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困难家庭毕业生群体就业援助体系构建的思考

时间:2024-04-24

张革英++刘友良++许双成

[摘 要]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重中之重。本文拟针对当前高校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难现状,分析就业难的原因,进而提出构建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毕业生群体;就业;援助体系;构建

一、高校困难家庭毕业生群体就业难现状分析

高校困难家庭毕业生(以下简称“贫困毕业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日常生活缺乏经济保障的毕业生[1]。我国在校贫困生比例为20%,特困生为5%~10%左右。2008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并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困难毕业生群体由于困难原因不同,其就业困难现状也表现出差异性。

1、就业自卑心理。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由于教育基础较差,在美术、音乐、体育方面未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外语和计算机等水平也较差。由于思想局限性,其家长也不可能对他们的社交能力、见识增长和实践能力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上了大学,许多贫困生把时间和自尊押在了学习上,一心只读专业书,很少参加其他活动,失去了许多锻炼机会,造成了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能力受到影响。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经济上的困难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存在自卑心理。

2、就业期望值高。自古以来,中国就盛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光宗耀祖”的思想,人们渴望通过教育获得人力资本提升,取得社会地位和收益的提高,同时可取得精神的满足。

经济困难家庭大学生希望借读书来改变祖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对社会评价特别敏感。这一部分学生就业期望值往往很高,他们将择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不愿意到基层、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更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眼高手低。

3、竞争实力欠缺。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使得贫困生往往个人综合能力上较其他同学有所欠缺。而在求职面试过程中,用人单位往往更加注重考查求职者的综合能力,一些贫困生能够通过笔试考试却不能被录用。

贫困生虽有着较高的就业期望值,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综合素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工作的程度只能达到70%,尤其是沟通能力与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等非认知技能亟待提高。自信心不足、创新能力缺失、思维能力退化、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欠缺成为贫困大学生求职时的最大“硬伤”。

4、专业背景困难。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大部分来自偏远农村,老少边穷地区或单亲家庭,经济落后,消息闭塞。经济的困难直接影响了部分经济困难家庭考生高考志愿取向的现实,就业选择范围受限。名牌院校、热门专业的分数和学费往往高于一般学校和专业。冷门院校和专业,如农林师范类院校,国家在政策上有较大倾斜,提供各项补助。相对而言,后者对贫困考生的吸引力更大,但是就业时基础专业和冷门专业就业市场狭小。

5、求职成本匮乏。根据《京华时报》与新浪考试频道联合推出的“毕业生就业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504名毕业生中,约有1/3的大学生就业成本超过2000元,接近9成的学生表示求职花费来源于家里供给。这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根据初步调查,高校贫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比较普遍的是缺少差旅费,不能赴外地求职和参加面试;部分困难大学生因购置不起一套求职面试的正装,不能自信地参加面试;部分毕业生支付不起上网、打电话等通讯费用,导致信息闭塞,甚至没有钱打印简历和求职信。因此不断攀升的求职成本严重缺乏已成为摆在贫困毕业生面前的“拦路虎”。

二、高校困难家庭毕业群体就业难原因剖析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是心理包袱重、缺少主动性。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导致有的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在就业中缺乏自信心,存在自卑心理,缺乏竞争勇气。

二是综合素质欠缺,缺少竞争力。来自农村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由于长期以来生活的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一直处于升学压力之下,为了补学业、挣奖学金,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了学习上,往往“一心只读专业书”,很少参加其他集体活动,失去了许多锻炼机会,造成了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较差;还有的因性格孤僻内向、自卑多疑,缺乏与教师、同学的交流沟通,在长期封闭的心理状态下,自身的全面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三是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满意度差。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被认为是山窝飞出的金凤凰,他们寄希望于通过高考考上理想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借此来改变祖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态,实现自己命运的转变,也让自己的后辈拥有“城市户口”。因此,很多贫困学生就业道路越来越狭窄。

(二)社会层面的原因

一是社会资源稀少。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专注于书本学习,对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的热情不高,因此个人所积累的社会资源不足,其家庭也因经济贫困而普遍缺乏社会资源。

二是就业壁垒与歧视。社会就业环境中还存在着诸如代际继承、权钱交易等现象。有些地区对户口的准人设置了很高的门槛,有些用人单位甚至对求职者来源地区也作了严格的限制。这些因素的存在给贫困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使得本就处于弱势的贫困生在就业竞争中被边缘化。

三是就业服务滞后。主要表现为:一是针对性就业指导力度不够。目前高校的就业观教育在内容上侧重如何降低就业期望值,以尽快找到工作岗位,在教育方法上一般采用课堂和会议灌输的形式,缺乏对贫困大学生有针对性的就业观教育;二是针对性就业心理辅导欠缺。目前许多高校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非常缺乏。尤其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科学把握不够,以致在实践中往往以思想教育替代心理辅导。学校里虽然有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但专门针对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研究不够深入,大多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三是针对性生涯发展和职业测评匮乏。贫困大学生由于在就业竞争中有不少弱项,对一些高校而言就好像是“烫手的山芋”,急于“抛售”,片面看重学校就业率而忽视了贫困大学生的成长需求。甚至有些老师还认为贫困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一份工作,其他都是次要的,将贫困大学生排除在职业生涯发展辅导之外。

(三)政策层面的原因

一方面政策扶持不够。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毕竟有限,但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特殊困难补助等多层次的困难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但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资助体系还不完善;另一方面教育投入不足。据报告显示,“由于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足,使得个人和家庭的教育投入大幅增加。学费暴涨的结果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人数增加,导致贫困家庭无法靠知识摆脱贫困。”[2]据报道,不少地方的本科毕业生就业起薪已经低到每月1 500元左右,距离深圳刚刚出台的全国最高的最低工资标准1 320元,已经极端接近。而不少工种的农民工工资已经接近甚至超过每月3 000元,就是最普通的酒楼服务员,也普遍达到包吃包住每月2 000元左右。[3]因此,教育投入不足和成本的增加是贫困生就业难的不可逾越的因素。

三、困难家庭毕业生群体就业援助体系构建

困难家庭毕业生群体就业就业援助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统合各方力量,整合系统资源,构建起全面的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

1、知识技能援助。注重知识积累,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方面要学好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同时要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学习和工作环境的新要求。其次,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应充分发挥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引导和鼓励特困毕业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提高特困毕业生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心理教育援助。一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和辅导员要注重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引导,帮助贫困生客观评价自我,克服精英情结和自卑情绪,帮助贫困生树立信心,确立合理的期望值。二是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对一些重点对象,全面了解其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就业期望等信息。在贫困生临近毕业时加大工作力度,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个人专长和社会就业形势、环境确立自己的就业目标。

3、就业指导援助。首先,建立完善的就业工作领导机制。高校主要领导必须亲自抓就业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把就业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第二,加强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要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工作队伍;再次,创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从学生进校开始,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不定期地举办就业讲座和模拟招聘会,使毕业生全面了解和正确判断就业形势,引导他们自觉地将个人志愿和社会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四,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测评。将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在科学测量的基础之上,学校应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以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为主的心理测试,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度身定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4、就业资金援助。在贫困生就业过程中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依托学生资助系统设立“助就金”,使得他们有能力支付在求职过程中所需的必要费用,有机会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提升就业竞争力。鼓励用人单位在学校设立专项的“助就金”或“奖就金”,把选才、用才和“助就”结合起来,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助就金”管理制度,加强基金的规范、有序管理。

5、信息平台援助。有限的就业信息的缺乏导致了贫困生就业机会的缺少和就业路径的狭窄。高校要给贫困生丰富的有效就业信息,拓展以校园招聘会为主的校内就业市场,建设用人单位信息库,建立用人单位和贫困生的信息交互平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把就业目标单位请进校园,以俱乐部、沙龙等载体让贫困学生对这些用人单位的组织文化、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有更全面的了解,减少将来就业选择的盲目性,同时还可利用实习、实训基地,组织贫困生利用暑期或课余时间到单位去实习或实训,让用人单位尽早地了解、接纳他们,从而增加就业机会。

6、政策制度援助。一是采取激励措施,鼓励用人单位积极接纳贫困毕业生就业,如通过制定减免税收、提供借款、资金支持的政策激励用人单位积极作为;二是要鼓励贫困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和地方政府积极筹建诸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大学生创业基金,帮助部分贫困毕业生实现自主就业;三是出台贫困大学生减负的政策规定,譬如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报名费和体检费;再次,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规范,制约机制也不健全,就业不公平竞争、虚假招聘、随意毁约、欺诈受骗等现象,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统一的宏观调控,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1本文为湖南省高校辅导员专项课题“基于教育公平视角下高校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构建研究”(立项编号:FDY12016)成果。

作者简介:张革英(1971-),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工业大学教师,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刘友良(1966-),男,湖南宁乡人,湖南工业大学教师,副教授;许双成(1992-),男,湖南衡阳人,湖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102班本科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

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888/200907/50128.html

[2]王佳琳.《学费暴涨导致贫困大学生增加教育成本增大》,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01/11/content_5591476.htm

[3]中财网:《从大学生就业难说道教育成本》,http://www.c?.net.cn/p20110311001799.html

[4]戴勇.高校贫围生就业援助模式探析.中国高等教育,2008(24)

[5]雷冬海,周长茂.高校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

[6]徐江.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透视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