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李娜
(许昌学院商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李娜
(许昌学院商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我国东部地区是产业集聚地区,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区域,而中西部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改变。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应充分考虑区域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探索提高产业集聚度的发展路径,强化辐射效应,释放发展张力,以实现居民增收。
产业集聚;城乡居民收入;集聚效应
伴随我国供给侧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各地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不断增强产业吸附力,助推辖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有的产业集聚区域均保持了较高的经济贡献率,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而对于我国的中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近年的产业转移和内陆承接,也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区域,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的程度也在逐渐增加[1]。
产业集聚通过产业群落的形成,企业能够产生更多的关联,从而促进区域内各个企业的发展[2]。同传统的非集群产业相比,产业集聚发展模式能够提高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不同企业之间能够在一定空间区域内进行公共设施的使用,从而实现不同企业之间的技术和人才交流,激发企业间的创新潜能。另一方面,相同企业之间同样具有非常激烈的竞争,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自身的生产技术,保证自身生存和发展。通过竞争,提高产业集群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
对于产业集聚,指的是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容,大量的企业集聚,形成一个技术和人才资本等高度集中的产业区域,其中的产业资本会随着区域空间的不断扩大而进行增长。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最早出现在19世纪和20世纪相交之际,当时的代表人物是马歇尔和韦伯。这两个人分别代表不同的两种经济发展理论,随后经济学家对这些理论和观点不断进行完善。最早提出集聚经济概念的是韦伯,他将集聚经济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是企业自身的壮大吸引其他产业向着这些区域移动的初级阶段,另一个则是大企业的集聚吸引其他企业不断集聚的高级发展阶段。但韦伯的理论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如对于产业集聚区域的经济发展缺乏进一步的说明和指导。随后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对韦伯的这些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说明,保罗·克鲁格曼将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具体的区分和完善[3],他将影响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例如规模经济、竞争等综合到一起进行分析,提出了影响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原因,即市场的需求和运输成本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而外部的经济特性则对应着马歇尔理论的基本经济发展思想,最后一个影响因素则是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
随着产业集聚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逐渐成为我国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特别是对于社会福利和保障等方面的差别,导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相差非常大。由于产业集聚的辐射作用,距离产业集聚地区距离越大的区域,其受到的影响越小,经济增长速度也较慢,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
本研究通过田野调研,通过对我国的长三角区域的主要地市城乡居民收入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所谓的城乡居民收入,指的是城乡居民通过各种劳动和付出所获得的效益总和。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纯收入,二是毛收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当地市场容量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有一定的依赖性,另一方面还受到我国的经济政策的影响。在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我国消费者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我国的消费者购买能力才会不断增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我国的产业集聚区域的技术和人才集聚程度较高,且这些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远高于我国的其他地区,而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区域之一,其经济增长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根据相关研究,若能够对城市化的水平和开放程度等条件进行有效的控制,则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对我国觉得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呈现一种负面影响的,也就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会逐渐减少。根据最新的长三角区域经济报告显示,在2015年,长三角区域的核心区域的经济增长率均在8.0%左右,同去年通一季度基本相同。而农村居民的收入则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具有一定的差距,且同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明显的较低现象。(见表1)
表1 2015年上半年长三角核心区城乡居民收入对比表
对于一定范围内,区域集聚水平的提升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通过调研,现对长三角区域的城乡居民收入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分析。
3.1工资水平
随着产业集聚区域的不断扩大,不同区域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形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早期的所有制劳动力流动正在逐渐被取代,对于产业集聚程度和劳动力的流动速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规律,也就是产业集聚效应会影响其他有些区域的劳动力资源,而劳动力资源的流入又能够对产业集聚地的集聚效应进行加强,提高产业集聚地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劳动力资源是其进行生产的知识和技术载体,通过劳动力资源的不断流入,企业的内部知识和技术含量也在逐渐加强。而产业集聚地的企业集中会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共享,这很好地发挥了产业集聚的外溢作用。同时,企业为了能够获得职业素质更高的劳动力,往往需要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员工原来所在的公司和企业为了能够留住劳动力,也会考虑适当的增加员工的工资待遇。因此,具有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劳动力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优势,不断增强自身在产业集聚地的待遇。
产业集聚区域的特殊性使其具有专业的劳动力共享市场,集聚地的企业在选择劳动力时能够更加方便的寻找适合自身企业的劳动力人才,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而劳动力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工作能力快速获得工资的增长。但对于技术和知识交流,其一般是对应专业的技术性企业,这些企业的集聚容易造成技术和知识的外溢,从而对企业的技术含量不断进行提高,增加企业的收益,这为企业员工的工资提升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3.2经济规模
对于产业集聚现象,往往在一个区域内有多个相同行业的企业公司。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企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所决定,也就是一个市场的规模大小和当地的人口等对当地的产业集聚程度具有较大的影响,人口越多,市场规模越大,则当地的产业集聚程度越高、人们的消费能力越高。通过高程度的产业集聚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加企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这样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而企业的员工收入也会随之增加。相反,若企业的集聚程度较低,则当地的居民收入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无法享受到规模化经济所带来的各种收益和福利。
3.3运输成本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远程管理和供应链的管理越来越快速,对于各项交易的控制和管理能力也越来越强。首先,对于产品的运输成本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本越来越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则越来越好。但由于各种商业活动中包含的一些内容无法进行完全的信息化管理,导致一些产业集聚的内在规律无法进行快速的改变,这对产业集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其次,产业集聚程度的不断提高,使产品的运输成本越来越低,实现了产品的集中供货,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产业集聚地的货品库存现象,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再者,运输成本的降低也会使企业的生产和产品供应速率更快,提高当地的经济增长速率。
3.4集聚效应
对于产业集聚区域来说,其具有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等,这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且随着产业集聚地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其规模也会逐渐扩大,从而吸引其他区域的企业和资本流向该地区,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一种资本的集聚[4]。通过这一变化,产业集聚地的经济增长率会不断提升,其辐射作用也会逐渐加强,带动周围区域的经济增长。吸引农村的劳动力向着产业集聚地迁移,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但由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存在,便会吸引农村劳动力向着城镇方向流动,加快城镇的产业集聚能力。因此,劳动力的集聚是产业集聚有效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产业集聚和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更加紧密。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集聚区域的经济发展地位,必须加强调控和引导,将产业集聚的辐射效应逐渐由城市向农村方向发展,带动当代农村的经济发展,为当地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更多的经济道路,这样才能逐渐将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保障我国经济均衡的发展。
4.1城市产业集聚的战略聚焦
为了加快我国产业集聚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尽快对城市产业集聚规模进行调整,不断优化城市产业集聚区域的经济结构,完善经济发展战略。对于产业集聚对当地居民的收入,存在着一个略有浮动的经济影响规律,即当产业集聚区域的集聚程度超出或者低于这一水平时,往往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样将会逐渐使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增大。像我国的长三角区域,其中的一部分城市产业集聚程度已经非常高,当其他产业集聚区域的集聚程度低于当地的平均水平,导致这些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区域出现了严重的拥挤效应,其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则远远低于拥挤效应所带来的效果。因此,需要对这些区域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否则很可能会导致当地的经济出现衰落,反而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5]。对于这些区域,产业的集聚程度已经能够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在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应该逐渐向着产业集聚的优化升级方面,加快对当地产业集聚区域的企业的品牌建设,帮助企业更快的进行技术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等。通过这些经济发展政策使当地的产业集聚所带来的辐射效应能够真正地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4.2农村产业集聚的战略聚焦
为了建立农村产业集聚区域,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快政策支持和技术帮助等,鼓励和扶持农村产业集聚区域的发展。
4.2.1制定农村产业集聚优惠政策。为了加快我国农村产业集聚区域的建设和完善,当地政府部门需要尽快制定对应的扶持政策,帮助农村更快的建立产业集聚区域。第一,需要从各个方面对农村产业集聚区域的建设提供帮助,如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这样能够为我国农村产业集聚区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第二,由于农村产业集聚区域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各方面的条件还较差,当地政府可以给予这些企业一些赋税减免的政策支持,帮助农村产业集聚区域内的企业快速发展和完善。而对于农村产业集聚区域内的优秀企业,可以给予一些急需的政策支持,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向农村产业集聚区域迁移,促进当地的集聚程度提高。第三,出台土地优惠政策,农村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农耕地,这些土地对当地居民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农村用地我国一直都进行着严格的控制,为了加快农村产业集聚区域的建设,可以在这些地域给予一些土地优惠政策,帮助这些区域的产业进行更快的建设;对于其中的技术含量高,未来发展形势较好的企业,可以给予其一定的土地优惠政策,其在引进企业时可以对这些产业进行有限考虑。第四,设立农村产业集聚区域发展基金,这样能够加强产业集聚区域内的企业竞争,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另外,发展基金还能使一些发展前景好、但资金不足的企业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帮助其尽快发展和壮大。通过这些政策支持和帮助,能够使农村产业集聚区域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尽快完善。
4.2.2增强农村产业空间的转移承载能力。虽然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农村产业集聚区域一些支持和帮助,但农村产业集聚区域想要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在产业的空间转移承载能力上进行快速的建设,帮助农村产业集聚区域加快发展。比较常见的增强农村产业集聚区域空间转移承载力的方法有交通网络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能够为农村产业集聚区域内的企业信息传输和产品交易等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另外,不同的农村产业集聚区域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产业,这是农村产业集聚区不同于城市产业集聚区的一个特征。另外,这些特色产业的引进和建设需要同当地的城市产业集聚区域发展需求相对应,这样能够形成农村和城市产业集聚区域的优势互补,促进当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避免由于产业形式重复而造成的行业恶意竞争等问题,保证当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4.2.3加大吸引人才力度。对于农村产业集聚区域的发展,人才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不仅决定着企业的技术含量,同时还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农村产业集聚区域的建设则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集聚效应,吸引人才向这些区域移动。人才的集聚则能够对当地产生乘数效应,吸引周围区域的企业向这些区域移动,推动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帮助产业集聚区域建立完整的社会环境。受农村条件和待遇等问题制约,农村产业聚集区对长三角产业集聚区域,吸引力较低。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人才到农村集聚区域发展,政府可以制订一系列人才吸引措施,帮助农村产业集聚区域更好地吸引人才。而对于稀缺性人才,可以通过一系列奖励政策加大引进力度,引导专业人才向农村产业集聚区域转移,并通过高薪资等条件留住人才,促进农村产业集聚区域的发展,不断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为农村产业集聚区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和智力支持[6]。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也在逐渐提升,而对应的产业集聚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为了能够更快的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快产业集聚区域的政策调整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合理调整平衡城乡居民收入,维持区域经济稳定发展。
[1]王寅.中部六省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力的评价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
[2]王向阳.产业集中、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4):20-23.
[3]陆治原.产业集聚理论的历史发展与展望[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5):50-54.
[4]孙健,尤雯.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8(3):177-178.
[5]吴迪.产业集聚区创新能力及保障机制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53-55.
[6]卢君,卢圣泉.试论产业集聚与区域人才集聚的相关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7-48.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Li Na
(Business School,Xuchang University,Xuchang Henan 461000)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eastern region of China is th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rea,but also the region with higher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sidential income,the lagging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has still not been changed.Overall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factor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mpacting the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explore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degree,strengthen the radiation effect,and release the development tension,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residents'incom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income;agglomeration effect
F062.9
A
1671-0037(2016)08-40-4
2016-7-26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问题研究”(16240041014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产业集聚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问题研究”(2017-ZDJH-209);许昌学院重点科研基金项目“产业集聚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问题研究”(2016103)。
李娜(1985-),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产业发展和社会政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