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陈苗青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
《汽车机械基础》是汽车专业一门重要的通用技术课,是后续核心课程的重要基础。后续课程有《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汽车使用与维护》等,前期课程《高中物理》等。所以本课程是承上启下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如图一所示。
1.1 内容多并且自成一体。如图二。课程包含了传统教学的多门课程的学科知识,由《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静力学》、《材料力学》、《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等课程组合而成。学生因刚接触专业基础课,与以前所接触到的高中课程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手段,缺乏学习兴趣。不利于本课程的教学。
1.2 课程课时少学时分散
(图一)
(图二)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本课程分两学期完成教学任务。第一学期是54学课,每周4节课,第二学期是16学课,每周2节课,总课时是70学课,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3 缺少实训环节。课程教学过程中现在已经不安排实训环节,学生对零部件、对运动过程都缺乏感性认识,导致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很抽象,不好学。需要通过课程改革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知识,为职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项目教学改革主要内容。项目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有目的地选定一些活动项目,以“项目”为导向,围绕“项目”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
用具体项目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根据汽车专业具体知识需求设计为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轴系零部件四个大项目,整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每个大项目根据具体要求细分为一些子项目。下面以带传动这个大项目为例来进行说明,如图三所示,这个大项目分为三个子项目。
项目一:制作小水车。设计目的:通过本项目的制作,学生基本了解带传动、机器的组成、简单的受力分析、材料的选用等知识。这个项目设计的比较简单,学生只要稍加努力就能完成,通过动手做,直接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又能为学生完成后续项目打下了基础。
项目二:确定汽车里V带、同步带等多根带的组合。设计目的: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带传动知识,也应用了材料、力学的知识,能力目标有所提升。以实训中心内的实训用汽车为例,用一根V带联系电动机和曲轴,一根同步带联系压缩机和电动机。这部分的内容与本专业有关,又与后续课程《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实训项目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项目三:多系统(一根带),以汽车减速器为主。设计目的:了解带传动的新产品、新工艺等内容。现代汽车由于对节能、环保、舒适、安全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整个发动机室结构复杂、紧凑,一些高级轿车已经用一根多楔带完成电动机、曲轴、压缩机、张紧轮等的联接。通过简单的力学计算判定出张紧轮的合理位置,考虑选用不同的材料所表现出的性能。要求学生采用上网等多方法多渠道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分组合作完成项目所给出的内容。意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新产品、新流程、新系统的掌控意识和能力等。
通过这三个小项目就把带传动、汽车材料、力学的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3.1 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项目教学使理论、实践有机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所以项目改革的目标是将认知学习过程与职业行动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后面打好专业基础。侧重于对汽车零件的认知,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和理解。注重学习过程与适合岗位要求,提高学生的角色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采用了多元化,课堂形式灵活多样,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教学、网络、教具等教学手段,注重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注意扩展课堂信息量,注意联系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总之采用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轻松合理的掌握本课程中基础知识,并强化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如图四所示。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很多通识教育强调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在项目实施中都有所体现: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动机、职业道德等,都被有序地的安排在项目中,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问题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原有课程基础上,相关项目拓展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紧密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采用项目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开阔学习者思路,启发深度思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提高课程整体水平。
(图三)
(图四)
项目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和方法,在我国的部分学校也进行了试行。在我校汽车专业的《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等课程已经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推广使用这种方法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培训的主流发展趋势,在高校教育中引进并推广这一先进的教学方法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1]金旭星.汽车机械基础(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
[2]魏良模,王跃进.高职汽车类专业《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报,2010年第5期.
[3]袁晔.关于《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J).职业教研研究,2010年第3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