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18

郭婷婷

摘 要:无线网络覆盖环境下,读者期望图书馆提供更加便捷、精准、个性,更具互动体验的服务。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是针对互联网技术条件下读者信息需求的创新型服务方式。文章通过分析公安院校图书馆的读者构成、信息需求、学科特色等因素,探讨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空间构建的重点和策略。

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虚拟学习社区;图书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9-94-3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9.02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Information Commons in Library

——With Police Academy as an Example

Guo Tingting

(Henan Police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46)

Abstract: In the wireless network coverage environment, readers expect libraries to provide more convenient, accurate, personalized and interactive services. Information commons service is an innovative way of service for readers' information needs under Internet technology condition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aders' composition, information needs and subjects' characteristics of police academy libraries, discussed the key points and strategies of constructing information commons in police academy libraries.

Key words: information commons;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library service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空间)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图书馆界新兴起的图书馆设施和信息服务模式,它揭示了信息时代图书馆服务向动态、主动服务转变的趋势。我国对IC空间的关注始于2005年并一度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关于该问题的研究热度有所下降,通过中国知网检索 “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等主题发现,我国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成果数量有所降低,关于专业类图书馆信息空间的研究逐渐增多,推测原因是经过理论引入阶段和实践阶段,我国图书馆界开始考虑结合本馆目标读者实际需求构建更贴合本土情况的信息共享空间[1]。公安院校图书馆兼具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职能,既要满足在校师生的学习、科研需求,也要考慮在职培训民警的信息需求,其IC空间建设要考虑自身人才储备、读者构成、学科需求、经费、场馆条件等因素,构建符合公安院校读者需要和彰显公安文化特色的信息共享空间。

1 信息共享空间概述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向浅阅读、碎片化趋势发展,读者对易获取、可靠、全面、有趣的信息资源有明显的偏好。在阅读地点上,读者也不再受图书馆空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并有较强的信息互动需求。IC空间正是基于这些需求而产生,逐渐成为图书馆寻求生存发展空间、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我国对IC空间的研究多集中于高校图书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已经开展或计划开展信息空间共享服务[2]。

信息共享空间是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同学习环境,它能够综合利用互联网、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和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信息资源),在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计算机技术人员、指导教师等的共同支持下,为读者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读者的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它致力于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融合互联网技术环境,为读者提供舒适、便捷、高效、有趣的阅读体验。通常,信息共享空间构建分为实体层、虚拟层、支持层3部分。

实体层主要是物理空间和硬件设施等。物理空间主要包含公共学习区域、可供多人讨论的个人学习间、休闲交流区(如咖啡厅、书吧等),硬件设施包括提供参考咨询的服务台、有线及无线网络设备、可供查阅信息的电脑、常用办公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等。

虚拟层主要包括常用电脑软件、电子信息资源、虚拟学习区等,在实体层的基础上,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数字资源和学习交流空间等。

支持层包括IC空间持续良好运行的专兼职人员、服务规范、评价体系等。

具体的构建方式上有馆舍内部IC空间和馆舍外设立专门的IC空间两种方式。我国高校图书馆多数在馆内的部分区域或楼层设置IC空间,少数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将闵行校区新馆整体3.5万平方米建设成信息共享空间[3],淡化书库和阅览室界限,构建全校的学术交流中心和信息共享空间。

2 公安院校信息共享空间影响因素

通过网络调查发现,我国多数公安院校图书馆尚未建立信息共享空间,信息服务主要以开架借阅、期刊阅览、提供电子信息资源为主。就笔者所在的河南警察学院图书馆情况来看,2017年新馆建成之前,图书馆位于学院临时建设的馆舍,书库及阅览室设施较为陈旧,管理难度较大。2015—2016年读者借阅率及到馆率远低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2017年新馆搬迁投入使用后,条件改善、馆内阅览环境清新优雅,休闲区、书吧等区域受到读者的欢迎,借阅率大幅提高。学院师生在朋友圈、贴吧等虚拟社区晒图、转发、评论等信息互动行为明显增多,说明读者对于图书馆空间、借阅设施、信息共享环境等有很高的期待。因此,公安院校图书馆有必要开展IC空间构建研究,但公安院校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其学科特色与人才培养具有行业专用性,与其教研配套的信息服务工作具有自己的特征,且网络环境和师生科研、学习需求为公安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公安院校IC空间构建要根据公安教育、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到外部网络信息环境和图书馆自身条件,公安院校图书馆IC空间建设要吸引读者阅读、服务学科建设应考虑多方面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