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王建荣
摘 要:从公路养护发展的前景来看,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在节能、经济、环保等各方面都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本文结合省道310线K25+000-K30+900段就地冷再生底基层施工工艺,阐述了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为今后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维修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就地冷再生;应用;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志码:A
省道310线是临夏-达里加垭口的省级干线公路,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大,特别是附近砂石料场的大、重型及超载车辆的增多,对路面损坏严重,不同程度地出现翻浆、车辙、路基沉降、网裂、坑槽等大面积病害。本次实施重铺改造的路段为K25+000-K30+900,设计为二级公路标准。施工目的主要以处理路面病害,恢复路况质量提高公路服务水平为主。
1 就地冷再生底基层的施工工艺流程
原路面病害处治(沉陷、软基等)→冷再生机组进场→清理路面杂物→撒铺水泥→冷再生机拌和→碾压整形→接缝的处理→洒水养生。
2 施工机械的配备
根据本项目工期要求和进度计划安排,选用一套机械设备就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为此冷再生机选用1台WR2000型,其工作宽度为2m,配备20t水泥撒铺车1台,本工程配备洒水车4台,固定一台洒水车与再生机连接供水,其余洒水车装满水后为固定水车补充水,压路机选用26t单钢轮振动压路机1台,配备平地机1台;配备30t胶轮压路机1台。
3 试验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本项目试验段桩号为K25+200-K25+400(右幅),根据设计文件规定水泥剂量为5%,水泥选用32.5级普通硅酸盐缓凝水泥。冷再生机对原路面进行旧路材料和水泥充分加水拌和,按以往施工经验,再生机外加水量为3%~4%。施工后有关试验人员应立即现场检测含水量,使冷再生的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高出1%~2% 。本试验段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按监理取样试验结果控制,最大干密度为2.15kg/m3,最佳含水量7.2%。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确定冷再生机铣刨深度为16.5cm,检测压实厚度平均为18.5cm,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每平方米水泥的撒铺量为19.35kg,施工人员25人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4 冷再生底基层施工工艺
4.1 施工准备
冷再生底基层施工前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对原道路的翻浆、沉陷、坑槽等病害进行调查,制定方案彻底处理,使原道路基本平整,清除原道路表面的垃圾、杂草等杂物和积水。
施工机械进场后,对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调试,运转情况良好,施工人员到位满足施工的需求,并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根据养护维修工程施工作业区的布设要求,施工路段需摆放安全标志牌和锥桶等安全导向标志,并设专人指挥交通。
根据原路面宽度和设计要求,对路面进行测量放样,每侧边线应宽出设计15cm,并用白灰线作以标记。
4.2 撒铺水泥
用于该工程的水泥为32.5级普通硅酸盐缓凝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h,终凝时间在6h~10h,水泥进场后,试验人员取样检测水泥的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装入撒铺车内。撒铺水泥采用水泥撒铺车精准控制水泥用量,根据试验配合比确定的水泥剂量和底基层的设计厚度,计算每平方米底基层所需的水泥用量,从而确定水泥撒布的厚度。水泥撒铺车装满水泥后,沿边线匀速行驶撒铺水泥,使撒铺的水泥保证均匀、一致。
4.3 冷再生机拌和
冷再生机铣刨拌和时,行进速度根据原路路况和铣刨深度进行调整,不能随意变换铣刨速度或者无故中途停顿,铣刨速度快了集料级配偏粗,铣刨速度慢了集料级配就会偏细,再生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进行施工作业,确保铣刨料级配均匀。再生机施工作业后配备检测人员进行质量检测,随时检查测量再生深度、水泥剂量和含水量。单幅行进至一定距离后,再生机退回到上一幅的起点继续作业,两幅搭接宽度为10cm~20cm,同时,安排施工人员处理边线,清理混合料中的杂质以及每刀起始位置的余料,使表面基本平整。
4.4 冷再生底基层碾压与整形
再生机施工完成后,震动压路机与再生机保持15m~20m距离先单程稳压一遍,然后单程强震一遍,速度控制在50m/1min~60m/1min。再生机施工完成2刀后,平地机进行刮平,用水准仪测量横坡,符合设计要求后用震动压路机往返强震3遍,然后用胶轮压路机往返稳压5~6遍。终压之后,冷再生层应平整光滑,表面有水浆渗出且压实度合格,
4.5 接缝的处理
由于国省干线公路在养护维修或改建中不可能封闭交通,由于边通车边施工,施工中难免产生纵向接缝。纵向接缝重叠宽度以10cm~20cm为宜,重叠部分需撒铺水泥后拌和碾压成型。再生机每一次下刀及提刀均形成横向接缝,横向接缝处的堆积料必须及时采用人工整平处理,再生机在起步或停止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供水,否则因含水量过大而产生翻浆。再生机作业时,与前一段的搭接长度应保证在2m以上。
4.6 洒水养生
冷再生底基层每一段碾压成型后,试验人员及时检测压实度,检查合格后的底基层,应采用覆盖土工布,洒水车按时洒水养生,使底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湿润,养生期不能少于7d,同时在养生期内禁止重载车辆通行,若无法阻止车辆行驶,可以设置土减速带降低车速。
5 就地冷再生底基层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预防策略
5.1 水泥散失
当前沥青路面改造主要以水泥冷再生为主,由于采用干法撒铺水泥,所以水泥扬尘现象比较严重,扬尘主要是自然风或车辆鼓起的风而扬起水泥所引起的大量水泥粉尘。为了防止水泥散失和避免扬尘的出现,在遇大风天气时可适当喷洒雾状水:每次撒铺水泥的长度视再生机作业速度而定,一般不宜超过200m:施工段落实行交通管制,降低过往车辆通行速度。
5.2 芯样不达标
通过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维修工程钻取芯样情况看,部分芯样密实度较差,芯样厚度不够或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所以在进行拌和时要派专人随时检验拌和厚度、含水量、混合料的质量。拌和厚度一致,拌和厚了相当于水泥偏少,影响底基层强度,拌和薄了相当于底基层厚度不够。所以在拌和时随时检查拌和厚度,严格控制含水量,增加碾压遍数,增强压实效果。
5.3 平整度不足
冷再生底基层平整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基层或面层的平整度,进而影响整个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冷再生底基层的平整度是非常必要的。产生平整度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混合料级配不良,拌和时混合料产生离析;含水量不够部分出现松散;施工接缝处理不当;洒水养生不及时;过早开放交通等。每一环节控制不好,都将对平整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结语
采用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将旧路材料重新利用,从而减少了公路维修或改造时旧路材料的挖除、运输、废置、新材料的购进等,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废料对环境的污染。施工中,加强对各工序的质量控制,使冷再生底基层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得到更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侯昭光.现场冷再生混合料性能与施工技术研究[D].湖南:长沙理工大学,2010.
[2]张民省,杨栓海,高攀.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0(1):310.
[3]刘占鹰.浅谈全深式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層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5(8):16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