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王 欢
(黑龙江省图书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亲子共读,是大人与孩子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是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和引导孩子正确阅读的重要方法。图书馆建立亲子共读阅览室,目的是为家长带领孩子阅读创造良好环境,提供细致周到的引导,让家长和孩子充分感受到共读的乐趣。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图书馆开设亲子共读阅览室以来笔者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开展好亲子共读服务谈一点粗浅认识。
布置得当的环境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亲子共读服务中,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需求,为儿童提供轻松,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
阅览室的格局,应运用开放式的服务格局,特别要注重儿童的情趣,设计要活泼。传统的儿童阅览室书架高大冗长,像防护林一样密密匝匝地排着长队,给人以沉闷压抑之感,与少年儿童的审美心理相去甚远。孩子们找书要仰头伸脖,十分疲劳。亲子阅览室应体现人性化设计,突出活泼童趣的个性特色,色彩的选择应该主推明亮鲜艳,对比强烈的颜色,可用卡通画,拼图,壁纸,挂画,成语故事套图等来装饰墙面和地板。当儿童进入阅览室的时候,犹如进入童话世界,科学殿堂,使他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亲子阅览室在陈设方面,应力求宽松舒适。窗户最好的落地窗,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清新明亮;阅读桌椅可选择色彩明亮和各种形状的,比如黄绿相间的小桌,苹果形状的沙发,粉色的小茶几等等;书架应以四层以内为宜,给人一目了然之感,书架之前应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儿童及家长更自由的阅读空间,就近来阅读图书。同时,在阅览室点缀一些花草盆景,能给人优雅舒适,赏心悦目的感觉,让儿童和家长尽情享受零距离的人文关怀,并使儿童产生视觉美感,增强求知欲望。
亲子阅览室应充分利用自身场地和环境,在一些节假日期间开展有意义,有趣味的亲子活动,如智力竞答,宝宝讲故事,你来比划我来猜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提升亲子共读的效果。
智力竞答方式,考察儿童阅读效果对于阅览室流通中的图书,按照文学类,历史类,科普类,生活常识类等提取一些知识点,细分成类,汇集成竞答题目,每一个月对儿童读者开展一次智力竞答活动,可以让儿童选择自己擅长的类别进行答题,按照答对的题目给予积分,一年一汇总成绩,按照成绩给予适当的鼓励,并在本馆网站上进行公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儿童主动,积极的投入阅读,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从而享受读书的乐趣。宝宝自己讲故事,增强理解和表达力。家长在引导儿童阅读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让他们去背诵三字经,孔孟百家,诗歌辞赋,最重要的是通过一个故事的阅读,一首诗歌的朗诵,让儿童掌握知识和懂得道理。阅读,包括阅和读两方面的意思,阅,就是看书,读,就是说和表达。看书和表达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宝宝讲故事活动,就是让儿童准备一个小故事,可以是原创的,也可以是在书中阅读到的,或搞笑,或感人,或发人深思的,可以利用服装,道具,音乐等表现手段演绎出来。我馆已有过一次此类活动成功的组织经验,在家长和儿童读者中反响甚好。
你来比划我来猜,是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和晚会聚会等场合常用的活动形式,参加的人群常常是夫妻,父子,母子,朋友等,通过这类活动,一是娱乐了观看者,二也是最主要的,是考察参赛者的默契,增强参赛者之间的沟通。亲子阅览室开展“你来比划我来猜”,可以有效的增进母子,父子之间的沟通,让父母更了解孩子,儿童更理解父母。这一方式简单,可行,有助于父母成为儿童学习和生活中的最好搭档和伙伴,让共读的过程更顺利,更融合的进行。
实践证明,亲子共读服务只有充分了解儿童心理,把握儿童阅读能力、兴趣、倾向,与少儿读者及时的沟通交流,循序渐进,有针对性的把各种作品推荐给不同阅读能力的儿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低幼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兴趣随年龄变化而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摇篮童话阶段(2-3岁),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养成期,应多引导家长讲一些简单易懂,短小精要,以动植物童话歌谣,故事为主,看图说话的图书。比如《小鹿斑比》。
二是民间故事阶段(3-4岁),这阶段可以扩展一下阅读内容,多引导家长讲一些使儿童分清真假,善恶,美丑,认识和懂得事物道理的故事。比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
三是寓言故事阶段(4-6岁),儿童的生活环境由家庭扩大到幼儿园,亲子阅读服务应着重引导儿童尽快适应社会,使儿童学会判断简单的是非道理,明白做人的正确态度,启发儿童进行独立思考。比如:《狼来了》,《龟兔赛跑》。同时,这个阶段的儿童阅读不能单凭兴趣,要注重诱发兴趣来获取知识,儿童文学名著,科普读物,艺术欣赏是这个时期的侧重。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等。
美国图书馆学大师谢拉说:“服务,这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这一宗旨,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广大教师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他们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夜以继日地刻蜡板、印材料、编讲义,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自从77级、78级学生进校后,三汇坝办学条件差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在华蓥山下,学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学生宿舍和教室已经十分拥挤,无法继续扩大招生;由于三汇坝夏季高温,冬季潮湿多雨,搬来的许多实验设备因受潮而损失严重;山下小镇上,唯一的一个新华书店的代销点,不能满足广大师生读书的需要。这时,所有的矿院人都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矿院要适应新的形势,必须走出华蓥山。经过煤炭部领导、学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工的不懈努力,矿院的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1978年3月2日,方毅和邓小平同志批准:四川矿业学院迁往江苏省徐州市建校。6月13日,煤炭工业部同意四川矿业学院恢复“中国矿业学院”的校名。随着徐州建校工程的顺利推进,1979年矿院在三汇坝招收了最后一届121名学生。1982年春,全部人员从三汇坝迁至徐州新校园,三汇坝办学宣告终结。
回首在四川华蓥山办学的那段岁月,虽然环境特别恶劣,条件极其艰苦,学校所遭受的创伤十分沉重,但是广大教职工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凭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勤俭建校、艰苦奋斗,完整保存了学校的基本办学实力,并为学校搬迁徐州后走上中兴之路打下了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