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超粘磨耗层技术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施工中的应用

时间:2024-05-17

侯 勇

(泌阳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所,河南 驻马店 463700)

1 超粘磨耗层技术优点

当前,我国公路路网愈加完善,随着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建设及通车里程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大幅缩短了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从已建公路运营现状分析,由于交通量、气温、降雨等因素影响,部分公路在建成通车2~3年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1]。为改善路面使用性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做好道路养护施工至关重要。超粘磨耗层是一种高效、简单、快速的养护技术,在施工应用当中,超粘磨耗层技术需采用专用设备进行改性乳化沥青粘结料洒布,并进行玻璃纤维超粘磨耗冷拌混合料拌和,通过摊铺、碾压施工后,可形成一种新的磨耗层,用于道路建设养护施工。相比其他预防性养护技术,超粘磨耗层技术是2种技术的综合,即超薄磨耗层、微表处,具备上述2种养护技术的优点。可以通过掺加玻璃纤维的冷拌技术和粘结层工艺,进一步提升乳化沥青的性能[2]。其优点具体如下。

1.1 高耐磨性

在改性乳化沥青喷洒后,可摊铺碎石纤维混合料,待压实成型,超粘磨耗冷拌骨料将紧紧被结合料网状结构裹覆,构成一个复合嵌锁体系,此时纤维等材料紧紧连接,能够有效控制骨料脱离等情况。超粘磨耗层的应用可以大幅提升路面耐磨性能,改善路面使用性能。

1.2 高粘附性

超粘磨耗层可采用改性乳化沥青材料,此时将有一个超强粘结层在旧路面形成,并和添加纤维的拌和料相互粘结,当旧路面裂缝内渗入乳化沥青材料后,将向上反流至超粘磨耗冷拌骨料缝隙内,并由此构成一个网络状沥青结合料。从而大幅提升旧路面和新铺磨耗层之间的粘结性能,避免磨耗层脱离[3]。

1.3 高防水性

基于超粘磨耗层工艺特点,需连续洒布乳化沥青,从而有效提升了封层的密闭性。加之纤维材料的使用,可在路面形成一层良好的保护膜,具有较高防水能力。

1.4 高稳定性

玻璃纤维的掺加,可以有效提升材料的高弹性模量,具有较强延伸力,能够有效控制路面低温收缩裂缝的出现[4]。

1.5 超强抗裂性能

超粘磨耗层属于网络缠绕结构,纤维自身的抗拉伸强度很高,可以很好地提升磨耗层的抗拉、抗剪等性能。通过这些性能的改善,能够有效抑制反射裂缝产生,有效控制路面病害。

2 超粘磨耗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为了有效处理超粘磨耗层乳化沥青和集料相容性等情况,需做好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工作。超粘磨耗层矿料分为3档,见表1。

表1超粘磨耗层矿料类型

按照相关规定,该文在矿料100 g用量,乳化沥青11g用量的情况下,通过添加不同用水量与水泥量进行拌和试验分析。首先,水泥用量不变,均为1 g时,当外加水用量为4 g的情况下,拌和时间达到了135 s;当外加水用量为6 g的情况下,拌和时间达到了180 s;当外加水用量为8 g的情况下,拌和时间超过了180 s。

当外加水用量不变,均为6 g时,水泥用量为0.5g的情况下,拌和时间超过180 s;水泥用量为2 g的情况下,拌和时间为98 s。

由此可见,当乳化沥青和水泥用量相同时,外加水用量越多,拌和时间越长。相比规定要求(>120 s),当外加水用量为6 g,水泥用量为1 g时,最符合拌和时间规定。为检验选择是否合理,该文进行了黏聚力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黏聚力试验结果

由此可见,外加水用量为6 g、水泥用量为1 g时,可达到设计要求。通过相关试验研究分析,适量添加纤维材料,可有效提升混合料抗变形能力。当纤维用量为0时,轮辙变形试验的宽度变化率为3.7%;当纤维用量为0.1%时,轮辙变形试验的宽度变化率为3.7%;当纤维用量为0.15%时,轮辙变形试验的宽度变化率为3.2%;当纤维用量为0.2%时,轮辙变形试验的宽度变化率为3.0%;当纤维用量为0.25%时,轮辙变形试验的宽度变化率为2.6%。由此可见,玻璃纤维掺加增加,轮辙变形试验的宽度变化率逐步下降。为此,玻璃纤维掺加量可控制在0.15%~0.2%,基于经济性和拌和性考虑,本配合比采用0.2%玻璃纤维用量。

最终,可确定施工配合比为集料∶乳化沥青∶填料∶纤维∶水=100∶11∶1∶0.2∶6。

3 试验段铺筑施工技术要点

3.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为双向四车道,所处位置交通流较大,通车运营多年后,路面病害问题显著,主要病害为车辙、裂缝等。为了有效防治路面病害,本文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试验段进行施工。施工前,对路面性能进行了详细检测,所得结果如下。1)构造深度为1.2 mm(≥0.6 mm)。2)渗水系数135 mL/min(≤300 mL/min);摩擦系数摆值62 BPN(≥45 BPN)。可见路面状况基本良好,未出现结构性病害,采用预防性养护即可。基于工程实际情况,该文提出了超粘磨耗层技术用于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

3.2 喷洒SBS改性乳化沥青黏结层

为了全面提升超粘磨耗层和旧沥青路面之间的黏结性和防水效果,可将SBS改性乳化沥青喷洒在局部路段,用于防水黏结层施工。施工超粘磨耗层前期,可加热快裂SBS改性乳化沥青,温度控制在50 ℃~60 ℃,随后选取专用设备喷洒黏结层材料,热乳化沥青和旧路面接触之后,将会快速破乳,随后便可进行超粘磨耗层施工。

3.3 超粘磨耗层路面施工

按照施工规定,按照施工配合比设计进行混合料均匀拌和,保证无花白、无离析现象。超粘磨耗层路面摊铺前,先将装好料的摊铺机准确就位,保证对准走向控制线,并做好摊铺厚度、拱度的适当调节,确保摊铺箱周边和旧路面紧密黏结。摊铺时,采用2台摊铺机同步进行施工,安全距离控制在10 m左右,摊铺速度不宜过快,可控制在2.0 m/min~2.5 m/min。同时做好铺后混凝土厚度和平整度检测,如果不符合规定,需继续摊铺。摊铺施工后,需及时进行路面碾压,碾压一般分为3个阶段,应严格按照相关原则合理确定压实设备、碾压速度、遍数等参数。初压时进行1~2遍振动压实,碾压速度为2.5 m/min~3.5 m/min。复压时进行4~5遍碾压,碾压速度为4 m/min~5 m/min。终压时进行2~3静压,碾压速度控制在3 m/min ~5 m/min即可。完成上述所有工序后,即可进入路面养护时期。养护初期严禁车辆通行,在自然条件下,已摊铺沥青混凝土超粘磨耗层路面冷却,且已达到凝结成型效果,即可开放交通。

3.4 超粘磨耗层路面性能检测分析

为了验证沥青路面养护施工中超粘磨耗层路面的应用效果,该文分别对工后、工后7 d、工后半年的路面性能情况进行了跟踪观测与检测,具体情况如下。

3.4.1 完工后路面性能检测

完成施工后,需检测试验段路面性能,主要检测项目为表观质量和抗滑性能。通过目测可见,路面经超粘磨耗层施工后,表面平整、密实,无松散,裂缝修复效果好,未见横向、纵向裂缝。通过抗滑试验分析,摩擦系数摆值为85 BPN(≥45 BPN);构造深度为0.8 mm(≥0.6 mm);渗水系数1.2 mL/min(≤10 mL/min),说明通过养护施工后,已有效改善路面抗滑、抗渗性能。

3.4.2 完工后7 d路面性能检测

工后7 d后,再次进行路面性能检测,路面表面平整、密实、均匀,未见裂缝的病害。通过抗滑试验分析,摩擦系数摆值为76 BPN(≥45 BPN);构造深度为0.8 mm(≥0.6 mm);渗水系数1ml/min(≤10 mL/min),说明通过养护施工后,可有效改善路面抗滑、抗渗性能。

3.4.3 完工后半年路面性能检测

工后半年后进行路面性能检测,路面表面平整、密实、均匀,未见裂缝的病害。通过抗滑试验分析,摩擦系数摆值为70 BPN(≥45 BPN);构造深度为0.9 mm(≥0.6 mm);无渗水现象(≤10 mL/min),说明通过养护施工后,随着通车时间的增加,摩擦系数有所下降,但仍可满足规范要求,表明可有效改善路面抗滑、抗渗性能。

通过半年的跟踪观测,路面采用超粘磨耗层技术养护施工之后,路表面平整、密实、未见裂缝等病害,且路面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抗渗性能,由此表明超粘磨耗层技术施工应用效果显著[5]。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公路建设里程越来越长。沥青路面作为最常见的路面结构形式,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早期病害问题愈加严重。超粘磨耗层技术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施工中的合理应用,可大幅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对改善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