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张昕华
作为旅游发展环节中的直接参与者,社区居民能够最直接地感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各个方面的影响,消极情绪也可能会随着时间而累积,进而影响世界遗产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选取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作为案例,基于理论基础,结合实证调查收集到的问卷数据,研究和分析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从而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一)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着手研究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类研究才开始兴起。当可持续旅游进入大众视野,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旅游与受旅游影响的社区居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外学者对于社区居民的影响感知研究开始较早,因此,研究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国外学术界对社区居民的感知研究主要包括: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类型;影响居民感知的因素;基于感知差异的居民类型;居民感知的相关理论。特点如下: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善于运用模型分析数据;在获得数据结果后注重运用理论基础解释原因。
(二)国内研究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学术界开始着手研究社区居民感知这一领域。当前国内学术界涉及社区居民旅游感知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普通的旅游目的地,较少关注世界遗产地这类特殊的旅游目的地。对于世界遗产地的研究而言,学者们侧重于研究游客感知研究,忽略了社区居民的感知。本文以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为例,结合适当的理论知识,对世界遗产地社区居民的实际感知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针对现阶段发现的问题提出实质性的建议。
(三)相关概念
1.世界遗产地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地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普遍价值、人类罕见、无法替代的文化和自然财富。本文选定的世界遗产地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西递、宏村。
2.社区居民
本文所界定的社区居民概念是:生活在景区内及周边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受到景区发展影响的居民群体。
(一)研究区域概况
中国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西递、宏村是具有典型地方传统特色的古村落。西递是一个以胡姓为主的明清时期古村落,始建于公元1047年,有着近970年的历史。宏村始建于公元1131年,有880多年的历史,村落面积19.11公顷,总人口为1 368人。宏村与西递同为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并且整个格局保存較为完善,宏村的标志是月沼和南湖两个池塘,月沼形似牛的胃部,而南湖好比牛的肚子,宏村由此被称为“牛形村落”并名声大噪。
西递村的管理经营主体是黟县西递旅游发展公司,旅游形式侧重于团队一日游。宏村的管理经营主体是北京中昆旅游公司,旅游形式以团队一日游和散客游并重。2013年宏村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52.03万人,累计旅游收入达7.97亿元。2015年西递景区接待游客共计88.96万人,相比2013年的游客总量来说,增长了8.71%;2015年宏村景区接待游客共计186万人,相比2013年增长18.26%。
(二)问卷设计与数据收据
1.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的设计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方面的调查问卷,在总结共性的基础上,结合西递、宏村的特点,并参考了李克特的五级量表的设计。调查问卷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调查的是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社区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相关信息;第二部分将13道题目划分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三个维度,要求被调查者按1~5等级给每个指标打分。1=“完全不赞同”,2=“比较不赞同”,3=“一般”,4=“比较赞同”,5=“完全赞同”。“赞成率”表示“赞成”与“非常赞成”两个选项所占的百分数之和,“反对率”是指“反对”与“非常反对”两个选项所占的百分数之和。
2.数据收集
该研究的调查时间是2016年8月,调查问卷的样本数量为150份,调查方式采用现场发放问卷、现场收集问卷的方式进行,对于一些文化层次较低、无法完全理解问卷内容的居民,以及年龄较大眼睛老花的居民,采取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2份。
第一,由于西递和宏村管理模式的差异性,导致西递和宏村在旅游发展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局限。西递由村办旅游公司——黟县西递旅游发展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导致近年来西递旅游发展速度比不上宏村。宏村租赁给北京中昆旅游公司进行经营管理,虽然管理制度相对西递来说更为完善,但外来公司会较少地考虑社区居民的利益。
从上述情况来看,西递和宏村在管理模式上存在很大差异,一方面,统一管理模式的难度相当大,另一方面,确定一种适用于二者的管理模式也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不妨考虑为社区居民构建合理的机制,让世界遗产地的“重要成员”——社区居民,更积极地参与旅游发展,提高居民对旅游的认知,使其更深层次地融入到当地旅游业。
第二,从写生者行为不规范的现象中可以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对世界遗产地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宏村的巷道里没有张贴“禁止写生”的告示,写生学生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可以随意挑选写生场所,他们只顾及自身便利,并不会考虑社区居民的出行问题。西递相比宏村来说,监督和管理工作做得更到位,西递并没有在所有区域内禁止写生者写生,而是在不方便用作写生的区域张贴了“禁止写生”的告示。但在大多数区域张贴了“禁止写生”的告示,会使写生者对此产生负面印象,容易造成写生者减少的现象,不利于西递旅游宣传和发展,这对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困扰。
二是世界遗产地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随着旅游快速发展,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的知名度不断得到提升,前往西递和宏村写生的学生数量日益增多,针对这些写生学生,西递、宏村没有建立配套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不完善,一方面,会直接导致游客对旅游体验的满意度降低,从而导致游客量的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社区居民带来经济方面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善,在给游客带来不便的同时,也会间接性地给社区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endprint
为促进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结果分析,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为社区居民构建合理的机制,让世界遗产地的“重要成员”——社区居民,更积极地参与旅游发展,提高居民对旅游的认知,使其更深层次地融入到当地旅游业。其次,加强对世界遗产地的监督和管理感知。最后,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一)为社区居民构建合理的机制
1.保证居民参与的咨询机制
根据被调查的社区居民所言,他们了解旅游相关信息的途径是,通过政府和旅游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发放的宣传资料,尽管西递、宏村大部分居民的文化水平偏低,但并不缺乏有想法的社区居民想参与到社區旅游发展的规划项目,只是缺乏一条途径为其指明方向。因此,政府及相关旅游部门必须足够信任社区居民,并尊重他们的社会需求,让其积极参与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决策,并保证居民能通过这条特定渠道参与到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决策体系中。
2.提高居民素质和技能的机制
通过对西递、宏村的社区居民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与技能,让其进入旅游行业,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具体工作,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当地政府部门可以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开发设计出合适的培训项目,定期组织有意愿参与旅游发展的社区居民参加培训,培训的内容可以包含多个方面,比如,为社区居民讲解世界遗产地旅游的基础知识,使其更深入地了解当地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经营管理的培训,提升社区居民的基础管理技能。通过培训项目加深西递、宏村社区居民对世界遗产地旅游业的了解,并由此提高其自身的专业技能,便于他们更深入地参与到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中。
(二)加强对世界遗产地的监督与管理
针对写生者行为不规范的现象,政府相关人员可以在狭窄的巷道内张贴“禁止写生”的告示,在景区内空旷且适合用作写生的场所张贴“允许写生”的告示。通过张贴指示牌,引导写生者前往写生棚进行写生,规范写生者的行为,有利于政府相关人员对写生者进行管理,尽可能地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外来人员对社区居民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写生者行为不规范的现象只是监督和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一个体现。政府和相关部门可通过加强对世界遗产地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适当降低旅游消极影响的发生率,促进其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问卷中反映的旅游地交通拥挤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的。政府及相关旅游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光要考虑基础设施能给游客提供便利,也应该考虑社区居民的需求。建议其经过仔细调研后淘汰重复率高、使用率低的基础设施,增添游客和社区居民真正需求的基础设施。同时,要学会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旅游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社区,使其真正地感受到自己作为世界遗产地“重要成员”的身份。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