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24-05-18

谭文才 刘志军

摘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科竞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锻炼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具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学科竞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科竞赛体系和健全的学科竞赛机制,构建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能力;学科竞赛;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9-53-3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9.013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Discipline Competition

Tan Wencai, Liu Zhijun

(Guangzhou Maritime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725)

Abstract: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Discipline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which plays a unique and irreplaceable role i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exercising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enhancing practical ability. The discipline competition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a multi-level and all-around discipline competition system and a sound discipline competition mechanism will be established, and an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model for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discipline competition will be establishe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discipline competit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innovation ability; discipline competition;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大學生创新能力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强调“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新知识与新技能的首要来源,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教师与大学生都有能力成为创新的承载者和引领者,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全面的智力支持。学科竞赛以其独特优势,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

1 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学科竞赛是锻炼人智力的、超出课本范围的一种特殊的考试,是在紧密结合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竞赛的方式,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情况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活动。学科竞赛的过程就是对专业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也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3]。

1.1 学科竞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研素质,激发创新意识

科研素质包括科研意识、科研方法、科研精神。学科竞赛一般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创造热情,具有科学性、探索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学生参与竞赛方案设计,必然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一种或者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等,并进行测试或实验。在此期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科学知识结构不断拓宽,有助于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的活力。再者,通过团队之间的共同研讨,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团队意识、组织能力、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通过学科竞赛,学生能合理地构建科研知识结构,激发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为培养良好的科研素养,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学科竞赛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创新技能

学科竞赛强调创新、创意、创造,评审标准包括创新性、实用性、技术先进性等指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不断拓宽思路,激发发散性思维,潜移默化地以超越常规的方法或视角思考问题,形成对事物新的认识,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学科竞赛一般要求参赛者在某特定前提下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完成某件实物作品的制作或者提出新的构思想法,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构建、设计、制作产品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和判断,主动探索,不断尝试,最终才能完成作品方案,这一过程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其创新水平。

1.3 学科竞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学科竞赛的过程,是一个要求学生深入系统地理解相关知识、灵活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典型的实践过程[4]。学科竞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理论应用实践的初步平台,是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补充,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检测。学科竞赛一般以课堂理论为基础,但又高于课堂理论,需要结合社会生产实践。学科竞赛的实践性可以说是介于高校实践课程和生产实际之间[5]。不管从哪方面立项,都要经过设计、测试和不断的实验,甚至还需要程序开发、数据分析、结果论证等较高层面的理论分析和应用,这需要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很好地促进学以致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2 以学科竞赛为驱动,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学科竞赛作为课内外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研究以学科竞赛为驱动,构建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课程体系和管理体系至关重要,是高校优化人才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必然考虑的因素,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2.1 促进3个融合,将学科竞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竞赛与课程体系相融合。要根据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教育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抓手,把学科竞赛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理论课程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学科竞赛,把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融合起来,最终实现提升理论教学与创新教育水平的目的;开设以学科竞赛典型案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扩大创新教育普及范围,打造良好的创新教育基础;加强通识教育,奠定创新基础,鼓励学生选修创新类拓展课程,培养创新思维;把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课堂,增强科技竞赛吸引力,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学科竞赛的兴趣,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基于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是一种把学科竞赛活动和常规实践教学相结合,把学科竞赛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融入常规实践教学活动中的新模式[6]。基于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更加突出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意识更加强烈,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把学科竞赛的内容和方法融入常规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不断优化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不同层次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实现学科竞赛与创新教学相互促进,形成相辅相成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科竞赛与学分认定相融合。实行学科竞赛学分制,把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纳入学分统计,根据学生参加不同层次学科竞赛所获奖项的不同等级,给予认定一定的素质拓展学分,并且可以认定为选修课学分,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结合。

2.2 建设3个平台,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科竞赛体系

建设学科竞赛项目平台。学科竞赛一般分为校级、省级、国家级3个层面,省级和国家级的学科竞赛更加侧重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知识综合应用,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需要更加全面的理论支撑和技术创新,适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团队。学科竞赛在内容上要与知识、素质、专业特性结合起来,与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在覆盖面上要向广度和深度挖掘,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和针对性:既要考虑科研尖子“点”的问题,也要考虑大众学生“面”的问题;既要考虑学科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也要考虑技术的创新创造;既要有基础性的学科竞赛,也要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竞赛,凸显竞赛的广度、深度和参与度,形成多元化、分层次、全覆盖的学科竞赛项目体系。

建设学科竞赛实践平台。实践平台的建设是学科竞赛得以深入开展并不断普及的硬件保障。开放校内基础实验室和创新创业训练基地,以竞赛的形式,为学生设计交叉性、创新性的综合性实验,为学生提供基础理论应用训练条件;根据各学科特点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活动,在校内工程中心、实验中心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基地或创新成果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开展创新技能训练提供良好资源;根据学科竞赛需要,成立不同类型的创新精英班或特训营,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专题训练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训练基地,开展体验式教学,为大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掌握行业最新设备和最新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现实环境。

建设学科竞赛师资平台。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学科竞赛能否取得好成效的关键。一是建立专业技术指导教师团队,要根据学科竞赛的性质,选拔一批有创新激情、有竞赛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学科竞赛的指导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企业导师,为科研竞赛提供专业技术上的指导;二是建立组织管理团队,负责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学科竞赛,协调竞赛相关事务,并做好学生团队的日常管理;三是建立学生科研创新骨干团队,要选拔一批创新意识好、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创新骨干组建不同层次的学科竞赛人才梯队,通过科研创新骨干,带动广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不断扩大学科吸引力和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学科竞赛环境。

2.3 健全3个机制,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障

健全组织运行机制,强化学科竞赛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合理的学科竞赛长效机制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条件。根据创新教育的指导方针和培养目标,建立学科竞赛组织机制,如成立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创新训练中心等组织机构,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协调和规划。建立学科竞赛评委专家库,负责校内学科竞赛项目评比、审核,以此推进科技创新活动良性发展。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加大对学科竞賽的投入力度,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建立兴趣引导、项目驱动的学科竞赛组织管理模式,实施科学有效的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

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师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制定校、省、国家各级学科竞赛考核细则和激励措施,根据不同的获奖等级,对学生给予认定创新学分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并纳入学生综合测评考核;对项目指导教师给予工作量认定并发放课酬,将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情况纳入教师年终评优考核和职称晋升的评审体系;对获奖学生所在院系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各院系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积极开展创新教育表彰大会和成果展,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造的热情。

健全多方联动机制,形成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问题导向,推进“产学研”和“教学用”的融合,补齐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短板。加强学校与政府、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动,把学科竞赛与国家政策结合起来、与企业生产结合起来,与行业发展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各界资源,打造政企校三方合作的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层次的学科竞赛体系。大力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加速发展创新型创业项目的孵化,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与社会需求的衔接,不断巩固大学生创新教育成效。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高校要坚持做到“学以致用,以用治学”,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大学生发展需要,构建以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学科竞赛体系,有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科竞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杨涛.学科竞赛视野下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12):70-71.

[4] 李国锋,张世英,李彬.论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24-27.

[5] 顾文豪,齐元胜,赵世英.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学科竞赛平台的辩证发展关系[J].大学教育,2013(2):19-20.

[6] 王蕾,张巧英.基于学科竞赛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教学理论与研究,2015(6):43-4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