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技术预见发展分析

时间:2024-05-18

魏 阙 边钰雅

(1.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33;2.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技术预见发展分析

魏 阙1,2边钰雅1

(1.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33;2.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本研究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实际技术预见工作的回顾,探讨了各国在技术预见工作方法上所做的创新性尝试及效果,最终对我国技术预见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本研究的结论对于我国科学地开展技术预见工作具有深刻的意义。

技术预见;技术创新;日本技术预见;中国技术预见;欧洲技术预见

一般认为,技术预见是“通过对影响一个国家或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整体化前瞻,运用科学方法和工具、系统话选择出那些对于发展较为重要的关键技术、通用技术及其实现途径的过程”[1]。现在通过世界各国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一整套方法,并因其在一国乃至一个地区科技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之一。

我国在技术预见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较晚。随着近十年来技术预见工作经验的积累及科技管理部门对于技术预见工作投入力度的增强,我国技术预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尽管如此,我国技术预见工作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本研究通过对各国近年来技术预见工作实践的回顾和总结,探讨了各国在技术预见工作方法上所做的创新性尝试及效果,最终对我国技术预见工作提出了建议。本研究的结论对于我国科学系统地开展技术预见工作具有深刻的意义。

1 国际技术预见活动的历史

技术预见首先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其开发的“探索法”、“规范法”和“德尔菲法”均被沿用至今。其后日本自1971年开始开展“第一回科学技术预测调查”,其后每5年一次,今年即将完成“第十回科学技术预测调查”。90年代初开始,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等也陆续开始开展大范围的技术预见活动。至今为止,除了主权国家之外,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也完成了一些技术预见工作。

从以上对技术预见演化的总结可以看出,技术预见活动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大,参与的人员越来越多,技术预见工作所造成的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3]。各国的实践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下面将结合一些国家近年来技术预见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从技术预见工作的开展历史、近期技术预见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近期技术预见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对其技术预见工作的简要评价四个方面对各国的技术预见工作的特点和所处阶段进行简要描述。

2 近年来世界技术预见工作的开展情况

2.1 日本技术预见工作的开展情况

日本1995年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科技发展规划)等长期展望活动作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纳入《科学技术基本法》中,每5年实施一次。日本现阶段已经基本完成了第十回技术预见工作。前几回技术预见工作的重点及理论创新分别是:第六回技术预见(1995):在工作中侧重日本与德国技术预测的比较;第七回技术预见(2000):通过技术预见工作引导科技创新;第八回技术预见(2005):强调科学发展应该与持续的技术革命相结合;第九回技术预见(2010):强调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协同作用;第十回技术预见(日本科学技术学术政策研究所在2014-2015年实施了第十次科学技术预测调查,并于2015年9月发表了第三阶段调查成果):通过科学技术的进展构筑未来社会愿景,并通过这一愿景指导关键技术的发展。

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是:本次技术预见工作中,在以往对关键共性技术预测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预测科技发展的方向。从流程上来说,首先要通过多种研究手段梳理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的需求,继而思考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新的可能性及相应的问题,最终构建出未来技术改变人们生活的蓝图。从方向上来说,日本的技术预见工作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第一,领导力层面——发掘日本强势产业,在技术研发上保证优势产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第二,国际合作层面——围绕日本的强势产业展开国际合作研发,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第三,自身发展层面——寻找解决日本社会发展将会遇到的问题,保障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技层面的解决方案。从方法上来说,除了传统的文献调查、德尔菲法、趋势预测方等等之外,在构筑未来愿景方面,日本还实施了“Setsuden Project”、“Horizon Scaning”等调研项目,为技术预见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根据以上思路,日本作为较早开展技术预见的国家之一,至今已经开展了10次技术预见工作并将技术预见工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可以说在重视程度上和经验积累上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日本在某些领域全球先进的技术积累也被认为是技术预见工作成功开展的回报之一。可以说,日本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开展技术预见工作的范本,其方法和手段非常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4]。

2.2 英国技术预见工作的开展情况

随着日本等国家在技术研发上的赶超,英国在基础研究和制造业技术储备方面逐渐呈现落后趋势。因此,英国从1980年代开始技术预见工作,是欧洲较早开展技术预见工作的国家之一。其至今为止共完成了三轮技术预见。第一轮技术预见(1994-1999)预见深度20年,确定了27个优先发展领域和5个新兴领域,主要由科技部、内阁办公厅(1994-1995)、贸易及投资部(UK Trade& Investment)完成;第二轮技术预见(2000-2002)预见深度20年,重在减少原有小组,关注科技和社会领域的创新给英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发展机会,主要由贸易及投资部、商业、创新及技能部(Department_for_Business,_Innovation_ and_Skills);第三轮技术预见(2002至今)采用滚动项目的组织形式推进,在技术研发中完成技术预见工作,并且由不同的小组来分别完成具体的预见,主要由贸易及投资部(2002-2006)、商业、创新及技能部(Department for_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完成。

2010年,英国发布了第三轮技术预见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提出了“材料和纳米技术、能源和低碳技术、生物和制药技术、数字和网络技术”四个重点领域的53项关键技术并将之分类为28个技术群,并对截止至2030年为止各个技术群的潜在市场规模、对社会发展的革命性作用、英国在这一领域的水平和潜力、该领域存在的技术障碍和市场障碍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

目前英国依然处于第三轮技术预见的实施期,政府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开展技术预见工作:一方面是由科学局主导,以通过技术进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技术预见活动;另外一方面是由内阁府主导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Horizon Scanning”(技术边界探查)工作。对于后者来说,由于其经费的筹集依赖于多个部门的共同配合、成果的产出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因此,其投入和产出的安排成了一个巨大难题[5]。政府正在寻找新的技术边界探查工作实施框架,至今为止尚未得出明确的结论。

2.3 德国技术预见工作的开展情况

如前文所述,日本和德国在1995年左右开展过一次技术预见合作,这次合作对于德国学习日本技术预见工作经验,建立本国技术预见工作实施框架带来了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德国还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技术预见活动。进入新世纪以来,德国的技术预见工作主要交由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BMBF)负责,从2007年11月正式开始了“第一轮技术预见”工作,2012年又开始了“第二轮技术预见”工作。第一轮技术预见(207-2012)将技术预见定位7个大领域的14个未来的方向,第二轮技术预见(2030年技术预见,实施时间2012至今)通过专家访谈和讨论广泛地收集意见,寻找潜在的科技发展趋势,预计在2016年完成。

通过对德国两轮技术预见工作的对比,可以明显发现德国的技术预见工作由技术主导转换为社会发展主导。例如,在第二轮技术预见工作中,通过开展广泛的意见调查,发现大众对2030年的生活愿景是“通过各种租赁和共享服务来提高日常生活的品质”“通过提高国民的科学兴趣,共享科学数据,从而推进环保工作的开展”“增加公地面积,提高公地使用费用”等,基于这一结果,技术预见工作者可以从思考如何实现国民对未来的期望的角度来对国家未来的技术发展作出规划。

另一方面,不仅仅是德国,欧洲各国都没有做出科学技术的基本计划,所以需要采取手段让成员国了解、支持技术遇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和技术相关的战略必须更加容易理解并且更加面向具体的企业来制定。这也是德国技术预见工作的重要特征之一[6]。

3 我国技术预见工作的开展情况

我国技术预见工作开展得非常早,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开展基于长期科技展望的科技规划制定工作,这实际上就是原始的技术预见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为首国内某些地方开展了当地的技术预见工作,从而为国家层面的技术预见工作打好了基础[7]。从实施主体来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技术预见工作的重要性,技术预见工作也逐步推广到了国内多个省、市、自治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国家科技部、中科院等国家层面科技部门为核心,各省、市、自治区为支持的技术预见工作体系。从实施方式来说,有关部门通过举办技术预见学术会议加强技术预见工作者的交流,提高工作水平;通过出版技术预见工作方法出版物,促进技术预见工作流程的标准化。我国在继承了传统技术预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基本发展出了独特的技术预见工作体系[8]。

4 世界范围内技术预见工作的综合评述

通过对世界范围内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技术预见工作的简要描述,不难发现以下几个事实:第一,除了某些特殊国家(例如美国)之外,在科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德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在持续开展技术预见工作;第二,各国的技术预见工作一般均以未来20年左右为限;第三,每一轮技术预见工作的周期基本都是5年左右,其中还可以分为调研期和推广期。理想的情况下调研期和推广期应该交替进行;第四,各国在技术预见工作中领域的划分均有所不同,划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预见的结果(例如德国);第五,各国技术预见工作的普遍趋势是:由单纯考虑技术上的可能性向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提高民众生活水平而研发关键技术的转化。

[1]李建民,等.全球技术预见大趋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郭卫东.技术预见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

[4]万劲波,崔志明,浦根祥.技术预见、关键技术选择与产业发展[J].科学学研究,2003(1):41-46.

[5]王瑞祥,穆荣平.从技术预测到技术预见:理论与方法[J].世界科学,2003(4):49-51.

[6]樊春良.技术预见和科技规划[J].科研管理,2003(6):6-12.

[7]李国秋,龙怡.近十年(2004-2013)国际技术预见研究的热点及动向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4(3):104-116.

[8]简兆权,柳仪.技术预见共识形成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9):37-47.

Analysison the Developmentof Technology Foresight in W orld M 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WeiQue1,2Bian Yuya1
(1.Science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stituteof Jilin,Changchun Jilin 130033;2.Business School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00)

In this study,wemake areview on the practical technology foresightwork in worldmajor countries,discuss the innovative attempts and effects of each country in technology forcastworkingmethods,and finally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foresightwork in China.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for China's carryingout technology foresightwork scientificly.

Technology Foresight;Technology Innovation;Technology Foresight in Japan;Technology Foresight in China;Technology Foresight in EU

F270

A

1671-0037(2015)12-14-3

2015-10-6

2013年吉林省科技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政策创新评估研究”(20130420113FG)。

魏阙(1986.2-),男,硕士,研究方向:科技政策评价、科技政策比较分析;边钰雅(1987.10-),女,硕士,研究方向:科技领域发展战略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