行业对于传媒人才的知识结构也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复合型人才成为媒体急需的理想人才。因此,新入职人员要有复合性的知识结构,不仅掌握新闻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人文、法律尤其是科技知识,这样才能成为复合型人才,满足媒体发展需要。
2.对传媒人才的职业素养需求更趋平衡。过去,新闻专业毕业生专一的职业技能是新闻媒体衡量人才优劣的核心指标,至于毕业生的其他素质,可以适当让位于专业。但是融媒体时代,传媒业界越来越重视从业者的包括视野、学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在内的综合素养,编辑、记者不仅要有较强的采写能力,而且要有熟练掌握交叉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新的传播手段进行全媒体报道的能力,以及整合信息、多渠道传播的能力,以增强适应全媒体发展的弹性。
3.对传媒人才的所学专业要求更趋多元。在传统媒体时代,高校新闻院系基本上是按照现实的媒体分界来设置专业、安排课程的,比如新闻专业毕业后基本到报社就业,广播电视专业进入电视台,编辑出版则从事出版行业的工作,一个专业对应一种媒介行业。进入融媒体时代,由于技术的发展,各媒体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媒体对于从业人员专业外的技能更加重视,对专业的要求更加多元,单一的专业技能很难适应融媒体发展的需要。
二、媒介融合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媒介融合的新成果无法及时地应用到课程当中。当前媒介融合如火如荼,但是大部分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跟不上时代步伐,教学理念与媒体发展实践存在着很大差距。许多教师仍沿用传统媒体时代面向某单一媒体的教学理念,在注重专业课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无法将先进的媒介融合的成果及时地应用到课程当中,教学内容缺少更新,讲授课程内容与业界发展脱轨,缺少前瞻性,无法满足社会对于新闻教育的期待。
2.教学方法单一。高校的新闻传播教学应该根据媒介发展的实际不断更新,但是现实中新闻专业教师的教学过程还是不尽如人意。教师在上课时仍然以传授基本知识、观点为主,重理论而轻实践。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整合能力才是关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建立具有实践特点的动态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融媒体专业人才。
3.教学设备更新不及时。新闻传播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融媒体的建设,要求新闻传播能够适应全媒体发展,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但是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一直被当作普通的人文学科来建设的,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课程陈旧,落后于实践的发展;设备陈旧,基本的实验室设备不完备,导致虚拟演播室、实训中心等缺失,师生之间缺少课外交流沟通的平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4.优秀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大部分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一是毕业后直接任教的,他们理论功底扎实,但是缺乏传媒行业从业的实际经验。另外,这些教师所受的新闻教育也多是单一型媒介的,专长于某一种媒体的知识和技能,缺少对媒介融合的整体认知和把握;二是其他专业转入新闻专业任教的,这些教师大多是文科类专业,对传媒行业的改革和现状了解不完善;三是从媒体转到院校工作的教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是此前在媒体也是从事单一的传播,缺乏媒介综合素养。
三、媒介融合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学改革策略
1.确立正确培养目标。高校的新闻院系究竟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高校新闻传播教学改革面对的首要问题。显然,媒介融合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再培养面向单一媒体的单一技能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应以培养具备文字、图像、影视、网络技术等多种专业技能的融媒体人才为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努力回应传媒业和社会的期待,加强对社会和传媒业的服务。
2.优化课程体系。媒介融合环境下,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化发布是对融媒体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挖掘新闻价值、寻找闪光点并生产出适合不同媒体传播的产品,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为此,在高校的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注重对学生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方面的培养。一方面,国内多数高校的新闻专业教材已经过时,其中关于新闻传播的知识点、案例的选择、传播的发展等理论,离今天的传播实践已经渐行渐远。因此,必须与时俱进,编纂反映融媒体发展的最新教材,吸纳最先进的经验成果,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要开设必要的跨媒体、跨专业课程,比如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舆论学等,在教学中与社会融合,培养既会内容生产,又懂技术操作,还能媒体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3.创新教学模式。新闻专业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就业目标比较明确,传媒行业是其背后的强大支撑,媒体也急需复合型的传媒人才。新闻传播教学若长期实行封闭教学,则学生必然不能适应业界的发展变化。因此,新闻传播教学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一要开门办学。鼓励传媒行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建立长期合作的联系,将媒体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充分利用传媒行業的资源,与媒体联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二要利用校内媒体平台开展实训。充分利用校报、校台和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多平台,让学生融入其中,全面参与练习,掌握全媒体的操作技能。教师可以跟踪点评,进行指导;三要搭建师生间交流平台。通过微信群、QQ群、论坛等模式,实现师生间的交流与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展示自己的业务能力,从而培养出具有融合思维、富有创造力、主动性的融媒体人才。
4.增强改善优秀师资力量。虽然新闻传播类专业属于人文类专业,但它与一般的基础学科专业有所不同,基础学科要求配置的师资是学术型的,而新闻传播类学科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配套师资理应表现出应用型学科的特点,需要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在注重教师理论水平的同时,要鼓励专业教师有计划地“走出去”,到传媒行业实践锻炼,真正了解当前业界的动态和发展情况,结合教学将这些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一些来自业界的资深媒体从业人士开展讲学、交流活动,拓宽新闻教育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四、结语
媒介融合改变了固有的传播理念、传播渠道以及传播格局,对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媒介在融合发展,新闻传播教学也不能故步自封,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介生态环境,注重实践教学、产学结合,教师、学生乃至业界人士密切配合,才能填平学界与业界的鸿沟,培养更多优秀的融媒体复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专业教育改革策略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6):169-170.
[2]赵鹿鸣.填平鸿沟:数据新闻教育与业界对接[J].中国报业,2018,3(下):22-23.
[3]姚江龙.媒介融合下高校新闻教学改革与全能记者培养[J].新乡学院学报,2014(1):169-170.
[4]张早.媒介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新闻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19):11-1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