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刘大鹏
(哈尔滨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车用液化石油气就是目前汽柴油很好的替代燃料,液化石油气是原油的衍生品,由炼厂从原油中通过裂解、催化等工艺提炼产出,英文全称:Liquefide petroleum gas,简称LPG。车用LPG由于其相对于汽、柴油的经济及环保,已越来越多的被广泛使用,成为一种新型汽车燃料。但车用LPG各类“标准”中烯烃含量的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其核心是:烯烃含量高能否对汽车尾气排放达标产生较大影响;烯烃含量高是否会结胶,造成汽车发动机积碳,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本文拟在通过对比实验和分析,探讨烯烃含量对上述问题的影响,并就我国和国外的车用LPG“标准”差异引发一些个人思考。
笔者会同中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科研中心人员和长春汽车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人员成立了测试小组,分别用总烯烃含量40%、50%、60%,丁二烯含量不超0.5%的三组LPG做了大量的行车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车用LPG中烯烃含量的变化不影响汽车排放尾气中成分的显著变化,且全部达标。
附录检验结果
2.2.1 台架试验
测试小组委托一汽集团发动机厂和吉林省化工产品质量检测站,用总烯烃60%,丁二烯0.3%的车用LPG和90#汽油对比,在CA6102发动机上做了420小时发动机燃气台架试验。发动机拆检结果如下:
·发动机积碳较同样工况用汽油减少65%。
·发动机缸体磨损较同样工况用汽油减少0.1mm。
2.2.2 行车实验
测试小组选用同型号、同时出厂的四辆捷达出租车作为测试车辆,其中两辆用总烯烃含量40-60%,丁二烯含量0.3%的车用LPG做燃料分别行驶35万公里和42万公里,两辆用90#汽油做燃料分别行驶26万公里和40万公里后,委托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发动机检测室对这四辆出租车的发动机进行对比拆检,拆检结果证明:
·高含烯烃的车用LPG在发动机内积碳甚少,积碳量可较90#汽油减少70-80%;
·与燃用90#汽油比没有增加汽车发动机缸体的磨损。
国外车用LPG的标准很多,典型的有欧洲的EN589:2004;日本的JISK2240-1999;美国的ASTM D1R35-97中的专用丙烷等。欧洲的EN589:2004考虑的主要是作为车用LPG的实用性能一辛烷值和蒸汽压;日本JIs K 2240-1999中对车用LPG考虑的主要指标是C3与C4的相对比例 (决定蒸汽压和动力性);美国AsTM D1R35-97的专用丙烷中考虑的主要是对丙烯和C4组分含量的限制。显然,在这三套标准中,欧洲标准和日本标准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的区别是欧洲标准对辛烷值有较高的要求,日本标准对辛烷值没有要求。日、欧的车用液化气标准与美国的专用丙烷的指标要求非常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日、欧标准不限制总烯烃,但严格限制二烯烃;美国“专用丙烷”的标准严格限制丙烯,但却不限制二烯烃。什么原因造成国外标准间相差这样大,笔者认为是他们在制定这些标准时充分考虑了自己的国情。由于烯烃是一种比烷烃更宝贵的化工原料,在一些发达国家,通常将液化气中的烯烃分离出来作为化工原料,使商品LPG中的烯烃本来就不高。欧洲和日本是全球使用车用LPG数最大的地区,我国的汽车生产技术主要采用的是欧洲和日本技术,汽车排放指标的制定也参照欧洲标准。按惯例,我国的车用LPG的标准也应参照欧、日标准,但实际上,长期以来由于国内一些部门对烯烃的误解,把车用液化气使用中的问题都归结于烯烃含量高,以至于有关部门在制定车用液化气的国家标准时,采用了美国“专用丙烷”标准的模式,严格限制烯烃含量。
从国外“标准”看试验及批量使用的情况证明:液化石油气中影响汽车燃用的主要危害物主要是单质硫、多硫化物、丁二烯、机械杂质、水等,其它烯烃含量的多少不影响汽车燃用。
我国原油加工工艺的客观实际,决定了我国LPG中的烯烃含量高的客观事实。因此,执行现行车用LPG的国家标准,将面临以下问题:
(1)多数符合“国家标准”的LPG(“纯丙烷”),动力性将明显不足,而且价格偏高,市场推广难度大。
(2)一些不符合“国家标准”的LPG,即烯烃含量高的LPG,实用性能良好,价格合理,但如执行国家标准,就可能由于“违规”被强制赶出市场。
(3)如果将来大量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低烯烃“优质”车用LPG,则多数车用液化气必须依赖进口,这不利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且由于进口气价格较高,缺乏市场推动力,作为环保项目的车用液化气将难以得到发展。
[1]液化石油气(LPG)用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散装输送用[S]上海橡胶制品有限公司,20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