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毕玉芬
(东宁县文物管理所 黑龙江 东宁 157200)
在东宁县三岔口镇南25公里有个庙岭村,一提起庙岭,大家都知道是因为村里有个吴大澂庙,因此而得名。至于吴大澂其人,吴大澂与东宁的特殊渊源,吴大澂庙的建筑结构,他的名称叫什么,却很少有人知晓。
2008年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再次对遗址调查的过程中,一个意外发现,揭开了吴大澂庙址迷端。从而也引起了我们对清末著名爱国将领吴大澂,与东宁那段特殊历史渊源的追溯。
吴大澂(1835~1902)江苏吴县人,字清卿,号恒轩,愙斋。历任编修,陕甘学政,左副都御史,广东巡抚、湖南巡抚等职。曾受命帮办吉林防务,督办吉林、三姓、宁古塔、珲春防务屯垦等。一生勤于治学,精于金石学和古文字学,著有《愙斋集古录》、《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古玉图考》等书籍。
1861年中俄两国勘分东界时,由于中国完全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对两国边界的具体走向并没有实际踏勘,只是被迫在沙俄方绘制地图的红线上来划界。而且连《中俄勘分东界约记》文本,也都是由沙俄代表一手拟订,清政府代表只能“依照誊写”和依附图画押钤印而已。所有沿江界牌,都埋设在沿江的中国领土内。可见从那时起,沙俄就为日后进一步继续蚕食中国领土设下了陷井。由于当时埋设的都是木质界牌,几年后有的界牌腐朽,有的被水冲没,残留下来的也已字迹不清。牌与牌之间的距离较远,加上清政府边防实力软弱,为俄国人入侵造成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十九世纪70年代以后,乌苏里江及其以南中俄边境上俄国移民骤增,俄人经常越境到中国境内垦荒、渔猎等。俄国军队也不断越境蚕食中国领土,甚至抢掠、杀害中国边民。一些俄军边防哨所,也逐渐向中国一测推进。侵占了中国黑顶子地区等,并有意错立“土”字界牌。
光绪六年(1880)清政府派三品卿吴大澂督办吉林边务。到任后他不辞劳苦,跋山涉水,亲自到边境各地考察,奏请清政府开放边境的珲春、三岔口、绥芬河、穆棱河、蜂蜜山(今密山)等地。在边防要地广建驿站,开辟驿道,筹建驻防军。为防御沙俄水上入侵,还创建了图们江、松花江水师营。购置武器,改善配备。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实边“近可为边氓生聚之计,远可为严疆捍卫之资”。决定在珲春和三岔口设立两个招恳局,负责移边垦民的招募和安置。光绪八年(1882)吴大澂亲临三岔口视察,相度地势,指定街区位置,定名为三岔口街。并拨银千两,接济新来恳民安家。为三岔口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应该说吴大澂是清末开发建设三岔口的先驱者。这是他第一次来东宁。
1885年,与吉林防务大臣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奉命勘查边界,与俄签定了《中俄珲春东界约》和《中俄查勘两国道路记》。维护了中国的领土权益。
1886年5月22日,吴大澂由珲春起程前赴俄境的岩杵河会商界务。为了争取主动权,他反复查阅研究《勘分东界约记》。并率员深入边境实地,与俄方人员共同测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以一个内行官员姿态出现。他一面要面对沙俄的蛮横狡辩,一面又要面对清政府腐朽没落投降势力的阻挠,据理力辩,寸土不让。充分体现了他坚定的维护国土权益的决心,改变了以前历次谈判我方被动的态势。运用较高的斗争艺术,在会谈中往往是先发制人,再三辩驳,从不轻易让步。做到了攻守自如,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达成了重立“土”字碑,收回黑顶子地方,争得了中国船只在图们江的航行权。添立了“萨”(c)字,“拉”(л)字,“玛”(м)字三块界牌。并在较远的两界牌之间,又设立了26个以汉字一、二、三、……至二十六为标志的记号界牌。并将界牌、记号牌全部换成石质碑,长期埋设在两国边界上。
吴大澂第二次来东宁,是在俄境岩杵河会晤之后,为勘查边界之事,经双城子(乌斯克),渡过绥芬河,一路上顶风冒雨,支帐而宿。于1886年7月11日(农历六月十日),到达三岔口招垦局。四年之后重返故地,三岔口在“移民实边”政策影响下发生的变化,让他感慨万千。在日记《皇华纪程》中写到,“不数年间,居然城市,农工商贾各有欣欣向荣之意。使节重来,不觉喜形于色矣。”“有宾至如归之乐”。
7月14日,吴大澂会同俄方堪界官员马邱宁、佘威罗夫,亲至小孤山(三岔口北团山子)查阅“倭”字碑。发现小孤山距瑚布图河口2里多,不是两国边界。小孤山上“倭”字界碑与原约不符,应设于瑚布图河口处。因为河口处地势低洼,恐涨水时淹没冲毁,经与俄方协商决定,设在了绥芬河北岸正对瑚布图河入口处的高地上。
“那”字木界牌原立在小绥芬河源横山会处,光绪三年补立界碑时,由于没有找到原界碑址,将“那”字界碑立在了“倭”字碑北3里的山上。双方视察后认为与原约相差太远,决定双方派员按图查找原界碑。经过十几天的沿界奔走寻找,找到了原立“那”字界牌,上部已经腐朽,仅存2尺余。双方决定应将“那”字界碑按原约设立原界碑之处。因当时是雨季,石质界碑拉运困难,先在此处掘地数尺,用碎石坚筑台基,留一竖碑之孔,待冬季再将“那”字界碑由小绥芬河拉运到横山会处,届时再由两国派员共同监立。并商定从横山会处至瑚布图河口做一条直线,节节添设土堆,凡遇高岗阻隔处及来往大道,都设立记号。
经过这次重勘,东宁县境内的中俄边界,南自“帕”字碑南3﹒5公里处起,至“倭”字碑长106公里。“倭”字碑以北,经17、18、19、20 记号碑到“那”字碑,再往北至 21 记号碑止,长99公里,总长为205公里(其中26公里后来划归绥芬河市)。一直延续到2005年的再次划界。
为了巩固这次力争的勘界成果,阻止沙俄的继续入侵,吴大澂在珲春黑顶子地方国境上,树立了一座高约四米,宽一米铜柱。铭“光绪十二年四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澂,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奉命会勘中俄边界,既竣事,立此铜柱铭曰;疆域有奉,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吴大澂精通古文字,善长篆书,铜柱铭和所增立记号碑,都是由他亲笔撰文篆书刻制的。
还在珲春凉水乡河东村(今改名龙虎村),一块巨石上亲笔篆书“龙虎”两个大字,以镇守边防。以表他对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坚定意志。(1994年珲春县政府将其移至县城公园内)
吴大澂筹边勘界的壮举,让边民深受感动和敬仰。三岔口垦民为感其吴大澂勘边功绩,在三岔口南的为其立庙(具体时间不详),“上有庙相传,为有清光緒间,钦差吴大澂堪边时所建。庙为木构,而匾曰大仙堂”,(仅存碑刻载)并取名庙岭村以纪之。
1871年(辛末仲冬之月),兴源镇垦民自发联名捐资,为吴大澂树立《吴愙斋中丞筹边遗迹》碑以至留念。1996年穆棱县政府重新修缮,立于兴源镇粮台山公园。
宁安县政府将吴大澂筹边勘界时,下榻居住过的“望江搂”几经修缮,并镌字铭记。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其保护下来。
吴大澂筹边勘界的历史,虽然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但他的爱国志节,他恪尽职守,不辱使命,据理力争的精神,一直激励、鼓舞、影响着后人。“我身可埋界不可移”“一寸山河尽寸心”的豪言,也一直在东宁及沿边人们中间传颂着。
吴大澂庙址,是近现代以来东宁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资源。是研究东部疆域勘界,开发绥芬河流域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他将在进行爱祖国、爱边疆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资料:
1、《皇华纪程》清吴大澂著,关大虹李晓晨标注。1986年,吉林文史出版社。
2、《黑龙江省志外事志》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1993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3、《东宁县志》东宁县志办编,1998年3月,黑龙江人民出版。
4、《黑龙江疆域历史与现状问题研究》辛培林王敬荣著,2006年12月,黑龙江人民出版。
5、《东北史简编》姜艳芳齐春晓著,2001年7月,哈尔滨出版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