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检测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5-17

朱发金 仓义芳

(江苏嘉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江苏 泗阳 223700)

1 引言

目前在公路施工中,桥梁施工占有较大的比重,一般达到工程总造价的60~70%,在一些特殊路段,桥涵所占有的施工金额比例还要高。所以桥涵施工是公路建设中的重点。目前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是桥梁施工结构的主要形式,这主要是由于桩能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深层稳定的土层中去,从而大大减少基础沉降和建筑特的不均匀沉降,是一种极为有效,安全可靠的基础形式。

由于钻孔桩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缺陷,故在施工中加强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加强对成桩质量进行检查,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留隐患。桩的检验目的,一是了解其承载力;二是检验桩本身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质量要求;三是查明桩身的完整性,查清缺陷及其位置,以便对影响桩承载力和寿命的桩身缺陷进行必要的补救,以保证工程质量,不留下事故隐患。

2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桩基检测方法

钻芯检测法:由于大直钻孔灌注桩的设计荷载一般较大,用静力试桩法有许多困难,所以常用地质钻机在桩身上沿长度方向钻取芯样,通过对芯样的观察和测试确定桩的质量。

但这种方法只能反映钻孔范围内的小部分混凝土质量,而且设备庞大、费工费时、价格昂贵,不宜作为大面积检测方法,而只能用于抽样检查,一般抽检总桩量的3~5%,或作为无损检测结果的校核手段。

振动检测法:又称动测法。它是在桩顶用各种方法施加一个激振力,使桩体及至桩土体系产生振动。或在桩内产生应力波,通过对波动及波动参数的种种分析,以推定桩体混凝土质量及总体承载力的一种方法。这类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为敲击法和锤击法、稳态激振机械阻抗法、瞬态激振机械阻抗法、水电效应法。

超声脉冲检验法:该法是在检测混凝土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方法是在桩的混凝土灌注前沿桩的长度方向平行预埋若干根检测用管道,作为超声检测和接收换能器的通道。检测时探头分别在两个管子中同步移动,沿不同深度逐点测出横断面上超声脉冲穿过混凝土时的各项参数,并按超声测缺原理分析每个断面上混凝土质量。

射线法:该法是以放射性同位素辐射线在混凝土中的衰减、吸收、散射等现象为基础的一种方法。当射线穿过混凝土时,因混凝土质量不同或因存在缺陷,接收仪所记录的射线强弱发生变化,据此来判断桩的质量。

3 钻孔灌注桩基础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原因

3.1 桩底地基承载力不足。成因:桩端没有支承在持力层上面。

3.2 缩径(孔径小于设计孔径)。成因:局部泥浆护壁厚度及强度不足,受混凝土振动而膨胀或塌落造成;导管口底不能对齐,提升导管间隔时间过长,混凝土已接近初凝,提导管时留下空洞,未能被混凝土充满的可能性较大。

3.3 桩底沉渣量过大。成因:检查不够认真,清孔不干净或没有进行二次清孔。

3.4 钢筋笼上浮。成因:

第一,当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下,若此时提升导管,导管底端距离钢筋笼仅有1M左右的距离时,由于浇注的混凝土自道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上浮。

第二,由于混凝土灌注过钢筋笼且导管埋深较大时,其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已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握裹力,如果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移。

3.5 断桩与夹泥层

成因:

第一,泥浆过稠,增加了浇注混凝土的阻力,如泥浆比重大且泥浆中含较大的泥块,因此,在施工中经常发生导管堵塞、流动不畅等现象,由于导管内储存大量混凝土,一旦流出其势甚猛,在混凝土流出导管后,即冲破泥浆最薄弱处急速返上,并将泥浆夹于桩内,造成夹泥层。

第二,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因导管漏水或道管提漏而二次下球也是造成夹泥层和断桩的原因。

导管提漏有两种原因:(1)当导管堵塞时,一般采用上下振击法,使混凝土强行流出,当如此时导管埋深很少,极易提漏。(2)因泥浆过稠,在测量导管埋深时,对混凝土浇注高度判断错误,而在卸管时多提,使导管提离混凝土面,也就产生提漏,引起断桩。

第三,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混凝土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造成混凝土灌注极为困难,堵住导管,引发断桩事故。

第四,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深不适。导管埋深过大,以及灌注时间过长,导致已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从而增大混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力,加上导管采用已很落后而且提升阻力很大的法兰盘连结的导管,在提升时由于连接螺栓拉断或导管破裂而产生断桩。

第五,坍塌。因工程地质情况较差,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时重视不够,在灌注过程中,井壁坍塌严重或出现流砂、软塑状质等造成类泥沙性断桩。

第六,由于人工配料随意性大、责任心差会造成混配合比在执行过程中误差较大,使坍落度波动大,拌出的混合料时干时稀。坍落度过大时会产生离析现象,使粗骨料相互挤压阻塞导管;坍落度过小或灌注时间过长,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缩短,加大混凝土下落阻力而阻塞导管,造成断桩。

第七,机械故障和停电造成施工不连续进行,井中水位下降等因素也可能造成断桩。

4 防治措施

4.1 全面掌握地质情况

钻孔灌注桩在水下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孔壁坍塌,会造成致命的断桩事故,如果我们对地质情况比较了解,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遇粘土层,可以放慢钻孔进尺速度,适当降低泥浆稠度,保证孔径,避免钻孔灌注桩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发生严重的缩颈现象。遇到砂土层,可以适当加快钻孔进尺速度,增加泥浆稠度,使泥浆切实起到护壁作用,避免钻孔灌注桩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产生夹泥层及坍孔断桩现象。认真做好清孔,防止孔壁坍塌。

4.2 严格控制导管质量

导管是浇注混凝土的主要工具,要求导管具有一定刚度、强度、直顺度和严密性,其内壁、焊缝必须光滑,导管壁不得太薄,否则,导管使用时容易造成导管被挤扁或拔脱形成卡管;混凝土在管内下落过程中,碰撞管内壁,对混凝土起到减速作用,导管内混凝土下落力减弱,使得顶升导管外的混凝土所需的超压力大大降低,导管内壁较薄,使混凝土在碰撞管壁过程中,产生强烈震动,导管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振捣器的作用,致使导管下部混凝土及导管外混凝土被振捣密实,所有这些都会引起施工过程中的卡管现象。

4.3 搞好配合比的设计

水下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是保证钻孔灌注桩质量的关键,除了保证设计强度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缓凝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为防止水下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配合比设计中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同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必须认真控制,混凝土灌注桩所需时间如超过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首批混凝土中需加入缓凝剂,使首批混凝土自开始至灌注完毕,始终保持必要的流动度,防止其过早初凝,不能被顶升,被后灌注的混凝土顶破,产生夹层断桩现象。

4.4 尽可能提高混凝土浇注速度

(1)开始浇混凝土时积累大量混凝土,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可以克服泥浆阻力;(2)快速连续浇注,使混凝土和泥浆一直保持流动状态,可防导管堵塞。

[1]张雨.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检测及其缺陷的处理方法.民营科技.2007-07-2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