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迟慧
本文针对丹东沟域旅游景观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丹东沟域旅游景观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将朝鲜族文化与丹东沟域旅游景观相结合的旅游景观设计思路。朝鲜族文化可以将丹东沟域旅游景观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到达到丹东沟域旅游景观主题、统一设计风格和丰富的旅游体验层次等优点,成为丹东沟域旅游发展的有效突破点。
丹东的旅游景观主要集中在郊区、山区和小城镇,辖区内可开发的沟域旅游景观数量多、质量高,拥有虎山长城、河口、五龙山、天桥沟以及天华山等多个国家级风景区和“4A”景区,并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多个。而且丹东也是辽宁省内较早进行沟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地区,丹东沟域旅游已经积累了较好的口碑,成为丹东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丹东沟域旅游也存在较多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同景点的旅游功能重复、雷同,满足不了游客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丹东沟域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经济一般欠发达,当地政府和居民在改善经济的紧迫性下,人们的思路常常变得狭窄,盲目跟风严重。沟域旅游景点中简单农家乐、烧烤、种植园、采摘园和摄影场地等遍地开花,缺乏文化体验性,甚至表现出庸俗、大众。而且沟域内景观空间利用率低,游客的活动区域集中在沟谷底部,旅游旺季游客过于拥挤。
随着国内旅游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国人的旅游方式已经从“观光旅游”转向了“休闲旅游”“度假旅游”。走马观花式的旅游目的地已经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元化的旅游需要,当下更能吸引游客的是体验式旅游,旅游目的地需要为游人提供主题明确、个性强烈、功能全面的体验式服务。而丹东目前的沟域旅游景点之间的同质化、低体验性等问题,已经极大地制约了丹东旅游经济的发展脚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旅游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丹东沟域旅游景观中,自然景观以青山碧水、风景秀丽为特色,人文景观以边境风情、少數民族风貌为特色。
(一)自然景观特色
丹东的沟域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3/4。从地形上看,丹东沟域内的山地属于长白山脉向西南延伸的支脉或余脉,是辽东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局部还有阶地、盆地、台地等小型地貌单元。山地海拔一般在1 000米以下,山虽不高,但山势起伏连绵,沟谷纵横,范围较广。
丹东沟域内水资源丰富。全地区2千米以上的大小河流944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5 000平方千米的大江、大河4条,即鸭绿江、浑江、爱河、大洋河。年水资源总量88.8亿立方米,人均水量4 0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量的1.5倍。辽宁省人均水量的4.5倍,位居辽宁省的首位。而且丹东是辽宁省的降雨中心,气候湿润宜人,省内其他城市和丹东相差悬殊。
丹东森林资源居辽宁之首,素有“辽东绿伞”“辽东绿伞屏障”的美称。丹东的林业用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72.5%(省内第一),森林覆盖率占全市的65.9%(省内第三)。全市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17处。可以说,丹东的沟域景观山水相间、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林木丰美、景色宜人。
(二)人文景观特色
丹东自建镇以来就一直是边陲重地,古有明长城东起点的虎山、后有清代柳条边。今天的鸭绿江作为中朝之间的天然国境线,一江碧水、两岸风光,一直吸引着人们猎奇的目光。从近代以来,丹东由于地处边境,受到帝国主义殖民战争的多次侵扰,日俄战争遗址、甲午海战古战场、邓世昌将军墓等遗址,诉说着旧中国的历史。而鸭绿江断桥、志愿军渡江遗址等又记录了一座红色英雄城市的光荣。
丹东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居住在此的少数民族有29个之多,其中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满、回、蒙古、朝鲜族等。在丹东目前的沟域旅游景点中,满族风情在旅游景观中应用较多,其次是朝鲜族,有少数民俗村向游客开放。
丹东沟域旅游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自然条件优越,沟域内山谷延绵、水体丰富、森林茂盛,其自然景观的审美特色不同于一般北方山区的雄壮、豪迈、险峻,表现得秀丽、温和、清幽,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且由于丹东沟域内的自然风景区和森林公园开发较早、数量较多,所以目前丹东沟域旅游景观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呈现弱势。
针对丹东沟域旅游景观中自然景观突出,但人文景观偏弱的问题,将朝鲜族文化应用到丹东沟域旅游景观的设计中,是协调自然景观、景观设计、游人的旅游活动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有效手段。
(一)有利于自然环境的生态保持
朝鲜族设计文化秉持自然、质朴的理念,强调在建筑、产品等设计中尽量采用自然界原始状态的石、木、麻等材料,保持自然材质未打磨、剖光的真实原貌,不做过多修饰。在景观设计中推崇“无技巧的技巧”“无计划的计划”,在设计中表现一种简朴、素淡、天然的味道。而且在景观设计中,尽量保持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地貌,不加以人工痕迹。不同于中国园林设计的“人造的自然”,人为的再造一片模仿自然山水,但投射了造园主体自身意识的观念主题。朝鲜族的园林景观设计就是“保持自然、避免人造”,深受道家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影响,朝鲜族设计文化中特别注意保护自然的原貌。正因为朝鲜族设计文化中的这种价值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有利于对自然风景区域的生态保持。
(二)与丹东沟域旅游景观审美特色相呼应
丹东沟域旅游景观的审美特色以秀美、清幽、温和见长,正好与朝鲜族文化的审美观相呼应。朝鲜族文化中普遍审美观念提倡一种温雅、朴素的美感,强调“宜人”,指一种从淳朴中挖掘的味道,不过分、不奢侈、不时髦,表现出质朴、醇厚、纯真的境界。以朝鲜族建筑为例,不论是古代朝鲜的宫廷,还是普通百姓的民居,都不建高墙和大面积的人工绿化。因为朝鲜族人民认为庭院是生活的空间,要方便人的通行和使用,所以不会密密麻麻地栽植花木草坪、设置人工渠道等。朝鲜族的文化观念来自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就是没有人为雕饰的与自然合二为一。顺应自然而生活是朝鲜族人民自古以来的生活理想。endprint
朝鲜族审美观念中的朴素美、自然美等观念,广泛应用在朝鲜族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这种审美观念如果能应用到丹东沟域旅游景观设计中,有利于充分展现和保护丹东沟域旅游自然景观特色和原有风格。
(三)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旅游是人们离开久居地,到异地进行观光、游览和娱乐等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富裕而又忙碌的人们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越来越富有想象力的消费需求。在旅游活动中,游客越来越重视旅游活动中的“体验”。体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需要,随着体验经济的兴起,人们已经开始从购买有形的消费品到花钱买“感觉”“记忆”“心情”等非实体的事物,并用这些体验充实心灵、丰富人生。将朝鲜族文化应用到丹东沟域旅游景观的设计中,可以从历史、艺术、民俗、餐饮等多方面,增加当地的人文景观,增加丹东作为边境城市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人文特色,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一)明确丹东沟域旅游景觀的设计主题
丹东的沟域旅游景观中一直缺乏文化元素的表现,自然景观与省内其他城市的景点之间同质性严重,旅游主题通常都是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赏枫、冬季冰雪、采摘温泉等,各个城市之间基本雷同。如果在丹东的沟域旅游景观中应用朝鲜族文化,会凸显丹东沟域景观的边境异域文化特色,成为同周边城市差异化竞争的最佳设计主题。
中国古人的文艺创作讲究“意在笔先”,一个优秀作品的诞生必须有一个创作的核心概念。对旅游景观设计来说,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目标。鲜明的主题可以吸引游客,使游客产生强烈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
过去在丹东沟域旅游的主题设计中,较多景点停留在“休闲农庄”的浅显层面,缺乏深层的文化内涵,结果使乡村景观“农家乐化”,小城镇的旅游度假区“房地产项目化”。一些规划者和决策者仅仅考虑一个景点、一个景区的文脉特点,狭义地认为,朝鲜族聚居点才能进行朝鲜族民俗景观设计,满族聚居县(市)只能采用满族文化主题的旅游景观设计,不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宏观地理范围思考旅游规划策略。导致目前丹东市乃至辽宁省内的沟域旅游景观中,朝鲜族人文景观较为成熟的仅有宽甸三道河朝鲜民族风情村,但由于此景点因为距市区较远、乘车时间较长、与其他知名景点缺乏旅游线路联系,虽然少数民族特色浓厚、知名度较高,但每年吸引的游客数量有限。
当下的旅游景观规划者、设计者可以考虑转换思维模式,从丹东沟域旅游的总体特色上,考虑旅游主题的设计,从过去缺乏文化性的普通“休闲农庄”,延展为具有丹东地域文脉特色的“边境村落”。不仅仅增加民族村、民俗博物馆的建设,而是要从目前存在的景区、景点、景观中画龙点睛地加入一些朝鲜族文化特色,如五龙背镇、东汤镇的温泉旅游,还可以适当加入带有朝鲜族文化的住宿、餐饮、购物等设施,增加游客的异域文化体验。
(二)统一丹东沟域旅游景观的审美风格
丹东沟域旅游景观给游人的主要审美感受是优美感,亦称秀美感。如前文所述,丹东的沟域自然景观给人以柔和、舒适、愉悦的审美感受。“优美感”“秀美感”是与“壮美感”“崇高感”相对的审美概念。通常少数民族风格的景观设计都格外强调粗犷、豪放的风格,比如满族、蒙古族、藏族等有游牧传统和历史的民族。但丹东沟域自然景观具有的秀美、幽静的风格,并不适合搭配粗犷的人文景观设计,如果要寻找一种自然、原生态而又细致的风格,那么朝鲜族的设计风格当然是首选。
朝鲜族文化中的审美观特别注重自然物、社会物、艺术对象的雅致、秀婉、柔和、纤细的美,强调“质朴中见风度”。朝鲜半岛的园林景观、建筑、产品设计等,虽然没有庞大的体量和数量,但具有很多不和数学逻辑的多样性的演绎和发挥。朝鲜族人民的审美眼光独具一格,他们常常在简单朴素的家具、文具、陶瓷、瓷器等日常生活用品中表现出格调和雅致,被韩国的文艺理论家高欲燮称为“温雅和简素美”。朝鲜族人民虽然受到较为严酷的地理环境、灾难深重的历史因素等影响,在人力、物力上比较匮乏,他们对待一石一木都怀着珍惜的心态,在每一件平凡的日常用品上投入情感和巧思,得到的是仿佛带着温度的器物。
在丹东的沟域旅游景观设计中加入朝鲜族人文景观,可以统一丹东沟域旅游景观的审美风格,使丹东沟域旅游景观中原有的自然和谐、平和淡雅得到提炼和升华。更容易使游客徜徉于旅游景观中时,感受到心情的舒畅、宁静和超脱,得到远离现实纷繁
复杂,来到世外桃源的体验。
(三)增加丹东沟域旅游景观的体验参与度
1.审美性体验
审美性体验是朝鲜族文化与沟域旅游景观相结合,使游客得到的最直观的体验。因为朝鲜族风格建筑、公共设施等,从材质到外观都可以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不会使游客的视觉审美有突兀的感觉。人工环境掩映在自然山水间,使游人充分欣赏沟域景观的春日多彩、夏日葱茏、秋日绚烂、冬日清冷。
2.逃避性体验
逃避性体验是使游客产完全沉浸在自己作为主观参与者的世界里。这就需要景观设计者合理安排、设计景观和场景,通过设计视觉导视系统、游览路线、景观节点等,使游人感受到朝鲜族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产生的“神秘边境、世外桃源”的异域感受。
这就需要通过巧妙的设计,引导游人感受景观的多样化,体验旅游景观中的层次感。如借助山路的曲折、沟谷的延绵,植被的丰茂、溪流的蜿蜒……营造出景观曲径通幽的效果。或在观赏角度的曲折、狭窄之后,将游客引入沟谷的较高处,或山顶设置一处视野宽阔的观景点。如春夏临水、临湖,春秋登山、远眺。引导游人观察自然、欣赏自然、沉浸于自然山水中,离开日常的琐碎、压力和束缚,得到身心的真正放松。
3.教育性和娱乐性体验
将朝鲜族的民俗、民风、游戏、餐饮等文化体验环节适时加入景观设施中,呈现给游人一个与日常生活迥异的世界,使游客感受朝鲜族邻里的开放、互动、交往、聚会……。充分体会朝鲜族文化与我国东北的历史文化,同时得到教育性、娱乐性兼具的旅游体验。
将朝鲜族文化与丹东沟域旅游景观相结合,可以成为提振丹东旅游经济的新的突破点。朝鲜族设计风格对自然环境影响低,有利于生态保持和景区可持续发展。它的创新性在于,利用朝鲜族文化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带给游人异域、异乡、异俗的丰富体验,可有效避免景观的同质化,有利于吸引国内外客源。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