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田素娟 陈磊 于梦雪 魏可慧 刘莉莉 胡慧琴
在文化和旅游日趋融合的背景下,旅游的文化内涵向纵深方向延展。高校作为文化氤氲富集之地,若以旅游之形承载文化之魂,将校园创建为景区,既是对旅游本质的诠释,又是对高校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以临沂大学为例,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总结临沂大学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大学景区创建的重要性、可行性和风险性,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临沂大学建设开发现状
临沂大学文化积淀深厚,学校前身为抗大一分校,身在革命老区,学校传承红色基因,有着鲜明的革命文化烙印;学校建校近80年,历来重视创业,获得多项科研奖励,创新文化气息浓郁。对于建设景区而言,学校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临沂大学自然环境优越。学校建设已久的图书馆、博物馆、钟楼、剑桥、心湖、“四合院”等,都别有一番风貌。新增建的曦之湖、溯园、体育场商业街,改善的校园餐厅等增添了学校的生机与活力;校内花草种类数不胜数,各个季节风景宜人,尤其是春意临大吸引了许多社会人士前来观赏。
二、临沂大学在校学生意向分析
2019年10月18日-2019年10月22日,课题组全体成员利用周末及课余时间,在临沂大学餐厅、图书馆、快递点、体育场等人流密集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征集在校大学生关于校园创建景区的意见,共发放2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0份,问卷有效率91%。统计发现:仅有20%的同学了解部分校园景区建设的案例,94%的同学对临沂大学创建旅游景区呈积极态度,并且有71%的同学表示愿意参与临沂大学景区的规划和运营中;大一学生普遍认同临沂大学的自然环境和学术氛围,8%的高年级学生认为临沂大学的环境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77%的同学担心校园景区的创建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大部分同学认可学校已有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但同时表示出对学校知名度低、吸引力不足的担心;在创建景区最大好处这一问题上,提高学校知名度、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以及拓展学生的视角等几项选择上学生意见统一,表示认同;还有很多同学在其他意见中提到:希望对学校闲置尚未被利用的的空地和设施给予开发,希望能够普及同学们对校园景区创建的认识,希望学校创建景区项目可以落地。
三、临沂大学创建旅游景区的SWOT分析
(一)开发优势
1.地理位置占据优势
临沂大学位于山水生态旅游胜地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是中共临沂市委、临沂市人民政府驻地。东隔沂河与河东区相望,生态环境良好;靠近客运集散中心、火车站,可进入性良好;校区周围会展中心、商贸物流基地带来很大的客流量,是校园景区的潜在旅游者。
2.有可利用的景区基础设施
临沂大学占地面积152万平方米,主校区由美国EDSA公司设计而成,校内图书馆、实验中心、艺术中心、体育中心皆为亚洲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建筑之一,基础设施条件居国内高校前列。校内指示标识、公共休息设施、小型商店等满足游客基本需要,红色影院、溯园、博物馆、心湖、高尔夫球场、体育馆、中央绿地等旅游景点,已有无障碍通道、医疗站点、安保团队可部分满足旅游安全需要,校内国际交流中心和校外周边的酒店宾馆提供给游客便捷的食宿条件。上述条件满足了景区创建的基础设施的部分要求。
3.学生有参与景区创建意识
临沂大学作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致力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在创新创业建设上持之以恒:高举沂蒙精神大旗构建红色创新创业育人体系,与临沂市人民政府共同构建“城-產-教”融合发展机制,开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全域旅游导向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密切关注本校学生“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大学生希望参与校园景区运行。
4.学科建设储备景区建设人才
临沂大学设68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专业学科,各专业的学生都能在景区建设中发挥创造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智慧旅游上崭露头角,园林、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景区美化改造上建言献策,传媒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传播媒介在景区营销上施展拳脚,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在维护景区建设规范性上保驾护航,文学、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挖掘校园景区文化内涵上深耕细作,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景区市场化经营管理中精打细算,最重要的是能够在景区创建运营中找到自身的契合点,更深入地实践学习,发掘自身潜能,找准自身定位。同时在与人打交道,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让其对自己的能力有更进一步的认知定位。
(二)开发劣势
1.学校吸引力不及周边
目前,临沂大学名气不可与双一流名牌高校同日而语,短时间内很难通过自身来吸引游客集聚,周边有济宁市曲阜师范大学、淄博市山东理工大学等,省内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单就高校学术建设上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如何在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也将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重难点,而这一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依托孤立的校园本身来单打独斗显然势单力薄,临沂大学的景区建设也需要融入临沂市整体旅游规划建设来谋篇布局,这也需要时间慢慢摸索和融合。
2.协调学生成为问题
虽然临沂大学有广阔的占地面积,但是学生数量庞大,不方便进行整体性的规划开发。若选择集中时间进行建设,即使寒暑假也有很多在校学生选择在学校学习,势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所以建设过程为了维护正常的校园日常,需要注重保护隔离,在一系列的维护协调中,建设周期不断拉长。建设完成后的后续运营过程中,社会人流量也会干扰学生上下课的秩序与安全,李卫东指出“如果缺乏科学规划和布局、专业的旅游路线设计和有效的旅游管理机制,在正常的教学期间超负荷量游客在校园里逗留,势必会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3.缺乏实际特色和项目
景区运营,要靠特色引人、情感留人,例如众所周知的去武汉大学“赏樱花”。临沂大学以目前的“革命老区”“沂蒙精神”作为品牌支撑,很难有突破创新。而且目前来说,由于校园的教育性和学术的私密性让学校不愿开放实验室、研究所、教室让游客亲身参与、体验,使高校旅游仅仅停留在单纯欣赏景观和走马观花的表面浏览上,缺乏更深层次的体验类旅游项目。
(三)发展机遇
1.城市发展助力景区创建
临沂市近几年经济同比增长率排在山东省前列,发展速度惊人,可以说是山东省发展最快的城市,按老一辈的市民说,临沂这是换了一个新城,商贸物流、城乡一体化建设等蒸蒸日上,随着2019年低临沂市高铁通车,临沂市的旅游客流量更会大幅度提升。临沂市的发展潜力被激发,经济发展必然刺激极大的旅游需求,景区建设基础和市场推广更是水到渠成。
2.已有校园景区提供范例
我国目前已有12所高校被批准为国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2017年7月27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对外发布的《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园3A景区建设规划方案征集比选公告》可提供规划借鉴。国内还有许多著名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都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吸引着国内外大量的游客。临沂市195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1家5A级景区、27家4A级景区等都可为临沂大学旅游景区创建提供建设经验。
(四)面临挑战
1.学校事业属性融资困难
在公办为主体的高校,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收取学杂费用和社会捐助等,通过校企合作、邀请企业家作为客座教授等与社会发生联系,如果对校园进行大规模整体开发建设,需要吸纳大量的资金和物力支持、高效的管理系统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市场化运作必不可少,然而大多高校作为非盈利性事业单位,与市场化运作存在冲突,融资渠道受阻碍。
2.社会质疑声声不断
首先,学校创建景区与传统观念不符,传统观念认为学校与景区不能并存。其次,经过近年来的“教育产业化”,使当前部分高校学术腐败、师德败坏现象层出不穷,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把教育与经济“有机结合”是否让它们“投机苟合”,是否只是使高层从中渔利。如今又把高校和旅游“有机结合”,会让部分人认为走的还是“投机苟合”的套路,无非是想从中赚一笔。高校景区在建设与否问题上在面临着强烈的质疑声,还未有强有力的权威论断去论证校园景区开发建设的可行性。
四、创建高校景区的建议
(一)从内部着手建设管理
1.优化办学体系
加大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全方位、多领域、宽范围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各方面应用能力,安排专业导师积极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帮助其尽早地树立好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学生在树立自信心的同时打开视野,能够正确地认识与看待校园景区建设,并以此为契机谋求自身發展。
2.改善基础设施
目前,临沂大学的大学生在上下课高峰期必经路段就面临着人车拥堵的现状,围墙附近又有一定的空闲距离,所以在外围开设一条专门的行车路线是必要且可行的。同时也可以将这条路段通用为旅游路段,赋予外来车辆专门的游览通道,减少对学生交通的干扰。同时在足球场、篮球场等开放性室外人流集中的区域修建公共厕所,外观样式可根据周围的环境变换,与整体更好地协调;校内的指示牌、隔离护栏进一步检修、维护和完善;校内外停车场进行细致划定区域,适当扩建;对影响校园环境,如受污染的小水沟、有异味的垃圾站等进行集中整改。
3.有序管理
加强对外来游客的管理,如图书馆,外来人员进入要另设通道,每日限流,禁止年龄过小的小朋友进入,避免大声喧哗,设定每日特定参观时间。博物馆、红色馆要专人负责引导讲解,严格按照人流控制把握游客数量。可以把大学课堂部分教室改建成前后隔离教室,使参观者在直播教室也能够近距离参与学生课堂,或者每班专门开办开放交流课程,使游客可针对感兴趣的内容进入课堂交流。在景区管理上,和旅游企业合作,引进管理队伍。同时成立专门的大学生项目部,以专业为依据划分部门,为景区管理部门提供储备资源,可以从学生团队中调取校内导游,安排学生负责游客用餐住房的相关计调,学生制定活动策划、宣传推广方案,学生巡视维护秩序等。
4.建设特色项目
特别的体验是激起旅游者兴趣的关键,高校景区旨在传递高校的文化氛围,理应通过展示校园独有的青春文化来激起旅游者的共鸣。如在临沂大学“网红大爷”路口搭建旅游通道,让游客切实感知临沂话传递的朴实的爱;开发中央绿地搭建户外野炊、帐篷酒店等;加入学生社团活动;量身定做“临大学生一日体验”项目等。
(二)融入临沂市旅游整体发展
临沂大学位于临沂市兰山区,可以通过联合学校周边的景点以及其他县区的旅游景区分别设计一日游、两日游甚至多日游的行程安排。如沟通区内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王羲之故居等组合成一日游;联合区外蒙山旅游区、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地下大峡谷、龙园等组合成两日游;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多个旅游景点,还可形成多日游。总之,以临沂大学的历史文化和临沂市地域文化贯通,给游客整体完整的体验与感知。
(三)处理社会关系
1.采用PPP模式为校园创建景区融资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达成合作关系。景区建设投资大、回收周期长是业内有目共睹的,加上景区的经营管理需要持久性的长期维护,所以景区的市场化运作是必不可少的,而公办性质占据主体的高校在政府的辖制下又面临着窘境。利用PPP模式打造公司伙伴关系可以有效解决校园创建景区资金不足的问题。
2.回应社会各方质疑声音
邀请旅游规划、旅游开发专业人士参与座谈,对校园景区提出质疑的学者进行请教,共同探讨现有应对之法是否得当,联合其他校园景区,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大众阐述校园景区开发的初衷与行动方案,在交流中逐步回应大众的担忧,以高效有序的实际行动证明高校景区建设的可行性。
五、结语
虽然中国高校并不严格限制社会人员进入,但其与欧美高校区别并不只在一墙之隔,中国高校开放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升,高校旅游景区创建不能因噎废食,要在合理的规划中保护性开发,让更多的院校像校友会排名前茅院校、中国最美十大院校等依靠办学理念、校区环境等来吸引社会大众走进象牙塔,让高校学生走出象牙塔时能有更多的自信和能力,让旅游的文化活力持续迸发。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