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崔素莹
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据国家文旅部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国民旅游消费需求旺盛,国内旅游增长稳定,入境旅游市场稳中有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1.41亿人次,同比增长6.9%。如此形势下,高素质旅游一线人员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作为旅游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既是一门综合专业课,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证的必考课,此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未来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方法陈旧,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授课过程中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师单方面讲授的填鸭式教学,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1.课时量安排不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内容庞杂,大多是对学生中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积累与概述,以常识性和记忆性的知识为主。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历史、地理、民俗、宗教、建筑、园林和文物特产等诸多内容,十一个章节的内容几乎涵盖了一个导游员必备的全部基础知识。然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都只安排一个学期的授课计划,且书本里的内容是针对考试而设,虽框架完整,但缺乏细枝末节。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制,无法展开讲授,所以部分学生在学习某些章节内容时,会感觉有一定的困难。比如建筑、宗教等相关内容,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储备较少,仅仅进行框架型的学习,很难理解。再如少数民族风情知识,学生只知禁忌,不知为何禁忌,这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知识经济的兴起,该课程教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今后的带团或者是实际工作中能够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讲解与服务,所以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2.应试教育的弊端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作为导游证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过关率,往往会急于求成,在教学过程中,凭借经验以划重点的形式代替知识传授,这样做违背了人才培养的初衷。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有很多,笔者以长期的授课经验来看,抛除其他客观原因,只从学生角度来进行分析,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学生基础薄弱
高职类大学生基础薄弱,自我控制、约束力较差,学习兴趣淡漠,而且多数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五年制大专的学生,在教授难度要大于三年制的学生,因为其缺乏中学阶段基础知识的沉淀,所以在课堂上很难提起听讲的兴趣。
2.学生当初选专业意图不明显
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该是学校、专业并重。但是,在实际填报志愿时,只有拔尖的高分生才能在大学与专业的选择上进行充分考虑,大部分考生都不可能两全其美。
学生与社会人员报考导游证的最大不同在于其目的性不明确,有部分学生由于在专业选择上听从父母安排,或者未加思索地盲目进行选择,所以导致其对该专业的热爱度不高,因此学习兴趣较低。
(一)创新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的结合
应用型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的技术性人才。用人单位都希望毕业生能够很快胜任岗位工作,从而节约岗前培训的成本。因此,学校应该基于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教育适应市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可以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1.加强实训教学,提高授课效果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但是教师依然可以从该课程里面找出相应的实践内容,让学生利用导游实训室进行模拟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且更能锻炼学生活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对民族风情风俗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云南的优势,让少数民族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专题讲解。
2.景区实地讲解,促进知识落地
在导游证考试中,导游词的讲解必不可少,学生要想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就必须要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作支撑。所以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涵盖的丰富知识,为后期学生导游词的撰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寻找学校附近合适的景点,让进行实地参观与讲解,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地转变书本理论知识。
3.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学有所依
高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差、就业率低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要进行教学改革,要在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实训基地,使学生接触和了解企业,提高其就业能力,从而确保职业教育健康稳定运行。
实训基地建设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有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随着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要求的提高,增强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学校和企业的共同目标。
(二)积极寻找对策,培养学生兴趣
本门课程是建构旅游专业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石,所以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该课程的重要性,并结合学生的层次和特点,积极采取多种手段,提高他们的学生兴趣。
1.做好角色转变,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首先,教师要从传统的圣人角色转变成导师;其次,应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学习的必要性。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对于《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这门课程而言,很难达到效果。所以教师可以设置部分环节,让学生去讲,比如,学生都有一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常识,所以,对于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来讲难度不是很大,而且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讲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部分内容,并扩展相应的知识,有时甚至还会达到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多媒体教学,立体化呈现知识,让学生听得懂,乐意学
将网络运用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学中的最大优点就是广泛性以及内容的丰富性,其能够生动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真正内涵。比如,教师在讲解民俗风情章节时,可以用大量的图片展示不同少数民族的房屋、服饰、饮食等内容,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些图片化的知识,更便于其理解和记忆。再如,在园林建筑知识的教授过程中,除了进行图片展示外,教师也可以精選一两座代表性园林,以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多媒体教学使教师讲授的方式得到了丰富,教师通过对教学模块的重组与设计,可以使知识的表现方式多样化,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和影像等多种方式展现课程内容,使知识直观化、生动化、立体化,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中国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知识的教学也必将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而继续发展。所以,积极探讨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一个旅游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