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孙德艳
(肇源县图书馆 黑龙江 大庆 166500)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或人文精神,或人文思想,重视人文教育,这里的人文,显然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而且,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尤其是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尤其是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真,给人以理性,科学使人理智;艺术追求的是感性,艺术比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科学强调客观规律,艺术更注重主观情感;科学讲的是理性,艺术更富于情感;“科学就是根据事物的普遍性处理事物的特殊性。艺术则是根据事物的特殊性去处理事物的普遍性。”人文则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人的综合素养概括为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
人文关怀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肯定人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尊重人的自身价值和人格独立。人文关怀体现的是人的自身价值,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观念、行为和制度的主体,尽其所能地来满足人的合理的需求,使其达到自身合理需求的满意度。在这里,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图书馆特有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贯穿于图书馆始终,是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读者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享有法律赋予的相应权利。大体包括:平等的利用图书馆的权利,自由选择文献的权利,信息知情权,参与权,安全保障权等,图书馆有义务对读者的合法权利进行保障。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满足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需求,不仅体现了图书馆的工作宗旨,也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图书馆应该高举为千千万万普通读者服务的旗帜,突出关怀读者的精神,谨慎的坚持读者机会均等,让社会整体中的每个人都能经过图书馆的服务而获益,这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根本目的。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实践人文关怀第一层面。图书馆搜集、收藏的文献信息是人类活动和智力的结晶,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这些文献信息通过人(馆员)的系列活动后,再服务于人(读者和用户)。因而,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服务和精神都要通过具体操作层面的图书馆员才能得以实现,图书馆工作的全部,实质上是从人到人,如此循环反复的过程。读者用户思想意识里的图书馆形象,不仅仅是图书馆现代化的建筑、先进的设备、丰富的文献信息,也不仅仅是图书馆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威、图书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等,读者用户意识里的图书馆形象主要是图书馆员通过自己的劳动提供给读者的服务,读者用户对图书馆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图书馆的服务及其效果。如果图书馆员情绪低落、态度恶劣、言语粗俗,读者用户是不可能获得自身需要的满意服务的,图书馆的公众形象也就大打折扣了。由于图书馆员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具有双重性质的身份,因而,图书馆员理所当然是图书馆开展人文关怀的另一重要对象。
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在图书馆的各种活动中,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永远居于首位。我们常常讲“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千方百计满足读者的需求”,这响当当的口号就是以人文关怀作为底蕴的。如果缺失了人文精神,没有了人文关怀,图书馆就必然背离其存在的宗旨,迷失其发展的方向。读者固然看重图书馆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但同样也看重图书馆那弥漫着浓郁人情的人文环境。
在现代社会,图书馆所缺少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资源,而是人文关怀。技术可以引进,资源可以积累,惟有人文关怀不是可以购买或移植的。为什么我们提倡“读者是图书馆的主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过去追求读者的“地位”这一现象,而忽视了人文关怀的内涵。因此,图书馆服务必须从以文献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移,建立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之上。以人为本的管理,是高层次的管理,是管理现代化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即人本管理,就要体现人文关怀。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文关怀,主要有两个方向的内容:
长期以来,有些人奉行的是以书为本的管理。在网络环境下是以现代化技术设备为本的管理,缺少人文关怀,始终没有步入以人为本的管理层次。不是“读者至上”,更不是“馆员至上”,而是“物质至上”。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对待藏书,图书馆用分类法对之进行分类,每一本书都能获得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去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编目和检索系统著录并编排每一本书,使之不至于被埋没和遗忘:他人就不同了。至今还没有一部关于人的分类法,可以详细到二级、四级类目,对人进行精确的分类。更没有编目和检索系统,根据人的“知识”和“才能”进行检索。人们往往很难找到一个适合自已的位置。
有些图书馆管理者不能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造成从事图书馆具体工作的多少、质量的好坏,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自由。自然状态是动物状态,而人文状态则是指人具有一种超越性。这种文化超越性的涵义要比精神超越性广泛得多。有了这种超越性,人才能够去创造,才有了今天的文化,而这种超越性的核心就是自由。所以,无论从物质方面或是从精神方面而言,自由都是文化产生的一个根源。
对到馆读者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读者,明确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2.了解读者需求;3.诚实地对待读者。对于某一方面的资料,图书馆有还是没有,要如实相告,不得敷衍塞责,推诿扯皮;4.热情相助。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在读者需求无法满足时,也要指引读者到别的图书馆或系统查找;5.阅览室和书库使用要充分、适当。不充分是对资源的浪费,不适当是对读者健康的不负责任。例如,阅览室和书库读者密度过大,就是一种“不适当”。这样极易造成“流感”等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其后果不堪设想;6.应为到馆读者提供饮水和食品,收取合理的费用。“免费服务”是指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是免费的,并非一切服务都免费。比如复印,还是要收费的;7.对于残疾人、儿童、失去自由的人等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要首先和重点满足,要有政策的倾斜而不是歧视;8.要充分体现出平等、自由和免费使用的图书馆精神;9.要注意保护读者的隐私。主要是对借阅记录要保密。
总之,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等待我们去探讨。人文管理必定会使图书馆事业兴旺发达,必定会使我们的图书馆越办越好。
[1]刘红.浅谈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人文关怀[J].重庆图情研究,2007(3).
[2]王丽萍.浅析弱势群体需要的图书馆人文关怀[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
[3]李仲倬.人文关怀:公共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和人本管理之体现[J].黑龙江档案.201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