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人文精神与高职教育关系的思考

时间:2024-04-24

徐国方++吴小洪

[摘 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不对立,两者相辅相成。高职教育中存在轻视人文学科的偏向,学生人文素养偏弱,制约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正视人文学科偏弱,学生人文素质较差的现状,设法弥补在课程设置、校园育人环境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什么是人文精神?众说纷纭,见解不一。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一、认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人本主义”即为人文精神,是以个人主义、人的主体性为基础的自由民主精神;二、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等同于人文精神,认为中国文化精神即为人文精神;三、立足于人类文化的整体,从终极关怀等角度来理解人文精神。本文所说的人文精神,指第三种观点所指向的人文精神。这一意义上的人文精神,关注人生存的意义,包含对人类命运、历史、人类摆脱痛苦的思考与探索;是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本质的精神,或者说是人类文化生活的本质与灵魂,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超越常见的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截然分开甚至相互对立的观念,认为作为人类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科学活动,所体现的精神也是人文精神。

作为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重要基地的大学,无疑应该是人文精神荟萃之地。大学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人文精神,关注知识的传播、创新与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终极命运的关系,关注知识创造者、技术创新者自身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离开人文精神的支持,无法为科学探究、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也无法解答知识的积累与创新终极目的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与灵魂,是保证大学校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向上向善的最本质的精神。

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苏省为例,高校总数为128所,其中高职院校78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总数也接近全省高校在校学生的一半,事实上,高职教育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由于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历史、专业结构、就业压力、师资队伍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人文精神底蕴不足、人文学科过于弱化等劣势,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

高职教育在办学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在办学类别上属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自然也包括要求高职学生有必要的人文素养。但是在高职院校办学的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得技术、轻人文的价值取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

从高职院校发展的历程看,多数院校由以前的中专校合并升格、专业整合而成,且在较短时间(10至15年左右)内经历建设新校区、迎接评估等繁重任务,有的进入示范校建设的阶段。在不长的时间内完成学校的转型升级,迫使学校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集中投向硬件设施,如教学楼、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难以兼顾校园的软件建设,因此与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相比,校园人文底蕴明显薄弱,而人文氛围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硬件设施的改善,是大学人文氛围形成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人文氛围更多地体现在师生的精神风貌上,需要长期的艰苦的积累。

一所院校是否拥有浓厚的人文氛围,也与人文学科在全部学科中所占的比重相关。有学者提出,高校合理的学科配比是人文学科占比约30%。以扬州大学为例,人文学科在学科总数中占比略高于30%,在学科资源,如馆藏图书、学术讲座、教学名师方面能给予全校以相当的影响;而同在一地的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其人文学科在全部学科中占比约为2%,人文学科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偏少。高职院校专业学科设置的主导思想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近年来强调的是与地方产业、企业实现对接,由于许多人文专业,甚至某些文理兼类的专业,被认为与企业无法实现无缝对接,在高职院校被视为“无用”的专业。这也是弱化高职院校人文底蕴的因素之一。

从高校的生源结构上看,普通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优于高职院校,总体上高职院校学生入学进的录取分数线明显低于本科院校。进入高校学习之前,本科院校学生与高职院校学生在人文观念、人文知识方面已经有明显的高下之别。笔者曾就普世价值、文化名人、人文理念等对两类学生作过问卷调查,结果是本科院校学生得分在优秀以上的约为40%,高职院校的学生得分约为7%,相距甚远。

两类院校学生的就业导向、课程结构、学制长短等因素也制约着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的人文素养积累的程度。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去向一般是企业,目前企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多半没有提出明确要求,而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多,比如考公务员,对人文知识、人文素养有较多的关注。高职院校课程结构(以三年制学生为例)约为3000课时,其中实践性课时占比30%到40%,开设专业课之外,留给人文类课程的空间极小;而本科院校对实践类课时占比的要求相对宽松,有较多的空间可以留给人文类课时。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在校时间也比本科院校学生短一年零三个月左右,除学习各门专业课,应对各类考试,学生自主学习人文知识的时间明显少于本科院校的学生。笔者曾就两类学生(非文科)每学期用于阅读人文类书籍、听讲人文类课程等情况作过抽样调查,结查如下表: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学生用于学习人文类知识的时间对比表(每学期)

接受调查的高职生反映,由于人文观念相对较弱、知识的积累较少、平时可以关注相关话题的机会不多,导致他们对人文理念重要性的理解较高中阶段并无多少增长。

以上将两类院校的学生作对比,并不是说本科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就臻于完美,就不存在应该改进之处。更多的来自笔者多年的观察与思考而产生的忧虑: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在理想信念、日常举止、气质风度、自我管理诸多方面存在差距,从较深层次找原因,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相对薄弱、人文氛围相对薄弱不无关系。

究竟应该怎样看待高职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者认为,社会的进步目标之一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对于社会来说,要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每个人的独立自由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所说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还无法实现,但是这一理想仍然是今天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诚如孟建伟先生指出的那样,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人的全面的发展,是时代的召唤,知识经济时代也必将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许多必要的条件,开辟十分广阔的前景,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将大大改善,拥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和更加丰富的生活内容去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反观今天盛行的职业教育观念,对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片面地强调与职业无缝对接,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这对保证学生就业有一定的意义,便也无法确保学生从业期间始终从事某一职业,无法保证学生长时间适应岗位的变迁。在技术、工艺更新极为迅速的时代,严格意义上的学校学习与企业岗位的对接事实上的无法做到的。因此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意义,能够自主发现自身学习的潜能,对自身的学习能力建立起正确合理的评价,以增强学生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从国家对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目标的定位来看,“高素质高技能”是基本要求,也是适应国家产业格局调整升级的需要。事实上高职院校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客观地说,不少高职学校的毕业生在人文素养方面是存在不足之处的。高中阶段迫于升学的压力,无法从容地建立起对职业、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不显得不足,就业后不顾企业利益,频繁跳槽的现象不少。这些现象在警示我们,高职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过弱的局面已经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如前所述,高职教育在全部高等教育占比已经接近一半,从长远的角度看,高职学生是否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发展,而且关乎国家的理性与和谐。

提高高职院校师生的人文素质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的努力,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在作有益的探索。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文品位,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形成真正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人文氛围,是摆在高职院校领导与老师面前的迫切任务。

首先是要改变对人才培养目标过于狭窄的认识,清醒认识本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毕业生适应市场需要,满足企业需求,固然没错,但是过于强调职业的需要,忽视学生全面的发展,会局限学生的视野,降低学生的品格,使得学生在职业岗位上无所适从。无视人文学科专业在培养人方面特殊的作用,会使学生失去理想与激情,无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现在与将来的关系,有悖于人合面发展的根本宗旨。事实表明,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不仅需要职业的稳定,一定的物质生活的保证,更要有思想,有灵魂,胸怀开阔,敢于担当。

其次,高职院校的教育者应切实担负起以人文精神培育人的责任。高职院校的师资构成以理工科类教师为多,人文类教师偏少,无论哪类教师,都有责任倡导践行人文精神,需要时时自省,是不是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不是真正关心学生的心灵健康,因为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核是人文关怀。只有全体教师本身成为富有人文理想、践履人文要义的楷模,学生才能在校园中体会到人文精神的重要,自觉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再次,需要合理利用校园资源,美化净化育人环境。以扬州市的5所高职院校为例,近年来都新建了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较大,布局合理,办学的硬件设施有了明显的改进,在改善育人的人文环境方面也有较多的投入,但是在育人环境的精细布局方面尚有可改进之处。比如在教学楼、图书馆、运动场、宿舍、食堂等场所,可以配备格言,提醒学生的言行举止合乎规范。

学校整体的人文氛围的提升,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见效的。只有全校师生意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为之切实地负起责任,身体力行,长期积淀,方能见到成效。目前各高职院校为弥补人文类课程不足的一般做法是开设选修课,但完整的课程体系没有形成,大体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有必要对各门选修课加以整合,分析哪些课程可以有效地扩大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增进学生的人文修养,建立起独立的人文类选修课程体系,使人文类课程能够真正发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上切实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莫俊峰: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理论前沿.2011,(6):32-35

[2]孟建伟:两种文化的融合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6):73-77

[3]孟建伟:关于“人文精神”的定位问题[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2):59-63

[4]徐国方吴小洪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113-1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