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论晚清民国时期的教学改革

时间:2024-04-24

王新环

(河南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

晚清民国时期,小学生们的课堂开始变得有趣起来。因为在他们的历史、地理及格致课上,有了更多他们熟悉而亲近的内容。如郭沫若先生在回忆起自己的小学生活时就说:“他(老师)教了我们一些乡土志。这是比较有趣味的一门功课。他把嘉定城附近的名胜沿革很详细地教授了我们,同时还征引了一些历代文人的吟咏作为教材。这虽然是一种变格的教法,但于我们,特别是我自己,却有很大的影响。”[1]一位出生于民国元年的广东老先生讲到令他印象颇深的小学生活时也说:教师讲授的都是广东本土的历史,如秦朝置南海郡委派的首任郡尉任嚣、汉朝在岭南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佗、梁朝在广州创华林寺的禅宗初祖达摩、两个打进广州的越南女将;还讲到许多广东的特产,如菠萝蜜和增城挂绿荔枝等。[2]令他们如此记忆深刻的小学生活,来源于晚清民国时期的新式乡土教学。

晚清时期,清政府处境险恶,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在《蒙学读本地球歌韵序》中对当时的困境有所描述:“今世变逼矣,英虔刘于西,法逼处于南,俄包举于北,倭狡启于东。”[3]在如此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摇摇欲坠的清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始清醒地认识到革新教育、培养人才是提高国家生存的根本:“夫国度之强弱,文化之消长,人民之智愚皆系于教育之善不善而已。……今朝廷百度维新,励精图治,而于学务一端尤为讲求尽善。”[4]泰安知县杨承泽在《泰安乡土志序》中也说:“近世地球大通,为生存竞争优胜劣败之时代,非讲求学术不足以培养人才,而自立自强之基础是诏停科举,设学堂,用意至为深远。”[5]这次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爱乡爱国之心,从而提高国民的凝聚力以及与世界各国的竞争力。

教学改革首先从授课内容开始。1905年,清学部颁布《乡土志例目》,奏定学堂章程所列初等小学堂学科,“于历史则讲乡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名人之事实;于地理则讲乡土之道里建置,及本地先贤之祠庙、遗迹等类;于格致则讲乡土之动物、植物、矿物。凡关于日用所必需者,使知其作用及名称。盖以幼稚之知识,遽求高深之理想,势必凿枘难入。惟乡土之事,为耳所习闻,目所常见,虽街谈巷论,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平时供儿童之嬉戏者,一经指点,皆成学问。其引人入胜之法,无逾此者。”[6]根据清学部的要求,各地纷纷编纂乡土志教材,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教材内容以儿童熟知的本乡本土事物为主,以此激发其学习之兴趣、爱乡之心理。“欲人知爱乡,必先使人知此乡之历史沿革,及往事现势之经营、缔造、人事、天产皆足宝爱。”[7]从晚清民国时期所编的乡土志教材中,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当时小学课堂上所要熟悉的乡土历史地理内容及所要传播的“人事天产皆足宝爱”的爱乡思想。以民国二年所编的《黑龙江乡土志》为例,历史内容和黑龙江紧密相关,如“秦亡天下归汉,时匈奴灭东胡,有今日满蒙之地,与汉通朝贡,今关外犹称内地为汉人,用汉语汉文。汉末乌桓兴,即乌拉部也。”地理方面,开篇即是“地球有五洲,我在亚细亚之东,中华民国黑龙江省,为中华国民”;在讲述黑龙江的物产时,更是倾注了满腔的自豪感与深切的爱乡情怀:“关东三样宝,人参鹿茸乌拉草。草性温和,土人用牛皮制乌拉鞋,捶此草装入,虽踏霜雪不寒。”“北方葱蒜,肥白香润。白菜亦大,冬时或窖藏,或腌酸菜。洋红萝葡可造白糖,方块脆洁,俄人嗜之。”“江省植物之人参,动物之貂皮,矿物之黄金,皆为贵品。”此外,还讲述了黑龙江的“纸糊窗外,以防风雪。每饭设酒以御寒,生子挂于摇车,读书写字,亦盘坐炕上”的特异风俗;讲述了“逐水草所在,插帐棚为居,以肉为食,以酪为浆”的蒙古游牧生活等。[8]这些内容皆为生活在此地的儿童深切感受之方面,学习起来自然要亲近有趣得多。当然,趣味性还不止于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除对儿童“进以适宜之史谈”外,还“导之亲观祠宇,瞻拜乡贤,于直接观察中,启其爱情。”这是“乡土史尤为切近而有味者”的重要原因。[9]

这一时期的教学改革,除授课方式及内容更为活泼有趣外,其更深目的,是引导孩童由爱乡而至于爱国的。正如菏泽知县汪鸿孙在《菏泽县乡土志序》中所言:“振兴教育之要义,在使人人爱国为枢纽,欲人人爱国必使自爱其乡始,欲人人自爱其乡必使自知其土地人物始。”[4]培养孩童的爱乡爱国意识,必使其知领土完整之重要。因此,教材内容除了儿童所亲近的乡土事物外,还讲授国外势力对本地区的入侵给当地民众生活带来的危害。如《黑龙江乡土志·格致》第四课《森林为俄人侵伐者》云:“俄人借地修铁道,伐当道森林,垫路起屋。又伐沿路森林,以代煤。今道旁堆柴块如山,不见一树。”[8]再如《南金乡土志·武事志》云:“俄日争雄,贻祸租界,尸填碧海,血染青山,数百里之黎庶,均被摧残……俄人多方侵凌,寇盗沿处抢劫,至此民已不复聊生。”其《古迹志》还记载了当地的文物古迹被日俄军队盗运及毁坏的情况。如“鸿胪井”:“唐贞观年鸿胪崔忻所凿,在旅顺口黄金山之北麓,刻字于石上,其石今为日本汽船载去。”“蟠龙山寺”:“寺在山巅,相传前代李金龙创修,今被俄毁。”[3]《上海乡土志》更是记载了上海黄浦江畔的西人公园内,华人不得入内的招牌:“黄浦江滨,西人有公花园,芳草如荫,鲜花似锦。东西各国之人,皆可游玩,即印度亡国之民、洋人豢养之犬,尚得出入自如,独禁华人入内,是彼之蔑视华人,直奴隶犬马之不若矣!喧宾夺主,实堪浩叹。可知当今之世,惟有强权足恃而已。我侪宜若何努力,以洗刷奇耻耶。”[10]以身边种种事实,引导儿童“知中国疆土,不可尺寸与人”的爱国思想。[11]

此外,鉴于清末国势日衰,这一时期的教学改革在宣扬爱乡爱国思想的同时,还结合当时国外商品侵占中国市场的实际状况进行实业教育,以期激发儿童“争胜于天演物兢之世界”意识[4],提高国家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如《仁化乡土志·序言》云:“举乡土故实,课乡土之童蒙,则见夫文明教化,昔何其盛,今何其衰,奋然起急起直追之思想;……则见乎居易贸迁,通万国之民,聚万国之货,慨然有优胜劣败之思想。以此数种思想,互相切劘,刺击(激)于青年之脑经,我国民其有豸乎?”[12]在世界大通的情况下,灌输商战竞胜之重要。张报和在《始兴县乡土志序》中强调:“商战竞胜,可以挽利权,裕国课,塞漏卮,是为急切,关系谋国者。”[11]因此,在乡土志教材中,涉及了诸多外国商品的涌入对本土薄弱的商业经济打击之实例。如《最新澄海乡土格致教科书》云:“糖之出口,以红糖为多,每岁运往天津、营口等处行销,邑人业此起家者甚众。今则洋糖日增,土糖渐为所夺,不讲求新法以抵制之,糖业衰败将有日甚之势矣。”[13]《始兴县乡土志·商务》云:“近年洋纱洋布入境日甚一日,每岁销行价值一万四千余两,遂使江西吉安布匹渐为减少,每岁销行不过二万余元。”[11]《黑龙江乡土志·格致》第七十九课《洋货之流行》云:“俄商秋林洋行,运销日用商品;德国泰来洋行,包办火车枪炮;日商义泰洋行,发行东洋货;英美纸烟公司,消耗金钱尤巨,可太息也。”[8]《黑龙江乡土志》中还有《振兴实业以图自立》《国货宜宝爱》等呼吁振兴实业的内容。《始兴县乡土志·实业》亦有相似内容的呼吁与警告:“商战之世,非商无以裕国,非特别之商更不足以致远。本境未立商业学堂,询以货币汇划银行簿记等事茫然也。……倘仍因循守旧,不讲求商学,恐工不能精,商不能战,贫匮日甚,必难立于优胜劣败世界。”[11]以此种种实例及告诫之语,启蒙儿童知振兴实业之重要,关系国家之命运,人民之生存。

总之,晚清民国时期的教学改革,是在地球大通、优胜劣败的时代背景下开展起来的。教学内容按切时事、黜华崇实,以激发学生爱乡爱国之心理为要义,以提高国家生存竞争能力为宗旨。这次教学改革,把乡土事物纳入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内容更为亲近有趣,开启了我国近代乡土教育的新模式。而且,乡土教材的纂修者还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给儿童灌输生存竞争观念和实业兴国意识。因此,它不仅是一次新式的乡土教学改革,更是一场正视社会现实、融入世界竞争的思想意识改革。

[1]郭沫若.我的童年[A].沫若文集[C].卷六.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程美宝.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J].历史研究,2003(4):84.

[3]乔德秀.南金乡土志[Z].新亚印务公司石印本,民国二十年.

[4]汪鸿孙.菏泽县乡土志序[A].杨兆焕.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Z].光绪三十四年石印本.

[5]杨承泽.泰安乡土志[Z].光绪三十三铅印本.

[6]田雨.清学部颁《乡土志例目》[J].社会科学战线,1985(4):189.

[7]王永江.(光绪)辽阳州乡土志序二[A].柳成栋,宋抵.东北方志序跋辑录[Z].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8]林传甲.黑龙江乡土志[Z]《历史》第十三课《匈奴尊汉》;《地理》第一课《位置》;《格致》第十一课《乌拉草》;《格致》第十三课《蔬菜》;《格致》第一课《总论》;《地理》第七十课《风俗》;《格致》第三十三课《游牧之法》.私立奎垣学校出版,民国二年.

[9]马锡纯.泰州乡土志[Z]卷2《泰州历史·历史总论》.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光绪三十四年.

[10]李维清.上海乡土志[Z]第二十五课《公花园》.著易堂铅印本,光绪三十三年.

[11]张报和.始兴县乡土志[Z].文茂印局铅印本,光绪三十三年.

[12]纂修者不详.仁化乡土志[Z].光绪三十四年稿本.

[13]蔡鹏云.最新澄海乡土格致教科书[Z]第四册,第十七课《糖》.上海萃英书局石印本,宣统二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